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_第1页
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_第2页
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_第3页
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_第4页
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院、系: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姓名:指导教师:系主任:哈尔滨节庆旅游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摘要节庆活动自古有之,但是关于节庆活动对旅游所带来的强大影响和带动作用,学术界尤其是我国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在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多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节庆活动是市民对城市历史的年复一年的认同,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城市特色的一个有显著成效的手段。本文通过对哈尔滨节庆旅游活动实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哈尔滨节庆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帮助。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完善的市政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先进的信息技术,舒适的居住环境,都为旅游节庆活动创造了理想的发展基础。只要我们重视研究旅游节庆活动的特点,掌握旅游节庆活动策划和规划的系统方法,认真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一定可以将我国的节庆活动越办越好,带来更大的经济连动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文章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节庆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节庆旅游概述、哈尔滨节庆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哈尔滨节庆旅游发展策略、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案例研究。关键词节庆;节庆旅游;策略;哈尔滨ResearchonStrategiesofHarbinFestivalTourismandDevelopmentAbstractThefestivalactivityhasproducedforalongtime,buttheactivityaboutthefestivaltheformidableinfluenceandtheimpetusfunctionwhichbroughttothetraveling,theacademiccirclesourcountrydomesticresearchonlythenjuststartsinparticular,atpresentthoroughlystudiesthemulti-modelsoverseascorrelationresearchresultsandtheexperienceinthisaspect.Thefestivalactivityistheresidenttothecityhistoryyearafteryearapproval,isexcavatestheplacehistoryculture,createsthecitycharacteristictohavetheremarkableresultthemethod.ThisarticlethroughcelebratesthequestionandtheexperiencetotheHarbinfestivalwhichinthetravelingactivityexamplemeetscarriesonthesummary,hopedcancelebratethetravelingindustrydevelopmenttotheHarbinfestivaltohavethehelp.Alongwiththemoderncivilizationunceasingadvancement,theconsummationmunicipaladministrationfacility,theconvenienttransportationnetwork,theadvancedletteranxioustechnology,thecomfortableenvironment,alltheactivityforthetravelingfestivaltocreatetheidealdevelopmentfoundation.Solongaswetaketostudythetravelingfestivaltoactivecharacteristic,graspsthetravelingfestivaltoactivitytoplanwiththeplansystemapproach,earnestlystudiestheoverseassuccessexperience,certainlymayourcountryfestivalactivitymoretomanagewell,bringsthebiggereconomicalgearingbenefitandthesocialefficiency,causesittobecomethecatalystandtheauxiliaryboosterwhichtheplaceeconomydevelopmentandthesocietydevelops.Thethesisisdividedintofiveparts.Themaincontentintroduction,FestivalTourismproductionandthedevelopment,theFestivalTourismoutline,the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summarizes,theHarbinFestivalTourismpresentsituationandtheexistencequestion,theHarbinFestivalTourismgeneraldevelopmentstrategy,theHarbininternationalbeerfestival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KeywordsFestival;FestivalTourism;Planning;Harbin目录摘要 =1\*ROMANIAbstract =2\*ROMAN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21.3.1国外研究综述 21.3.2国内研究综述 31.4研究方法及内容 51.4.1研究方法 51.4.2研究内容 6第2章节庆旅游概述 72.1节庆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72.2节庆旅游的定义 72.3节庆旅游的分类 82.4节庆旅游的特点 92.4.1时间性与周期性 92.4.2核心的稳定性 92.4.3综合性 102.4.4地方性 102.4.5参与性 102.5节庆旅游影响 10第3章哈尔滨节庆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133.1哈尔滨概况 133.2哈尔滨旅游发展概况 133.3哈尔滨主要节庆活动 153.3.1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153.3.2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153.3.3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153.3.4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 163.3.5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 163.4哈尔滨节庆旅游存在的问题 163.4.1节庆组织管理存在不足 163.4.2节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173.4.3政府介入过多,市场化运作制度不完善 173.4.4营销和促销力度不够 173.4.5对节庆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必要的管理 17第4章哈尔滨节庆旅游发展策略 184.1组织与人力资源策略 184.2规划策略 194.2.1合理规划布局 194.2.2加强监督管理 194.3市场化运作策略 204.4资金管理和效益管理策略 214.4.1资金管理策略 214.4.2效益的管理策略 224.5营销策略 234.5.1发挥资源优势策略 234.5.2产品策略 234.5.3分销策略 244.5.4促销策略 244.5.5宣传策略 24第5章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案例研究 265.1客源分析与游客特征分析 265.2产品策略 265.3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 275.4品牌的塑造与扩张策略 28结论 29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A 33附录B 38绪论研究背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出众多传统的、民族的节庆活动,如春节、中秋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那达慕大会、三月街、牧童节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在传统的、民族的节庆活动基础上,各地相继策划、组织、筹办了一些现代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或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或依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体现地域风貌,有声有色,极大地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初的节庆旅游是以各民族的传统节庆为吸引物的民俗旅游,旅游者只是一小部分对民俗有特殊兴趣并有支付能力的人,节庆活动保持着传统模式和高度真实性。