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山丹县大马营镇食用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PAGE31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大马营镇食用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大马营镇人民政府山丹县大马营镇马营村、新墩村(1)建设双孢菇标准菇棚50座。每座占地面积600㎡,建筑面积280㎡,种植面积500㎡;改建地坑式大棚100座,种植香菇50万袋。(2)建成混凝土预料场800㎡;砖混结构一次发料隧道600㎡;二次发料隧道300㎡;购置发酵设备13台(套)。(3)建设双孢菇加工车间364㎡(双孢菇干货、盐渍加工);购置设备7台(套)。(4)新建有机肥加工车间776㎡;购置设备6台(套)。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即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项目总投资1680万元。(1)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甘肃省秸秆饲料化利用规划(2011-2015年)》(4)环境、安全、卫生等其他有关规定(5)山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6)山丹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有关规划;(7)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及提供的相关资料(8)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有关基础资料(9)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10)询价资料。(1)大马营镇食用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是山丹县农业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是大马营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做大做强双孢菇、香菇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项目。项目对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实施可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循环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推动区域经济,加快贫困地区脱贫具有较好的社会意义。(3)项目建设地优势明显,食用菌种植、加工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建设单位具备相应基础条件,项目投资规模适当,建设周期短,直接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符合环保要求,项目的建设注重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4)项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表明,项目经济效益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投资回收快,是一个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好项目。第二章项目背景2.1.1(1)食用菌产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中心产业链接环农业生产废弃物(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带来的污染和处理问题,成为绿色生态建设的急需解决的难题。食用菌产业正是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栽培基料使之得到“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循环利用。使其在与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加工业的联系中成为中心产业链接环,建成农业生态子系统,实现循环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最佳模式。(2)食用菌产业是满足人们追求安全、保健食品的需要食用菌是具有真核的菌类食品,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含有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能产生抗细菌、抗病毒作用,并对人体有保健功能而广受重视,被广大消费者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三类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营养、无公害意识的增强,食用菌消费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食用菌功能食品的开发,国际市场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3)食用菌产业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是第一位的,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农民致富的最佳途径,由于食用菌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4以上,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具有生态环保、节约资源等特点,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搞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农村和农业工作有十分重要意义。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贫困地区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4)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保护资源环境的需要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呼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食用菌可以将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牧副产品再次利用,生产出大量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品,其废渣还可进行三次利用,开发成为有机肥料,从而达到资源的百分百利用,达到零排放和可持续发展。食用菌生产,可以充分利用作物栽培之外的非耕地、砂石地、坡地、薄地、房前屋后等,进行立体栽培高效率生产。由此可见,不论从原料来源还是土地资源的利用上看,食用菌产业发展都是不与人畜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优势产业2.1.2(1)山丹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以沿山冷凉灌区为主发展双孢菇、香菇生产,可充分利用我县海拔比较高,气温相对低,秸秆畜粪资源丰富,荒滩荒地多的自然优势,发挥食用菌(双孢菇等)生产用水少,生产条件要求低,技术简便易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走好节能,节地,节水和“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对于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食用菌产业发展劣势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①资源亟待整合。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没有专门、系统的、从上到下底食用菌管理协调机构,食用菌发展处于多头管理、又多头不管的矛盾发展态势。由于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整和食用菌生产资源,使食用菌产业良性快速发展,不能形成合力,打造大马营真正的菌业品牌。