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课件4 8当代资本主义_第1页
2014年课件4 8当代资本主义_第2页
2014年课件4 8当代资本主义_第3页
2014年课件4 8当代资本主义_第4页
2014年课件4 8当代资本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当代资本主义2021/7/71第一节 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新变革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结构第三节劳资关系的新变化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第四节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宏观调节的新变化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关系第六节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际经济调节第一节

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新变革2021/7/72一、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特征(略述)(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简述:八大领域(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特征:规模宏大内容广泛速度迅猛影响深远3、知识经济4、国家职能2、产业结构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社会经济)1、生产力深远影响2021/7/73(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规模空前扩大、质量和效率迅速提高(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三产业的崛起(产业结构变动)第三产业的地位、内容细分(新职业的出现)(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勃兴知识经济的概念、特征、现实表现(高科技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国家职能的重大改变2021/7/74(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国家职能的重大改变2021/7/751.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变动2.二战后国家职能变动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①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②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互相依赖的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日趋加剧的矛盾③高科技研发和运用的巨大投资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有限的矛盾④巨量财富增长与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矛盾⑤巨额的产品和资本供给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矛盾3.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家经济职能与实质①市场主体②经济活动监控者③国民经济调节者本质是总资本家的代表2021/7/76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结构三元结构垄断企业私人垄断资本家所有制中小企业私人所有制国有企业国家所有制一、私人垄断企业的统治地位不断加强(大企业)2021/7/781.二战后三次企业兼并浪潮带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2.二战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3.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调整二、私人中小企业不断再生和发展2021/7/79(一)私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和作用数量、特点作用:就业、市场、财富、调节(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企业不断再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市场适应能力强②市场和行业需求③社会分工和协作需要④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三)国有企业的扩张与收缩(三)国有企业的扩张与收缩1.西方主要国家国有企业的状况(数量比例、行业分布)表3-1若干国家国有企业的主要分布领域(国有资产占部门比重)国家钢铁造船汽车采煤铁路民航发电煤气邮政通讯银行澳大利亚0000100751000100100奥地利100100100525010010010010加拿大0000750100010025芬兰9010010070100100100法国10040100100100100100100100德国0250100600100100意大利6010075758010010040日本000066000100460西班牙609050501001003010010010012瑞典40751000100100瑞士010030100100土耳其7510010010085100100100英国001001001000400100200美国00000100002021/7/710表3-21991年若干国家国有经济比重(%)国家占GDP比重占非农GDP比重占国内投资的比重占国内就业的比重美国0.6(1987)7.54.2英国1.90.6(1988)4.2法国10(1988)10.3(1988)11.6(1988)德国6.4(1985)6.5(1985)13.1(1985)意大利5.6(1988)5.8(1988)12.6(1988)巴西7.7(1990)11111.2(1985)智利88.19.4(1990)1.1(1989)印度13.617.9(1985)40(1989)8.3(1990)韩国10.2(1990)11.2(1990)8.9(1990)1.9(1990)印尼13(1989)17(1990)14.11.2(1990)墨西哥8.49123(1990)2021/7/7112.二战后国有企业广泛持续发展的原因①大型投资②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③生态环境④科技研究和开发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形成途径及经营模式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作用及评价资产阶级共有的国有企业而非全民公有的国有企业2021/7/712第三节

劳资关系的新变化与社会2021/7/713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一、劳资关系的新变化(一)资产阶级的新变化(二)雇佣劳动阶级的新变化(三)劳资关系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与改革(三)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一、劳资关系的新变化2021/7/714(一)资产阶级的新变化1.涌现一个知识资本家阶层:比尔·盖茨2.家族资本家阶层的地位继续相对下降1950年美国企业界上层掌权人物中显赫家族的后嗣只占30%,到了1980年更下降至10%3.“高管”资本家阶层日趋成为资产阶级中的领导阶层。①具有资本家的经济地位。②一般拥有巨量的资本。③具有资本家的经济利益。4.官僚阶层日益庞大政府机构和其他重要机构的上层官吏5.食利阶层人数的增长和财产的不断积累(二)雇佣劳动阶级的新变化2021/7/7151.数量上有较大增长2.素质上有很大提高3.结构上服务业工人位居主体 符号分析服务人员4.结构上白领工人数量超过蓝领工人5.外籍工人、临时工数量上升(三)劳资关系2021/7/7161.资产阶级攫取剩余价值的本质没有改变,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都不断提高2.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①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呈上升趋势②20世纪70年代后,工人的实际工资缓慢增长、停滞,甚至绝对下降3.劳资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差距表现4.劳资关系的新变化①员工持股计划(制度)②职工民主管理的强化

