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镇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镇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镇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镇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镇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会镇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参考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据此答题。【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利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结果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是由于胰腺组织微环境使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C.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D.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误;B、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C、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才表达,因此存在血红蛋白质的细胞为红细胞,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C正确;D、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错误.故选:C.

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由单位膜构成

B.溶酶体是内质网断裂后形成的小泡

C.花、果实和叶的颜色与液泡无关

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无关参考答案:A4.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参考答案:D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错误;恶性肿瘤细胞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B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C错误;儿童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培养时前者传代次数多,D正确。5.下列是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人实验结论A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更新了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H2OA.A B.B C.C D.D参考答案:A【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解答】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更新空气,但并未说明更新了哪种成分,A错误;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B正确;C、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之一为氧气,C正确;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故选:A.

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勻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参考答案:C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A正确;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错误;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D正确。【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名师点睛】1、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动试管,使试管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2、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x(x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形成时可能不会产生生殖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不变C.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环境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选择作用可能相同参考答案:D【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新物种形成时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B错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环境对不同基因型个体(如AA、Aa)的选择作用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D。8.已知某一基因片段(如图)以乙链为模板转录某传染病致病因子,现开发一小核酸分子药物,能成功阻止该因子在人体内的表达过程而大大减缓病情。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这种药物成分最可能具备的碱基序列是

UAA┅┅GGCCB.

小核酸分子药物可使翻译过程受阻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C.

该基因可以来自于病毒D.

开发的小核酸分子药物是一种酶参考答案:D9.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在逐渐减小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参考答案:C图①所示a点后K值降低,种群数量减少,可推测为过度放养了某种鱼类,A正确;图②所示b点后K值增大,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食物、空间增大,B正确;图③所示c点后K值降低,可能是外界干扰超过了其抵抗的能力,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在逐渐减小,恢复力稳定性可能在增大,C错误;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D正确。【考点定位】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0.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l%

B.30%,42%

C.70%,2l%

D.70%,42%参考答案:D1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将数量相等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多参考答案:A12.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

B.Fe、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参考答案:C13.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都能进行有丝或无丝分裂,都有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

参考答案:B14.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可能是①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将快速增长②其天敌数量较多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15.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后神经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参考答案:C【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反射弧中,刺激是来自神经细胞的一端,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离体时,可以刺激神经纤维中间的一个点,产生的兴奋向两个方向传导,A错误;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膜外阳离子浓度升高,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B错误;C、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即在Na+通道的协助下进入突触后膜内,C正确;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组织液而不进入血液,D错误.故选:C.

16.图为果蝇体内精巢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值一定是1:1B.丙细胞中一定有两条X染色体C.乙细胞中一定含同源染色体D.乙细胞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参考答案:B【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柱形图:图为果蝇体内精巢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统计图.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乙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A、甲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为1:2,A错误;B、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一定有两条X染色体和两条Y染色体,B正确;C、乙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乙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两条同型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已知实验小白鼠的短尾(T)对长尾(t)是显性。利用长尾白鼠(甲群体)自交产生子代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在其胚胎早期向胚胎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出生的小白鼠为短尾白鼠(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白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否会引起基因突变,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甲群体×甲群体,胚胎早期不注射胰岛素B.甲群体×乙群体,胚胎早期注射胰岛素C.乙群体×乙群体,胚胎早期不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胚胎早期注射胰岛素参考答案:C若胰岛素在小白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引起了基因突变,则乙群体短尾白鼠体内应含有短尾基因;若胰岛素在小白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没有引起基因突变,则乙群体短尾白鼠体内不含有短尾基因。因此,可直接利用乙群体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子代中是否有短尾性状出现来加以鉴别;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胰岛素的影响,胚胎早期不注射胰岛素。综上分析,C正确,A、B、D均错误。18.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株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aaccRR→50%有色种子;②M×aaccrr→25%有色种子;③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参考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知,M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C-R-,①M×aaccRR→50%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C-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M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或者是AaCCR-;②M×aaccrr→25%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C-R-有两对杂合,一对纯合?M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r、AaCCRr或AaCcRR;③M×AAccrr→50%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C-R-中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M的基因型可能是:A-CCRr或是A-CcRR;满足三组实验结果,M的基因型是AaCCRr。【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19.为减轻养殖场内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创建低碳生活方式,该养殖场在污水排放处附近构建了人工湿地。下图表示该温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两、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⑧代表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图中多余的过程是_________(填序号)(2)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3)丙中的C生物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调查C生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法,B生物与D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4)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光合作用

(2).①

(3).乙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5).标志重捕

(6).捕食、竞争

(7).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不可循环使用的,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分析】据图分析,已知甲、乙、两、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根据四者之间的箭头关系可知甲是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A是初级消费者,B、C都是次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详解】(1)⑧由二氧化碳库指向生产者,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乙是生产者,其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是不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图中①是多余的。(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基石;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通过三大功能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3)已知C的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据图分析,D以A和B为食、B以A为食,因此B与D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4)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不可循环使用的,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碳循环的过程,根据图示甲、乙、丙、丁之间的箭头关系判断四者所属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消费者层次,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B.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D.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参考答案: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是显微镜的使用及其成像、血细胞的特点等,分析解答。【详解】A、粗准焦螺旋可使得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的上升,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A符合题意;B、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或者说物体的移动方向和像的位置相同,因此红细胞在左下方,应该往左下方移动装片,B不符合题意;C、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成鲜红色,C不符合题意;D、白细胞的体积大,但数量少,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比白细胞容易找到,D符合题意。故选A。21.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E甲突变体+-+-+乙突变体--+--丙突变体+-+++丁突变体--+-+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D.甲突变体因最先不能合成E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参考答案:D【分析】以大肠杆菌色氨酸生成的代谢为素材,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的知识和对图表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详解】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C、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据此判断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C正确;D、甲突变体在B、D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其它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所以最先不能合成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关键点:营养基中添加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而越最靠前的物质使越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2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