②缺乏对产业的系统规范管理投入。食用菌生产从菌种来源、菌种繁育、种植技术、分级包装等方面,缺乏从菌种源头的规范,菌种研发水平、资金投入难以与建设食用菌的地位相适应,也未形成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不规范,农民甚至企业经验性生产比例还很大,相当一部分的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知之不多。③缺乏精深加工企业。2.1.3食用菌山丹县食用菌双孢菇生产从2007年在李桥乡东沟村试种成功后,近年来,在县、乡(镇)两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双孢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从李桥乡迅速扩展到大马营镇、霍城镇等乡镇,产品远销深圳、广州、福建、浙江等地,已成为沿山冷凉灌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双孢菇种植以辐射全县7个乡镇,建成和在健全地下式双孢菇标准棚达到1500多座,种植985座,面积达到30多万㎡,生产总量100多万公斤。2.1.4食用菌(1)自然资源优势独特,交通条件便捷。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靠永昌,西临张掖、民乐、、南依祁连山,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境内海拔1549-4444米,总面积5402.4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可耕地85.71万亩,荒滩、荒山等难利用地43.8万亩,土地利用潜力大。由于县境属于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日照长、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而集中、无霜期短等特点,年平均气温5.9度,5-9月份平均气温在14-20度,特别是大马营镇沿山冷凉灌区,夏秋气候凉爽,年均气温较平川区低1-3度,而双孢菇发菌的温度为23度左右,出菇阶段适宜温度为16度左右,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同时,区内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及312国道横贯东西,又是欧亚大陆桥的交通必经之地,特别是兰新公路和兰新铁路复线的修建,为双孢菇的运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技术简单易行,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双孢菇生产技术简单、操作放百年、生产原料充足、生产成本低、投入少、效益高,40米长度的双孢菇棚年收入12000元左右,可实现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同时,双孢菇生长期一般都在当年夏秋或秋末,正值冷凉灌区农闲时间,冷凉灌区人多地少,户均劳动力在2人以上,种植双孢菇可以变农闲为农忙,实现周年生产,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3)水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节水节地。山丹县水资源相对缺乏,人均占有量仅600立方米,双孢菇生产需水少(每棚双孢菇一个生产周期用水15立方米),生产用水量仅为大田种植小麦、油菜的十分之一,生产上可以合理调配水源,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极适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水资源相对缺乏的沿山冷凉灌区发展。同时,双孢菇对于土壤要求不高,建棚方式灵活,不受地形、地力限制,可利用戈壁荒滩、撂荒地,坡地等闲滩空地生产,不占耕地,有利于节约用地。就其生产特点,还可实现立体种植,造地发展。(4)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山丹县是粮食主产区,小麦,大麦常年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小麦秸秆15万吨以上,牛存栏27.6万头,年产牛粪35.8万吨。小麦秸秆和牛粪等又为双孢菇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双孢菇生产后的废弃物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也可作为粮食、油菜等作物的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5)科技服务体系健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了做强做大山丹县双孢菇产业,山丹县专门成立了设施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服务组、市场营销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农办、农委等涉农部门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参与。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同时乡镇有农技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可为双孢菇种植提供技术保障。(6)政策措施优惠,可为食用菌种植提供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激发群众积极性,推动山丹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县委,政府专门出台了一整套优惠政策,对积极发展食用菌双孢菇种植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资金补助和奖励政策,农户修建双孢菇大棚,每座补助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连片种植规模达到20座以上的小区,还给予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同时大马营镇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本乡镇在食用菌双孢菇大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补助,资金支持力度大。(7)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对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明确将发展循环经济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保护生态和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为特征,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和能源量,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和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循环经济所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运用生态工程和系统工程方面,强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2.2.1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传统农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在种植业中通过农作物积累的光合作用,所直接获得的经济成果只有20%-25%能被人们直接食用或使用,75%-80%都是人们不能直接使用的秸秆和果壳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农副产品秸秆、果壳等的产量约有20多亿吨,我国约有5亿吨,这些资源绝大部分没有被合理有效地利用。在我国,广大农村对作物秸秆、果壳等农副产品的利用大致有3个方面;大部分当柴烧掉,一部分直接还田或堆沤制肥,还有一部分当作畜禽的饲料。从生态农业物质能量的利用来看,上述的3种利用方式既不合理也不经济。把秸秆当作燃料,只能利用其热量的10%左右,其中,有机质和氮素都被烧掉,被氧化的二氧化碳和氮气也随之散发损失。