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基本学说_第1页
传染病学基本学说_第2页
传染病学基本学说_第3页
传染病学基本学说_第4页
传染病学基本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学总论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感染与免疫研究内容: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的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重点: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目的。相关学科: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诊断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概述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infectiondiseases):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以上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传染病

(communicabledisease)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者才称为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communicabledisease★它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某些老的传染病或消灭,如:天花;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但某些老的传染病却变得突出,如:结核病等。★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Whytolearnlemology?历史上的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前:鼠疫、霍乱、天花、疟疾、血吸虫病和黑热病等广泛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指导下,我国和世界各国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乙脑、麻疹、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传染病已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病毒性肝炎、EHF、结核病、狂犬病、感染性腹泻仍广泛存在。国内外新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形成新的危害。

SARS、H1N1、禽流感(H5N1、H7N9)新发传染病指新识别的和以往未知的传染病,多由新病原体引起。如AIDS、埃博拉出血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等。再现传染病指发病率已降至低水平,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传染病,多由病原体变异或产生多重耐药性引起。如:结核病、血吸虫病、白喉、疟疾、狂犬病、霍乱、登革热、鼠疫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新传染病的出现和老传染病的抬头大量资料表明,传染性疾病正在重新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幸免于难。传染病防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防治传染病任务十分严峻,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非典型肺炎的出现告诉人们,科技在进步,新发疾病也在不断出现,人类与疾病的搏斗将永远没有止境,也将永远不会停止。--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

人与疾病搏斗无止境

必须强化对传染病的认识认识上的误区: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或认为其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不是发达国家的问题.认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最终将彻底消灭传染病。

我们的对策:重视监测研究WHO提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传染病”CDC于1995年创办《新发现传染病杂志》---“Journalof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盲目乐观,自满的思想是有害的,但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也是毫无根据的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远没有结束,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面临的任务极其复杂而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方面的成就“瘟病学说”对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及中西医结合在传染病防治中已起到并将继续起重要影响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

一、感染的概念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三、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四、感染过程的表现一、感染的概念一、感染(infection)的概念

定义: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共生状态: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之间达到了相互适应、互不损害的共生状态;机会性感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引起宿主损伤。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不同的表现。临床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的表现:显性感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等临床上有各种形式的感染:首发感染、重复感染、混合感染、重叠感染、继发感染。首发感染人体首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重复感染在某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病原体感染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混合感染同时被两种或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少见重叠感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或甲型肝炎继发感染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病毒性肝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交叉感染在医院内通过患者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内源性感染患者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发的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诊疗过程中或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感染感染(infection)为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能,侵犯或侵入机体的特定部位,并能生长繁殖,称为感染“建立”。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数量和毒力防御功能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的致病能力(pathogenecity)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致病能力是否引起疾病取决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受受凉、劳累、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因素的影响致病能力侵袭力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直接侵入(血吸虫)、呼吸道(TB)、消化道、(菌痢)、伤口(狂犬病、破伤风)毒力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外毒素:白喉、破伤风、霍乱内毒素:伤寒、菌痢数量同种传染病中入侵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种的传染病差异性较大,伤寒10万个,菌痢10个变异性病原体因环境、药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卡介苗、肺鼠疫及流感、丙肝、HIV三、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应答*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机体的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机械屏障作用体液因子吞噬作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外屏障: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存在于各种组织,其中中性粒细胞最为重要,这些细胞内含大量溶酶体,可杀灭被吞噬的病原体。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细胞激素肽类物质和各种细胞因子(如TNF)等都可起清除病原体作用

细胞免疫(cell-mediatedimmunity)

●致敏T细胞与相应的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T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化学结构上Ig分为IgG,IgA,IgM,IgD,IgE,各具不同功能。感染过程中人体和病原体的斗争机体免疫反应(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nonspesifcicimmunity)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病原体的致病力(pathogenecity)侵袭力(invasiveness)毒力(virulence)数量(quantity)变异性(variability)病原体人体四、感染过程的表现人体病原体感染谱感染过程传染病在个体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多数病原体和人体之间是不适应的,因而引起双方之间的斗争.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双方斗争的后果各异,产生感染过程的各种不同表现,即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

