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部综合楼建设项目可研建议书_第1页
武装部综合楼建设项目可研建议书_第2页
武装部综合楼建设项目可研建议书_第3页
武装部综合楼建设项目可研建议书_第4页
武装部综合楼建设项目可研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一、总论1、项目名称: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2、项目建设地址:红山区桥北老哈河大街南,赤锡路西3、项目建设单位: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武装部4、项目负责人:唐根朝(红山区人民武装部部长)5、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5月一一2012年5月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包括:培训教室、职工宿舍、食堂和餐厅、各种库室等,以及供电、供热、给排水、场地硬化、绿化、美化等,总建筑面积4163平方米。(2)购置给水设备、供电设备、培训中心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职工食堂设施等5台(套)。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07.3万元,设备购置费44.0万元,安装工程3.3万元,其它费用45.4万元。(2)资金筹措总投资9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700.0万元(用现有的2002.65㎡办公楼置换);申请财政资金200.0万元。(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投资万元900.0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900.01.2流动资金万元02资金筹措900.02.1申请财政资金万元200.0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2单位自筹万元700.0用现有办公楼置换3占地面积平方米85794有效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5878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武装部(以下简称“人武部”)成立于1950年10月,前身是昭乌达盟赤峰市人民武装部。1986年3月,改归地方建制,称红山区人民武装部。1996年4月,重新收归军队建制。2005年实行新的编制体制后,人武部在编干部7名、士官1名、职工12名。红山区人武部是红山区委的军事部,区政府的兵役征集机关,担负着民兵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兵役征集、学生军训、双拥共建等任务。多年来,在上级军事机关和红山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人武部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发展。三、可研报告研究范围、编制内容、编制原则及依据1、研究范围本可行性报告研究的对象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4163m2。2、编制内容主要编制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建筑工程及配套工程方案、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及项目管理、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内容。3、编制原则(1)本着实事求事的原则,分析论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项目的实施条件、经济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2)优化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项目工程方案,为项目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节约工程费用提供条件,使工程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能满足目前的需求,还要预留今后的发展空间;(3)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工作态度,本项目力求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结论科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客观实际进行评价分析,以保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4、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红山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建设单位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修订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I40—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JJ27—8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07—9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S0009~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卜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卜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8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S0013—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一8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红山区人武部现在使用的办公楼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面积为2002.65平方米,是红山区最早的楼房之一。由于时间较长,建筑材料基本达到了使用年限,楼房已经十分破旧。特别是人武部不是独立营院,存在民兵训练无场地、国防教育无场所、功能设施不齐全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人武部全面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与新时期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七有”要求相差甚远。每逢民兵训练、国防教育、兵员征集、学生军训、国防动员等大项工作任务时,都要租借其它单位的场所,而这些场所也不具备“吃住训教”一体化条件,直接影响了训练、教育及其它任务的落实质量。红山区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系列指示精神,为人武部新建一座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新建营院占地8.82亩,建筑面积4163平方米。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建成后,可以彻底解决人武部民兵教育训练、学生军训、兵役征集等无固定场所、无食宿条件、无标准训练场地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基地的国防教育展厅、多功能电教室等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全民国防观念,这些势必推动人武部正规化和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一)红山区委、区政府对民兵训练基地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并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立项、资产变现及具体建设事宜。加快了民兵训练基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民兵训练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二)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新建民兵训练基地距赤峰市政府8公里,距红山区政府5公里,距火车站5.5公里,距赤峰民航机场15公里。(三)通讯条件优越。赤峰市可随时接通国内国际电话,并可与国际互联网接通。(四)建材工业发达。赤峰市已实行混凝土集中供应,随时满足施工过程混凝土需求,砂石料就近取材,其他建材市场健全,可保证供应。六、项目建设地址自然状况(一)项目建设地点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建于红山区桥北老哈河大街南赤峰市红山区桥北组团棚户区(危旧房区)中心生活区的行政办公中心,具体地点位于贡格尔大街以北、桥北大街以南、北大桥路以东、赤锡路以东区域。占地面积8579平方米,其中;有效规划用地面积约5878平方米(8.82亩),道路绿地用地面积约2701平方米。距赤峰飞机场15公里,距赤峰火车站5.5公里,交通运输方便(二)项目区概况赤峰市是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城市,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处辽宁省、河北省交界,南靠北京、承德;东临沈阳、锦州;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的科尔沁大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广大农村牧区接壤;距北京公路距离480公里。