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教)的糟粕思想与愚民政策课件_第1页
孔子(儒教)的糟粕思想与愚民政策课件_第2页
孔子(儒教)的糟粕思想与愚民政策课件_第3页
孔子(儒教)的糟粕思想与愚民政策课件_第4页
孔子(儒教)的糟粕思想与愚民政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鲁迅先生说:“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近日,国学之风又起,害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孔子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一、等级观念: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在孔子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无平等之可能。导致国人只知专制,不识民主,以为命由天定,其实人人生而平等。孔子的这种专制思想、等级观念逐渐渗透进国人的血液里,流淌至今,如附骨之蛆,剔之不去。

《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八佾》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里仁》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二、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让民众按照统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却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愚民为何?一句话:便于统治!中国近现代的诸多落后,以及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十足,都是两千多年的专制思想和愚民教育合力作用的结果。对此,孔老夫子,恐怕难辞其咎。

《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简单的二元思维:孔子眼里,人只有两类,非君子即小人。如此简单的二元思维,导致国人在面对多元社会,多元问题时的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其实人性之复杂,根本就不是君子和小人所能涵盖的,当然,孔子认为一分为二足矣。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四、孔子只重阐述,不提倡原创,结果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只能将古人的思想陈陈相因,多是些训诂、考据、索隐之学,而新思想的诞生几无可能。此便为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再无思想大家之根源所在。另外,一个不重视原创的民族只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抄袭严重,盗版猖獗。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五、迷信古人:孔子的目标永远向后,只恨不能回到周初,为周公洗足,替武王捶背。导致的结果是,人人迷信古人,而古人迷信更古的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怀旧,不思进取,只知慨叹人心不古,其实古人之心未必如今。

《论语·述而》子曰:“信而好古。”六、歧视女性:孔子轻贱女性,视女子为小人,导致的结果是数千年的重男轻女,造孽无数。

《论语·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七、狭隘的民族主义:孔子心中那“正统嫡传”的文化道德优越感,逐渐演变成国人心目中“天朝上国”之莫名其妙的观念,至明清而愈演愈烈,举国上下,不知天外有天,遂有清末之辱。细细揣度,人类之战争,半数以上起于民族主义,一战、二战之德国日耳曼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皆因自以为优而彼等劣,遂起贪心,致生灵涂炭。现今,国内经济略有好转,民族主义叫嚣又起,望国人慎之再慎,引以为戒。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孔子提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这般,社会责任感,从何谈起?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九、孔子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骨子里看不起劳动人民,视农民、菜农、手工业者为小人。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十、孔子为人虚伪,言行不一,在卫国见南子,惹众弟子不悦一事,将其说一套,行一套的嘴脸暴露无疑。