后来,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发展,许多传统的节庆被设计为旅游吸引物,活动项目成为一种商业化的表演,另外,为了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各种组织还人为创办了一些主题节庆活动,融商贸、科技、文化于一体,它们不仅成了目的地重要的吸引物,而且在各方面对目的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影响。目前,仅在我国就存在上述两种节庆活动两三千种,许多目的地城市都有了自己的标志性节庆和多个著名节庆活动,吸引着国内外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节庆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旅游方式。研究意义节庆活动作为旅游的吸引物,是构成旅游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既是经济发展成果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要求。但是在节庆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缺乏自身特点、创新不够;产业化程度不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华而不实,缺乏市场调研,不量力而行,盲目求全求大;行政干预多,市场作用发挥不足,大多由政府主办,在专业策划运作能力方面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没有形成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参与性和开放性。随着节庆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它已成为一种特殊的“人造”旅游吸引物,而与之相应的新兴旅游形式—节庆旅游也应运而生,并以勃勃的生机茁壮成长。节庆旅游的资源依赖性较小,牵动效应比较显著,对举办地政治经济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旅游方式不再像传统旅游那样把游客排斥在旅游吸引物之外,而是更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因此代表了现代旅游的一个发展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庆旅游在我国勃然兴起,其中,哈尔滨市的国际啤酒节、冰雪节不仅在国内影响颇巨,而且在哈尔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实践表明,节庆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运作方面,皆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有待深入探究。有鉴于此,笔者选定这个题目,期盼能够对节庆旅游理论研究和哈尔滨节庆旅游健康发展有所裨益。国内外节庆旅游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综述关于旅游节庆的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事件旅游中。随着西方各国包括节日、会展、体育、休闲在内的各类事件的日益发展,事件业成为了一个新的行业,学术界对各类事件的研究也随之深入。目前,对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媒介(Communication&Media)、大众文化(MassCulture)、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和休闲旅游(Recreation&Tourism)等四个学科领域。Meyer在1970年按照节庆主题对旅游节进行了分类,对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旅游节事进行了对比研究;1984年,Ritchie提出了自己对旅游节事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同时将旅游节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结合考虑,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以大型节事活动影响评估为题进行了研究;1991年,Getz提出将旅游节事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的旅游产品的看法,指出要从节事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两方面来组织节庆,同时要从组织者、游客体验、社区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对节事旅游开发进行综合全面地考虑;1994年,Roche对举办大型节事活动的城市如何进行政策上的适应和支持进行了探索;1997年,Crompton和McKay对参与节事活动的旅游者出游动机进行了研究;同年,Dimanche对美国新奥尔良举办1984年世界博览会进行了个案研究,探讨了大型旅游节庆活动(hallmarktouristevent)对举办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欧洲和北美的城市旅游(CityTourism)和都市旅游(UrbanTourism)的研究中,节事旅游与城市文化旅游被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受到关注。Jansen-Verbeke(1988)将节日、会议、展览及各种活动界定为都市旅游产品,归属于都市旅游的第一要素:从Murphy(1997)所编辑的《都市旅游质量管理》一书涉及的内容来看,可以知道在一些研究者眼中,特殊节事是都市旅游这一广泛领域中的包含部分[1]。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缪勒斯(Mules)通过经济分析表明,在澳大利亚,事件活动的举办已经到了一种很重要的程度,各州之间为了吸引和承办事件活动而成立了事件公司或委员会,以便与日益加强的州政府介入相协调。他以布里斯班88年世博会举办场地迁至南岸公共用地作为一个研究案例,说明事件是如何成为昆士兰事件公司创立的催化剂,又如何改变了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方式的[2]。罗伯森和格雷尔(Robertson&Guerrier)着眼于西班牙是如何应用三个重要的国际事件案例(奥运会、欧洲城市文化节和92年世博会)来帮助重塑国家旅游产品的形象的。每当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旅游产品标准下降时,西班牙的沙滩产品就会遭受损失,于是这些事件计划用来帮助在季节上和类型上丰富其旅游产品。他们通过这三个事件案例来设计和实施重塑城市和国家新形象的方法,并对承办事件的长远利益提出了质疑[3]。世界各国和各个旅游目的地对节庆及节庆旅游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来源于节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与作用,正如Getz指出的那样:“节庆的强大号召力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得节庆发生地的口碑获得‘爆发性’的提升”。由于节庆对举办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效应和影响,举办重大节庆是扭转不利名声和消除负面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南卡罗莱纳Spoleto节”就是成功的案例。此外,由于具有可以在任何季节举办的特点,节庆还是克服旅游季节性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4]。因此,对节庆影响及其评估(EventImpactsAssessment,EIA.)的研究也是节庆及节庆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关于旅游节庆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起源于对传统民俗的研究,直到80年代末,随着商业化旅游节庆开发的兴起,才开始以旅游节庆为对象进行专门的研究。1991年王明波、韩天雨等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地方经济文化节进行了初步探讨。1992年李怀林对国内各地的文化节进行了编辑和整理。1994年蒋祖云等在文章和专著中从节庆文化的角度对旅游节庆开发进行了研究。1997年陶思炎在民俗旅游与民族风情旅游研究中注意到节庆活动是民俗旅游的常见形式。1998年张德强对中国地方文化节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石玉凤、单博诚(2001)分析了节庆活动具有作为文化现象载体与经济内容载体的双重功能,并且这两种功能错综复杂地同时体现于节庆活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对节庆活动进行了分类,并着重对其中的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类节庆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研究的必要性。