该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完善。铁路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通辽、海拉尔、乌兰浩特、叶柏寿和锦州等地,每天有15对旅客列车在该区始发或通过。赤峰市内设有民用飞机场,客运航班直通北京、呼和浩特、天津、上海、大连。红山区是公路运输的枢纽,国道111线、306线、省道赤朝公路、赤承公路、赤乌公路、平双公路纵横交织构成了红山区公路的骨架,公路运输四通八达。通信、通讯设施先进,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已经普及。内蒙古自治区电信公司赤峰分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赤峰分公司就设立在该区。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赤峰电信现已建成了一个大容量、高速率、四通八达、覆盖全市、连接国内外的通信网络,其中拥有通达全市乡镇以上的4000多公里的光缆通信线路,2100多条长途业务电路,拥有与国际电信接轨的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智能网、多媒体通信网及国际互联网等先进的电信网络和支撑网络。红山区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经济和文化中心。总面积506平方公里,辖2镇、11个街道办事处。有蒙、汉、回、满、朝鲜等22个民族,总人口42.8万人。建区2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红山区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18.3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125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5元。桥北地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红山区西北部,地处北纬42017’,东经118056’,并近临市中心。它东部与红庙子镇隔英金河相望,西南隔阴河与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相邻,西北邻松山区当铺地乡,北隔昭苏河邻王家店乡,南邻市区,是通往赤峰北部旗县的必由之路。桥北地区三面环水,境内由昭苏河、英金河、阴河三条河流包围的丘陵地带组成,形成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呈不规则三角形的区域,总面积28.67平方公里。本项目所处地势平坦,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周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条件。(三)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项目土地以划拔方式,划拔给本项目作为建设用地使用,建设用地已列入赤峰市红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赤峰市红山区桥北棚户区(危旧房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无其他权属纷争情况。(四)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赤峰市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燕山东西向构造和大兴安岭新华夏系构造在赤峰交汇,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貌类型包括:山地159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7.74%;高平原4740平方公里,占5.27%;熔岩台地2886平方公里,占3.21%;低山丘陵17500平方公里,占19.44%;黄土丘陵20619平方公里,占22.90%;河谷平原7358平方公里,占8.17%;沙地20946平方公里,占23.27%。总观地貌属山地丘陵区,中低山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3.3%。市境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西部地势最高海拔2067米,而东部最低海拔不足300米。2、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地点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桥北组团棚户区(危旧房区)中心生活区的行政办公中心,具体地点位于贡格尔大街以北、桥北大街以南、北大桥路以东、赤锡路以东区域。桥北地区内有断裂带自西南向东北横穿桥北地区。本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场地平坦,在地貌上场地属于丘陵地貌单元,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Q4ml)、全新统风积粉土、细砂(Q4eol)、全新统坡积粉质粘土(Q4dl)。本项目工程地质情况良好,粉土、粉质粘土不具有湿陷性,无不良地质现象情况。赤峰市红山区桥北危旧房区地震设防列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9,设计特征周期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粉土、细砂、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内未见历史震害遗迹,属建抗震有利地段。3、气候条件按中国气候区划分类,赤峰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气温:年平均温度6.9℃。7月气温最高,平均23.8℃,1月气温最低,平均-11.9℃。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31.4℃。生长期: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01.3小时,无霜期140天。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59.4毫米。降水量较同纬度邻区偏低,极端降水量最多是564毫米,最少是205.9毫米,年振幅为358.1毫米。年蒸发量为1530~236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6—8倍。赤峰市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每当5~9月天空无云时,日照时数可长达12~14小时,日照百分率多数地区为65~70%。桥北危旧房区位于红山区西北部,由南向北成30度角缓坡,流经桥北地区的英金河、阴河、昭苏河为境内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川径流量394万立方米。平均径流26.7毫米,河川径流年内变化受降水量影响,枯季有断流现象;桥北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性季风气候区,冬季长,寒冷,降雪量偏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量集中,雨季主要集中在7—9月份,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早,年平均温度6.9℃,7月气温最高平均23.8℃,1月气温最低,平均一11.9℃。年平均降水量359.4毫米。年平均地温8℃,无霜期140天。年日照在2894.7小时。最大冻土深度为1.8米。4、水文及地质赤峰市境内主要水系有乌尔吉沐沦河水系,包括乌兰白旗河、查干白旗河、十三敖包河、沙力河、欧木伦河、黑木伦河,总流域面积为27917平方公里;西拉木伦河水系,包括大克头河、碧掩河、查干沐沦河、少朗河、巴尔太河、木希嘎河等十三条河流,总流域面积为2896l平方公里;教来河水系,包括白塔于河、李家窝铺河,干沟于河、高力板河、腾克力河、孟克河,总流域面积为12397平方公里;老哈河水系,包括黑里河、英金河干流、饮马河、汐子河、锡伯河、西路嘎河等19条河流,总流域面积为28463平方公里;内陆河水系,包括贯格尔河、镐林郭勒河、伊和吉林郭勒河、巴嘎吉林郭勒河。贡格尔河流入达里诺尔,其余3条流入锡林郭勒盟。地上水年干均径流量为32.67亿立方米。5、资源情况赤峰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760万亩,除大宗农作物外,还盛产杂豆、油葵、甜菜、烟叶、中药材等高价值经济作物。草原面积8976万亩,有林地面积2922万亩,森林覆盖率21.7%。水资源总量为42.7亿立方米,西辽河的两条主要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均在赤峰境内。(1)矿产资源赤峰市地处中纬度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900小时至31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为630至670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光热资源丰富,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赤峰市地下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千余处,金属矿主要有铁、铬、锰、铜、铅、锌、钴、钨、锡、钼、金、铌等;其中铁、铬有探明储量的工业矿矿床,铁矿产地168处,矿石储量1.191亿吨,主要分布在克旗、敖汉旗、宁城县、松山区和巴林左旗。克旗黄岗梁铁矿石储量1.08亿吨,占全市探明储量的90%以上。全市有铜矿l70处,储量20万吨,以林西县大井子铜矿为主。钨矿主要分布在敖汉旗、克旗,位于敖汉旗的哈力海吐钨矿是自治区目前唯一的钨矿床。贵重金属矿主要包括金矿、银矿和铂、钯矿。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黄金产地,累计探明储量占全自治区原生金矿储量的80%以上。非金属矿主要有萤石、水晶石、冰洲石、硫、沸石、石灰石、大理石、硅石、玄武岩、珍珠岩、膨润土、鸡血石。