直接还田和堆沤制肥,虽然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利用了一部分的N、P、K等营养物质,但在发酵过程中生物能量全部损失掉,40%-50%物质也将损失掉。将秸秆作饲料直接喂养畜禽必须与粮食混合,才能利用其中可消化的少量淀粉和微量的粗脂肪和粗蛋白,70%以上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对大多数的畜禽都得不到有效利用。食用菌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菌丝体可以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等一系列胞外酶,将秸秆中难以降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降解成自身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生长出人类可直接使用的高蛋白子实体。2.2.2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有机肥将秸秆、畜禽等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收获食用菌后的废料称谓菌糠。菌糠可用来做饲料、做肥料、做沼气。栽培过食用菌的菌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日本人早就誉为“超级堆肥”。由于秸秆等农副产品所含难熔性大分子化合物被菌丝体分解变成简单可溶性物质,因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据测定,养菇后的废弃培养料有机质含量高达30%以上,是秸秆直接还田的3倍,含氮量1.5-1.8%,高于鲜鸡粪。利用这些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加工成一种新型多功能生物有机肥,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还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环保效应。菌糠生产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腐殖质和团粒基团的形成与转化,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抗腐能力和增产。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引起许多负效应,如土质污染、环境污染等。2.2.3原料发酵是食用菌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和产量高低,原料发酵彻底,质量达到生产要求,有利于菌丝定植、发菌、生长、出菇,出菇阶段无病虫危害,产量高,管理成本低,效益好。相反,如果原料发酵不彻底,质量不达标,菌丝不能正常定植、生长,污染严重,虫害猖獗,产量低而不稳,管理难度大,效益极低,严重时还会造成生产失败。原料发酵的关键措施是翻堆,目前,多以人工翻堆为主,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质量难以保证,由于翻堆是一项苦活、累活、脏活,用工又很多,农户在栽培时常有为难情绪,直接影响栽培推广。而工厂化生产采用集中发酵,不仅能够保证发酵质量,节约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减轻农户种植难度和推广难度,荷兰人种蘑菇能稳产每㎡30公斤(高于我国数倍),其最关键、最核心的高产技术是蘑菇堆肥的隧道发酵技术!因此我国堆肥发酵的“技术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或者说,我国蘑菇生产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进行工厂化这种“专业堆肥”的运行模式,而农户只需购进发酵好、甚至发好菌的堆肥,只是进行出菇管理,这样就把大公司的资本、技术优势与家庭小菇场的灵活高效结合起来,产生现代化的蘑菇工业。这种“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较适合我国国情,是21世纪我国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发展方向。2.2.4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东南部,甘肃河西地区目前只有甘肃丹霞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具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一条,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来源于西部地区,东部和东南部的企业从西部购进原辅材料、西部消费市场从东部和东南部生产企业购进优质食用菌,这种远距离的运输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因此,在原辅材料相对丰富、消费市场广阔的西部地区扩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变废为宝,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2.2.5食用菌产品因其营养美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食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千家万户分散性经营的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很难有质量保证,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可实现质量稳定、产量稳定、价格稳定。食用菌产品安全卫生指标是贯穿于整个食用菌生产过程,只有在整个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有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才能生产出真正安全卫生的产品。因此,也只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根据生产流程,严格按照绿色或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进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指标。随着国际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与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将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而食用菌行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国际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只有把握机会,加快食用菌工化厂生产的发展,顺应社会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满足消费需求升级,才能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2.6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有利于“现代工厂化生产与农村产业化生产相结合”山丹县大马营镇人民政府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之初以带动项目区广大农户种植食用菌为己任,确定了“现代工厂化生产与农村产业化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按照“三集中、一分散”的发展模式组织生产,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在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带动下,农户改建地坑式暖棚栽培食用菌,尤其是双孢菇、香菇得到大面积推广,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将向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的栽培原料,同时提供香菇菌棒,除满足合作社生产需要外,还可更进一步扩大农户食用菌栽培规模,将“食用菌现代工厂化生产与农村产业化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全面推广。