《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卑鄙的理论还在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中国搞的那些阶级成分划分,正是儒家思想的“革命版”。而目前的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只能有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远不如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至于那些高干子弟比普通民众的子弟有更多的机会在官场上发迹这一事实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论出生、论血统的伦理思想从哪里来?从儒家思想来的!儒家思想最窒息人性的,要数孔子的这个训条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没有统治者的允许,人民是不能去看、去听、去说话、去行动的。“忠孝”所包含的思想糟粕再来说说儒家提倡的忠孝。如果是对国家的效忠,比如岳飞的事例,那当然比效忠一个政党或效忠某个“伟大领袖”更符合人民的利益。象岳飞这样的军人,在文明国家里都是要效忠国家的,这是军队国家化的结果,是便饭,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本就不值得大书特书。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军队往往都是效忠当朝皇上的,所以岳飞的故事才显得与众不同。对于那个“孝”字,其中的糟粕路人皆知。儒家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今如果有个女人因为身体上的疾病不能生育,或者她根本就不想生育,你能指责她最为不孝吗?这儒家思想分明就是要将女人变为没有自尊又没有自决权的生育机器。其荒唐、反人性之意不言自明。

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

《大学》里有这么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简述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在中国三千多年有史书记载的历史上,哪个帝王统治者是靠自己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哪个帝王不是靠军队杀戮、血腥镇压、恐怖统治、甚至焚书坑儒来坐稳其帝王交椅的?对于当权者而言,如果其权力来源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其权力不受限制,任何一个人去当权,不论其修身养性的层次有多高,结果一定是个独裁者,甚至是个暴君。不单单中国的历史,即使在世界历史上,在实施民主制度之前也没有哪个帝王是靠个人的修身养性来治理国家的。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把帝王的权利交给人民,让人民来决定谁当国家领导人,并有权更换不合格的领导人。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天下太平、人民自由、社会进步。儒家思想片面强调人的修身养性,极具欺骗性,而绝口不谈那些不受制约的皇权正是产生腐败和荼毒生灵的根源。其实,真正可以使天下太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民主的社会制度,不是个人的什么修行。正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专制制度导致了人的堕落、暴君的肆虐、人民的惶惶不可终日、以及对人民创造性的严重压制。儒家思想一直提倡“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民授”。为了让人民有个盼头,它告诉人民:如果君王也修身养性,天下就会太平,人民就会幸福。它的目的是麻痹人民,让人民整天做梦,永远期盼出一个修身养性层次极高的“明君”,却不让人民直接参政、不让人民选择心目中最佳的君王人选。可是中国历史上出过几个明君呢?确切地说:一个也没有!但是人民就这样在儒家思想麻醉之下期盼“明君”期盼了几千年。儒家思想是中国最成功的精神鸦片。专制制度不但充分利用儒家思想,还篡改歪曲儒家的部分论述来为其服务对于帝王而言,任何有利于集权统治的思想都是求之不得的。既然儒家思想有浓重的奴才意识,历代帝王崇尚儒学也就顺理成章了。非但崇尚儒学,更有把儒学断章取义者,如把《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一句牢骚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变成这样一个集权统治的理论依据而流传千百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要把儒家思想捧上天,奉为圣,有人就把儒家思想的核心归结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后来又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其实都是一些骗人的把戏。而其真正目的则是要:克己复礼,即极力维护独裁暴政的、反动的西周奴隶制度,所以我们说他是一种反动思想。一、儒家思想的欺骗性“仁义礼智信”究竟好不好,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方面:就我们普通善良的人来理解,仁,就是仁慈,善良;义,就是义气,正义;礼,就是礼貌、文明;智,就是智慧,聪明;信,就是信用,诚实。概括说就是:“仁义道德”。如果真是这样,我相信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不是傻瓜和缺德,都不会反对。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和落实的结果。如何落实?首先必须有真心诚意,如果一开始就不是真心诚意,那么只能认为是欺骗。其次要看有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如果没有,还是不能落到实处,当然就不会有好的结果,甚至还会是恶的结果。