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哪项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A.基因枪法 B.显微注射法 C.农杆菌转化法 D.感受态细胞法参考答案:A【分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显微注射法、感受态细胞法等。【详解】基因枪法适于单子叶植物,A正确;显微注射法适用于动物,B错误;农杆菌转化法主要用于双子叶植物,C错误;感受态细胞法适用于微生物细胞,D错误。故选A。【点睛】受体细胞的选择:植物—体细胞或受精卵;动物-受精卵。2.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该雄牛犊营养不良

B.雄牛犊携带了X染色体C.发生了基因突变

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参考答案:B3.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B4.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形成该病的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 A.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B.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C.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参考答案:C5.如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高或低)于顶芽,由此可见,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2)向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其背光面浓度为

.参考答案:(1)高

主动运输(2)B﹣D之间对应浓度【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2、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4、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解答】解:(1)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为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在此过程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向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而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并且生长比向光一侧快,因此背光面浓度为B﹣D之间对应浓度.【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两重性的有关知识,掌握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6.有人长跑后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排出了过量的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运动中大量出汗,会有大量的电解质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钠盐,流失过多的盐会使肌肉兴奋造成抽筋。正确的应该是C。考点:无机盐的功能。点评:无机盐在人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对于细胞渗透压和神经兴奋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7.摩尔根培养红眼果蝇进行遗传实验,培养若干代后突然出现了1只白眼雄果蝇。这种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参考答案:A8.以下各项中,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①代表葡萄糖、②代表还原糖

B.①代表细胞核体积增大、②代表细胞衰老的特征

C.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质

D.①代表细菌、②代表原核生物参考答案:C略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参考答案:D10.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参考答案:D11.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不能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叫细胞株参考答案:B12.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发现S菌的DNA能使R菌转化成S菌B.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2P的培养基标记了噬菌体的DNAD.保温时间长短会影响到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参考答案:D【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解答】解:A、格里菲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发现S菌的DNA能使R菌转化成S菌,A错误;B、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C错误;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3.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温(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带有放射性B.32P标记T2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时,需要的酶是由噬菌体携带到细菌体内的C.在此实验中最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含有放射性D.离心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充分是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考答案:A14.下列关于人体剧烈运动后,内环境有关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后,体温会明显上升,是由于产热过多B、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血浆中的明显下降C、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下降D、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参考答案:D15.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0.05%

B.0.5%

C.0.25%

D.0.025%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题意分析,鹰增重1kg需要5kg小鸟,需要40kg昆虫,需要400kg绿色植物,故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1/400=0.25%,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6.下列基因型所表示的一定是单倍体基因型的是()A.AaBb

B.Aaa

C.AaaBBbb

D.ABDC参考答案:D17.大白菜和白萝卜都可以经过发酵制成泡菜。以下关于它们发酵过程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减少B.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减少趋势C.发酵时都不需要密封D.腌制时间一定相同参考答案:A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装置中的氧气减少,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导致数量先增加,当乳酸菌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由于乳酸含量的增加,乳酸菌的增殖被抑制,其数量反而减少,A正确;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为创造无氧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泡菜坛需要密封,C错误;若材料不同或营养成分不同,则发酵时间应有所差异,D错误。18.图甲、乙是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减小B.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C.c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D.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参考答案:D19.关于右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

B.④和⑦为—对同源染色体

C.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D.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判定该细胞很可能为动物细胞参考答案:C20.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37℃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②

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参考答案:A2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D.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参考答案:C2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A.T4噬菌体:5种、5种、1种

B.细菌细胞:5种、8种、2种C.烟草花叶病毒:5种、5种、4种

D.豌豆根毛细胞:8种、8种、2种参考答案:B23.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与⑤无关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参考答案:DA、DNA分子的⑤氢键越多,DNA的稳定性越高,故A错误;B、④中磷酸没有连接在五碳糖的5′碳原子上,故不能表示为一个脱氧核苷酸,故B错误;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磷酸二酯键形成,但不能催化⑦形成,故C错误;D、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其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故D正确。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点睛:图示表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④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但不是脱氧核苷酸;⑤是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⑥是磷酸二酯键;⑦是脱氧核苷酸链。24.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参考答案:B25.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为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参考答案:答案:A26.进行染色体的组成分析时,发现某人染色体的组成为44+XXY,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参考答案:A27.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参考答案:B28.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这主要是什么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参考答案:B29.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参考答案:B30.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稻瘟病又抗倒伏的符合生产需要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16