赤峰市非金属矿主要包括燃料矿和其他非金属矿。已发现的燃料矿有煤、泥炭和油页岩,煤炭分布较广泛,主要集中在平庄、元宝山煤田,储量占全市总储量的79%。赤峰市是国家重要的黄金产地和能源及有色金属基地,巴林奇石作为艺术瑰宝蜚声海内外。(2)动植物资源赤峰市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品种全。全市野生植物共有1863种、545属,其中草木1513种、乔木96种、灌木2328种、藤木22种。白蘑、厥菜、金针,名冠“赤峰三宝”。赤峰市在动物区划上,跨越东北区、华北区和蒙新区3个动物区划一级区,有野生动物23目、11科、146属、551种。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梅花鹿、丹顶鹤、白鹤、黑鹳、白鹳等;二类保护的有豹、盘羊、猞猁、马鹿、大天鹅、鸳鸯、白头鹅、百灵鸟等;三类保护的有青羊、水獭、紫貂等。(3)旅游资源以达里湖为中心的草原风光名胜区、以辽上京为中心的辽代文物古迹名胜区、以龙泉寺为中心的宗教寺庙名胜区、以其甘为中心的大漠风光名胜区、以辽中京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名胜区,是观赏草原、湖泊、文物古迹、沙漠、森林等不同风光,体察蒙古族风情,进行考古或温泉疗养的理想胜地。6、社会经济环境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南部,是全市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其代表性出土文物“玉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红山区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临近全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元宝山发电厂、平庄煤矿,电力煤炭供应充足。相邻的各旗县区还有石油、有色金属等丰富的地下资源。城区内集中了上百家中直、自治区直、市直大中型企业和一些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具有广泛的科技和信息资源,在区内并形成了细密的通讯网络,有移动、联通赤峰分公司,可提IDD(国际长途)、DDD(国内长途)、ISDN(窄带)、ADSL(宽带)、Internet(互连网)、DDN(数据传输)专线。7、交通运输条件赤峰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赤峰是连接华北、东北和内蒙古东西部的交通枢纽,北京市区至赤峰地界仅315公里,被称为“北京后花园”。赤峰距天津、北京、沈阳等大城市均在500公里范围内,距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等出海口不足300公里。境内有8条国省公路干线连接四方;南部由京通、叶赤两条铁路交汇成网,与东北、华北紧密相连,北部有集通、赤大白铁路横贯腹地;有直通北京、哈尔滨、沈阳、大连、山海关等城市的旅客列车,民航班机直飞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8、基础设施建条件(1)供电本项目供电由项目东南侧变电所供电,项目所在地四周道路均有规划10KV电缆线。(2)供热本项目供热热源为红庙子热电厂热力中继泵站,集中供热由本项目南侧规划的供热换热站供给。(3)供水本项目供水水源为项目西侧规划的给水加压泵站,供水由本项目北侧桥北大街市政给水管供水,桥北大街市政给水管管径为DN400,市政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系统,以提高用水可靠性,在给水管道上每隔120米布置消火栓1个。(4)排水本项目污水排入南侧贡格尔大街市政污水管网,市政污水管网管径为DN500。(5)通讯本项目通讯由项目西侧规划电信支局供给,项目所在地四周道路均有规划电信管道。(6)施工条件本项目在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内进行,给水、排水、道路、电力设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场址地质条件良好,无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施工条件较好,可满足施工要求。七、工程方案(一)建筑工程1、建设内容总建筑面积4163平方米,其中:教室1500平方米、宿舍1200平方米、食堂和餐厅963平方米、各种库室500平方米,以及供热、给排水、训练场地硬化、场地道路、绿化、美化等。(见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主要建筑工程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结构单位造价(元)建筑面积(m2)金额(万元)备注一综合楼1教室砖混1800.001500270.02宿舍砖混1800.001200216.03食堂和餐厅砖混1800.00963173.34库房砖混1800.0040072.05汽车库砖混1800.0010018.0合计0.004163749.3二公用工程1给排水13.02表2表211.03绿化和美化工程16.04场地道路7.05大门6.06围栏铁艺5.0合计58.0三总计4163807.3(二)建筑方案设计遵循原则1、依据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项目的规划要求,将本项目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民族和时代地区特色的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余地的办公楼,提升整体建设水平。2、提高和加强本项目建设的科学性,改善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办公条件,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3、本项目充分考虑该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区位特点和景观特征,体现现代化办公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4、组织便捷的交通体系,解决综合楼内外的分区与交通联系问题,使用地与外界、用地内部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符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求,人车尽量分流互不干扰,各运动流线保持顺畅和便捷。5、完善公共服务和现代化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空间景观。本项目建筑布置应考虑总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做好绿化及景观的布局,使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并利用地形创造特色。6、充分考虑基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且单体建筑物体现简洁大方和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理念。(三)结构方案1、设计原则本项目结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设计标准、规范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在满足管理特点及建筑面局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2、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8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850007—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修订版);(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0)国家现行其他技术规范、标准。(四)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参照西侧《赤峰市红山区检察院技侦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工程地质勘察情况,具体地质条件如下: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述(1)地形场地平坦,在地貌上场地属于丘陵地貌单元。(2)地层在钻控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Q4ml)、全新统风积粉土、细砂(Q4eol)、全新统坡积粉质粘土(Q4d1)。其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①人工填土:时代成因Q4ml,呈杂色、稍显、松散、不均匀、包含碎砖,主要以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0.800-3.000米。②粉土:时代成因Q4eol呈黄褐色、稍密—中密、稍湿—湿、均匀,层状结构;包含砂粒,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风积形成,层厚0.800—2.600米。③细砂:时代成因Q4eol,呈黄褐色、不均匀、稍密、饱和、包含砂粒,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及石英,风积形成,层厚0.200—1.500米。④粉质粘土:时代成因Q4dl,呈褐黄色、硬塑一可塑、均匀、层状结构、包含白色钙质结核、铁锰结核,含有砂粒,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3.700—11.000米。(2)场地地下水勘察深度范围内在2.500米见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上游河谷地下水径流补给,大气降水、丘陵孔隙水及低山丘陵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1—2.000Y。PH值7.5—7.7。