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将建设食用菌示范种植、标准化生产、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等项目。通过产业化基地实施完成,实现食用菌原料规模化生产、鲜菇规模化栽培、产品加工技术、形成规模大,产业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化示范基地。(1)建设标准菇棚50座,每座占地面积600㎡,建筑面积280㎡,种植面积500㎡;改建地坑式双孢菇大棚100座,种植香菇50万袋。(2)建成混凝土预料场800㎡;砖混结构一次发料隧道600㎡;二次发料隧道300㎡;购置发酵设备13台(套)。(3)建设双孢菇加工车间364㎡(双孢菇干货、盐渍加工)。(4)新建有机肥加工车间776㎡。主要建筑物见附表1。第四章技术路线和建设条件4.1.1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方案(1)合作社统一投资建设双孢菇标准菇棚50座,有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和信息服务,统一采购菌种、统一生产原料、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双孢菇示范性种植采用传统种植方式,主要流程如下:生产培养料→进棚→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鲜销或加工(2)合作社回收农户地坑式大棚100座,统一改建后承包给农户种植香菇,有合作社统一联系原料,统一组织种植户接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的五统一。香菇示范性种植采用传统种植方式,主要流程如下:栽培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鲜销或加工4.1.2双孢蘑菇栽培料发酵厂建设方案原料发酵规模化生产技术路线:二次发酵设备二次发酵设备培养料容器分装培养料容器分装栽培原料培养灭菌成栽培原料培养灭菌成品检验接种冷却加水搅拌混合堆料发酵工艺流程如下:堆料第一次发堆料第一次发酵首次搅拌二次搅拌预湿第三次搅拌首次翻推二次翻推三次翻推堆料第二次发酵蒸汽杀菌一次发酵:根据配方的配比数据,在第一天使用搅拌机将麦草和水,尿素混合在一起搅拌,然后放置在预湿场上搁置一整夜。第二天从堆料场将粉碎的牛粪和上述预湿后的原料再次搅拌,并堆放在发酵房淋湿,然后放置3天,第五天在将上述肥料和石膏,油菜籽粕搅拌混合,转送到翻推房棉纺织两天后再次搅拌,然后转送到另外的第二间发酵房,在做同样的工作,放置两天后在进行搅拌,转到第三间翻推房,放置一天后,就拉出堆肥肥料,进行冷却。二次发酵:采用进料机把第一发酵后的堆肥肥料搅拌,并转入烘焙房隧道里面,利用蒸汽进行杀菌,杀菌时间要6天左右。4.1.3食用菌深加工厂建设方案食用菌深加工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化技术推广深加工销售产业化技术推广深加工销售干制技术、冻干技术、盐渍干制技术、冻干技术、盐渍菇加工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冻干品干制品盐渍品冻干品干制品盐渍品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原料基地原料基地市场营销冷库保藏市场营销冷库保藏本项目建设以国际和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为准绳,加强风味物质保持技术、保鲜技术和食用菌包装贮藏技术的成果转化,按干制品、调味品、冻干品、罐头制品等工艺技术进行设备配套选型,按ISO9001:2000、HACCP、GA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的现代食品生产车间。解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技术与生产的配套,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连接,具有技术先进性、实用性良好的特点。同时,食用菌各类产品标准严格执行加工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查规程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均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食用菌加工产品执行标准序号标准内容1GB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2NY/T749—2003;《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3GB2760食品卫生标准4GB500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5GB478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6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7GB/N848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1)食用菌干品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原料分拣→切片→烘干→检测→包装(2)食用菌盐渍品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原料→清洗→分级→煮炸→盐渍→检验→包装→冷藏(3)冻干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原料→清洗→切片→冻结干燥→解析干燥→测量→检验→包装→贮藏4.1.4优质有机肥建设方案设计年产优质有机肥10000吨,年处理食用菌废料10000吨。主体建筑包括深槽车间、造粒车间、原料库、产品暂存库及辅助用房,生产设备包括深槽好氧发酵设备、干燥造粒一体化设备、冷却筛分设备、立式搅拌混合设备、计量包装设备、物料输送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全面实现废弃菌料的循环利用。4.2.1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丹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也逐步好转,但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条件相比,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仍很脆弱,而且现有的种植结构单一,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随意堆放、燃烧,环境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委县政府决定要更进一步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为此,县委县政府对产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可以得到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4.2.2利用成熟生产工艺技术,解决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可解决食用菌生产规模小、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为经营商和加工企业及时获得优质双孢蘑菇原料,保障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物,进行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可解决全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显著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作为食用菌中市场销量最大的品种,双孢蘑菇市场远未饱和,市场销量不愁。4.2.3目前双孢菇生产栽培料所需的各类原辅材料主要为秸杆、畜禽粪便等。我镇农业大镇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原材料,与国内其它食用菌生产企业相比,项目建成后原辅材料的供应可以说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原辅材料竞争优势明显。