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年级高二学科化学年级高二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原电池工作原理一、教材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是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化学能转化给电能-电池》第一课时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二、学生分析由于学生之前在高一时已接触过原电池。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遵循化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科学史话伏打电池的发明过程入手,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能源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能源危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伏打电池的发明导课,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联想到知识层面上,这是一个质的突破,也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打下了基础。2.PPT展示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及各知识环节的总结要点3.用动画播放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展开对学生的释疑过程。4.微课视频展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型电池。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导课展示水电站和火电站的图片,科学视野质疑:化学能能否直接转化成电能?展示科学史话,伏打电池的发明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化学史,并从历史科学中了解伏打电池的发明过程。PPT实验探究交流研讨1.联想到肌肉、神经类似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溶液,那么,电解质溶液与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用会不会产生电流呢?2.教师提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假设电子从锌片跑到了铜片上,如何证明?3.原电池的定义。提出问题:(1)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在锌片和铜片表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3)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4)溶液中有哪些看不见的动作?4.播放录制好的微课1.观看动画演示:锌片和铜片插入硫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锌片和铜片接触后,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2.观看实验2的动画演示3.小组分组讨论,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找学生总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4.学生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多媒体ppt课件,动画微课视频思路:1、为什么锌电极上会产生氢气?2、如果从反应物去思考,我们将给出什么建议?3、对比左右两边的结构,利用电学回路的有关知识,你有何想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加盐桥。有盐桥的原电池要注意电解质溶液与电极材料相对应。PPT展示解惑释疑:什么是盐桥,盐桥的作用 学生观看PPT,并做好笔记,掌握盐桥的作用。PPT交流研讨2根据伏打电池,交流分析一下原电池的构成条件。PPT展示三组实验学生同桌交流总结归纳:学生自己总结:1、两个能导电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作为电极材料;2、电解质溶液提供自由移动的离子;3、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拓展提升提出疑问: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比铝活泼。用镁和铝作原电池的两电极,镁一定作负极吗?分组讨论(还是刚才小组)。巩固练习原电池原理的主要应用学生做导学案,通过做题理解原电池的原理。总结及作业总结:学习了原电池,同学们能从自己的学习中得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请同学们查找相关资源,了解我国的能源分布和利用情况,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记录作业,整理笔记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践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挖掘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整堂课,以实验为载体,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精神。2.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激烈的碰撞。因材施教,转变角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会知识构建的快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究、讨论和展示,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微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设计;课堂设计要更开放,要更加突出学生的参与;真正实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目的。学情分析由于学生之前在高一时已接触过原电池。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遵循化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科学史话伏打电池的发明过程入手,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通过学习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带盐桥的原电池工作原理,让学生由理论上升到实践,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水果电池等,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分析充分运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激烈的碰撞。因材施教,转变角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会知识构建的快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究、讨论和展示,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微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好习惯。今后这种模式需要加以改良,多鼓励学生,克服紧张,争取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进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教材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是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化学能转化给电能-电池》第一课时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评测练习1.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A.B.C.D.答案:D2.关于如下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答案:D3.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答案】C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aq)+Fe(s)=3Fe2+(aq),设计原电池并完成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

;石墨电极为电池的

极。(2)B装置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2分)表面皿中溶质Na2SO4的作用是。(3)铜丝b与滤纸接触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铁正(2)Fe3++e-=Fe2+增强溶液的导电性(3)滤纸变为红色O2+2H2O+4e-=4OH-解析:将2Fe3+(aq)+Fe(s)=3Fe2+(aq)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Fe-2e-=Fe2+,还原反应F2e3++2e-=2Fe2+,可知负极材料为铁,则X为铁,石墨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铜丝a为阳极,b为阴极,活性电极作阳极,阴极水中的H+放电生成H2和OH-。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设计;课堂设计要更开放,要更加突出学生的参与;真正实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目的。整堂课下来,很多学生掌握得不错。不过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提问一下不主动思考问题的学生,让后进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环节上来,让他们慢慢养成会听讲,认真学的好习惯。这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课标分析践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挖掘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整堂课,以实验为载体,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