T4噬菌体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豌豆根毛细胞碱基5种5种4种8种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五碳糖1种2种2种2种

参考答案:B2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参考答案:D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参数,可实现人口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协调发展B.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采用样方法,不用标志重捕法参考答案:D25.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参考答案:B26.雄鼠睾丸内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细胞是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参考答案:B雄鼠睾丸内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也称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时期的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27.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2、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3、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4、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解答】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C、酸性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D、核膜具有2层生物膜,一层生物膜具有2层磷脂分子,即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核膜具有2层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故选:B.28.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是嘌呤占58%,嘧啶占42%,此生物最可能是

(

)

A.细菌

B.酵母菌

C.噬菌体

D.烟草花叶病毒参考答案:D2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B.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积累有害物质,因而需加抗生素中和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D.若培养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可为基因工程和核移植提供受体细胞参考答案:A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得植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A正确;动物组织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动物细胞培养目的较多,如获得大量健康细胞和检测有毒物质,并不只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C错误;基因工程中,导入目的基因的动物细胞一般是受精卵,胚胎工程中,核移植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去核的卵母细胞,D错误。30.下面列出了若干确定无机盐X是否是植物必需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设计是(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③只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

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培养液 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培养液⑦不用基质,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

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A.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

B.以⑤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C.以②为实验组,④为对照组

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参考答案:A31.一种长尾小鹦鹉两个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控制着羽毛的颜色。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每个基因的隐性突变可以使相应的颜色消失。两只绿色鹦鹉杂交后产生了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的后代。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绿色亲本的基因型为

A.BBYy

B.BbYY

C.BbYy

D.BBYY参考答案:C3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氨基酸、核苷酸、半乳糖C.淀粉、丙酮酸、纤维素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参考答案:C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半乳糖的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B错误;淀粉、丙酮酸、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C正确;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33.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胚胎学家威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于1996年8月成功繁殖了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利。1997年2月,英国的多家新闻媒体头版头条报道了有关“多利”诞生的消息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时间“克隆”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从分子水平上看,克隆绵羊多利是(

)A.提供去核卵细胞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B.提供细胞核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C.代理受孕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D.三只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

参考答案:B34.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B.在图中e点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参考答案:答案:A35.下列措施能够提高温室栽培黄瓜生产量的是①连阴雨天升高室内温度

②养蜂或人工传粉

③适当多施肥

④在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在夜间适当升高温度

⑤有机肥在温室内发酵

⑥在一面墙上设置反光幕

⑦室内增加人工光源,延长光照时间A.①④⑥⑦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参考答案:D36.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用于酿制葡萄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工厂化生产果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更大程度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施进行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3)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向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以保证发酵液处于环境,并将发酵液置于的温度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醋酸菌.参考答案:(1)酵母菌

18~25℃(2)消毒

灭菌(3)

(无菌)空气

有氧

30~35℃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解答】解:(1)用于酿制葡萄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2)工厂化生产果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需更大程度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施进行消毒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3)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向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发酵液处于有氧环境,并将发酵液置于30~35℃的温度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醋酸菌.故答案为:(1)酵母菌

18~25℃(2)消毒

灭菌(3)

(无菌)空气

有氧

30~35℃

37.(08江苏卷)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雄性的生殖细胞数目较多,便于观察,发生过程也是连续的。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不连续,第一次在卵巢中完成,第二次在输卵管和精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点评:本题考查生殖细胞的产生部位,特点和形成过程,难度很大,得分率低。38.关于胚胎发育的正确叙述是(

)A.胚胎发育早期随细胞不断分裂体积增大

B.在桑椹胚阶段,胚胎内部出现空腔C.原肠胚阶段出现胚层分化

D.原肠胚阶段的每一细胞属于全能细胞参考答案:C39.右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参考答案:D【知识点】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解析:据图曲线变化的趋势,可知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分别在28℃和42℃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即最敏感;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都减小,所以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而大鼠的正常体温应接近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正确。40.如图所示实验,能模拟SARS病毒的逆转录过程的是

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9分)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某人的mtDNA,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下表。限制酶M和N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该片段的存在以及含量)分子量(kb)酶M酶N酶M+酶N1.0+

+2.0

+3.0

+4.0

+5.0+

6.0

+7.0

+

9.0

+

10.0+

(1)该mtDNA的长度为___________kb。在该DNA分子中,M酶与N酶的切割位点分别有____________个。(2)M酶与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连的末端能在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请将连接的结果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后的序列是否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为真核细胞某基因的结构图以及限制酶M和N的切割位点。

①现用该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若采用直接从供体细胞中分离,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这个方法虽操作方便,但切割下的基因中含有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区域。因此,目前往往采用逆转录的人工合成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Ⅱ区的碱基数是2000个,其中阴影区域碱基数是800个,空白区域中G和C的总数共有400个,则由该区转录的mRNA中A和U总数是

。参考答案:(1)16kb

3、2(2)DNA连接酶否

连接后的序列不是M酶和N酶所能识别的特定的碱基序列(3)①选用限制酶N来切割

从表达该基因的细胞中分离出mR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