属上层滞水,根据以往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对地下水及土的分析结果可知,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矿化度0.5克/升左右,水、土的侵蚀性指标低于有关规定的界限值,对钢筋混凝土不具侵蚀性。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地基土承载力评价根据场地地基条件、土工试验成果、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现场原位测试成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屯50007—2002)、《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DBJ03-23-2006)有关条款及赤峰市地区的建筑经验,场地内地基土的承载力综合评价如下。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为:粉土:fak=120Kpa(地层编号②)细砂:fak=120Kpa(地层编号③)粉质粘土:fak一150Kpa(地层编号④)(2)湿陷性浮价场地内地基土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屯50007—2002)、《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DBJ03—23—200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成果,对场地内地基土湿陷性评价如下: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内粉土、粉质粘土不具有湿陷性。(3)土的压缩性评价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地基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土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土的主要物理力统计成果,对场地内地基土压缩性评价如下:通过计算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成果,粉土、粉质粘土的压缩系统(a1-2),0.1Mpa-1≤a1-2<0.5Mpa-1,判定该场地粉土、粉质粘土为中压缩性土。(4)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适宜进行工程的建设。(5)场地地震效应根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DBJ03—23—2006),该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0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9,设计特征周期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粉土、细砂、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工I类,场地内未见历史震害遗迹,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五)基础方案评价和结论1、地基方案根据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采用筏板或独立基础,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基础埋置深度建设大工1.800米2、结论与建议(1)该场地适宜工程建设。(2)基槽开挖时,尽量保持土的原始状态,应认真进行钎探,发现问题应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3)建议基坑开挖后对地下水控制,建议采用井(坑)或点井降水方法。(4)风荷载550pa、雪荷载300pa、标准冻深1.800米。(六)设计基本参数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耐久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乙类耐火等级≥二级2、抗震设防参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3、风雪荷载和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0=0.55KN/m2基本雪压S0=0.3KN/m2场地标准冻深1.80m(七)结构体系选择本项目场地类别暂按II类考虑,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设计。1、结构:根据本项目建筑物形式和工程特点情况,主楼拟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拟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2、基础:本项目主楼基础形式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裙楼基础形式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本项目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建标【1998】198号),需进行降水工程的准备、工程勘察、降水工程设计、降水工程施工、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技术成果等六个基本程序,以保证本项目的正常和安全施工。具体设计时按地质详细勘探报告确定。(八)抗震设防本项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9,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九)材料选择1、钢筋:采用∮—HPB235fy=210KN/mm2,∮—HRB335fy=300KN/mm2,∮—HRB400fy=360KN/mm2。2、钢材:Q235B钢材。3、焊条:I级采用E43,II级采用E50。4、砌体:地上框架结构外墙填充墙选用M5.0混合砂浆砌300厚陶粒砼空心砌块,内隔墙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分别采用M5.0混合砂浆砌200厚陶粒砼空心砌块。(十)本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1)规划目标按照现代设计理念,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建设成为一个布局结构合理、设施功能完整、项目构成科学的现代化训练与办公场所,优化整体环境,提升整体建设水平。(2)规划指导思想1)本项目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必须符合现代化办公的需要,满足办公管理的要求,并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达到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庄重。2)本项目建设用地应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3)本项目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消防、日照、通风、防噪音、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4)本项目按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各种功能用房,符合功能完整、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的要求。5)本项目外观简洁、明快,主次道路区别明显并实施硬化,环境实施绿化,绿化率不低于30%。2、设计目标(1)充分尊重和利用红山区自然环境,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环境。建筑群体形态适度,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体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开合关系,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生态渗透。(2)注重建筑细节的“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空间设施的设计注重营造多层次使用空间,确保空间环境的开放式和舒适安全。(3)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基于节地、节能、节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为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4)注重适应性设计原则。功能区内的建筑空间采用标准化建筑设计方法,满足赤峰市红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功能的灵活性和互换性。3、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根据以上规划结构分析的特点,遵照以上设计原则,结合地块特征进行总平面布局,本项目南北两侧以道路划分为南北两个景观绿化广场,创造密度适宜,尺度亲切而开阔的建筑空间。通过总体规划的合理布局,形成相列独立高效运作的现代办公体系,从而形成了建筑形态为主、园林绿化充分的总体布局,实现建筑与环境最大程度的融合。(十一)绿化和景观设计绿化和景观是用地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通过建筑物外围绿化景观和景观广场,将建筑与绿化联为一体,创造独特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优美的现代化环境。并力求通过建筑的语言创造丰富的景观环境,注重对整体景观环境的塑造。从而形成建筑分布在绿化之间的总体布局,形成多层次的绿化和景观空间。