史铁华、何玲(2001)把旅游节庆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旅游吸引物、独立的旅游产品来经营。指出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是旅游节庆必由之路。探索了旅游节庆走向的关键: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是旅游节庆的灵魂,广泛的民众性是节庆赖以成功的魅力所在,活动内容的确定性和管理的严谨是旅游节庆成为“产品”的基本条件,“成本与利润”理念的注入是节庆得以传承的基础。而随着城市旅游的不断升温,旅游节庆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正日益受到众多城市旅游研究者的关注。乔玉霞(1992)、朱佩军(1998)、李力和崔卫华(1999)、杨絮飞(2000)等从旅游节庆开发的条件及其与都市旅游的关系角度对旅游节庆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吕和发、沈祖祥、张帆(2000)和张凌云等对旅游节庆的策划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王大悟等(1996)指出新加坡通过招徕规模大、级别高的国际会议和展览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宋家增(1996)认为都市旅游多以接待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和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为主;裴泽生(1996)则提出在重视节庆活动宣传组织的同时,应深化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杨新军等(1998)通过对加拿大城市旅游开发的研究,指出城市旅游开发方向为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及会议旅游。朱佩军(1998)认为旅游节庆是都市旅游的生力军。庄志民认为要树立上海的形象,重视体验性产品开发,实现“节事活动管理”产业化,要提升“节事管理”、会展活动的程序性和创新性,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一届世界盛会。文彤以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实例,简要分析了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认为无论从旅游产品结构的丰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形象的强化,还是从客源市场的拓宽、城市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来说,动态的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存在着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旅游事件的出现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影响。它引起的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游客流的涌入,将在交通、噪音、废弃物等方面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城市物价的大幅上涨,使游客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加重。另外,旅游事件有很强的时效性,它所形成的短期高峰效应为城市旅游打开了新的局面,但其长期影响、所面临的生命周期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怎样保持大型建筑的生命力、提高使用率等。在旅游节庆开发中,个案研究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多,陈伟(1994)、海德胜(1995),陈昌茂(1997)、沈文兰(1998)、以及宝音、庄志民(2000)等专门对上海黄浦旅游节、贵州民俗文化节、那达慕大会、妈祖文化节等地方节庆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吴章文提出将会展等节庆活动引入森林公园,可以更加丰富森林公园的文化内涵。乔玉霞、李明德(1994)从旅游产品的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根据目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偏好和消费能力,提出应开发专项节事旅游产品,融旅游、经贸、娱乐、餐饮、文化、体育、园艺为一体。从现代意义上来说,中国最大的节庆旅游就是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期间形成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华人大流动及其形成的节庆与一系列游憩活动。自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后,每逢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新年元旦以及传统的春节,由于假日延长(一般为7天),中国旅游业、饮食业、零售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升扬。中国消费者正在形成假日集中消费的习惯,形成了所谓的“假日经济”。与原来年节的传统休闲在家或亲友串门活动方式不同,新的节日期间,人们多选择上街购物、外出旅游、酒楼聚餐等活动,推动了全国性的假日经济的发展[5]。节庆是一种人为事件,它所涉及或要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流量和流动方式和传统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对举办地的影响也远比传统旅游复杂。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对北京市旅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北京故宫的演出,使故宫周围的星级饭店纷纷爆满。由于节庆期间以人群的密集和激动为主要性能,对旅游节庆的管理模式必然也不同于一般的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度假旅游模式[6],这一点在进行节庆规划、开发时就应引起有关人员强烈注意。2004年2月5日元宵节,在北京密云县灯会现场发生特别重大死伤事故,当场死亡37人,15人受伤。此次“密云事件”更加凸显出节庆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节庆旅游的过程控制,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保卫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节庆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己经认识到旅游节庆活动的经济内容载体功能,并且意识到这种功能的潜在价值。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5年收录的期刊中,与节庆有关的文章达到102篇之多,其中以近期研究居多,有从表象研究走向深入研究的趋势,尤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中国期刊网重要报纸数据库2000-2005年收录的重要报纸中,与节庆有关的文章达到129篇,社会各界对节庆活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研究方法及内容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穿插引用各类节庆活动支持理论分析,既注重个案分析的深度研究,又兼顾系统归纳的广度研究。规范研究逻辑上立足于理性分析,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建立旅游节庆策划的理论研究体系与框架,再从归纳到演绎,穿插案例来支撑和说明理性总结,针对相关类型的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内容旅游节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两类定义中包含了功能、特点、性质和范畴,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广义的旅游节庆定义,基本上将所有的节庆活动都作为旅游节庆来看待。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广义的旅游节庆,适用范围较广。从旅游节庆的组织者的角度,探讨如何使旅游节庆活动持续健康的发展。节庆旅游概述节庆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节庆的产生多种多样,粗略可以分为农事历法、宗庙祭祀、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传说、商贸集市、庆祝纪念、文艺体育、社交游乐等,归结节庆的各种起源,节庆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图腾与崇拜,其二是休息与娱乐。我国节日庆典源远流长,各民族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生活实践形成了灿烂的节庆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节庆活动发展了几十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历程,成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延续下来。