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_第1页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_第2页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_第3页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_第4页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拉深过程分析第二节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第三节筒形件的以后各次拉深第四节拉深力与压边力的计算第五节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第六节拉深模的典型结构第七节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第五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1概述拉深是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圆筒形零件曲面形零件盒形零件复杂形零件拉深件的分类:拉深件特点:拉深压力机:效率高,精度高,材料消耗少,强度刚度高。单动、双动、三动压力机和液压压力机。2第一节拉深过程分析一、拉深变形过程拉深模与冲裁模的区别:凸、凹模有一定的圆角单面间隙稍大于板料厚度3拉深件的网格试验试验表明:1、拉深过程实质是将毛坯凸缘部分材料逐渐转移到筒壁部分的过程2、凸缘部分材料,在径向产生拉应力σ1,切向产生压应力σ3筒壁上同心圆→水平圆周线,间距增大辐射线→垂直平行线,间距相同结论:筒底网格基本不变4二、拉深过程中毛坯的应力、应变分析Ⅰ(凸缘部分)——变厚Ⅱ(凹模圆角)和Ⅲ(筒壁部分)——变薄Ⅳ(凸模圆角部分)——严重变薄Ⅴ(筒底部分)——变薄甚微,可忽略。5三、拉深变形的力学分析(一)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R0→Rt(R=r0)(R=Rt)凸缘变形:压缩类变形(以压缩变形为主)6(二)整个拉深过程中σ1max和σ3max的变化规律1、σ1max的变化规律2、σ3max的变化规律当Rt=r0时当Rt=R0时变形度↑→σ3max↑,拉深结束时,σ3max最大7四、拉深时的质量问题——起皱与拉裂(一)起皱起皱原因:凸缘主要变形——切向压缩变形切向压应力σ3愈大,凸缘相对厚度t/(Dt–d)愈小,则愈易起皱。拉深过程中σ3↑→起皱↑t/(Dt–d)↑→起皱↓当Rt=(0.8~0.9)R0

时,起皱趋势最大。防止起皱——采用压边圈8(二)拉裂1、拉深件筒壁部的“危险断面”2、筒壁所受的拉应力(拉深效率η=0.65~0.75)3、拉裂筒壁危险断面上的有效抗拉强度9拉深起皱10拉裂11正常拉深12一、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第二节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1、旋转体毛坯直径的计算方法?2、对上述计算的毛坯进行拉深会出现问题?体积法重量法面积法毛坯尺寸中,应包括修边余量△(见表6-2,表6-3)13简单形状的旋转体拉深件14二、拉深系数(一)拉深系数的概念拉深系数m——每次拉深后,筒形件直径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品)直径的比值。m越小,拉深变形程度越大,拉深次数越少。(m<1)15(二)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材料的机械性能板料的相对厚度t/D拉深条件材料的屈强比σs/σb愈小,延伸率δ愈大,对拉深愈有利,m↓。相对厚度t/D愈大,抗失稳起皱的能力愈大,压边力↓,摩擦力↓,m↓。模具工作部分的结构参数(合适的R凸、R凹和Z)压边条件(合理的压边力)摩擦与润滑条件(凹模与压边圈工作表面应润滑)16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极限拉深系数,都是在一定的拉深条件下用实验方法求出。表6-6、6-7和6-8为不同情况下的拉深系数。首次拉深系数最小,以后得各次拉深系数愈来愈大;不用压边圈的拉深系数比用压边圈的大;一般不采用极限拉深系数。(三)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17三、拉深次数的确定计算法推算法查表法(取整数)根据t/D查出m1、m2、m3…,然后进行推算。直到dn≤工件直径d拉深次数为n表6-9拉深件相对高度h/d愈拉深次数的关系(无凸缘)表6-10总拉深系数[m总]与拉深次数的关系18四、筒形件各次拉深件的半成品尺寸计算1、各次半成品直径2、各次半成品高度根据半成品零件的面积与毛坯面积相等的原则求得:19

