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湘教版改人教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中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的概念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光速约30万千米

每秒,所以1光年约等于9.4608*IO'?千米。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⑴、公元150年,托勒密:“地心说”

(2)、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

(3)、18世纪,引入“星系”一词

(4)、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探测技术的应用。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

质及尘埃等。

天体的类型:

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

等。

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但一定要在太空中)

2、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太阳系知识点汇总:

卫星:木星最多,水星、金星无。

卜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小天体《宛星

卜星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距离太阳:近一远表面温度:高一低:公转周期:短一长:平均公转速度:快一慢(左—右):

月相的成因: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但能反射太阳光

2、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

(2)、天体系统总图

太阳系:中心H地月系:地球、月球।

太阳、九大行星及

卫星、小行星、流

星、彗星、行星际_其他行星系:其他

物质八大星系及其p.星

宇宙(总星系)

目前认识到的宇宙

其他恒星系:恒星

世界(包括各种恒

星、星云、星际物

质等)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外部条件

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有适合生物呼吸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

自身条件

的大气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太阳队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

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氮,表面温度约为6000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

了我们地球。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

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能量来源:

(IX太阳辐射: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是由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高温高压变成He,质量减小,能

量增大。

(3)、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波谱:

紫外区:波长小于0.4;

8

可见光区040.76;红外光:大于0.76

6

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约叫

50%)光

到达地球能量: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外

分之一

(4)、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0.2040.60.81.01.5

太阳常数值:8.24焦/(厘米/•分)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

3、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作为工业主

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

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太阳辐

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

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

素:①纬度高低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低④日照时间长短

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

布图分析(上课没讲,但要记

住)

说明:

(1)、丰富区: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2)、较丰富区:主要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黄土高原大部分,甘肃南部,

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

(3)、可利用区:主要为东北大部、东南丘陵地区、汉水流域、广西大部、川西、黔西一部分、云

南东部、湖南东部。

(4)、贫乏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

分析:

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量较

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

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日全食时能看到

观测到的太阳

核聚变区

2、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圈太阳活对太阳活动

现象周期对地球的影响

层动的指示作用

光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喑•般以太阳

黑子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

球黑斑点黑子数的增减

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离层、

色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作为太阳活动

耀斑约11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

球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强弱的主要标

年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

志;耀斑为太

II日冕层脱离太阳引力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气候

太阳风阳活动最剧烈

冕带电粒子流异常等现象

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示意图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自西向东,从北极匕空看呈逆时针,从南

方向

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⑴自转360°,23时56分4秒(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

正周期)10秒。

周期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

日)天5时48分46秒。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夕卜,其它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

各点均为1517小时。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速度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

小为0«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

近。

方向: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周360。,所需时间23时

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区别: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

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

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

点上。

方向: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周期: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

即一恒星年。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叫做1回归年。

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b.线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大远日点(7月初)较小

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成分的叠加。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四、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1)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我们把它称作昼半球,而背着太

阳的半球我们把它称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如果人处于昼半球中,就是他的白昼,而处于夜半球之中应该是他的黑夜。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倾角。

用当地的太阳高度来演示昼夜半球。

处于昼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都处于地平面以上)。

处于夜半球的各地的太阳高度角都小于0,(处于地平面以下)。

处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都为。度(处于地平面上)。

[问题]太阳高度最大可以达到多少度?

哪里的太阳高度是九十度?太阳直射点

对于同一地点来说,一天之中什么时刻太阳高度最大?(正午)

(2)地球是在不断地自转的:

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人们作息的周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

由于太阳日时间不太长,所以地球表面可以被均匀加热,从而保证了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的温度。

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1)关于十二点的定义:

十二点:太阳处于上中天图:

太阳总是先到达东边的人的上中天,(或者说处于东边的人总是比西边的人先到达它们的12点),

也就是说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总结: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因

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根据以上分析与总结: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

地理经度15度15分15秒

地方时1小时1分钟1秒钟

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卜.的计算法则: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

