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四单元方向与位置信息窗1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同学们看屏幕,这是武汉某大学军训时的图片,你们知道吗?这里面还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题师:同学们觉得提出的这些问题有没有共同点?对都有在什么位置,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确定位置(师板书)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研究什么呢?预设:为什么确定位置;怎么确定位置;确定位置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导:同学们真有思想。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强在什么位置?把答案写到练习纸上。写字的时候注意坐姿。预设: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2个从左数第3排第2个;从右数第4排第2个从前数第2排第2个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分析一下怎样统一标准呢?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板书)3.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板书)[设计意图]在描述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认识数对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第第第第第123456列列列列列列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练的方法来表示呢?预设:(小组合作,展示)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同学们的答案各有千秋,但却有共同的特点,同学们发现了吗?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4.做一做(1) 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小青、小亮等)引导思考: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用游戏的方法)。思考:在同一列和同一行的同学,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有什么特点?5.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1) 展示方格图。(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00123456443214123小强(3,2)·介绍方格图:标注方格图上的列和行,使学生明白,横为行竖为列,列与行的起点为0。谈话:我们把每个同学看作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方格图,这样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方格图比点子图更为清楚。(2)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和其他同学的位置。[设计意图]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闯关游戏)1.用数对表示下面拼图中每个小动物图片的位置。一队闯关,一队裁判,都答对闯关成功。2.下面是某幢楼报箱平面图。 1)你能用数对表示出王强家、张东家报箱的位置吗?(2)陈军家报箱的位置是(4,2),你能在图中标出来吗?(3)你还能知道什么?一队闯关,一队裁判,都答对闯关成功。3.填一填,标一标。(1)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B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D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2)点C、E、F、G的位置分别是(1,3)、(4,4)、(6,3)、(9,5),请你在图中标出它们。(3)用☆标出(5,x)的点。4.(1)用数对表示图中各顶点的位置。(2)请你也设计一个图形(顶点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上),并用数对表示各顶点的位置。5.(1)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顶点要画在点子上),然后用数对表示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2)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格,请你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强化对位置的理解,实现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了数对的含义。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谈在本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数对虽然简简单单,但作用巨大。结合进电影院、地球仪等启发孩子们数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作业:找一找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应用了数对的知识。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为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为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小强的位置:第三列第二行(3,2)(列,行)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以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视频引导——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运用恰当的生活实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贴近实际,学生兴趣浓,讨论热情高,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收集了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社会生活与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一个“高效乐学”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其中,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敏锐,形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和信心,培养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复合能力。从我自身而言收获也很大,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尽快向复合型方向转变。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评测练习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闯关游戏)1.用数对表示下面拼图中每个小动物图片的位置。一队闯关,一队裁判,都答对闯关成功。2.下面是某幢楼报箱平面图。 1)你能用数对表示出王强家、张东家报箱的位置吗?(2)陈军家报箱的位置是(4,2),你能在图中标出来吗?(3)你还能知道什么?一队闯关,一队裁判,都答对闯关成功。3.填一填,标一标。(1)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B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D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2)点C、E、F、G的位置分别是(1,3)、(4,4)、(6,3)、(9,5),请你在图中标出它们。(3)用☆标出(5,x)的点。4.(1)用数对表示图中各顶点的位置。(2)请你也设计一个图形(顶点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上),并用数对表示各顶点的位置。5.(1)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顶点要画在点子上),然后用数对表示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2)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格,请你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强化对位置的理解,实现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了数对的含义。教学反思:这节课开始给我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可细细琢磨教材时,才感觉到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满足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一个位置,“数对”的产生过程才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数对”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如何让他们既对其生成过程有所经历,又对其实质顺理成章轻松地接受。“确定位置”其内的结构及脉络线索:具体情境中用较直接的方式确定点的位置,逐步发展为用抽象的数对确定位置,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既自主探究,又适当讲授;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又适当延伸。一、创设情境,产生学习需求。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展示队列训练图,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对于小强位置的描述由于观察方位、角度的不同,产生了多种描述方法。由一个位置可以产生多种说法来引起争议,从而产生认知需求:如何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位置呢?由此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逐步抽象,深化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性表示到共性表示,图例的抽象和演变:由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形成结构,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好地渗途了“坐标”思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地方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根据自己的座位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提高了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