例计算图示筒形件的毛坯直径、拉深次数及半成品尺寸。材料为08钢,料厚t=1mm。解题步骤:1、确定修边余量△h2、计算毛坯直径D3、确定拉深次数(判断能否一次拉出)4、确定各次拉深半成品尺寸5、画出工序图20一、以后各次拉深的特点第三节筒形件在以后各次拉深时的特点及其方法机械性能拉深力危险断面起皱倾向首次拉深——毛坯性能均匀以后拉深——加工硬化,m↑首次拉深——最大拉深力出现在初始阶段以后拉深——最大拉深力出现在最后阶段首次拉深——破裂出现在初始阶段以后拉深——破裂出现在最后阶段破裂位置相同以后各次拉深不易起皱,只是在最后阶段可能起皱21二、以后各次拉深的方法拉深方法:正拉深和反拉深反拉深特点:1、抵消拉深时形成的残余应力2、弯曲次数少,加工硬化少3、不易起皱(不用压边圈)4、拉深力较大(20%)5、拉深系数m不能太大反拉深零件:反拉深应用:板料较薄的大件和中等尺寸零件。22第四节拉深力与压边力计算一、拉深力计算二、压边力计算——与拉深系数有关的修正系数,表6-11筒形件有压边圈时拉深力:拉深模是否一定采用压边圈?采用或不采用压边圈的条件,表6-12压边力:第一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23三、拉深时压力机吨位选择四、拉深功与拉深功率计算采用单动压力机时: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时:压力机过载损坏浅拉深时:深拉深时:拉深功:拉深功率:电机功率:24一、拉深凹模和凸模的圆角半径第五节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1、凹模圆角半径R凹2、凸模圆角半径R凸第一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最后一次拉深:中间各次拉深:(R凸应逐渐减小)25二、拉深模的间隙Z单边间隙:间隙太大——摩擦↑,易破裂,表面易擦伤,模具寿命↓间隙太小——校直作用↓,尺寸精度↓间隙的确定:1、不用压边圈2、用压边圈,按表6-15选3、对精度要求高的拉深件负间隙拉深26三、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及其制造公差1、最后一道工序: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按工件要求确定。工件要求外形尺寸时: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时:2、中间各道工序:凸凹模尺寸取毛坯过渡尺寸若以凹模为基准:27四、拉深凸模和凹模的结构1、不用压边圈的拉深凸、凹模a)平端面带圆弧凹模b)带锥形凹模c)带渐开线形凹模浅拉深件大件——平端面带圆弧凹模小件——带锥形、渐开线形凹模抗失稳能力↑摩擦↓,弯曲↓m↓28292、用压边圈的拉深凸、凹模用于拉深尺寸较小的工件(d≤100)减轻变形程度,用于拉深尺寸较大的工件(d>100)注意前后工序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圈圆角半径之间的关系;前道工序制成的中间毛坯形状有利于在后续工序中成形。303、带限制型腔的拉深凹模a)不带限制型腔b)带限制型腔加工硬化严重的金属,多次拉深后,出现龟裂限制型腔的高度:限制型腔的直径:略小于前道工序的凹模直径(约0.1~0.2)31第六节拉深模的典型结构一、首次拉深模(一)无压边圈装置的简单拉深模32(二)有压边圈装置的简单拉深模正装拉深模凸模较长,行程不大。