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2)总结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①寻找地方时的标志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晨线与

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②计算标志点与所求地点的经度差,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

③根据计算经度差时所利用的东西位置关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东加西减)

地方时因经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地方时给交通

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2^时区和区时:

区时的计算法则:

(1)各地所处的时区:当地纬度/15,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整数。

(2)时区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3)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东加西减。

(4)日界线: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了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没水平方向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

偏,南半球向左偏。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我们称为地球偏向力。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规律:

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具体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具体变化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大值。

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2、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3、计算:H=90°

(。为某地的纬度,3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冬半年用。)

(举例):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分析):夏至日:6=23°26'N;0为济南的纬度=37°N;此时是夏半年

H=90°-37°+23°26'=76°26'

(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23°26'=26034'

五、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球球相反)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半年(3,21~9、23)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半年(9、23~3、21)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春分日与秋分日昼夜等长:各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等分。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移动)。

六、四季的划分:

1、我国:把地球绕日轨道分成二十四段,每•段即为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中

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

2、欧美四季划分:把二分二至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

(北半球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

二者的对比:

相同点:都立足于太阳辐射:同为天文四季.

不同点:我国四季以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数值大小本身为标准。即:夏季就是•年内白昼最长、太

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的过度季节。);

而欧美的四季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候,但

很多地方的实际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发生于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左右。

3、四季划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二十四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

七、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表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减少的规律。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井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千米(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

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三大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

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①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

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②组成: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含量较多的8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

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儿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③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在大洋底部罕见甚至缺失;卜层为硅镁层,

相对密度较大,分布是连续的。

地幔①结构: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具有固体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起组成。

③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①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锲组成。

②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卜.降。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2、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

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

中,形成生物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肉石入一,是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

玄武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砂岩、页

石、石灰君O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

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一片麻岩、石灰岩f大理岩、砂岩f石英岩、页岩f板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二)岩石的转化

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

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

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2.2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如下:

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来自地球本身,主要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

内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

是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

作用变质作用、地震等表变得高低不平

产生的热量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

是某一作用占优势,内

外力来自地球外部,太阳风化、侵蚀、搬运、把高山削低、把盆地

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

作用辐射能和重力能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起主导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

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地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亚洲东部

的岛弧等。两大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板块移动对地貌影响举例边界类型

陆陆

形成高大山脉喜马拉雅由、阿尔卑斯山消亡边界

相碰

板块碰撞

陆海陆地板块交界处形成海岸山脉,陆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

相碰上形成岛弧,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生长边界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

一般成山岩层向上拱起

背斜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皱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

有时成谷

蚀成谷地

一般成谷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

有时成山

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断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层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卜.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

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

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

地卜.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

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

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

地表岩石——》侵蚀——》侵蚀物——-固结成岩

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些物质又在地表较凹处沉积下来。在侵蚀一沉积过程111t

风化-----风化物------搬运--------沉积

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一堆积地形。如右图所示:►►►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作用因素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侵蚀形成地貌沟,、坟谷、瀑布等风蚀磬其、风蚀洼地等;

作用举例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新侵的“魔鬼城”

沉积形成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丘、沙一等

作用举例长江中下峙平原、黄河三角洲塔里木食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4、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图

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

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

波长就越长。因此,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

射,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够强烈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对

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示意图”(右图)

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75%〜

95%)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

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

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

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1)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如图:假设地面上有A、B、C三地,且具有在高空的平直等压

面:由下往上依次是1010(百帕)、1005(百帕)、1000(百帕)。

此时,同一水平面气压相等,等压面与地面平行(图1)。

据图讲解,如果我们在A地放一个大火炉,则显然A地近地面

受热,处于冷热不均状态,A地大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

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么这里的气压就会高。为什么我们说密

度大,气压就会高呢?其实很明显,在中学物理已学到:P=P

gh,这里为同一高度,h是不变值,因此P大,P也大。那么在

A高空由于P增大,就形成了相对于同一高度的B、C两地高空

的高气压。

另外在B、C两地放一些大冰块,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上层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了在同一高空A处相对大密度,B、C