食用菌栽培料程度较高,所需专业性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但是在食用菌的采收、包装等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项目所在地为典型的农业生产区,但由于该区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资源相对富余,因此,该项目建成后以接收项目区普通劳动力资源为主,新增劳动力来源有保障。第五章项目资金估算及筹措方案5.1.1估算依据:(1)项目土建工程费用,按施工单位预算报价并参考当地相关工程单位造价估算为951.22万元。(2)项目所需设备购置费用根据市场询价和厂家报价资料估算,项目设备购置费共计431万元,包括原料发酵,食用菌、有机肥加工等车间所需的生产设备、研发设备、供水、供电、运输、通讯设备等。(3)本项目加工生产需200亩土地,项目土地使用费按使用协议每年为3万元。(4)项目前期费及设计费按工程建设投资费用的4%计取。(5)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建设投资费用的8%计取。(6)安装调试费按10万元计取。(7)培训费按照项目培训计划为10万元。(8)基本预备费按工程建设投资费用的5%计提。(9)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零税率。(10)建设期按一年计,由于需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长期贷款500万元,短期贷款50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计入建设投资财务费用中。5.1.2估算结果本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费用为1382.22万元,占总投资69.82%;土地租赁及其它费用23万元,占总投资1.16%;前期费用及管理费237.6万元;占总投资12%;预备费为99万元,占总投资5%;建设期利息8.2万元,占总投资0.4%;流动资金229.98万元,占总投资11.62%。本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其中建设总投资1750.82万元,流动资金229.98万元。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拟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25%,申请银行短期贷款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25%,自筹解决980万元,占总投资的49.5%。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设期预计12个月,即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具体实施进度见下表:项目进度安排表序号工作任务2015年2016年月份6789101112123451前期工作(项目可研、立项)2项目设计、资金筹措3土建工程3.2配套设施4设备购置56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效益评价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法和参数》第二版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基本数据与说明(2)生产安排。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投产期1年,第3年达到满负荷生产。(3)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项目销售收入一览表序号产品单位产量单价销售收入(万元)1发酵原料吨5000600.00300.002鲜菇吨2008000.00160.003干品吨30100000.00300.004盐渍品吨30012000.00360.005有机肥吨100001200.001200.00合计2320.00(4)成本费用a、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包括原料、水电及工资支出。直接生产成本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总价合计688.76一双孢菇原料163.001牛粪吨200040.008.002干草吨3000500.00150.003垫料及其它5.00二香菇菌棒个5000004.00200.00三水、电120001.761水方120000.600.722电度160000.651.04四工资福利人180324.00b、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房屋及建构筑物按10年计,设备按10年计。残值率均为5%。c、修理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计。d、营销费用。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按销售收入2%计取。e、管理费。按销售收入的2%计取。(4)财务评价a、利润。根据计算,项目生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2320万元,成本920.76万元,利润1399.24万元,投资利润率为70.66%。b、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项目按全部投资计算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98%,财务净现值为764.67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2.59年,静态投资回收期3.15年。项目区投产后每年可转化农作物秸秆3000吨,转化畜粪2000吨,种植食用菌双孢菇面积2.5万平方米。双孢菇鲜品年产达500吨;种植香菇菌棒25000平方米、50万个,每个生产0.6公斤,年生产鲜菇300吨。以生产食用菌之后的菌糠为原料生产有机肥10000吨用于农作物种植,既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有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食用菌种植节约了水资源,与种植同等面积的小麦相比可节水4.8万方,水效益提高50倍。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每年能产生营业收入800万元左右,能解决当地劳动力180人就业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第八章结论与建议8.1结论本项目旨在建设大马营镇食用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此带动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食用菌循环产业,建设新农村,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该项目目标明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项目以麦类秸秆、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菇培养料种植双孢菇后的废弃物进行有机肥生产;产品市场广阔,交通方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而且对原有地坑双孢菇大棚进行改造,引进香菇菌棒,发展香菇生产意义重大。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投资规模适度,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项目管理系统健全、效益明显,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依据充分,建设条件具备,对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项目的立项实施将明显提高双孢菇生产水平,加快设施节水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非常显著。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依据是充分的,建设的环境条件完全具备,建议尽快立项付诸实施。12.2建议在技术开发方面,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加强双孢菇、香菇品种的更新与改良。积极与科研机构和技术部门的专家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定期邀请到专家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技术人员和工人素质。