近年来,我国的旅游节庆活动更是发展迅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热闹景象。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了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旅游也开始由传统的政府接待性质转化为大众化参与的一种社会活动。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民俗或节日的实用价值,有经济头脑的就试图利用民俗中可以产生利润的那些部分,通过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来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于是,地方民俗节日出现了分工,传统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令仍然存在,以团聚、美食为主要特征,近年又有了假日旅游的热潮,同时出现了更多的以“地方精神”为基础周期性在特定地方举办的,以吸引大量外地游客为特征,以促进地方旅游、经济与文化发展为宗旨的现代地方旅游节日。节庆旅游的定义唐纳·盖茨从消费者和组织者两方面给出定义,从消费者或观众的角度出发,一项特别的活动(节庆)就是在通常选择范围之外或超出日常生活内容的一次休闲、社会和文化经历的机会。从组织者角度出发,一项特别的活动就是任何一次性的不经常发生的活动。里奇给大型节庆下的定义是:从长期或短期的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加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要想使其获得成功,主要依赖其独特性地位,具有创造公众兴趣并吸引人们注意的时代意义[7]。吴必虎认为,旅游节庆通常是指一些含有多种旅游项目的事件,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8]。李国平指出传统上狭义的旅游节庆角度研究地方旅游节庆,提出地方旅游节庆又可称为地方旅游节或地方旅游节事,是指以“地方精神”为基础,在固定地点或区域周期性举办,有特定主题,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该旅游目的地认同,融旅游、文化、经贸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庆典活动[9]。张德强在其硕士论文中从文化的角度,将旅游节庆称为地方文化节并对地方旅游节进行了研究,作了定义:地方文化节就是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融旅游,经贸等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10]。综上可以看出,要对旅游节庆有一个较为贴切、准确的定义,首先应对其范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大多数学者都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对旅游节庆进行了界定,定义中包含了功能、特点、性质和范畴,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广义的旅游节庆定义,基本上将所有的节事活动都作为旅游节庆来看待。如图2-1所示:狭义的节庆狭义的节庆特殊事件SE特殊事件SE节庆F广义的节庆广义的节庆图2-1广义与狭义的节庆概念节庆旅游的分类旅游节庆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梅耶(Meyer,1970)按旅游节庆的主题将其分为体育节、工艺节、戏剧节、电影节、舞蹈节、音乐节、农业节等几种类型[11]。国际节日和事件联合会(也译为国际节日与活动协会,IFEA)把节庆分为大型节事(LargeEvents)、小型节事(SmallEvents)、艺术节日(ArtsFestivals)、体育事件(SportingEvents)、展览会(Fairs)、与公园和游憩相关的事件(Parks&RecreationEvents)、城市相关的事件(CityOffices)以及会议与观光相关的事件(Convention&VisitorsBureaus,简称CVB)等类型[12]。我国旅游节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2000年纳入国家旅游局的大型旅游节庆就超过100个,2001年的国家级旅游节庆达到133项,中小型的旅游节庆几乎每个县市每年都有一个。提炼各种旅游节庆的共性,我国旅游节庆可以进行以下分类:1.按照旅游节庆等级及影响范围分类。我国旅游节庆按照等级分类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类。2.按照旅游部门参与程度分类[13]主要包含三类:旅游部门主办、旅游部门共同主办、旅游部门协办。3.按照旅游节庆市场化程度分类。主要包含三类:政府大包大揽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企业主办型。4.按照旅游节的起源特征、功能特征来分类,可以将旅游节庆划分为传统民俗旅游节和现代商业旅游节两大类。5.按照旅游节的主导功能来分,可以将其分为游览观光型、商业经贸型、民俗文化型、综合型等四种类型,这种分类有助于充分认识和发挥不同旅游节的功能作用。另外,按照产生背景分类,可分为转化型(巴西狂欢节)和开发型(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按照节日线索可以分为食物(青岛啤酒节)、事物(哈尔滨冰雕节)等。节庆旅游的特点时间性与周期性旅游节庆是周期性举办的活动,有的每年举办一次,有的两年举办一次或有更长的时间间隔。节的原意包含周期性,而固定的时间性有利于旅游节庆的举办安排、营销、游客接受等。旅游节庆的时间性和周期性是由其主题所决定的。相当一部分节庆延用了原来的农时间隔节庆节令(如由民间庙会演变过来的旅游节或少数民族的节日),或者在形成中包含了季节性的因素(如哈尔滨的冰雪节、云南罗平的油菜花节、洛阳牡丹花节等),有的则与特定时间的神话传说与纪念性有关(如岳阳的龙舟节与屈原传说有关),还有的是考虑到在特定的时间容易安排节日活动(如漂流节的举办对枯水季和涨水季有要求)。核心的稳定性尽管节庆的许多活动内容随时代变化发生相对变化,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通常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的内容正是节庆的核心内容。以那达慕大会为例,骑马、摔跤、射箭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也是那达慕大会的精髓,历时数百年保持不变。那达慕大会的其他的活动则常变常新,随时代发展相应变化,如表演活动等。综合性这里的综合性是多方面的,包括节庆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节庆是集中表现地方特色如民俗、美食、文化、历史等的最佳载体)、组织活动部门的综合性(是一项涉及到交通、卫生、医疗、安全、城管、文化、旅游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功能、经济功能、庆典功能、区域形象塑造功能的综合)。地方性旅游节庆通常是以地方特色文化、习俗、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为基础的,因而它的存在有赖于其它资源与环境要素的陪衬和协调。不同的旅游节庆活动分布在与各自相适应的环境中,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离开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其个性化的特殊吸引力就消失了。可以说,地域特色(地方性)是旅游节庆的魅力所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展现地方精神的独特性是关系到节庆活动的成败关键,也是节庆策划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参与性参与性是节庆活动的显著特性之一,它摒弃了传统旅游中把人排斥在旅游吸引物外的做法,而是让参与者融入其中,亲身体验各项活动。节庆活动中的游行、狂欢等活动需要大量参与者来制造节庆氛围,各种比赛和展览也需要相关人员和商家的参与,否则这些活动就无法开展。节庆参与者来自各个地域及不同的领域,既有社区居民,也有旅游者,众多的参与者给节庆带来了活力,给目的地带来了经济收入。参与性也是节庆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他们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示了自己的特长,或者可以学会当地特有技艺[14]。节庆如同艺术,只有是大众的,才是流行的、轰动的。节庆旅游影响节庆活动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有:塑造旅游形象,如2003中国山西旅游推介会推出了“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旅游计划后,当年旅游总收入160.7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最高水平;提升知名度,如平遥国际摄影节的成功举办,使平遥的世界地位经营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其品牌文化营销在全国树立了新的典范;促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带动消费,促进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1999年的云南世博会,仅举办月5月,就接待游客达900多万人次,给云南的旅游、餐饮、娱乐、住宿、交通、通讯等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仅前9个月旅游总收入就达174亿余元,并吸收了一大批国内外客商到云南投资创业;增加旺季客流量,填补淡季需求不足,如冬季,应该是旅游的淡季,而在香港,成功地策划举办“缤纷冬日节”,内容生动丰富,吸引了许多旅游者,把淡季变成了旺季;弘扬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天水伏羲文化节等;加强了宣传,促进了旅游产品销售,如泰山,1985年,接待游客只有,30万人次,通过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2001年,游客增至500万人次。