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又是一年雪飘时》升格写作【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优秀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梳理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2.能根据写作需要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等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3.使学生体验升格获得写作的成就感,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的信心。【教学重点】梳理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环境描写的技巧,并能根据写作需要恰当运用。【教学难点】根据写作需要,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点缀、美化文章。【教学过程】构建动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又是一年雪飘时》这个作文题目又和大家见面了。说“又”,是因为这个题目我们已经写了三次:第一次形成初稿,第二次在“构思与结构”方面进行了升格,明确了这篇作文应该……(生答:先写眼前雪飘之景,引起关于从前雪飘时事件的回忆,最后再回到眼前抒发感慨、升华感受)。第三次我们在“选材与详略”方面进行了升格,知道了选材应该……(生答:源于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在详略安排上应该做到……(生答:对能直接表现中心的事件要浓墨重彩,会通过细节描写给主要人物“加戏”,对不能直接表现中心的事件、人物要惜墨如金)。历经两次升格之后,我们做了一个“感受与疑问”的问卷调查,同学们收获颇多,例如:(展示)“好了很多”“没有白写”就是对我们所做出的努力的最大肯定。但同学们也仍有一些困惑,比较典型的有:这几个困惑都指向了一个焦点:环境描写。那本节课我们就以环境描写为切入点进行第三次的升格写作。交流探究,实践提升【活动一】赏析美文,明确作用方法1、文章《父亲的叮嘱》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用~~~划出来,并具体分析其作用。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并梳理环境描写的作用。交流并梳理,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上黑板板书(见板书)。得出结论:环境描写在写作中“很有必要”!那我们在写作文时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需要烘托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地方加一点环境描写作为点缀。2、有同学还有疑问:简而言之,也就是如何写景的问题。看到预习学案第二题,朱自清先生的《春》片段,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交流。(导图梳理,见板书)小结:环境描写很有必要,方法也很多,但也一定要注意:一,切忌为写景而写景,记叙文中的写景文字应该是为体现中心、表现人物服务的;二,切忌喧宾夺主,正如本节课的课题“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环境描写只是陪衬、点缀,是画龙点睛的那一小笔,切不可夺了叙事、写人的光彩。【活动二】润色习作,初试技巧1、速读房羽姿的习作《又是一年雪飘时》,解决以下问题:(1)明确中心:文章通过写(事)表现了(情)。(2)文章在环境描写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过渡语:文章在环境描写方面有什么缺憾?(除了开头写了雪景之外,后面再难见到雪的影子,这是大家作文的通病。即缺少叙事中的情景交融,结尾缺少与开头呼应的写景文字)。2、再读文章,在3—6自然段你认为合适的地方添加景物描写,并讲明写作意图。要求:先独立写作(4分钟左右),再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者展示。交流展示,评价。【活动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1、思维拓展,举一反三(1)将作文题目中的“雪飘”隐去,若变成《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又是一年芳草绿》《又见玉兰花开》需不需要写景文字的点缀?(2)进一步引申,思考以前写过的周记或作文题目《那一幕,真让我》《成长的记忆》《共度好时光》《留在记忆里的芬芳》等是否需要适时的环境描写来使之锦上添花?小结:只要掌握一种技巧,并学以致用,就能不再害怕写作,就能写出越来越好的文章。2、当堂检测,学以致用以下文字是从一篇名为《又是一年风起时》的作文中摘出来的叙事片段,请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添加一两处环境描写,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限时3分钟。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换,根据评价量规进行等级评价。在家写作业的我忽然接了舅舅打来的电话。从舅舅喑哑的声调里我得知:姥爷查出了食道癌,是晚期。从此每隔三天,姥爷都要去医院进行一次放疗,有时候是化疗,每次治疗完都吃不上饭,但姥爷还是坚持着,次次都去。看着姥爷的白发一天比一天稀少,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瘦,我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常常浸湿我的眼,我的心。每一个黄昏,我都在心中祈祷:“姥爷,你一定要挺过这个寒冷冬天,等冬天过去了,我和你一起去赏春。”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近了,姥爷的治疗周期结束了。他的身体竟也一天天好了起来了!一个午后,我和妈妈走进姥爷的小院,看见了正在打太极拳的姥爷。综合建模:同学们,日月星辰,万水千山,袅袅炊烟,一草一木,无一不可入文。让我们张开一双慧眼,采撷一抹风景入文、入心,去点缀生活、风雅人生吧!请记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四、作业:A层同学借鉴本节课所学,给自己的作文《又是一年雪飘时》增加必要的环境描写,完成第三次升格写作。B层同学对当堂检测进行润色,使文章情景兼备,锦上添花。五、板书设计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多感官多角度巧用修辞渲染气氛交代背景多感官多角度巧用修辞渲染气氛交代背景动静结合烘托形象动静结合烘托形象正侧结合很必要!如何写?作为线索环境描写正侧结合很必要!如何写?作为线索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虚实结合切忌:推动情节发展虚实结合切忌:为景而景喧宾夺主为景而景喧宾夺主【学情分析】初一上学期我们根据教材安排进行了序列化的写作训练:“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能写出较为规范的记叙文,叙事清晰完整,能有意识地进行多样化、丰富生动的人物描写。初一下学期刚开始,乍暖还寒,一场小雪不期而至,学生们看着飘飞的雪花,有惊讶,有欣喜,有感慨……因此,我决定从现实生活出发,以雪触发的灵感为引子,给学生布置了《又是一年雪飘时》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到上这节课时,《又是一年雪飘时》已经进行了一次初稿写作,两次升格写作,分别从“构思与结构”“选材与详略”角度进行了讲评、互评与修改。通过“我的疑问与感受”问卷调查,学生感觉在以上两方面大有收获:但对如何在行文中体现、照应“雪飘”,如何运用“雪飘”为文章增色助力方面有疑惑,比较典型的问题有:以上疑惑都指向了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问题,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的感受与疑问出发,确立以“环境描写”为立足点进一步升格。【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其中第一个目标“通过赏析优秀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梳理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第三个目标“使学生体验升格获得写作的成就感,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的信心”达成度100%。从课堂表现来看,在第一个活动中,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对范文的赏析梳理出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用,且能熟练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要点。