倒装拉深模锥形压边圈将毛坯压成锥形有利于拉深变形。33(三)压边圈装置分析1、弹性压边装置(用于普通单动压力机)a)橡皮压边装置b)弹簧压边装置c)气垫压边装置34弹性压边装置的压力曲线:a)橡皮压边装置b)弹簧压边装置c)气垫压边装置应用:——结构、制造、使用与维修复杂使用广泛深拉深时,选软弹簧、橡皮;薄板或宽凸缘,用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352、刚性压边装置(用于双动压力机)36二、以后各次拉深模无压边装置的拉深模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37三、落料拉深复合模38再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39筒形件的切边原理40四、带料连续拉深的特点及其模具无切口m↑,n↑,省料有切口m↓,n↓,废料41带料连续拉深模42第七节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一、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特点1、判断能否一次拉出许可变形程度可用相应于dt/d1不同比值的最大相对高度h1/d1(表6-18)来表示,并考虑毛坯厚度的影响。当工件的相对拉深高度h/d>h1/d1时,不能一次拉出。432、带凸缘筒形件多次拉深时的拉深方法窄凸缘筒形件(dt/d1=1.1~1.4)宽凸缘筒形件(dt/d1>1.4)宽凸缘件拉深方法窄凸缘件拉深方法443、宽凸缘筒形件多次拉深工艺特点拉深系数毛坯面积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表6-19)以后各次拉深系数可相应取圆筒形件拉深系数(表6-6)首次拉深成筒形部分材料表面积比实际需要的多3~5%45二、阶梯形件的拉深特点1、判断能否一次拉出当阶梯零件的相对厚度较大(t/D×100>1),而阶梯之间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出。判断条件:上式中h/d是表6-9中拉深次数为1时的值462、多次拉深时的拉深方法由大到小每次拉一个阶梯,拉深次数为阶梯数目当当时时该阶梯成形应采用带凸缘零件的拉深方法对浅阶梯零件先拉成球面形或大圆角的筒形件,在校形47三、曲面、锥形零件的拉深特点(一)拉深时的变形特点变形区凸缘部分毛坯中间部分凸模顶点附近双向拉应力(变薄)凸模外缘部分切向压缩变形(内皱)主要变形区48(二)球形件的拉深方法半球形件的拉深系数:其拉深系数与零件直径无关,是常数,只要一次拉深拉深方法t/D>3%时,不用压边圈,行程末要整形。t/D=0.5~3%时,采用压边圈,防止起皱。t/D<0.5时,采用反拉深或带有拉深筋。a)带整形b)反拉深c)带拉深筋49(三)抛物面形零件的拉深方法1、浅的抛物面形零件(h/d<0.5~0.6)拉深特点与方法和半球形件相似。汽车灯罩的拉深采用具有两道拉深筋的压边装置在双动压力机上拉成。502、深的抛物面形零件(h/d>0.6)汽车灯的拉深程序:(h/D>0.9多次拉深)51(四)锥形零件的拉深方法1、浅锥形零件(h/d2=0.1~0.25)

采用压边装置一次拉成。2、中等深度锥形零件(h/d2=0.3~0.7)

一般一次拉成(防止起皱),毛坯相对厚度较小或带较宽凸缘时须经二、三次拉深。3、深锥形零件(h/d2>0.8)

需要进行多次拉深(锥面逐步成形或一次成形)52浅拉深零件落料、拉深、卷缘复合模53采用组合凸模的深锥形件拉深模54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FAITHIMEANAVISIONOFGOODONECHERISHESANDTHEENTHUSIASMTHATPUSHESONETOSEEKITSFULFILLMENTREGARDLESSOFOBSTACLES.BYFAITHIBYFAITH56欧债危机3解救方案1欧债危机简介4近年动态聚焦2危机原因深究5欧债危机与中国欧债危机的全面观欧债危机57相关概念主权债务: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主权债务违约: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主权信用评价:体现一国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通常是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评级结果。1欧债危机简介58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欧债危机简介59开端三大评级机构的卷入发展比利时,西班牙陷入危机蔓延龙头国受到影响升级7500亿稳定机制达成欧债危机简介发展过程601欧债危机简介欧猪五国PIIGS(PIIGS—欧债风险最大的五个国家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希腊——债务状况江河日下