临床传染病只是感染过程各种表现之一.环境因素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一)清除病原体(二)隐性感染(三)显性感染(四)病原携带状态(五)潜伏性感染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㈠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免疫(被动免疫passiveimmunity或主动免疫activeimmunity

)所清除。(二)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nonasymptomaticcarrier)(三)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①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

不易再受感染。②有些传染病(如菌痢)感染后免疫不巩固,容易再感染发病③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四)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根据发生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分为:①潜伏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②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③急性携带者

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内慢性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携带者的共同的特点是: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五)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疟疾)、结核杆菌(结核)一般来讲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后者一旦出现易于识别

感染过程的表现(五种)

(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病原体病原体被清除感染建立隐性感染

(无症状)亚临床感染

(有症状,但轻微,难发现)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不是传染源重要传染源死亡痊愈携带者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携带状态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人体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组织损伤的机制(三种)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急性期)体温升高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疾病发展的阶段性。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多相吻合。入侵部位:入侵部位与发病机制有关。入侵部位适当,病原体才能定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经口感染:霍乱弧菌、志贺菌;伤口:破伤风、狂犬病。机体内定位病原体入侵并定植后,可在入侵部位直接引起病变,如恙虫病;也可在入侵部位繁殖,分泌毒素,在远离入侵部位引起病变,如白喉、破伤风也可进入血液循环,再定位于某一脏器引起该器官病变,如流脑、病毒性肝炎;还可经过一系列的生活史阶段,最后在某脏器中定居,如蠕虫病;各种病原体的定位不同,有各自的规律性。排出途径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排出途径,是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途径单一的,如:志贺杆菌(粪便);多种排出途径,如脊髓灰质炎(粪便、飞沫);存在血液中的,通过叮咬、输血等。病原体排出体外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不同的传染期)。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组织损伤的发生方式有三种:直接损伤病原体借助其机械运动及其分泌的酶直接破坏组织(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通过细胞病变使细胞溶解(脊髓灰质炎病毒)或通过诱发炎症过程引起组织损伤(鼠疫)。毒素作用外毒素,选择性损害靶器官或引起功能紊乱;内毒素,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等导致发热、休克、DIC等。免疫机制许多传染病与免疫应答有关,有些能抑制细胞免疫(麻疹)或直接破坏T细胞,更多的通过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三、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一)发热常见于传染病。外源性致热原(病原体、免疫复合物、异性蛋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B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IL1、TNF、IL6、INF)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释放PGE2,恒温点调高,产热>散热,体温上升(二)急性期改变1.蛋白代谢:肝脏合成一系列急性期蛋白,如CRP,可作为疾病的标志;急性期蛋白浓度升高是血沉加快的原因;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肌肉蛋白分解,进食减少导致消瘦。2.糖代谢:葡萄糖生成加速,导致血糖升高,糖耐量短暂下降,与糖异生作用加速及内分泌影响有关。新生儿、营养不良、肝衰竭者,糖异生下降,导致血糖降低。3.水电解质代谢:出汗、呕吐、腹泻等,可导致低钠血症;钾的摄入减少和排出增加,可导致钾的负平衡。4.内分泌改变:由促皮质素(ACTH)介导的糖皮质激素和醛固酮在血液中浓度增高。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状态生活条件文化水平1、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患者:呼吸道、消化道、体液等2.隐性感染者:流脑、脊灰3.病原携带者:伤寒、菌痢4.受感染的动物:狂犬病、鼠疫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传播途径

定义: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呼吸道传播:飞沫、气溶胶消化道传播:污染的食物、水源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水、土壤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按蚊、虱、蚤)血液、体液传播:血液或体液有些传染病只有一种传播途径有些传染病有多种传播途径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水平传播:除母婴传播外先天性感染:婴儿出生前已经从母亲或父亲获得的感染。

3.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易感者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比例,易发生该病的流行。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普遍推行人工免疫的情况下,从而阻止其流行性的发生。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susceptiblepeople)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指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

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态生活条件文化水平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播的病对自然条件依赖性明显。北方有黑热病的地方流行区,南方有血吸虫病的地方流行区。寒冷可减弱呼吸道的抵抗力,炎热可减少胃酸的分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或接近消灭。改革开放、市场化经济实施,人口流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等,使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升高。结核病、艾滋病、疟疾。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pathogen)有传染性(infectivity)