两地的小密度(图3)。也就是形成了B、C两地高空的低气压。

而A地的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

区低,成为低气压:B、C两地则为高气压。就形成了如图4的

等压面。

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

根专空气垂同一水平面直接空气水

太阳辐射冷热不均原窗,

直运动气压差异原因平运动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城市热岛图”,引导学生绘图分析。

解释: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

和郊区相比,气温偏高,这样城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岛屿一“城市热岛”。在上海市观测到热岛强度

(即城乡温差)为68℃(1979年11月13日)。由于“热

岛”的存在,城市中盛行上升气流,而在郊区为下沉气流,

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便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1、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

2、风向:

«

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

力。

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

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理想状态卜.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所以,

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

这种因不同纬度冷热不均,而使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带,两极地

区形成高气压带的影响因素,被称为热力因素。

L低纬环流和信风带

“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

北纬30°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维枳

看i空北上气流堆

右偏成西南亚枳

北纬300畛ire

近地面气潦石

■'编成东北,•

办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看图、问题:■

①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答:①赤道和北纬30°之间。

②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面气压高低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答:②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北纬30。的地面

形成高压的原因是: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90"极地高气压带

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北纬30°附近

谢极地低气压带一x

偏转变成自西向东的西风,导致“堆积效应”;北纬30°附

厂,中纬西风带

近的I二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这种

副热带商气虫带

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

/上/低纬信风带

③在北纬30。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

赤道低‘3、带

称;

低纬信风带

答:③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

副热带高气压带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

、、中纬西风带

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东

副极地低气压带,

6卜

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极地东风赞

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

90°极地高气压带

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

④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答:④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看图问题二:

①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

答:1:中纬环流形成于北纬30°〜60。,高纬环流形成于北纬60°〜90°。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各自是如何形成的?

答:2:低纬环流使副热带地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而在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

成了极地高气压带;在两个高气压之间的北纬60°,则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形成与来自副热

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有关。由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

相遇,暖轻的气流便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到高空后即向南北分流,其

中向低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上空,随后转为卜沉气流,这样便在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纬环流。而向高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在极地地

区下沉,于是便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高纬环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

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在北纬30°〜60°和北纬60°〜90°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

答:3:在北纬30°〜60°盛行从副高吹来的西南风,形成西风带;在60°〜90°盛行从极地高气压

带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极地东风带。

④在北纬60°与北纬9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答:4:因为在北纬60°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所以容易产生降水。北纬90°因为

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不容易产生降水。

要求学生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如卜.图:

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看教材图P5,“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观察思考完成活动上第1题相关内容:

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移动时,是什么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

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

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

回答:①春季和秋季,直射赤道。②夏季,直射北回归线。③冬季,直射南回归线。

结论: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

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南

半球则恰好相反。

问题: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吗?

回答:不会。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

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就没有

了季节移动。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表

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因素上升湿热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因素下沉干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因素上升温湿

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因素下沉冷干

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

中纬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湿润

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夏季冬季

原因

气温气压气温气压

陆地高低低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低高高低

亚洲大陆太平洋大西洋

7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1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看图问题:

①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幅是1月?哪

幅为7月?

②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

③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

亚形成的是西南季风?

回答: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

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图中甲图为1月份,乙图为7月份。

2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

何地区显著,所以季风现象最突出。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

来白内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

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这就

是东亚的季风。

问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否是唯一原因呢?

回答:不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南亚地区夏季吹西南季风的

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成为西南季风。

问题: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有何特点?会带来什么后果?

回答: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赤道海洋,空气湿热,造成南亚夏季高温多雨。西南季风有的年

份强,有的年份弱,进退有快有慢,西南季风的强弱、进退会影响南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容易造成

严重的旱涝灾害。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表:

冬季风夏季风

项目成因分布地区

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

副热

东亚西伯利寒冷温暖我国东部、日本和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风带太东南风

季风亚、蒙古干燥湿润朝鲜半岛等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