葡萄牙——债务将超经济产出西班牙——危险的边缘意大利——债务状况严重爱尔兰——债务恐继续增加61目前,希腊属欧盟经济欠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较薄弱,工业制造业较落后。海运业发达,与旅游、侨汇并列为希外汇收入三大支柱。农业较发达,工业主要以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为主。希腊已陷入经济衰退5年,债务危机持续2年多,已经给希腊经济、政治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严重经济衰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高企,民众生活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政府收入锐减,偿债目标一再被推迟。2011年11月,希腊失业率高达21%,超过100万人待业。。目前,希腊社会阶层情绪对立严重,普通民众认为,正是当权者无所作为,才将这个国家引向了目前这种灾难性局面。而政府官员普遍存在的贪污腐败和无所作为,更是加重了民众的不满。希腊债务危机62葡萄牙是发达国家里经济较落后的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较薄弱。纺织、制鞋、旅游、酿酒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软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位居世界第一。经济从2002年起有所下滑,2003年经济负增长1.3%。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411.15亿欧元,经济增长1.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472.49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800欧元,经济增长率为0.3%。葡萄牙债务危机63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

2010年4月,葡萄牙已经呈现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苗头。葡萄牙当时的公共债务为GDP的77%,与法国处于相同水平;但是,企业以及家庭、人均的债务均超过了希腊和意大利,高达GDP的236%,葡萄牙债券已被投资者列为世界上第八大高风险债券。2011年3月15日,穆迪把对葡萄牙的评级从A1下调至A3。穆迪称,葡萄牙将面对很高的融资成本,是否能够承受尚难预料,该国财政紧缩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也存在变数。再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欧洲中央银行可能提高利率以及高油价带来更高经济运行成本,该机构决定下调该国主权信用评级。64惠誉2010年12月把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从“AA-”调低至“A+”2011年3月25日,标普宣布将葡萄牙长期主权信贷评级从“A-”降至“BBB”,3月29日,标普宣布将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下调1级至BBB-2011年4月1日,惠誉下调葡萄牙评级,将其评级下调至最低投资级评等BBB-。称债台高筑的葡萄牙需要救援。2011年4月,葡萄牙10年期国债的预期收益率已经升至9.127%,创下该国加入欧元区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葡萄牙将至少有约90亿欧元的债务到期,葡萄牙政府实在支撑不住了,既没钱、没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又没有有效的融资途径,不得不提出经济救援申请。65房地产泡沫是爱尔兰债务危机的始作俑者。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灭,整个国家五分之一的GDP遁于无形。随之而来的便是政府税源枯竭,但多年积累的公共开支却居高不下,财政危机显现。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该国银行业信贷高度集中在房地产及公共部门,任何一家银行的困境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爱尔兰5大银行都濒临破产。为了维护金融稳定,爱尔兰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救助本国银行,把银行的问题“一肩挑”,从而导致财政不堪重负。财政危机和银行危机,成为爱尔兰的两大担忧。史上罕见,公共债务将占到GDP的100%。消息一公布,爱尔兰国债利率随即飙升。爱尔兰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直抵9%,是德国同期国债利率的三倍。由此掀开了债务危机的序幕。房地产业绑架了银行,银行又绑架了政府,这就是爱尔兰陷入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简单逻辑。

爱尔兰债务危机662011年9月19日,标普宣布,将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从A+降至A,前景展望为负面。在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意大利评级下调对欧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10年意政府债务总额已达1.9万亿欧元,占GDP比例高达119%,在欧元区内仅次于希腊。由于意大利债务总额超过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四国之和,因此被视为是“大到救不了”的国家。意大利债务危机67

意大利和其他出现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所面临的,并不是简单收支失衡问题,而是根本性的经济扩张动能不足问题。这些南欧国家在享受高福利的同时,却逐渐失去全球经济竞争力。其不同程度存在的用工制度僵化、创新能力低、企业活力不足、偷税以及政治内耗剧烈等,是解决债务危机的重要障碍。然而,目前意政府乃至整个欧元区在应对债务危机上,还仅仅以紧缩开支、修复政府短期资产负债表为主攻方向,在体制性改革问题上却重视不够。倘若这些陷入危机的南欧国家不进行一番伤筋动骨的体制性改革,债务危机将无法获得根本性解决。682011年10月7日,惠誉宣布将西班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2011年10月18日,继惠誉和标普之后,穆迪也宣布将西班牙的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两档至A1,前景展望为负面经济疲软、财政“脱轨”,加上超高的失业率和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让西班牙已不堪重负。该国经济增长乏力、财政债台高筑和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以及这些问题之间不断加深的负面反馈效应。西班牙债务危机691.影响欧元币值的稳定2.拖累欧元区经济发展3.延长欧元区宽松货币的时间4.欧元地位和欧元区稳定将经受考验5.威胁全球经济金融稳定1欧债危机简介主要影响70crisis2整体经济实力不均1协调机制与预防机制的不健全3欧元体制天生弊端4.欧式社会福利拖累6欧洲一体化进程5民主政治的异化:2欧债危机形成原因711.欧元区内部机制:协调机制运作不畅,预防机制不健全,致使救助希腊的计划迟迟不能出台,导致危机持续恶化。