B.ddRR,1/16

C.ddRr,2/16

D.DdRr,4/16参考答案:B31.红色牛与红色牛杂交,子代出现了红色牛和黑色牛,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等位基因分离C.基因自由组合 D.性状分离参考答案:B【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相同的基因分离,而题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错误;B、红色牛与红色牛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红色牛和黑色牛,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这对等位基因分离,B正确;C、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错误;D、红色牛与红色牛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红色牛和黑色牛,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但这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识记性状分离的概念,明确题干中现象属于性状分离;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性状分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2..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替。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的时间演替后能形成森林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参考答案:D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和数量多,生物多样性增加,A错误;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错误;由于受西北干旱地区水分的限制,该地区的典型草原不可能演替为树林,C错误;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其中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初生演替的起点是没有任何植被,而次生演替的起点是有土壤条件甚至有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所以初生演替历程长、速度慢,D正确。【考点定位】群落演替的知识【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群落演替的方向是可预测的,生物多样性增大,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3.如下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茎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参考答案:D34.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布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

B.湿度

C.食物种类

D.温度参考答案:C35.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小分子物质

B.激素对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C.激素参与的调节不属于体液调节

D.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参考答案:D3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植物叶肉细胞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在质壁分离实验中,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细胞,其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呈绿色C.用鸟类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来制备细胞膜比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更方便D.在鉴定蛋白质实验中,需要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染色参考答案:D【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2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1、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材料选取的注意事项:①若选用动物细胞,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其没有细胞核.②若选用植物细胞,应该选用无色的材料,不宜用叶肉细胞,防止光合色素的干扰.选口腔上皮细胞而不选植物叶肉细胞,是为了避免叶绿体中色素的干扰.2、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多,材料易得.【解答】解:A、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不能作为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的材料,A错误;B、在质壁分离实验中,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细胞,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呈无色,B错误;C、鸟类的红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C错误;D、在鉴定蛋白质实验中,需要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染色,D正确.故选:D.

37.下图中左图为一个单细胞的滴丁虫,右图显示滴丁虫正在吞噬草履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滴丁虫是真核生物

B.滴丁虫的吞噬作用和细胞骨架直接相关C.滴丁虫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

D.一个滴丁虫中有一个线粒体和一个中心体参考答案:D滴丁虫是真核生物,可以吞噬草履虫,A正确;滴丁虫的吞噬作用和细胞骨架直接相关,B正确;滴丁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C正确;真核细胞中可能有多个线粒体,且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两个中心体,D错误。38.脂肪酶的化学成分是()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参考答案:B【考点】酶的概念.【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39.在细胞中,以m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A.复制和转录

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翻译

D.翻译和逆转录参考答案:D40.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为了能产生酒精,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向瓶内泵入氧气

B.应将装置放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C.瓶内应富含葡萄糖等底物D.应将瓶口密封,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A考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版权所有分析: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能产生酒精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条件是底物充足,发酵环境密封,温度、pH适宜等.解答:解:A、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能向瓶内泵入氧气,A错误;B、应将装置放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即发酵环境密封,温度、pH适宜等,B正确;C、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瓶内应富含葡萄糖等底物,C正确;D、酵母菌分解产生酒精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应将瓶口密封,效果更好,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条件,意在强化学生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识记、理解与运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如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Ⅰ、BamHⅠ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________。(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

分离纯化(2)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3)启动子EcoRⅠ和BamHⅠ

42.(12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下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的恢复过程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a)],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表示各营养级同化量都存在的最终去向是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KJ/(m2?a).(3)生态学家不会以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5)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地震后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统计方法为

.(6)保护区的水域中某种鱼排卵时还能释放激素以吸引雄鱼前来排精,以促进卵子受精.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

.参考答案:(1)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填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给分)(2)117(3)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4)次生(5)目测估计法(6)生物种群的繁衍【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生态系统的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能量的去路: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2、群落演替的概念: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解:(1)图中能表示各营养级同化量都存在的最终去向是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3+14+70+23=117KJ/(m2?a).(3)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生态学家不会以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4)地震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5)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地震后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是目测估计法.(6)保护区的水域中某种鱼排卵时还能释放激素以吸引雄鱼前来排精,以促进卵子受精.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填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给分)(2)117(3)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4)次生(5)目测估计法(6)生物种群的繁衍【点评】本题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为知识载体,考查能量流动的计算,易错点是在计算能量的关系时不要忽略人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题图的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

43.某二倍体植物的耐盐与不耐盐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选择纯合耐盐植株甲、乙杂交,所得F1均为不耐盐植株。F1自交得F2,F2中不耐盐植株︰耐盐植株=5︰7。已知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据题意分析,该植物的不耐盐对耐盐为___________性。(2)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分析,F1产生的不育花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从F1、F2中选择材料(利用纯合耐盐植株和F1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要求:实验包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