那样说的再好也没有意义,其实也是一种欺骗。那么实际又是怎样的落实和结果那?他们落实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而其结果就像鲁迅先生在其《狂人日记》里所说的那样:“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结论是:从其落实方法来看,他们一开始就不是真心诚意的,他们的目的是要搞复辟,而不是要让人讲“仁义道德”;所以其结果必然是用“仁义道德”的假象掩盖着“吃人”的目的,这不是欺骗又会是什么?第二方面:其实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解释,从一开始就是与我们这些普通善良人的理解不一样的。《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所以他们讲的仁,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善良人所理解的“仁慈,善良”,而是“克己复礼”。他们讲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不是要求人们不要贪生怕死而伤害正义,为了正义而敢于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是要求人们在维护“礼”的时候不要贪生怕死,敢于牺牲自己的性命;他们讲的义,也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善良人所理解的:“义气,正义”。他们讲的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至于智和信,也不是单纯的智慧和信用,而是以克己复“礼”为目的的智和信。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在儒家看来,无论是仁义道德,还是智与信,还是忠恕孝悌,都是为了克己复礼。是什么“礼”?可不是文明礼貌的“礼”,而是“周礼”。那么周礼又是什么东西?《周礼》是西周周公旦为维护西周奴隶制度而约束人们思想行为所著的一部法典,这部法典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被儒家奉为经典。在这部法典中,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及天子帝王的绝对权威,这就确立了中国独裁暴政的奴隶制度。帝王对将相具有决定生死的绝对权威;帝王将相和整个统治阶级对人民大众具有决定生死的绝对权威,不论谁对谁错,君要臣死臣必死;夫要妻亡妻必亡,并最终造成了统治阶级“吃人,”而劳动人民被“吃”的恶果。比如周厉王的暴政使国人怨声载道,周厉王就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便不敢议论朝政,即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打个招呼,只用眼色示意,然后匆匆地走开,才有了“道路以目”这个成语。又比如周幽王时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周幽王却不顾人民苦难,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变本加厉地对人民加重剥削。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不惜残害申后及自己亲生的儿子宜臼。甚至用烽火戏诸侯的办法取悦褒姒,致使周王朝灭亡。就是这样的反动制度,就是这样残暴的统治,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儒家有什么理由要求人民去维护它,恢复它?只好采取欺骗的办法,借用人民对“仁义礼智信”的不同理解来欺骗人民。《商君书》有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壹民:统一思想,垄断意识形态,实施愚民政策。弱民: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疲民:为民寻事,使之疲于奔命,不得消停,然后换来统治者的安稳;不停征战,更卒、正卒、戍卒,不停徭役,力役、杂役、军役,使民无暇顾及他事。辱民:使之匍匐于生计,毫无自尊自信,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天生活于恐惧氛围。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只得依赖国家分给,否则便会饿死。五者若不灵,杀之。商殃认为:制天下者,必先制民!以致历代统治者奉《商君书》为秘籍宝典。商鞅下场,车裂而亡。我们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设定好的笼子里,任何动作,都是别人期望的表演。提笼之人,就怕你闲着,闲出自省自察、嗜欲爱好来,闲出条分缕析、擘肌剖理来,该是怎样的杵逆不道?圣人早有箴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谈古论今,发点感想,不知我民几日能觉醒也。《商君书》驭民五术:1愚民:统一思想。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圣经治民思想:1、智民:以上帝律法教化人民。2、强民:维护和促进民间自治组织如教会的发展与壮大,民强则国强,民弱则国弱。3、息民:使民安息,恬静寡欲,休养生息,使民有时间在知识、文化和道德上进行操练与提升。4、尊民:使民自尊自重,诚信友爱,在人人平等的法治下享受自由生活。5、富民:使民劳有所获,富足安康。所谓“上下相愚定律”,即指在专制社会里,统治者必然实行愚民政策;“愚民政策”的实施,又必然在朝野产生“愚君对策”。是谓之“上下相愚”。