2.整体经济实力薄弱:遭受危机的国家大多财政状况欠佳,政府收支不平衡在欧元区内部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导致债务危机国家的竞争力削弱;

3.欧元体制天生弊端: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央行主导各国货币政策大权,欧元具有天生的弊端,经济动荡时期,无法通过货币贬值等政策工具,因而只能通过举债和扩大赤字来刺激经济,《稳定与增长公约》没有设立退出机制;2债务危机形成原因主要原因724.欧式社会福利拖累:高福利制度异化与人口老龄化,希腊等国高福利政策没有建立在可持续的财政政策之上(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长期滥用),历届政府为讨好选民,盲目为选民增加福利,导致赤字扩大、公共债务激增,偿债能力遭到质疑。

5.民主政治的异化:6.欧盟内部:德国坚定地致力于构建“一体化”欧洲的战略,法国有相同的意向,但同时也希望通过“欧洲一体化”来遏制德国。德法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财力在欧债危机之初,甚至现在在很短时间内疚可遏制危机蔓延并予以解决。之所以久拖不决,其根本目的在于借欧债危机之“机”,整顿财政纪律(特别市预算权),迫使成员国部分让出国家财政主权,以建立统一的欧洲财政联盟,在救助基金及欧洲央行的配合下,行使欧元区“财政部”的职能,以便加速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2债务危机形成原因主要原因731评级机构2财务造假3积税与就业4EU引起威胁2债务危机形成原因关于评级机构及其他74二、1.评级机构: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则落井下石,连连下调希腊等债务国的信用评级。(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至此,国际社会开始担心,债务危机可能蔓延全欧,由此侵蚀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2财务造假埋下隐患:希腊因无法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标准,即预算赤字占GDP3%、政府负债占GDP60%以内的标准,于是聘请高盛集团进行财务造假,以顺利进入欧元区。3.税基与就业不乐观:经济全球化深度推进带来税基萎缩与高失业4.欧盟的威胁:马歇尔计划催生出的欧共体,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欧盟,超出了美国最初的战略设定,一个强大的足以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欧元有悖于美国的战略目标。