八、给、排水水工程方案(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8—84):《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二)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范围为新建项目室内外给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三)给水工程1、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统标准:餐厅:25L/人·日时变化系数1.5办公室:40L/人·日时变化系数1.5;3、用水量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12.5m3/d,最大时用水量为6.88m3/h;管网漏损水量和未预计水量按15%考虑,管网漏损水量和未预计水量为1.88m3/h,最大时用水量为1.03m3/h;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14.38m3/d,最大时用水量为7.91m3/h,全年新鲜水总用量约4750吨。3、给水水源本项目给水水源由北侧桥北大街市政给水管供水,桥北大街市政给水管管径为DN400,经水表计量后供给,能够充分满足本项目新增用水量。4、生活给水系统(1)供水分区室内给水供水分为低区和高区二个等级,七层及以下为低区,七层以上为高区。(2)供水系统本项目室外给水采用生活和消防独立给水系统,生活用水供水由桥北大街引来给水管,进入一层设备用房的给水泵房,供水由泵房内设1套变频恒压生活供水设备及20吨生活专用水箱供给。高区供水由1套ZWL12/10一0.8L一2Q型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给,供水压力为1.00mpa。低区供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市政接管点能提供供水压力为0.50Mpa,压力能够满足低区供水压力要求。(3)管材及管径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HDPE管,管径为DN150,埋地敷设,给水管长度约100米,埋深为地面下2.1米,给水引入管上装止回阀、减压装置、计量装置等。建筑物室内给水管网枝状布置,管材采用PPR管,热熔连接。5、饮水供应本项目内饮水定额2L/人.D,时变化系数1.5,供水24小时,饮水温度1000C。开水需用量按Qh=Nq.k/T计算,选用CSB一4型电热水器集中供应,主楼每层设置1台,裙楼每层设置1台,共设置些5台,功率4Kw,单台产水量10L/h。6、消防给水系统本项目按一类建筑进行消防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建筑物内需设置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并按防火分区合理配置灭火器。(1)消防用水量本项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同时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消防用水量如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本项目一次消防用水量为324m3,消防给水的消火栓给水管及喷淋给水管由本项目区域内统一的消防专用水池供给。(2)消防给水系统本项目市政给水管道已布置成环状系统,以提高用水可靠性,本项目设置室内设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室内消火栓系统本项目采用临时高压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由区域内统一折消防储水池、楼内消火栓给水设备、消防水箱及室内消火栓组成。室内消防给水供水分为低区和高区二个区,七层及以下为低区,七层以上为高区。在地下室一层消防泵房内设1套XQB-P-30-1.2和1套XQB-P-30-0.6消火栓给水设备,并设气压罐和稳压泵等消防专用增压稳压设备。在本项目顶层水箱间设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箱储水量按一类公共建筑不小于18m3,本项目高位消防水箱为36m3,可满足初期火灾10分钟用水。本项目各层均设消火栓,室内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合理选择管道布置形式,按规范合理选择消火栓,室内设DC65室内消火栓,水龙带长25米,充实水柱10米,保护半径大于30米,每个消火栓处设直接启动专用消防泵的控制按钮,消防按钮可直接启动消防泵,并在消防值班室内指示火灾位置。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给水采用从室外区域内统一的消防水池给水管接入消防管,入口设置防倒流阀。管材采用无缝镀锌钢管,管径为DNl50,埋地敷设,给水管长度约150米,埋深为地面下2.1米,焊接连接。消防控制室设置在一层南侧。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项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等级二级设计,自动喷淋水灭火系统由消防贮水池、自动喷水泵、湿式报警阀、高位水箱、水流指示器及闭式喷头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由室外消防水池和室内自动喷水给水设备供给,在一层消防设备间内设2套XQB-P-20-1.2自动喷水给水设备,并设气压罐和稳压泵等消防专用增压稳压设备。本项目在楼内设置消防自动喷水闭式喷头,喷淋管网与消防水箱连接,喷头根据功能采用吊顶型喷头、直立和下垂型喷头,并设置湿式报警阀。火灾时由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启动自动喷水泵,水流指示器向消防值班室报警并显示失火区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闭式喷头采用动作温度为680C的玻璃球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材采用无缝镀锌钢管,管径为DNl50,埋地敷设,给水管长度约150米,埋深为地面下2.1米,焊接连接。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计算机中心等设置气体灭火装置。4)移动灭火器系统本项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要求,建筑单体合理划分火灾单元后,合理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四)排水工程方案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8—84):《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2、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范围为新建项目室内外排水系统。3、排水工程(1)排水量本项目排水量可以按照给水量的90%估算,最高日排水量为12.94m3/d,最大时排水量7.12m3/h。(2)室内污水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本项目建筑排水立管设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内排水立管及其他排水立管至一层排出室外。四层以下单设排水立管,排水设辅助通气管,高层设专用通气管系统。一层各机房集水坑、消防电梯井底及底板防渗水集水池排水等也皆由集水坑内的潜污泵提升排出,集水池内的水位自动控制。室内排水管采用隔音PVC排水管,出屋面部分用铸铁管。(3)室外污水排放系统本项目污水排入东侧北大桥路市政污水管网,市政污水管网管径为DN200。本项目室外排水系统管材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埋地敷设,承插式接口,橡胶密封圈密封。排水主管管径DN300埋地敷设,排水管总长度约为300米。管道基础采用中细砂垫层,管径DN300以下垫层厚度为100mm。基础垫层应夯实致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的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凹槽宽为0.4—0.6m,槽深为0.05—0.1m,槽长为管道直径的1.1倍,凹槽在接口完成后,用砂填实。排水检查井采用∮700mm检查井,检查井井基采用C15号混凝土,井基厚度为l00mm。4、雨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由雨水管排至室外地面。室外雨水采用自由排水,排向南侧自然排出。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暴雨强度公式和雨水量计算公式采用赤峰市公式。6000(1+1.35lgP)q=(t+l0)0.8Q=qF‘式中:q一设计暴雨强度[L/(S·hm2)];一综合径流系数;P一设计重现期(年),取0.5—1.0:t一设计降雨历时(min),t=t1+mt2:t1一地面集水时间t1=l0(分钟);t2一管内流行时间(分钟);m一折减系数暗管m=2根据红山区桥北组团的基本情况,确定红山区桥北组团综合径流系数为0.5。本项目雨水经南侧道路下市政雨水管道收集后进入雨水提升泵站,最后排入阴河及英金河。九、采暖通风工程方案(一)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l76—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二)采暖工程1、供暖热负荷(1)供暖热负荷指标供暖热负荷指标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详见表4-10,本项目均为节能建筑,供暖热指标取表中推荐值。本项目办公楼采暖面积指标按50W/m2。(2)供暖热负荷本项目总采暖热负荷为1649KW,其中低区采暖热负荷为1018KW,高区采暖热负荷为631KW。2、热源及热媒本项目由供热换热加压站供暖,采暖供回水温度为700C——450C,可以满足本项目供暖需要。3、室内供暖系统本项目地上七层及以下为低区系统,七层以上为高区,由供热换热加压站分高低区直接供给。采暖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各房间的功能,在建筑物的空间内采用上供下回同程式垂直单管散热器采暖系统,并考虑建筑物的分环采暖,每个房间内均设分控器,实现分室控制室温的要求。