“上下相愚”的结果,是上有昏君、下有愚民,劣胜优汰、道德沉沦,社会黑暗、谎言纷纭,腐朽落后、积弱积贫。一,统治者自作聪明的“愚民政策”历史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某些在野的知识分子,并非专制核心层的一员,却热衷于殚精竭虑地为统治者出谋划策。较早为统治者无私贡献“愚民政策”这一“高招”的专家,当推老子李聃。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是以圣人之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孔圣人也持这样的政见,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人“为贤者讳”,认为老子和孔子的话可以作另外一种解释,如将老子所说的“智”解释为“巧诈”,将“愚”解释为“质朴”;将孔子的话重新断句……其实无非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在老子看来,人民难以管理,就在于他们有智慧。高明的政治家,不是使人民凡事都明明白白,而是要让人民变得愚蠢起来。如果人民都变成了没有智慧和欲望的傻子,那天下也就稳定了。理论与实践相比往往是滞后的。其实早在老子还没出生的时候,西周的国君们就知道搞“愚民政策”了。周厉王“弭谤”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当时,周厉王为了防止臣民议论朝政,大搞特务政治,人民没有任何言论自由,在路上相见连招呼都不敢打,只能用眼色示意。人们都不敢说话了,周厉王便认为天下稳定,还得意洋洋地向大臣召公炫耀此事。岂料不久便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流放。而在中国历史上正式推行“愚民政策”的皇帝,还要首推那个“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秦始皇。之后,每一个朝代、每一个皇帝,都将“愚民政策”视为加强统治的法宝。实行“愚民政策”的办法主要有三个:一是压制舆论,封锁信息,滥兴文祸,禁毁书籍。秦始皇、李斯们“焚书坑儒”,就是想封锁信息,钳制思想,让人们变成瞎子、聋子;他们还大搞KB政治,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让人们都变成哑巴。人民眼不得见、耳不能闻、口不敢说,成了瞎子、聋子、哑巴,这样,独裁者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了。中国历史上愈演愈烈的血腥文字狱,以及清朝的大规模查禁违碍书籍运动,即是“愚民政策”的经典之作。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思想,舆论一律。除了暴力恐吓,统治者还找出一种对专制统治有益无害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借以驯化人民。出这一馊主意的是一名大师级专家,叫董仲舒。他主张将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思想,以此“教化”人民。他在给汉武帝的上疏中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由此导致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将思想定于一尊的恶政,使中国人在科学、文化诸方面丧失了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此后中国社会再也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三是自我神化,欺世盗名;编造谎言,粉饰太平。独裁者们为了证明自己“受命于天”、“唯我独尊”、“天纵英明”、“天赋异秉”,总喜欢编造些神话、鬼话,什么太后怀孕时“蛟龙附体”、“梦日入怀”;什么皇帝出生时“赤光照室”、“紫气充庭”……总之皇帝不同于凡人,是“天之子”,超凡入圣,君权神授,官权君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是皇帝说出的话,都是金口玉言,一句顶一万句;凡是皇帝做的事情,都是伟大英明,永远不会有错。同时,统治者们还要不停地制造些假典型、伪经验供全国臣民学习,用谎言惑众,以空话治国,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总之,“愚民政策”的精髓,就是通过隐瞒、欺骗和恐吓,使人民变成蠢材和白痴。这样,统治者就显得英明而伟大,其专制统治便会得到不断强化。二,使独裁者变蠢的“愚君对策”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搞“愚民政策”,下面自然就有“愚君对策”。鲁迅先生曾讲了一个“红嘴绿鹦哥”的故事,总结说:“所以皇帝和大臣有‘愚民政策’,百姓们也自有其‘愚君政策’。”将百姓愚弄皇帝的办法说成是“政策”,似不太确切。“红嘴绿鹦哥”的故事,历史上不见得真发生过,却反映了老百姓愚弄、欺骗皇帝的智慧,非常典型。《韩非子》里也记载了一个愚君故事。齐宣王酷爱射箭,能拉开三石之弓。齐宣王身边的马屁精们在试拉这张弓的时候,都装作使出吃奶的劲也拉不开的样子,说这弓足有九石。齐宣王于是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大力士,“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这种类型的“愚君”极为普遍。特别是上级在某领域有所爱好、有点特长,其下属一定会百般阿谀,吹牛拍马无所不至。于是,独裁者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逐渐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蠢。