在写作实践中,学生都感觉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且能明确说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亮点,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极大提高。第二个教学目标“能根据写作需要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等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实现对这一教学重难点效果达成度的测评,我设计了等级评价量规:A级:能写出两句对表现主题、人物或情节起促进作用的环境描写,并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另其生动形象。B级:能写出两句对表现主题或人物起促进作用的环境描写,且符合情境。C级:能写出一句符合情景的环境描写。在当堂检测中,有32位同学达到了A级水平,达成度72%(共45位同学)。有10位同学达到了B级水平,达成度23%。3位同学得了C级评价,达成度5%。总体来看,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教材分析】《又是一年雪飘时》这个作文题目最初来源于现实生活。初一下学期刚开始,乍暖还寒时候,一场小雪不期而至,学生们看着飘飞的雪花,有惊讶,有欣喜,有感慨……因此,我决定从现实生活出发,以雪触发的灵感为引子,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抓住细节”。所谓的细节,就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平时的写作训练更侧重引导学生抓人物描写的细节,而事实上,恰到好处的环境细节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心情,甚至深化中心。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又是一年雪飘时》这个题目就有了实施写作与升格的可行性。【预习学案】穿插环境描写点缀成就美文——《又是一年雪飘时》升格写作一、文章《父亲的叮嘱》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在文中用~~~划出来,在文字旁边批注分析其具体作用,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简要梳理重点,写在下面空白处。二、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春》片段,梳理其中写景的方法、角度。在文中做批注,在下方空白处整理要点(思维导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当堂检测】以下文字是从一篇名为《又是一年风起时》的作文中摘出来的叙事片段,请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添加一两处环境描写,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限时4分钟。写完后请同桌根据评价量规进行等级评价。在家写作业的我忽然接了舅舅打来的电话。从舅舅喑哑的声调里我得知:姥爷查出了食道癌,是晚期。从此每隔三天,姥爷都要去医院进行一次放疗,有时候是化疗,每次治疗完都吃不上饭,但姥爷还是坚持着,次次都去。看着姥爷的白发一天比一天稀少,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瘦,我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常常浸湿我的眼,我的心。每一个黄昏,我都在心中祈祷:“姥爷,你一定要挺过这个寒冷冬天,等冬天过去了,我和你一起去赏春。”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近了,姥爷的治疗周期结束了。他的身体竟也一天天好了起来了!一个午后,我和妈妈走进姥爷的小院,看见了正在打太极拳的姥爷。附:评价量规:A级:能写出两句对表现主题、人物或情节起促进作用的环境描写,并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另其生动形象。B级:能写出两句对表现主题或人物起促进作用的环境描写,且符合情境。C级:能写出一句符合情景的环境描写。【教学反思】写作教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它不仅涉及阅读的积累,更涉及对生活的观察、感受、记录和反思。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就要抓住生活,而且应该是学生深有感触的生活。三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一场小雪不期而至,学生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有惊喜,有感慨,于是我拟了《又是一年雪飘时》这样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时至上这节课之时,这个作文题目已经历经了三次写作。第一次是形成周记的初稿,第二次是从“结构与构思”角度进行升格,让学生明确了基本的结构应该是先由眼前飘雪之景,引起曾经雪飘时之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生发感慨、升华感受。第三次是从“选材与详略”角度进行升格,通过习作实例让学生明确了何处该浓墨重彩,何处该惜墨如金。在这个基础上我开展了一个关于本题目的写作收获与疑问的问卷调查。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疑问上的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1.本节课是基于学生的感受与疑问设计的课堂,环境描写是学生在写作和升格中切实感受到应该改进的地方,因此课堂上学生专注力集中,参与度高、参与面广,明显感觉到这节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更多,许多平时较为沉默的学生也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思维更为活跃。2.课堂生成较为出彩,在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点上设计问题,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几处意外的惊喜,例如刘亦飞补写了雪花从天而降的情景,与后文出乎意料的班主任的来电相呼应,这是我在设计之初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的“超常发挥”,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再如孙兆怿与刘启润的交锋,两个人补写的是同一个位置的环境描写,但营造的氛围却完全相反,一个描写了静谧纯洁的雪花,一个塑造了雪花凌厉凶猛如白虎般的形象,以实例的对比让同学们明白了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必须能为表现中心人物和主题而服务才有价值。在设计中我也考虑过要以实际的例子向学生说明景物描写不能为景而景,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斟酌再三不得不删减掉这部分内容。没想到课堂上两位同学竟以这样的方式弥补了我的缺憾。这实在让我惊喜。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1.课堂上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充足,课堂上的生成绝对是很精彩的,很多学生有比较精彩的补写,但是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2.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小组展示时,多是老师做出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讲述修改或补写的意图、好处,生生之间的点评不够。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创造机会,让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以读者的身份和态度去评价同伴的文章,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交流的乐趣和被欣赏的愉悦。老师的评价语言也略显单一,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多提升多积累多磨练。一节课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将这节课所探寻到的一点写作技法因地制宜地复制延伸到其他作文的写作中去,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唯有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被打开,学生对写作才能更有信心。【课标分析】新课标中对写作方面的要求有: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