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特异的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共有特点,区别于其他疾病。追索病原乃现代医学潮流。指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此为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期质:外来性与地方性。量: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时间:季节性空间:地方性显性或隐性感染后都可产生特异性保护性免疫。一、基本特征

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是寄生虫或微生物。许多传染病都是现认识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发现新的传染病病原体。

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化脓性脑膜炎:流脑、耳源性脑膜炎传染性意味着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期:有传染性的时期。在某种传染病中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传染病的发病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暴发流行。发病率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也是流行病学的特征。散发性发病发病率处于常年水平流行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大流行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暴发流行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内。

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后都产生特异性免疫。感染后的免疫力和疫苗接种一样都是主动免疫,通过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知其是否具有免疫力。通过注射或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的免疫力都属于被动免疫。感染后的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的差异。二、临床特点(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皮疹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三)临床类型(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

定义:从病原体侵入人体期,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潜伏期,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量成反比。由毒素引起的传染病,与毒素产生和播散的时间有关。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毒素已预先存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取决于进入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近,潜伏期越短。(5日至19年或更长,一般1~3月)病毒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增殖,再侵入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间隔时间一般3日以上,可停留2周或更长。病毒沿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3mm/h,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前驱期定义: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下降、肌肉酸痛等。一般持续1~3天,急骤起病者,可无前驱期。(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症状明显期前驱期后,一些传染病转入症状明显期,表现特有的症状、体征;某些传染病,如乙脑、脊灰等,大部分进入恢复期,临床称顿挫型,少部分进入症状明显期。(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恢复期定义:机体免疫力增长后,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伤寒)或生化改变(病毒性肝炎),病原体尚未能被完全清除,血清抗体水平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几个名词解释:复发(relapse)—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机理为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见于伤寒,疟疾,细菌性痢疾等。再燃(recrudescence)—有些传染病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称为再燃.机理为病原体暂时受抑制而未被消灭,得以重新生长繁殖之故.后遗症(sequela)—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正常,称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脑炎等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fever皮疹(rash,eruption)毒血症状(toxemicsymptom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发热具有双重意义;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皮疹分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丘,疱疹;皮疹出现时间,顺序,分布,形态,退疹后改变对出疹性传染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充血,增生,临床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发热的探测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口腔舌下3分钟直肠腋下10分钟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1℃超高热:>41℃

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指病人于病程中体温上升的时期;极期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时期;体温下降期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时期。热型及其意义稽留热>39℃,且24h相差<1℃伤寒、斑疹伤寒驰张热24h相差>1℃,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败血症间歇热24h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疟疾、败血症回归热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数日后又再度高热回归热、布鲁菌病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流感、败血症(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疹发疹性传染病: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发疹的皮疹:外疹和内疹(黏膜疹)。出疹的时间、部位、先后顺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风疹、水痘2猩红热3麻疹5斑疹伤寒6伤寒斑疹红色不凸出皮肤斑疹伤寒、猩红热丘疹红色凸出皮肤麻疹、恙虫病、传单玫瑰疹属于丘疹,粉红色伤寒、沙门菌感染斑丘疹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麻疹、登革热、风疹、猩红热、科萨奇病毒感染出血疹又称瘀点,相互融合成瘀斑EHF、流脑、登革热疱疹若疱疹液呈脓性称脓疱疹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皮疹形态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药物疹出疹与发热关系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发热1~2天出疹发热3~5天出疹,热退疹出发热2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服药后或接触药物后,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出疹顺序及分布自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整个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出齐)始于面部,1日内达躯干、四肢,但面、四肢较少自躯干开始,很快播散全身,1~2日内消退自颈、上胸部开始,1日播散全身出疹及分布分布无规律性,主要为躯干与四肢皮疹形态及演变先为淡红色斑丘疹,后逐渐增多,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后期留有糠麸样脱屑,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散在淡红色斑丘疹。不融合,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皮肤弥漫性潮红,其上有粟粒样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压之退色,疹退后片状脱皮除皮疹外其他的特征麻疹粘膜斑,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流涕、眼睑浮肿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全身症状轻虽高热,但一般情况良好,枕下及颈后淋巴结肿大咽峡炎、杨梅舌、口周苍白圈、面部潮红无疹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多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好发于儿童。诊断要点:潜伏期约2周,出疹前先有发热等不适。皮损特征为同时存在丘疹,水疱,结痂。典型水疱约绿豆大小,周围绕有红晕,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见于面部、躯干。自觉症状微痒,粘膜可发疹,病程为2-3周。水痘猩红热咽峡炎猩红热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瘀点(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毒血症状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可引起除发热外,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严重者引起意识障碍、谵语、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休克等。(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表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三)临床类型临床过程的长短:急性亚急性慢性病情的轻重:轻型典型重型暴发型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正确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先决条件,又是早期隔离患者所必需。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临床资料详细的病史发病诱因起病方式热型及伴随症状细致的体格检查不要忽略有意义的体征:玫瑰疹、科氏斑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预防接种史、既往史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当地或同一集体中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他检查一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化脓性细菌感染,G-