上海艺术节为上海的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海外和各省市游客,2003年仅国际魔术节海外游客的订票数就达几十万元。从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典范—大连国际服装节所发挥的牵动效应来看,首先,它促进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文化特色的定位,也促进了城市其它旅游节庆活动的全方位开展。从大连国际服装节的开发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旅游节庆的开发必须在充分研究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区域环境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特性,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才能开发出受旅游者欢迎的价值含量高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旅游节庆活动,从而为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带来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旅游节庆活动对一个地区的环境、经济状况、旅游、社区文化模式等都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了解旅游节庆活动的功能和影响,可以由目地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节庆活动来促进目的地的发展,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其不良影响,控制开发过程向有序化方向发展。旅游节庆活动对举办地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见表2-1:表2-1旅游节庆活动对举办地的影响效应正面负面环境旧城区得到更新和复兴新的设施增加(如体育运动场所)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交通、道路、市容等)遗产得到进一步保护拥挤污染文化遗产的破坏生态过程的破坏传染病的带入经济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刺激当地商业活动刺激直接产品的生产和间接投资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资,促进多种经济发展巨大的开发和运转成本机会成本高商业投机现象价格上涨旅游吸引游客延长停留时间,增加花费改变淡季萧条现象扩散旅游业地域覆盖范围提高旅游吸引物的使用率提高接待、餐饮等设施的使用率增加新的旅游设施和吸引物改善可达性树立目的地独特形象设施不足、操作不当或通货膨胀引起的声誉损害政府硬性摊派引起企业不良情绪社区文化社区骄傲感、自豪感的增加社区传统、价值观的强化和维护外界优良文化模式、生活方式的导入参与意识、志愿意识上涨社区内节庆事件组织者的能力得到提高,经验得到丰富社区原有文化传统、生活模式受到冲击和影响,道德标准被扭曲,犯罪可能性增加事件因过分商业化、舞台化、庸俗化而失去原有意义事件过分反映政治人物的片面观点而失去原来的意义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可能因冲突而恶化哈尔滨节庆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哈尔滨概况哈尔滨,坐落于中国东北部,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方位赋予得天独厚的黄金时空。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市辖8个区、11个县(市),106个镇。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人口954.3万,其中市区人口384万,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哈尔滨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83种,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占有重要地位。哈尔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山参、黄柏等药用植物,蕨莱、薇菜等食用植物,猴头蘑、木耳等食用菌,松子、榛子等野生油料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出口资源。哈尔滨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有东北虎、白鹳等多种国家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哈尔滨历史悠久,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区域性政权——金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哈尔滨阿城白城)。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努尔哈赤称汉,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改国号为清,族名为满族,1644年入关。此后,哈尔滨地区属清王朝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恢复了古地名,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其建筑融合了东西方建筑史上多种流派风格,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哈尔滨旅游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壮大,产业地位逐年提高,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加。2006年哈尔滨市接待旅游者1821.4万人次,同比增长18.8%,旅游总收入实现1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其中,仅21届冰雪节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58.4万人次。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旅游业普遍关注,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厚重的历史和城市发展是发展旅游业的人文积淀。哈尔滨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1097年,满族的祖先女真在此建立古代城市雏形—“阿勒锦”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哈尔滨是金源文化的发源地。1903年中东铁路修通,哈尔滨作为铁路枢纽和管理中心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性商埠城市。曾有16个国家在哈设立领事馆,有来自33个国家的侨民在此定居,人数最高时曾达到17万,仅犹太人就达2.5万人。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哈尔滨曾遭受沙俄、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留有不可辩驳的罪证。同时,哈尔滨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哈尔滨人民在近半个世纪的反抗侵略、抵御外侮、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人物,留下了大量遗迹、遗址。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在哈尔滨就有13项。50年代末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机电工业基地。截至2001年底,全市人口94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66万,共有40余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满族为多数,其次为朝鲜族和回族。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化,旅游产品独具特色。“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反应了哈尔滨东西方融合的独特城市风貌;冰雕雪塑、黑土风情、夏季避暑、金源文化、京旗文化、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证遗址、东北虎林园、犹太文化等,都是高品位、独特性的旅游产品。以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雪雕和多项文化体育经贸活动为载体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哈尔滨的旅游名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已成为著名滑雪旅游胜地。