2债务危机形成原因关于评级机构及其他751欧盟峰会成果(2011.10)2欧盟峰会成果(2011.12)3宋鸿兵3解救方案76一、银行体系注资问题

3解救方案之10月峰会欧盟被迫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流动性,借以稳定银行体系:欧洲央行联合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在3个月内向欧洲银行提供无限量贷款;欧洲央行重启抵押资产债券的收购;欧洲央行重新发放12个月期银行贷款。在此次峰会上,欧盟领导人达成一致,要求欧洲90家主要商业银行在2012年6月底前必须将资本金充足率提高到9%。银行国别资本补充额度(单位:亿欧元)希腊300西班牙262意大利147葡萄牙78法国88德国52总计约1060773解救方案之10月峰会二、EFSF扩容问题实现“EFSF的杠杆化操作”,即以目前现有资金向高比例债券提供担保,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方式一:按20-25%的比例,用EFSF剩余资金额度为新发债券提供“信用增级”,投资者购买债券时可以购买“风险保险”,从而使债券获得EFSF的担保,当债券出现违约损失时,债权人可以从EFSF获得至少20%的面值补偿;方式二:依托EFSF成立“特别用途工具”(也有称“特别用途投资工具”,缩写为SPV/SPIV),吸纳欧盟以外民间或主权基金以充实EFSF可用资金额度。783解救方案之10月峰会三、希腊主权债务减记问题欧盟和IMF:1090亿欧元援助贷款银行等私人投资者:自愿减记21%私人债仅减记幅度第二轮救助计划所需资金21%252050%114060%1090私人债仅减记幅度与第二轮救助希腊计划所需资金对比793解救方案之12月峰会一、达成“新财政协议”财政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府预算应实现平衡或盈余,年度结构性赤字不得超过名义GDP的0.5%;2.成员国超过欧盟委员会设定的3%的赤字上限,将受到欧盟制裁,除非多数欧元区成员国反对;3.债务占比超过60%的国家,其债务削减数量指标的细则必须依据新的规定;欧盟将加强对成员的财政监督和评估,有权要求涉嫌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成员国重新修改预算;4建立并落实各成员国政府债券发行计划事先报告制度5.加强财政一体化;加强协调与管理,强化欧元区。803解救方案之十二月峰会二、强化EFSF和ESM强化EFSF:迅速实施EFSF的杠杆化扩容方案;欢迎欧洲央行作为EFSF介入市场操作的代理机构;EFSF将继续发挥作用,为已启动的项目提供融资。调整ESM:ESM提前至2012年7月启动;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为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可对金融援助做出紧急决定,达到85%多数同意即可;实缴资本和ESM已发放贷款的比率维持在15%以上。(同时运行,强化救助能力)

813解救方案之12月峰会三、向IMF注资,提高救助资金的融资规模“双边贷款”:共注资2000亿欧元欧元区国家央行:1500亿欧元非欧元区国家:500亿欧元823解救方案之宋鸿兵建议化解危机的办法:一、财政同盟(效仿美国统一的财政部所具备的转移支付的功能)二、欧洲央行(ECB)入市,收购流动性差的资产三、发行欧盟债券四、银行同盟,使银行资本能够跨境自由流动832014--06情况好转,恢复态势良好各项经济指标触底回升财政监管、金融监管机制2014--07欧债危机重演趋势增加欧洲股市全线大跌的元凶“欧洲银行业”欧版QE计划迟迟未公布(量化宽松,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4欧债危机新动态(2014-06至今)842014--09急性后逐渐平息转入“慢性期”金融市场危机将渐渐“转移”成实体经济减速低增长、高通胀2014--10增长迟滞的顽固期大规模的债务负担危机引发的并发症(失业差距南北分化)2014年欧盟经济增长率进入了1.3%,欧元区只有0.8%4欧债危机新动态852014--11欧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QE)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将增加1万兆欧元2015--01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元贬值创出九年新低(2014年欧盟债务率85.6%,这个数据应该说比2009年爆发债务危机数据还是呈上升的趋势。)希腊的退出欧元区风险4欧债危机新动态862015--04希腊重回欧债危机希腊短期国债连续七周遭抛售短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28%(收益率越高,投资者越不感兴趣。)评级至“垃圾级”2015--05希腊债务前途未明欧债市场急剧波动俄罗斯邀请希腊加入金砖银行4欧债危机新动态87882015--05金砖银行难救希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金砖银行本身还不成熟,其运行机制还没有理顺。但是无论希腊最终是否加入金砖银行,中国都有可能提供支持。作为金砖银行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高铁技术出口、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等重大发展战略,将与希腊的发展需要不谋而合。希腊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支点。(原油进口一半以上是租借希腊的船只。)希腊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支点。希腊也是中国包容西方话语体系的支点。1.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创汇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①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②欧盟区经济增长逐渐衰退,消费能力的下降,其市场需求也大幅度减少,导致中国对欧出口量的增幅也明显下降。5欧债危机与中国对中国的影响895欧债危机与中国对中国的影响905欧债危机与中国对中国的影响912009--2011年中国对意大利、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