杆菌感染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正常: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钩虫病、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病原体检查

直接检查病原体血液或骨髓涂片:可检出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微丝蚴、回归热螺旋体。大便涂片:寄生虫卵、阿米巴原虫。脑脊液离心沉淀墨汁涂片:新型隐球菌。肉眼观察粪便中绦虫节片。粪便孵出血吸虫毛蚴。

分离培养病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可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立克次体经动物接种或细胞培养才能分离病毒分离一般用细胞培养标本的采集应早期进行,用药治疗前,注意正确的保存与运送。

检测特异性抗原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免疫测定(EIA)荧光抗体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流式细胞检测

检测特异性核酸放射性核素、DNA/RNA印迹法、PCR、RT-PCR基因芯片特异性抗体检测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其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时有重要意义。特异性IgM型抗体检出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蛋白印迹法(WB)常用于艾滋病的确定诊断。其他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超声检查MRI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活体组织检查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中医治疗治疗原则目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综合治疗的原则: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治疗方法:一般治疗:隔离、消毒、护理、心理治疗支持治疗:合理饮食、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强体质和免疫功能。病原治疗又称特异性治疗,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措施,具有抑杀病原体的作用,达到根治和控制传染源的目的。抗生素、化学治疗制剂、血清免疫制剂。

抗菌药物(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杀菌剂。氨基糖苷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杀菌剂。大环内酯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快效抑菌剂。氯霉素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快速抑菌剂。四环素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快效抑菌剂。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快速抑菌剂。磺胺类:影响叶酸的代谢,抑菌剂。抗结核药物、抗真菌药物……细菌、真菌:抗生素与化学制剂病毒: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抗RNA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抗DNA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拉米夫定等)抗寄生虫治疗(甲硝唑、吡喹酮等)血清免疫制剂:抗毒素免疫调节剂:IL、INF、胸腺素

对症治疗减轻痛苦通过调整患者各系统的功能,减少机体消耗、保护重要脏器、使患者度过危险期,促进康复。高热:降温措施颅内压高:脱水疗法抽搐:镇静措施休克:改善微循环措施

康复治疗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和脑膜炎可引起某些后遗症,需要采取针灸、理疗、高压氧等治疗措施,促进机体的康复。

中医治疗中医的辨证论治对调整患者各系统的机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某些中药(黄连、大蒜、板蓝根等)有一定的抗微生物的作用。传染病的治疗治疗目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综合治疗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一般及支持治疗隔离\护理\心理\支持病原或特效治疗(specifictreatment)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康复疗法(rehabilitativetherapy)中医中药治疗(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是传染病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早期发现患者,及时报告、隔离患者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针对传播的主导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传染病的预防综合措施,不同传染病应有所侧重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报告制度(3类);接触者检疫措施;病原携带者的处理;动物传染源的处理;消化道,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主导作用的措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提高特异免疫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制度: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2h上报,农村6h(强制管理)乙类:6h12h(严格管理)丙类:24h(监测管理)丙类11种法定传染病乙类26种甲类2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传染病甲类2种鼠疫、霍乱

我国法定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乙类26种我国法定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