4、室外供暖系统本项目室外供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为直埋敷设,室外管道采用波纹管补偿器进行热补偿,波纹补偿器为轴向内压式,建筑入口处供、回水管上均设关断阀门、温度计和压力表,在供、回水阀门前设旁通管,在供水管上设除污器或过滤器,在与热网连接的回水管上设热量计,在入口处还需设自力式压差调节平衡阀,具体参照DBJT03—22—2005N1执行。采暖管管径为DN125,室外管道为直埋敷设,室外管道总长度为200米。5、材料选择本项目散热器选用钢制散热器,采用直径16的圆钢托钩壁挂安装;采暖管道高区采用无缝钢管,低区建筑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采暖系统阀门DN≥50采用Z41H一16型闸阀,DN<50采用J11W一16型截止阀;地沟内的采暖管道刷防锈漆两道,做50ram厚岩棉管壳保温,外包两层玻璃布;室外直埋的采暖管道刷防锈漆两道,做50mm厚聚胺脂发泡保温,外包0.5mm厚玻璃钢保护层。(三)通风工程本项目通风包括:卫生间通风、设备用房通风。通风系统及竖井内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1、卫生间通风卫生间每层设排风扇,风道采用变压式通风道,屋顶设备层设排风机。卫生间的排风量按照换气次数10次/小时计算。2、设备房通风为满足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保持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环境,设备用房做全面通风设计。(四)防烟排烟系统1、防烟排烟系统设置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防烟楼梯间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50Pa,合用前室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25P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排风应设置余压阀。送风量及送风管道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设计。(1)无外窗且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或虽有外窗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均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量按120m3/m2.h。地上无外窗且面积超过100m2的房间设计机械排烟。(2)在需排烟的内走道设常闭排烟口,在屋面设排烟风机,火灾时可就地或由消防中心控制打开着火区的排烟口,进行排烟,排烟风机吸入口设280℃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各排烟口280℃自动关闭。(3)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消防电梯间及其合用前室也设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每层设一上加压风口,前室每层设加压送风口。火灾时打开着火层及相邻上下两层的正压送风口。(4)各机械排烟系统均单独设置,排烟风机采用风机箱或离心通风机。通风系统的风管在穿出机房及穿过防火分区安装防火阀。排风管穿入竖井时采取防止回流措施。2、防排烟系统的控制(1)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着火区域内的排烟口,同时开启排烟风机;当排烟口280℃熔断时输出信号至消控中心;风机入口设280℃排烟防火阀,达到280℃熔断时,输出电信号,同时连锁关闭排烟风机。(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设施控制前室每层设常闭电动送风口,着火时现场手动或在消防控制室遥控开启着火层及相邻层加压风口送风,并联锁开启加压送风机;为防止超压,在每层前室问设。余压阀,来维持前室的压力。楼梯间设自垂百叶风口,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手动打开相关楼梯梯间正压送风机。为防止超压,在楼梯问每个加压送风系统1/3处设余压阀,来维持楼梯间的压力。(3)内走廊排烟设施控制发生火灾并被确认后,消防中心手动或自动打开着火点所属防烟分区的排归口(排烟阀),并联锁打开内走廊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在烟气温度超2800C时自动熔断,并联锁关闭排烟风机。十、电气方案(一)强电部分l、设计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aBJ一8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DBJ01—100—2005)。2、设计范围本项目的供电、配电、照明及动力系统设计,防雷和接地装置设计。3、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1)用电负荷本项目新增用电负荷采用单位指标法确定,均布负荷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估算,消防专用负荷与非消防负荷相比,消防负荷小且火灾时非消防负荷卸载,经计算新建项目建设总用电负荷为740KW,需新增150KVA电力变压器可满足本项目用电负荷。(2)负荷等级本项目一级负荷为消防动力设备,包括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消防电梯、防火卷帘门、弱电机房(消防中心)供电。其它为三级负荷。4、电源情况(1)外部引入电源本项目设置变配电室,引入总变配电站电源电压为10KV,由项目北侧引入1条10KV独立电源供电,需满足项目总负荷要求。(2)电源及变配电方案本项目在一层设备用房设总变配电塞,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敷至总变配电室。总变配电室新增变压器1台,总装机容量为150KVA,功率因数补偿电容集中设在配电室内,采用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和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0.93。(3)应急电源本项目一级用电负荷容量约为100KW,备用电源采用1台PFC50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备用功率100KW,当外部引入10KV电源均断电时,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自动切除外部引入电源回路,并在15s内接通柴油发电机组投入供电,保证信息系统、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用电。柴油发电机组与正常电源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并网运行。5、配电系统本项目10KV电源外线引入电缆选用YJV22—10KV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或具体引入方式由当地供电部门确定。室外电力电缆长度约100米,埋深为地面下不小于0.8米,所有电缆在穿越建筑物、道路、硬化地面及管沟时须采用保护钢管敷设。本项目供电的电压等级为380/220V,建筑物低压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供电,建筑物进户处穿钢管保护,伸出建筑物l米,电源进户处做重复接地,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本项目高压开关柜选用KYN28-12型高压开关柜,低压侧采用MLS一600型低压开关柜,动力配电箱选用XK-51型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选用XRM一102型,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安装方式为暗装。6、室内照明系统本项目照明系统分为一般照明、功能性照明、应急照明、标志照明和诱导照明等。(1)照度标准值本项目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照明电压为230/380V,主要场所具体要求如下:办公及会议室300lx餐厅200lx走道、门厅100lx楼梯间75lx卫生间100lx其它公共场所150lx(2)照明光源及灯具选择本项目照明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原则是高效、节能,并注意各部分对显色性的要求,凡是荧光灯具采用三基色荧光灯,并选配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电容补偿功率因数0.9以上。办公用房等处以荧光灯为主,荧光灯在有吊顶处采用格栅荧光灯嵌装,无吊顶处采用控照式荧光灯链吊安装;楼梯间、卫生问等处照明采用紧凑型节能灯。(3)应急照明、标志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在电梯问及前室、楼道、疏散楼梯间、走廊及其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主要设备机房等处设置应急照明、标志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等,以上功能性照明电源引自EPS应急电源箱,每层应急照明箱内均设EPS,正常电源断电后,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60分钟,电源转换时间<0.5s。(4)照明系统线路本项目所有照明线路均选用BV一500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所有照明管线均穿PC管沿墙及楼板暗敷。7、防雷与接地保护本项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要求,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在屋顶女儿墙装设∮12热镀锌圆钢避雷带,并在屋顶装设∮12热镀锌圆钢避雷网保护,利用建筑物外侧结构柱内2根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避雷网和主钢筋可靠焊接,引下线和基础底板钢筋焊接为一整体。