以“哈洽会”为标志的商贸会展旅游,以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为主要代表的欧亚都市风情游,以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金源文化游,以东北虎林园、方正森林公园和巴木通森林小火车为代表的生态游,以及避暑旅游和边境旅游,初步形成了哈尔滨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六要素共同发展,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九五”期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64.66万人次,相当于“八五”期间的2.5倍,年均增长18.04%,全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累计1.82亿美元,相当于“八五”期间的3倍,年均增长31.06%;“九五”期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3143万人次,年均增长15.82%,全市国内旅游收入累计116亿元,年均增长23.08%。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旅游总产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八五”期末不足1%,上升到2002年的6%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商贸服务业、文化体育业等互相促进、联动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投资环境,拉动了内需,促进了城乡建设和农林业的发展。哈尔滨市先后成立了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旅游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旅游局下设旅游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旅游监察大队、导游管理中心等机构。市旅游局已纳入政府行政序列,初步形成了市、区县(市)两级管理旅游的机构。哈尔滨主要节庆活动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日。自1985年1月5日每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以“主题经济化、目标国际化、经营商业化、活动群众化”为原则,集冰灯游园会、大型焰火晚会、冰上婚礼、摄影比赛、图书博览会、经济技术协作洽谈会、经协信息发布洽谈会、物资交易大会、专利技术新产品交易会于一体,吸引游客多达百余万人次,经贸洽谈会成交额逐年上升。不仅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的热点,而且还是国内外客商开展经贸合作、进行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是国家批准的大型国际经贸洽谈会之一,每年6月1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自1990年创办至2005年,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是连接东北区经济贸易的纽带,是开拓俄罗斯、独联体以及世界各国市场的窗口和桥梁,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经贸盛会。累计参会参展的中外客商120多万人次,总成交额880多亿美元,在国内外已具有卓越的声誉和广泛的知名度。第十七届届哈洽会共有27个交易团与5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各类涉外合同88.3亿美元,签订各类国内合同总额940.9亿元人民币,签约数量为历届最多。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是经国务院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20世纪初,就有33个国家的16万多人在哈尔滨侨居,欧洲音乐随之传入,并发展到一定规模,使哈尔滨成为欧洲音乐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的音乐被文艺工作者注入了新的内容。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于1961年诞生了。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由中国文化部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音乐盛会,已举办27届。每届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酷爱高雅艺术的哈尔滨人的独创,规模盛大,群星荟萃,已成为音乐艺术家的摇篮。现在已升华为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成为我国传统的音乐盛会,是中国“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尔滨是中国第一桶啤酒的生产地,具有中国最深厚的啤酒文化底蕴;哈尔滨人纵情豪饮的风度使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上的巴伐利亚人黯然失色;风情万种的冰城美女和来自俄罗斯的娜达莎成为啤酒节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美丽的松花江,浪漫的太阳岛使哈尔滨成为中国著名的夏季度假胜地。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正是以这种古典与现代、激情与浪漫而举世瞩目。由哈尔滨市政府主办,以啤酒文化和商务贸易为主体,集经贸合作、文化交流、酒文化展示、商品交易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啤酒盛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自2002年创办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五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将于7月16日至30日举行。本届啤酒节由哈尔滨市政府、安海斯·布希城市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相聚啤酒故乡,传承百年文化”。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创办于1998年,是国家级、国际性的旅游节庆活动。其目的是为充分发挥黑龙江滑雪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滑雪旅游产业,树立黑龙江滑雪旅游大省形象,为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前几届滑雪节的举办时间为每年的12月5至第二年的1月滑雪节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省滑雪旅游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确立了黑龙江成为21世纪中国滑雪旅游胜地的地位。哈尔滨节庆旅游存在的问题节庆组织管理存在不足节庆组织一般是临时性组织,工作人员积极性较差。现在哈尔滨的节庆均由市政府主办,节庆各方面的工作被分到各部门去完成,这些部门都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可能无暇顾及节庆工作或工作质量较差,而且,这种临时性的工作不利于协作,也不利于制度化管理,工作人员对这种额外施加的工作比较反感,而且他们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比较差。节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作为旅游吸引物的节庆,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善,参与的游客往往比较少。哈尔滨有些节庆活动存在这个问题,例如滑雪节是远离市区的节庆,交通不便,特别是在冬季举办,增加了行车危险性,再加上接待设施不够完善,许多参与者只能望洋兴叹了。政府介入过多,市场化运作制度不完善哈尔滨节庆活动一般由政府主办,尽管市场化运作的程度在逐年加大,但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规范和约束市场化运作,政府仍是完成各项工作的主体,许多工作的完成仍然依靠行政命令,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和手段带有随机性,这又造成了事实上的政企不分,有悖于市场公平。现在市场化运作远没有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反而容易滋生腐败。营销和促销力度不够开展节庆旅游首先要注重调查游客需求,注重和客源市场沟通,并要制定渠道策略和促销计划,哈尔滨的节庆旅游还只停留在注重产品的地步,尽管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但前期的游客调查和客源市场的系统研究明显不够,因此宣传和促销也很难到位,缺乏系统的营销计划和战略。对节庆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必要的管理哈尔滨的节庆活动经历连续举办后,更多的是传统项目的延续,缺乏应有的新意。有关组织缺乏对节庆旅游整体的研究以及对个别节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对客源市场、节庆影响和作用方式不了解,不利于节庆旅游的发展,另外,节庆旅游的效果会影响到目的地的很多方面,因此需要对节庆进行必要的管理,以消除负面影响,但主管部门对影响管理的注重程度远远不够。对于哈尔滨市各种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发和管理,目前还缺少系统有效的策略和模式。不论是地方性节庆还是国际性节庆的筹办,都要抓好定位、组织、促销和承办四个环节[15]。在开发与组织管理等相关方面加大力度,促进节庆活动健康快速、发展。