“共同决定制度” “劳资合作”。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21/7/717(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福利补助(社会福利制度)工人及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和处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工人工作时间呈逐步缩短趋向。工人收入呈多样化趋向。工人收入由工资制向分享制发展的趋向。工人生活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向。(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与改革(三)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宏观调节的新变化一、宏观调节原有机制的新变化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2021/7/718一、宏观调节原有机制的新变化2021/7/719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有了较好的发挥原因在于国家通过制定和执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以及其他一些市场法规,甚至在必要时影响物价,使市场价格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2.经济危机的强制自发调节作用减弱①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差别不甚明显②滞涨的出现③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减弱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2021/7/720(一)特点主动性、全面性、经常性、间接调节(二)主要调节手段经济手段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1.经济手段2021/7/721“逆风向”调节;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中性政策;政策组合(1)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政府支出与税收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需求管理政策。①财政收入政策:主要为税收政策②财政支出政策(2)金融政策:即货币政策是借助以中央银行为主导的现代银行体系,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3)其他经济政策:投资政策手段、产业政策手段、收入政策手段等主要金融政策工具2021/7/722①控制基础货币(货币发行和向政府贷款)②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③贴现政策: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再贴现与抵押贷款都称为贴现。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

行这种贴现时所付的利息率就称为贴现率。贴现政策包

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④准备率政策: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法律手段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严格的立法程序和司法裁决①维护企业市场的主体地位和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的法律②确立和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③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④调节产业结构和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法律⑤保障社会利益方面的法律等2021/7/7233.计划手段特点:①权力集中;②科学性;③指导性;④市场机制实现4.行政手段特殊范围和特殊时期运用2021/7/724第五节

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关系2021/7/725一、资本国际化二、经济全球化三、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四、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一、资本国际化2021/7/726(一)商业资本国际化:国际贸易(二)货币资本国际化国际资本市场(借贷市场)跨国银行的发展股票、债券资本市场(三)生产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①数量②方向③部门结构④输出主体二、经济全球化2021/7/727(一)概念

IMF(1997.5):“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时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商品、服务、生产要素、技术与信息(二)与经济国际化不同的特点①背景

②基础

③纽带与渠道

④联结方式⑤主体⑥紧密程度(三)作用(四)问题和局限性①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影响全球化,经济危机传递②增大了经济风险。局部金融危机蔓延③全球范围贫富悬殊加大。发达国家受益更大④西方发达国家间矛盾加剧、复杂化三、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2021/7/728(一)概念: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跨国公司守则草案》:

“跨国公司一词系指由在两个国家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特征,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实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实质)跨国公司是大垄断公司为了攫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国际性垄断组织。(二)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其原因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原因①②③④⑤⑥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②跨国公司是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微观动力③跨国公司的战略性扩张是世界生产一体化的微观纽带④跨国公司是国际技术转移的有效通道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①②③④⑤⑥2021/7/729四、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2021/7/730(一)美、欧、日概述(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和摩擦贸易领域投资领域金融领域(三)合作与协调(见第六节)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2021/7/731(一)殖民统治时期强制性的剥削与被剥削、赤裸裸的掠夺与被掠夺经济关系(二)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平等、不公正的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技术转让(三)相互依赖关系原料、能源、销售市场、投资场所、技术、资金、全球问题第六节

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际经济调节2021/7/732一、国际市场自发力量的调节是国际经济调节的基础二、国家对国际经济有意识的调节日趋加强一、国际市场自发力量的调节是国际经济调节的基础2021/7/7331.国际市场上的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