屋顶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其他金属构件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焊接。为防止侧向雷击,从45米以上开始,每三层设均压环。均压环均与该层外墙上的所有金属窗、构件、引下线、玻璃幕墙或外挂石材的预埋件及龙骨的上下端均应与防雷引下线焊接。均压环利用圈梁内两根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绑扎)形成。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及强弱电工作接地采用公共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线路保护钢管、金属桥架、金属线槽等作为辅助保护线也应该保证其连续性。在配电室内安装一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在各个机房和带淋浴室的卫生间内需安装局部等电位端子箱,该端子箱均通过50×5镀锌扁钢或Bv-2×16绝缘导线穿PVC管与配电竖井内接地干线联结,上述房间内各种金属管道、设备外壳等均与局部等电位端子箱相连,做好局部等电位联结。防雷电波侵入需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各种金属管道与进户的重复接地装置连接,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防雷电感应各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联接。防雷击电磁脉冲,在相应的配电柜、配电箱内均设置SPD浪涌保护器,其前端由设备厂家配套熔断器保护。8、防电磁干扰及消除谐波为防止或减少电气设备受电磁干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在敏感电气设备的电源回路中设置滤波器和电涌保护器,金属外护物的等电位联结和屏蔽等。本项目的非线性电子电气设备会在电源中产生大量谐波电流,影响供电质量,设计在电容补偿回路中串入适当的电抗器,抑制谐波电流对低压系统的影响,以净化电源。9、消防电气本项目楼梯间和走廊等处应急照明在火灾时可由消防控制室点亮,走廊及主要出入口的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灯为常明灯,照度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安全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标志等应由非燃烧材料材料制作。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灯、主要设备机房备用照明灯的蓄电池应急时间不少于60分钟,并根据消防安全疏散设置标准,在消防疏散通道上装设自发光疏散标志。本项目各建筑物消防负荷均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供电方式,各建筑物消防负荷干线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支干线采用耐火电缆或耐火绝缘导线穿焊接钢管保护,明敷保护钢管或电缆需涂防火涂料。发生火灾时可由消防控制室按防火分区切断正常照明及一般动力等非消防电源。排烟风机、加压风机和消防水泵等的启停控制,除就地控制外,也可由消防控制室远程控制。10、室外道路照明本项目道路照明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规划标准》(CJJ一91)要求,道路照明除应满足照明功能外,还应具有舒适性、提高引导性等功能。(1)照度标准值主干道17—20lx次干道12lx支路101x(2)道路照明系统本项目内路灯采用室外照明控制装置分区域控制,电源引接至配电所室。道路照明采用金卤灯路灯,光源功率为250w,灯杆以表面喷涂处理的金属灯杆为主,根据不同的道路宽度和道路形式选用不同高度的灯杆,力求简洁明快,路灯灯杆距路边0.5米。路灯配线选用YJV22—1.0Kv型电力电缆,距路边1.5米直埋敷设,所有电缆在过道路、硬化地面及管沟时须加穿保护钢管。本项目金卤灯路灯共约200盏。11、电气节能措施节能是一项全面工作,本项目在各个建筑物都考虑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电气节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变压器选用高性能的节能型S9系列,以减少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并采用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和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0.93,减少系统的无功损耗。(2)本项目所选用机电设备的负荷率必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各类设备及器材的选型一律采用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高效节能设备和器材。(3)照明选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灯具、配线器材及调光控制设备及光控器件,照明光源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如选用紧凑型节能灯、细径直管荧光灯和配置节能型电子镇流器等,做到提高照度、改善照明质量、创造绿色照明环境的同时节省电能和保证经济运行。(4)本项目照明系统做到提高照度、改善照明质量、创造绿色照明环境的同时节省电能和保证经济运行,日光色荧光灯均匀照明近似单位容量值办公场所为11W/m2,卫生间为7W/m2,楼梯间为5w/m2。(5)。供电配套工程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以降低途中耗能。(二)弱电部分l、编制依据《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l4050—93《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27—1996《报警系统环境测试》GBl521卜199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卜20072、有线电视系统本项目与当地的有线电视台联网,采用电视电缆由室外埋地引入至各建筑物一层电视前端箱,再分配到各用户电视插座,电视电缆选用SYV一75—9—4同轴电缆,穿保护管暗敷。在办公室等处设电视终端,接收本地有线或者数字电视台闭路电视信号和自办节目宣传及娱乐节目。有线电视系统具体接入方案及电视电缆敷设由当地有线电视台确定。3、综合布线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本项目利用计算机控制和网络技术,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将所有语音、数据、电视(会议电视、监视电视)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并且将各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本项目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支持一般的话音、数据传输,还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不同生产厂商的设备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并且作为语言及数据传输通道,高速、高带宽、安全、保密是本项目网络架构所应必备的基本条件,同时考虑前瞻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本项目采用高性能的全光纤内网系统与六类外网结构化布线系统。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是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传输的开放式结构,作为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支持平台,需满足内外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本项目数据和语音系统设在地下一层弱电机房,外线引入1根大对数电缆,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语音点配置到各个末端,外线进线加装专用信号防雷器。数据进线采用1根12芯单模铠装光缆进线进入4层外网弱电机房,进线应充分考虑安全性,有效防止外界非法入侵。综合布线系统数据垂直主干为12芯光纤,电话垂直干线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水平配线全部采用五类、六类四对非屏蔽电缆,并达到主干千兆比特率、水平百特率的传输要求。系统基本结构是星型拓扑结构,整个楼内综合布线系统呈现二级星型拓朴结构,楼内设建物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工作区信息插座,每个局部的物理拓朴结构均为星型拓朴结构,整个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子系统组成。本项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内网、电话网和外网三套布线系统,电话网和互联网为外网,楼内局域网为内网。外网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内网采用4芯多模室内光纤系统,信息模块采用五类、六类非屏蔽模块与光信息模块。内网和外网采用独立布线的方式,使用完全独立的管线路由和布线系统,达到在物理上与其他系统隔离的目的,保证数据、语音传输的安全和保密。本项目弱电外主干线约100米。(2)会议室功能系统本项目楼内会议室较多,其中大会议室作为本项目内各种决议及议案和规划的讨论和审核会议环境,具备系统内的会议功能,能够提供远程视频会议功能,设有一定数量的发言席位,采用有会议主席和代表发言席位的会议系统,能够提供多种音视频信号切换及大屏幕显示设备,有优良的语音还原质量的扩声系统提供清晰自然的语言扩声,且系统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方便灵活,智能化程度高。其它中小会议室能够提供远程视频会议功能,能够提供多种音视频信号切换及大屏幕显示设备,有功能完善的扩声系统,且系统操作简单快捷,智能化程度高。