正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所讲的,皇帝明明在街上裸奔,却在大臣们的奉承下自以为穿着世界上最美的服装。甚至,独裁者说句屁话,下面也会煞有介事地当作“金口玉言”、“英明论断”,组织学习、全面贯彻。举国之人都在认认真真说空话,扎扎实实走过场。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金銮殿。这类“愚君”,旨在讨上级的欢心,貌似无大害,其实如同慢性毒药,使上级慢慢变蠢,四处裸奔,至死而不悟。还有一种“愚君”,是蒙蔽、欺骗上级以售其奸。乾隆在历代皇帝中算是聪明人了,有一次他问大学士汪由敦:“你天不亮就来上朝,在家吃过点心了吗?”汪由敦回答说:“臣家里穷,早餐只吃了四个鸡蛋。”乾隆大吃一惊,说:“一个鸡蛋需十两银子,四个就是四十两。朕尚不敢如此奢侈,你怎么还说家里穷呢?”吓得汪由敦只好含糊其词,敷衍过去。无独有偶。光绪皇帝每天吃四个鸡蛋,御膳房账上记的是花费三十四两银子,合一个鸡蛋值八两多白银。一次,他问师傅翁同龢:“此种贵物,师傅可曾吃过?”翁同龢知道是太监们搞鬼,但一想,如果说了实话,就会得罪太监们,便说:“这么贵的东西,臣也就在祭祀大典的时候偶尔吃一点,平时也吃不起。”可见,清朝的皇帝们可能都认为鸡蛋是贵重食品。而更多的时候,是下级被迫欺骗上级,不敢将真实情况向上级反映。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特别是独裁者,天天被马屁精包围,往往就自以为聪明睿智,英明神武,明察秋毫,高瞻远瞩。听奉承话惯了,他们尤其听不得逆耳之言,谁若说了实话,无异于“逆龙鳞”,多无好下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所以,大家就都学乖了,上司喜欢听什么,大家就说什么。此乃“被迫愚君”。如秦二世胡亥耽于淫乐,赵高便对他封锁消息。胡亥隐约听说义军蜂起,天下大乱,问赵高是怎么回事,赵高乃解释说:“不过是些小盗贼而已,成不了气候。”让胡亥安心在宫中玩乐。直到赵高派女婿进宫去杀胡亥,胡亥才明白过来,埋怨身边的一个太监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真实情况?”太监说:“我不敢说啊。我若说了实话,早就被你杀了,怎么能够活到今天?”隋炀帝的例子也很典型。他喜欢听好话,群臣就报喜不报忧。有个宫女向他反映说,外面有人造反。隋炀帝反而认为她在惑乱人心,当即杀之。于是谁也不敢在他面前说实话。在天下乱成一锅粥、事实上他已被困在扬州行宫寸步难行之时,仍无人对他说实话。令人称奇的是,宫外,御林军将领们公然开大会商量叛乱事宜,根本不怕有人进宫告密;宫内,连宫女们都知道外面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但无一人敢跟隋炀帝说出实情。普天之下,只有他一个人还被蒙在鼓里。三,上下相愚导致上下皆愚

不论是“愚民政策”还是“愚君对策”,在历史上都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实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鲁迅先生曾说:“愚民的发生,是愚民政策的结果。”“愚民政策”培育了大量愚民,他们在真相被蒙蔽、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天天被灌输着谎言,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被认作真理。愚民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固然使统治者的极权政治更加稳固,但同时又使整个社会充斥着虚伪、野蛮、愚昧、暴力,极易造成全国性的灾难和浩劫。清末,受清go-vern-ment盲目排外政策的影响,愚民们成立了义和团,迷信中国功夫,号称刀枪不入,扬言扶清灭洋,抵制外来文明。这与当年伊拉克百姓誓言保卫萨达姆、与英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场景可谓相映成趣。慈禧太后也被愚民们所愚弄,信以为真,悍然向世界上最强的十一个国家宣战,指望义和团灭掉洋人,除去她的心头大患。结果,这十一国中的八个国家组织了一支仅两万人的队伍,从天津登陆,所向披靡,不久便顺利攻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惶西逃。这就是给中国带来奇耻大辱的“庚子国难”。清军和数十万慷慨激昂的义和团如此不堪一击,与伊拉克战争时英美军队长驱直入巴格达的场景可谓如出一辙。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才意识到,她被义和团们骗了;萨达姆在被美军从地窖里拖出来之时,或许才认识到,他的人民欺骗了他。然而独裁者在大权在握之时,只会对自己成功地实行“愚民政策”而心中窃喜,不会认识到自己也在被人民愚弄,已经变成了一个傻瓜。上面喜欢粉饰太平,喜欢用假大空来“鼓劲”、“凝聚人心”,下面便投其所好,伪造祥瑞,虚报政绩,无所不用其极。上级每想出一个拙劣主意,下级便齐呼圣明,无不赞同。公元610年正月,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为了显示国力强大,突发奇想,在洛阳举办了一次超大型国际盛会——大演百戏,“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西域各国的商人们奇怪地发现,他们在洛阳吃饭不用花钱,住宿免费。酒店的老板们都自豪地对外国客人说:“中国丰饶,酒席例不取值。”外国客人还发现,洛阳街上的大树都缠上了丝绸,而路边却是饥寒交迫的贫民,便问洛阳市民:“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隋炀帝本想搞个“万国来朝”的盛世形象工程,不料却被传为国际笑柄,而且贻笑后世。