在产业扶持方面,市、县有关部门要落实好有关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经营和发展的环境。在质量方面,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严格控制生产安全过程,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力度,确保全程质量安全。在项目实施方面,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在相关专家的参与指导下,对工程进行详细而规范的设计。工程的实施严格落实工程责任制,确保科学合理施工。在资金方面,要尽快落实资金,按进度计划实施项目建设,早日建成投产。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合计m2452881种植基地m2144481.1标准化菇棚m250140001.2改建地坑式菇棚m2100280001.3办公室m23841.4员工宿舍m2102801.5配电室m21281.6其它附属设施m22562原料发酵厂m217002.1预混料场m218002.2一次发酵车间m2106002.3二次发酵隧道m253003双孢菇加工厂m23643.1原料车间m22563.2清洗车间m22563.3加工车间m241123.4冷冻车间m21283.5配料室m21283.6成品库m23844有机肥加工厂7764.1深槽车间12604.2生产车间51404.3生产辅助用房2564.4原料库10320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
投资
合计26431.00一培养料生产设备13248.001进料机台118.0018.002粉碎机台115.0015.003提升机、传送带套116.0016.004填料机台125.0025.005制冷机组套118.0018.006隧道空气处理系统套142.0042.007走道空气处理系统套125.0025.008隧道电脑处理系统套110.0010.009走道电脑处理系统套15.005.0010二次隧道进料机台128.0028.0011清料机台132.0032.0012发酵网清洗机台16.006.0013出料带套18.008.00二食用菌加工设备7125.001蘑菇自动切片机台19.009.002原料前处理设备套125.0025.003隧道式微波杀青设备套112.0012.004隧道式速冻机套128.0028.005冻干设备套122.0022.006微波干燥设备套124.0024.007抽真空充气包装套15.005.00三优质有机肥生产主要设备6581深槽好氧发酵设备套1662干燥造粒一体机台112123冷却筛分设备套118184立式搅拌混合设备套11.21.25计量包装设备套14.84.86输送机套11616单位:万元序号名称单位数量金额备注合计1980.00一土建工程m245288951.221标准化菇棚m214000588.002改建地坑菇棚m228000120.002办公室、宿舍m236422.573其它附属设施m2845.214培养料发酵场m21700153.605食用菌加工车间m236422.576有机肥生产车间m277639.27二设备购置26431.001培养料加工设备台(套)13248.002食用菌加工设备台(套)7125.003有机肥生产设备台(套)658.00三土地租赁及其他费用23.00四前期费用及管理费237.60五预备费99.00六建设期利息8.20七流动资金229.98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 11.2项目建设地点 11.3建设内容及规模 11.4建设工期 11.5建设投资 11.6报告编制依据 11.7结论 2第二章项目背景 32.1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3.1建设内容 123.2建设规模 12第四章技术路线和建设条件 134.1项目的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134.2项目的建设条件 16第五章项目资金估算及筹措方案 175.1投资估算 175.2资金筹措 18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19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 207.1依据与说明 207.2社会和生态效益 21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228.1结论 2212.2建议 22附表1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24附表2设备一览表 25附表3投资估算表 26大马营镇食用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马营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五月目录TOC\o"1-2"\h\z\u1. 总论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3 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6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 61.5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概要 71.6 建议引进设备清单 151.7 结论及建议 151.8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162. 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能力分析 192.1 概述 192.2 广西区内市场 192.3 主要目标市场分析 222.4 广东省水泥市场分析 242.5 竞争能力分析 272.6 市场分析结论 283.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293.1 原、燃材料 293.2 交通运输 313.3 供电电源 313.4 水源 313.5 厂址条件 324. 工程技术方案 334.1 原燃料与配料设计 334.2 石灰石矿山 464.3 生产工艺 584.4 总图运输 724.5 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 764.6 给水排水 854.7 通风及空气调节 874.8 建筑结构 895. 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925.1 主要能耗指标 925.2 主要节能措施 926. 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 946.1 建设场地 946.2 工程概述、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946.3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956.4 控制污染的方案 966.5 环境管理机构及监测机构 986.6 环境影响分析 986.7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9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国劳务合同样本样本
- 内部股东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军训服合同样本
- 公司在盖房合同样本
- 交易所网签合同样本
- 五金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年度工作计划的调整与反馈
- 200字雇佣合同样本
- 出售合同样本写
- 第14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025年会考生物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 2025年全国爱卫生日健康教育宣传主题班会课件
- 浙江省台州市和合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 蒙古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研究论文
- (一模)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
- 2025年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 倒闸操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题5 压强 2021年和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
- 【数学】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