关于旅游节庆所产生的轰动效应、牵动效应、光环效应和持续效应等多方面影响应给予更多关注,并结合实践不断总结有益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各种节庆活动的进行,促进旅游节庆的持续健康发展。哈尔滨节庆旅游发展策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策略在以后的一段发展时期内,政府主办仍然是必要的,大型节庆活动可以给目的地带来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正是政府所要追求的。同时,节庆旅游可以给目的地相关企业带来一定收入,但由于大型节庆活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且节庆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只能由政府牵头组织,但政府可以借市场化运作将一部分成本转移到从节庆中受益的企业头上。在节庆筹办过程中,政府介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没有直接回报的项目和活动上,因为企业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可能,如对客源市场的调查,对节庆所做的规划,以及为增加节庆的影响而邀请的嘉宾、记者和举办相关的论坛,必要的基础设施也多由政府提供。在日常管理阶段,政府要出资对节庆进行促销、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还要招聘、选拔临时工作人员并负担他们的薪酬。在节庆举办期间,政府还要负责游客的安全,维护游客的利益,和提供信息及交通服务。市场化运作要采用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信息和公开竞争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加节庆的收益和减少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效益、效率和专业化分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民众和企业参与。具体的手段还可以有工资制、承包制、分成制,广泛利用外界资源和力量,做到按劳付薪、共担风险、共同受益。哈尔滨市政府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节庆旅游是节庆的一项重要功能,因而在组织中应该有所体现。下设重大节会办公室和特别节庆办公室,负责根据政府与公众对节庆的需要做出指导性意见,给出节庆的主旨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同时负责督导以及节庆效果的评价工作。旅游局根据旅游对节庆的需要由专人负责办公室的协调以及节庆促销策划工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职位设置和制度,职位设置依据各部门的工作需要,遵循因事设职的原则,并有详细的职位描述。制度包括分工、激励、程序等多方面,同样要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做到分工明确、激励合理有效、程序实用。在组织结构方面,一些小节庆可以采用简单型组织,即一个领导,领导所有的员工,每个员工负责一项工作,当规模稍大时可以采用网络化组织和矩阵式组织,而常设性机构则采取层状组织,部门按职能划分,另外,节庆所牵涉的部门比较多,参谋机构宜采用委员会制,委员会应包含来自旅游部门的成员。人力资源是节庆旅游中的重要因素,节庆旅游的人力资源包括长期工作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哈尔滨现有的节庆从业人员较少,节庆筹办时所需人员采用抽调或向社会招聘的方式,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招聘和选拔应该以职位描述为依据,并要逐渐采取向社会招聘的方式。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必要手段,对于节庆长期从业人员应该提供培训的机会,临时工作人员也应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奖惩制度也是人力资源计划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长期工作人员还是临时工作人员,都要采取加薪、提升、奖励旅游等办法来进行激励,惩罚制度也要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目前,临时工作人员多为抽调人员,他们在节庆筹办中的工作表现应该被及时反馈到他们的工作单位,并作为奖惩的依据。对节庆给他们带来的工作的增加,应该从节庆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他们的薪酬或奖酬。规划策略合理规划布局旅游节庆活动因素众多、涉及面广,因此在节庆举办前组织者应进行规划。在具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时间安排上,节庆活动应尽可能控制在10-15天左右(综合性的节庆活动除外),过短无法形成规模、产生效益、过长则累人累己,浪费人力物力。在项目安排上,主题节目要突出,要具规模,气氛要热闹,要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其他节目则要注重铺垫衔接,切忌重叠冗长,草草收场。在空间布局上,要合理划分活动区域,注意主会场与分会场的关系,尽可能利用当地特色的建筑空间,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注重人文景观和周围意境的相互协调。在游线组织上,要考虑展现特色节点的城镇空间和人文风情,不要平铺直叙,要有次序和惊喜。在交通引导上,要在重要的集散点和转折空间设置指示牌,注意人流疏导和分流,有表演活动的区域要有足够的空间余地作为疏散。在环境营造上,要注意污染和垃圾问题,避免给游客产生不良印象,破坏整个节庆活动的气氛。加强监督管理旅游节庆活动是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的集合体,它的监督保障系统涉及到交通运输部门、商业部门、文化部门、环境卫生部门、金融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其他服务部门,较为复杂。节庆旅游作为哈尔滨市旅游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所涉及的部门众多,因此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协调和扶持。首先,在现有节庆中选择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节庆,在它们刚刚起步时给予资金支持,并提供规划和促销及指导等帮助,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动员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待到节庆成熟壮大起来再逐步放手,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交通、餐饮服务对节庆旅游尤为重要,由于哈尔滨交通还有较差的一方面,还有一些节庆偏离游憩中心带,交通不便,因此在大型节庆期间开通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专列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偏离中心城市的节庆也可以在客流集散地开通专线车,以优惠的票价、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参与。本市目前的餐饮接待设施基本可以满足节庆旅游的需求,但要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位置较偏的节庆,在发展之初就要考虑到游客的餐饮和住宿问题,建设临时的就餐地点和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使游客易于返回中心城市,也可以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依托当地居民家庭设置家庭旅馆。发展节庆旅游应该首先考虑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节庆活动的参与者是游客,这就要求各类从业人员树立以人为本和游客至上的观念,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后勤保障体系的组织,不仅仅是落实人员、物质,还要落实思想教育和配套服务,同时还要建立管理监督体系,对节庆期间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及时解决改正。管理方面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二是旅游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和外部发展环境秩序,三是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市场化运作策略节庆活动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原则,在旅游节庆开始发展时期政府积极引导,但是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是有限的,旅游节庆的发展最终还是要朝着市场化运作模式发展。政府在活动初期进行引导,活动结束的时候政府的功能就要发生变化,即由政府主导型发展为完全市场化运作。最后,政府的功能就是起到监督、引导作用,实际操作全部都山市场来完成[16]。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但又是旅游节庆发展的必经之路。鉴于市场化对旅游节庆的重要性,我们不能等到节庆活动策划好了再考虑其市场化运作。而是将市场化进程在活动的启动之初就要考虑,即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必须考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策划过程中考虑市场化主要体现在:1.