(3)楼宇自控系统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自动控制,使各个机电系统能够高效、节能和稳定运行,包括给排水系统中各种水池的水位自动调节控制,照明系统中各种照明的分区和分时节能控制,电力系统的用电负荷监测及电能分配分析和电梯系统的电梯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的监测等,三表计量系统的各水、电用量表自动远传计量等。4、综合安保系统(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本项目各建筑物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包括智能温感和烟感探测器、手报器、消防广播及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机设在安防监控室内,监控室内设有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的外线电话,并设消防专用紧急电话总机,分机设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等处,在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紧急电话插孔。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装方式包括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吸顶安装,位置与灯具、水喷头、吸顶扬声器需综合考虑,可适当调整但应符合规范要求;手动报警按钮明装距地1.4米,挂墙式扬声器明装距地2.5或距顶0.3米;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插座、电话插孔墙上暗装距地1.4米。(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本项目各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安装安保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现安防一体化、集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将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和对讲系统无缝集成,实现各个子系统在一个平台下的统一管理。在门厅、走廊及电梯轿厢及其他重要场所和出入口设置摄像机,将视频信号传到保安中心,集控器可对各点实行镜头调节焦距、画面切换等控制功能,并能自动刻录,安防监控室值班人员可随时监视各摄像机的工作情况。视频电缆采用SBYFV一75—9泡沫聚乙烯型,控制电缆采用KVV型,全部穿保护管暗敷。主要设备详见表4一14。5、公共广播系统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套广播设备,为火灾事故报警和公共广播系统共用,既能实现公众广播、背景音乐和一般性的日常广播,又能实现消防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广播。在各楼层大厅、走廊及办公用房等处设置扬声器,按楼层划分广播区,可播放找人、宣教和背景音乐等公共广播。火灾事故报警和公共广播系统共用扬声器和线路,可手动或自动切换。十一设备工程购置和安装供热系统设备、供电设备、教学设备、培训中心多媒体培训设备、餐、饮设备等5台(套)(见主要设备一览表)。单位:万元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单位单价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供热系统设备套90000.0019.02供电设备套70000.0017.03教学设备套80000.0018.0新增4培训中心多媒体培训设备套150000.00115.0新增5餐、饮设备套50000.0015.0新增6工器具购置0.0含消防器具合计台、套544.0十二节能降耗编制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设部(建科[2005]55号)文:《关于在全区全面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安排》自治区建设厅(内建科[2005]50号)文:《内蒙古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围护结构保温构造详图》(NMT2004—01)。(二)建筑节能措施本项目严格遵循建筑节能法规、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节能要求,严格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各单项建筑体形系数S≤0.40和窗墙比小于0.7,建筑节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严格控制各单项的体形系数S≤0.40和窗墙比小于0.7,使之满足节能计算要求。2、尽量少用或不用传热系数不达标的大玻璃幕墙等。3、外窗和外门均选用符合标准的断桥铝合金门窗,外窗采用冷热断桥铝合金钢窗(ko<3.00w/m2k),外门采用冷热断桥铝合金门(ko<2.500w/m2k);4、框架结构围护墙采用300mm厚陶粒砼空心砌块。5、详细细部作法满足内蒙古自治区建筑节能推荐图集《围护结构保温构造详图》(NMT2004—01)要求。(三)电气节能措施节能是一项全面工作,本项目在各个建筑物都考虑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电气节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变压器选用的高性能的节能型S9系列,以减少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并采用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和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0.93,减少系统的无功损耗。2、本项目所选用机电设备的负荷率必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各类设备及器材的选型一律采用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高效节能设备和器材。3、照明选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灯具、配线器材及调光控制设备及光控器件,照明光源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如选用紧凑型节能灯、细径直管荧光灯和配置节能型电子镇流器等,做到提高照度、改善照明质量、创造绿色照明环境的同时节省电能和保证经济运行。4、本项目照明系统做到提高照度、改善照明质量、创造绿色照明环境的同时节省电能和保证经济运行,目光色荧光灯均匀照明近似单位容量值办公场所为11W/m2,卫生间为7W/m2,楼梯间为5w/m2。5、供电配套工程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以降低途中耗能。(四)节水措施本项目节水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本项目采用建设部认定的节水型环保节水用具,如卫生洁具坐便器选择容积为两档式水箱坐便器,蹲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或液压脚踏阀,洁具五金配件配置建设部指定的节水型产品:2、管材选用内壁光滑、接头密封性能好和管材,并安装符合标准的用水计量器具以节约用水;3、消防水池安装自洁消毒器,定期对水池除藻消毒,避免整池换水造成的浪费。室外绿化灌溉采用节水喷灌设施;4、加强节能、节水等节约能源教育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5、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室外污水干管后排入市政排水管。(五)其他节能措施1、系统与设备的合理设计与选择,减少热媒的输送能耗。2、通风系统设备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3、本项目为节能建筑,采暖热指标均按节能建筑进行选取和设计,具体能耗指标为办公楼采暖面积指标按50W/m2。本项目总采暖热负荷为1649KW。4、本项目采暖管道全部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进行保温,增加密闭和保温效果,防止热量损失。5、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采暖和供电等配套工程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以降低途中耗能。十三环境影响评价(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87)第2号文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95)8、《地下水质质量标准》(GB/T14838—93)9、《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99)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二)项目实施地环境现状本项目所处地势平坦、道路宽阔、环境优美、空气洁净、交通方便,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指标均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标准;周边没有工业性污染源,地下水质满足《地下水质质量标准》(GB/T14838—93);周边主要噪声为交通噪声,没有重大工业噪声污染源,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标准。(三)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及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建设期需使用大量的车辆和施工机械,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