作家、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在论及后极权主义时指出,意识形态的假面化、虚伪化、装饰化和表演化是后极权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生活在后极权的时代,也就是生活在一个谎言的世界,每个人都只能在谎言中求生,必须承受与谎言为伍的生活。其实何止是在后极权时代,只要实行专制制度,就一定是个上下相愚的社会,谎言成了维持专制社会运转的润滑剂。专制统治者离开了谎言,便无法维持统治;人民离开了谎言,便不能生存。上下相愚,使中国深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鲁迅语)而无法自拔。极权时代与后极权时代的区别是,在极权时代,独裁者的“愚民政策”制造了大批愚民,而臣民们的“愚君对策”又使独裁者受到了蒙蔽,成了昏君。上下相愚,浑然不觉。而在后极权时代,人们大多看透了“愚民政策”的拙劣伎俩,但表面上都装作坚信不移,装聋作哑,乐见其败;独裁者对臣民们的“愚君对策”也心中有数,但假装相信。上下相愚,各取所需,习以为常。需要说明的是,上下相愚,并非仅仅皇帝愚弄臣民、臣民愚弄皇帝,而是一级愚弄一级,形成的无数根相互愚弄的链条。每个人都是这根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既是骗人者,也是被骗者。无论如何,一个上下相愚的社会绝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更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只要专制体制存在,上下相愚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人民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才能从根本上打破“上下相愚”定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也是讲究经世济民,学以致用的,孟子其实不是太强调一个人个品德修养,孟子更强调学习要有目的,要有用处,要能够做到通过学习提高能力,而对道德修养就看的没有孔子那么重了。另外孟子一个大的思想就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可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言论。还有孟子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以孟子是一个有自知之明,懂得进退的人,并非人们常说的儒家迂腐的形象。商鞅、韩非和李斯,论起千秋功罪,这三人给中华文明带来的伤害,恐怕一百个秦桧都甘拜下风。三人中尤以精研过老子的韩非为最,我们知道,中国专制统治的独门心术是“百代皆袭秦制”,而秦制的终极设计者正是那位旷代奇才韩非,商鞅不过是韩非的一个先驱,而出于同行相嫉害死韩非的李斯,恰是路线图的忠实执行者。中华传统政治文化表面上张扬孔孟之道,骨子里则浸透了韩非的阴冷思想和谋略。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的反智论从来不是玄想,也不是情绪,它是从战国(特别是中晚期)的政治经验中逐步发展成熟的;韩非则运用他的冷酷的理智总结了以往的一切经验,而加以系统化,使它变成了专制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大致上我们可以说:一切与愚民术相关的内容,包括禁绝真理、迫害知识分子、打击异端并强行统一思想,在韩非笔下都得到了清晰有力的系统阐述,在韩非身后都得到了历代王朝统治者的贯彻:贯彻的程度或有深浅,贯彻的意志则一以贯之,不绝如缕。令人扼腕的是,这个本来有能力以自己的天才大幅提高汉语思辨水准的理智强人,偏偏明珠投暗,把自己的绝顶智力不是像古希腊哲人那样用在热爱智慧、探求真理上,而是将自己生生铸造成一个思想酷吏,仅仅为了满足帝王的统治欲,不惜荼毒百代苍生。对中国文化来说,这纯属无妄之灾。我觉得,韩非制造的大量恶果,并未得到后人的系统清算,参照“无名英雄”的构词法,韩非在更多时候仿佛一个“无名恶棍”,一边播撒了无量罪孽,一边却免去了千夫所指。今人惯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归于汉儒董仲舒,其实,董仲舒不过在追随韩非的意见,在韩非笔下,类似意思层出而不穷,喋喋而再三。“罢百家,独尊儒术”可以有很多变种或伪形,自打韩非出,中国人即被迫置身于各式变种和伪性里。此法的本质只是一条:为了最大程度地强化统治力,不惜把真理赶进死牢。论危害性,此法之恶无以复加,等于从源头上杜绝了民族智力发展的向上空间,从精神上矮化了吾族吾民的灵魂。现代人已能普遍认识到,真理必须置诸美国大法官小奥利弗渐温德尔琐霍姆斯所谓“思想市场”上,通过自由的探讨和辩驳,才能得到保障和捍卫。伟大的思想从来不是易碎的瓷器,需要小心轻放;也不是成捆成捆的金钱,需要有人荷枪实弹地加以保护。古希腊的民主制,以今日眼光来看虽还远未成熟,只能视如民主制的胚胎,但饶是如此,也能与古代中国的专制文化形成酷烈对照。民主与专制之别,在于前者以个体为本位,后者以统治者为本位;前者专注个体的权利,后者强化统治者的权力;前者没有明确的统治与被统治之别,统治的合法性源于公民的授权,后者却把统治者与人民置于无可调和的对立面上。反映在智慧态度上,以个体为本位,则会尊重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因而必然会把培养、激发公民的智力放在首位,依民主制的理解,公民的智力发展与国家的安康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反之,以统治者为本位,则难免得出韩非式结论,仅仅把百姓视为一种工具,亦即帝国的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