产品的策划要考虑市场化运作。旅游节庆活动虽然不是完整意义的旅游产品,但旅游节庆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利益性。这种利益性首先体现在吸引受众,进而考虑其盈利性。所以在产品策划的时候,策划者要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受众年龄构成、文化层次、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以便尽可能达到所推出的系列节庆活动产品尽可能多的吸引受众,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根本的主题,达到节庆活动的预期目的。2.产品品牌的创立。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必须考虑其品牌效应,为了这个品牌,活动组织者不仅要考虑市场化运作和大力宣传之外,还要考虑旅游节庆的三个确定性,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要内容。这样可以使受众更好的识别和参与旅游节庆,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3.活动组织过程中的市场化运作。由于人造活动起初的参与性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故而旅游节庆活动起初普遍由政府引导,体现在由政府出资、组织、协调等,以便顺利完成旅游节庆活动。但是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资金短缺是首要问题。大型的旅游节庆活动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单一依靠政府投资,可能在活动开始阶段资金问题勉强能解决,但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政府投资肯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企业的被动参与。造成旅游节庆产品质量不高,参与性差,商业形态浓,从而对受众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最终造成旅游节庆的消亡。第二、不符合产品市场发展机制的基本规律,大大缩短产品的竞争力和生命周期,不利于旅游节庆的长期发展。节庆活动是一个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市场推广、旅游市场整合的有效方式。它既有文化的内涵,也有旅游经济的成分在内,其根本目的是要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把湖南省的旅游产业做起来。既然是经济活动,就要面对市场,就要为经济活动提供市场空间,有了市场空间,才能有市场客源,才能有资金源。可以说,企业为政府提供了办节的资金。反过来看,政府通过旅游节庆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市场空间,搭建了一个可以展示企业品牌、产品的平台。在具体运作方法上,哈尔滨应成立旅游节庆策划公司,专业性中介公司投入运营,能使促销工作更加市场化和专业化。节庆活动变成商业行为之后,政府可以主办,但不能直接运作。这样,旅游节庆策划公司作为一个载体,就可以实现政府和企业、和市场的有效对接。产品策划出来之后,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参与的项目。实践证明,企业是愿意积极参与旅游节庆活动的。因为从市场经济这一角度出发,有投入就有产出,要有产出首先得投入。而企业在节庆活动上的投入和企业在其他市场上的投入所能产生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如果节庆活动办得好,企业投入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其在市场上的硬性开发、硬性推广。节庆活动会为企业创造商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培育了旅游节庆这一市场,真正走向市场化运作模式。资金管理和效益管理策略资金管理策略哈尔滨的节庆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投资,节庆主办者要面临筹资、投资及资金分配等问题,需要进行资金管理。由于哈尔滨节庆活动多为政府主办,因此多由财政出资,收入也归财政所有,但从长远看来,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体系,做到科学的筹融资、投资及合理地分配资金。节庆活动的筹融资可以采取财政投资、企业投资、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投资也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在改进活动的形式和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建立营销体系等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节庆的成长与发展。节庆活动的收入扣除成本外要上交财政一部分,还要抽取一定比例作为发展资金,并要根据对社会资源和占用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偿,其余的根据“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投资者间进行分配。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建立在高程度的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而且体系的建立会引起组织和人事上相应的变化。效益的管理策略旅游节庆策划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应立足全局,着眼未来,面向世界,使旅游节庆活动成为连续的系列活动,每次的策划都能为今后的发展留下进一步扩展的空间。节庆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也需要进行管理,扩大经济效益是许多节庆举办者追求的目标,它可以细化为若干目标进行管理。1.分析客源市场,加强产品促销游客量是目的地旅游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要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保证一定的游客量,因此要分析客源市场的构成、重要程度和需求特点,以及客源市场到目的地的交通条件,努力提供适合客源市场的产品并增加目的地的可进入性。除此之外,要积极针对客源市场进行促销,把潜在游客变为现实游客。2.不断更新和完善节庆产品,提高可参与程度节庆产品的吸引力是节庆具有经济影响的根本原因,完善节庆产品使之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给目的地带来更多的收入。提高节庆的可参与程度不仅可以增加节庆的吸引力,而且可以增加游客花费和停留天数以及重复参与率,对扩大节庆的正面经济影响和节庆的长期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3.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目的地的吸引力节庆旅游者在目的地要进行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项活动,吸引游客和留住游客首先要有完善的交通和接待设施,其次还要增加娱乐、休闲和旅游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游客做出来目的地的决策,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停留天数和花费,扩大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的经济影响。4.降低成本,减少漏损节庆旅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之中可能会存在浪费和滥用物资的现象而使成本增加,因此可以采购和支出控制,使成本在预算范围内。外购产品和服务过多可以使收入流出目的地,漏损率越大,乘数越小,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或范围过小的区域,一定要因地制宜,尽量使用本地产品和服务,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节庆旅游社会效益管理的目的主要为了减小节庆对目的地社区及居民的负面影响,保持节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包括节庆期间调节客流,避免过分的拥挤,事先对游客进行宣传以减少文化冲突,对消极事件要尽快处理,节庆主办者要加强与社区和居民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减少居民对节庆的负面情绪。营销策略发挥资源优势策略坚持冰雪精品为龙头,多元产品跟进的资源开发方向。发挥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优势,以优化冰雪旅游精品为主、在开发避暑旅游、生态旅游和边境旅游基础上,多方面开发金源文化、黑土文化、二战遗址、产业文化等配套旅游产品,创立多样性的旅游文化节庆,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相组合的多元化旅游节庆产品格局。发挥冰雪旅游优势,开发其深度和广度,把冰雪品牌做大、做精、做强。产品策略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产品,是旅游吸引物、交通、住宿、娱乐的混合物。节庆旅游产品除节庆本身外,还和饭店、旅行社及其它景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节庆本身也由节庆的各项活动和服务构成,活动项目是节庆的核心,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