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1页
【备考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2页
【备考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3页
【备考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4页
【备考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二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中联)获悉:()世界中医药大会日前审议通过了第一部国际中医药专病诊疗指南《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为中国在中医专病治疗领域掌握国际话语权走出坚实的一步。

A.第十三届B.第十四届C.第十五届D.第十六届

2.纪要和决议都是反映会议结果的公文文种,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A.纪要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签发B.决议必须经过会议表决程序C.纪要所涉及的内容重要D.决议所涉及的内容重要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实现我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C.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深化改革

D.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竞争

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

B.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并由此实现社会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

C.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D.和谐社会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

6.刚果(金)当地时间3日,联合国授予中国第二十一批驻刚果(金)维和分队的218名官兵()。

A.“和平使者勋章”B.“和平荣誉勋章”C.“和平守护者勋章”D.“和平大使勋章”

7.商务部1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

A.“中国—东盟”B.“一带一路”C.“中国—欧盟”D.“中国—非盟”

8.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并将对国内外各领域的用户开放。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A.英美法B.英美日C.德美法D.俄日英

9.“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10.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二、多选题(10题)11.第

43

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有()。

A.表现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B.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D.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12.第

42

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3.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A.绝密文件B.群众上访信件C.过时的文件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14.延安整风运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A.教条主义B.形式主义C.经验主义D.宗派主义

15.广义的政府包括: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军事机关

16.第

32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公私兼顾D.国家帮助

17.7月4日电,日前,拉萨城关区正式启动智慧化党建平台,标志着西藏首个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平台上线,该平台将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推动实现“()、”的良好格局。

A.双报到B.双服务C.双评议D.双执行

18.第

42

下列刑罚方法中,是主刑的有()。

19.在公文办理中,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知”?()

A.批转下级机关公文B.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C.要求下级机关周知的事项D.给下级机关布置工作

20.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B.秘密投票的原则

C.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D.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三、4.案例分析题(3题)21.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公德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大众的表率

B.我国《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并未对国家公务员遵守社会公德问题作出规定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应当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德风貌,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

22.某机关职员田某和胡某是夫妻关系。该机关主管张某因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新职员田某的一点小过错,张某即对其当众训斥,因以前张某曾追求过田某之妻胡某而没有结果,田某认为这是张某借机报复。从此,田某对张某怀恨在心,并消极怠工,上班经常迟到。田某越是消极怠工,张某越是对其当众训斥,而田某愈发认为张是故意刁难自己,同自己故意过不去。某年某月,张某因经济问题被立案审查,田某以为时机已到,为把张某彻底搞垮、搞臭,遂与妻子胡某商量,捏造张某犯罪事实:某年某月某日,张某把田之妻胡某骗至宿舍中强行奸淫。周密计划后,田某,胡某遂向有关机关告发了张某。

问: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23.张甲因事与邻居李乙发生争吵,李乙动手打了张甲,致使张甲轻微脑震荡、鼻孔出血。张甲请求本县公安局予以处理。县公安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第1项的规定,裁决给予李乙警告和罚款250元的处罚。问: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处罚行为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四、5.公文改错题(0题)24.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之后,第一车间劳动纪律逐渐走上正轨。

五、1.单项选择题(0题)25.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六、4.案例分析题(0题)26.毕某与他人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决,要求毕某赔偿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毕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毕某认为法院处理有错误,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被法院拘留15日。问:毕某是否可以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起行政诉讼?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B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纪要是根据会议情况写的要点,起草后,只要有关主管负责人审阅同意就可以定稿。决议则必须经过与会者表决,按法定程序通过后才能生效。故选B。

3.A解析: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4.C

5.D【解析】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D项的说错错误,故选D。

6.B

7.B

8.B

9.B“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质量互变规律,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故本题选B。

10.C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

11.AC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具有主观性,其形式是主观的;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ACD三项表述有误。

12.ABCD

13.BCD【解析】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绝密文件和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文件;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群众上访文件、过时的文件、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故选BCD。

14.AC【解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在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选项B、D不符合本题的要求,故选AC。

15.ABCD广义政府也称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政权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军事机关也包括在内。

16.ABD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17.AB7月4日电,日前,拉萨城关区正式启动智慧化党建平台,标志着西藏首个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平台上线,该平台将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推动实现“双报到、双服务”的良好格局。

18.BC

19.ABCD《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八项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故正确答案为ABCD。

20.ABCD该题考查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选举法》第2条规定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第3条规定了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第4条规定了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第36条规定了秘密投票原则。这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四大原则。

21.ACD《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其中,品行端正要求国家公务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故B不选。

22.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他人有罪的行为本罪的特点是:(1)犯罪对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但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则不构成犯罪。(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假借司法机关以达到诬陷之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实;二是向有关国家机关或单位作虚假告发。二者缺一不可。行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之目的也不构成犯罪。(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但事实上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成立。如果行为人并无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目的只是意图损坏他人名誉或使其受纪律处分不构成本罪。认定本罪须注意其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所谓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有:(1)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无身份限制;后者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2)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利用职务、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的行为是否利用职权对构成犯罪与否没有影响;(3)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让被害人受到刑事处罚;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4)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结合本案来看被告人虽然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客观上也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但是关键在于被告人没有滥用职权的行为而且张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或举报人。所以被告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他人有罪的行为,本罪的特点是:\r\n(1)犯罪对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但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则不构成犯罪。\r\n(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假借司法机关以达到诬陷之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实;二是向有关国家机关或单位作虚假告发。二者缺一不可。行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之目的,也不构成犯罪。\r\n(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但事实上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成立。如果行为人并无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目的,只是意图损坏他人名誉或使其受纪律处分,不构成本罪。认定本罪,须注意其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所谓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r\n两罪的主要区别有:\r\n(1)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无身份限制;后者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r\n(2)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利用职务、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的行为,是否利用职权,对构成犯罪与否,没有影响;\r\n(3)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让被害人受到刑事处罚;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r\n(4)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结合本案来看,被告人虽然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客观上也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但是关键在于被告人没有滥用职权的行为,而且张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或举报人。所以,被告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

23.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处罚行为违反了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一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据此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处罚行为有两点违法:①对李乙的罚款超过法律规定的200元的限额明显违法;②给予李乙警告、罚款双重处罚没有法律依据。并处往往是针对情节较严重的情形是对违法者的从重处罚。适用并处不仅要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并处”而且还须具备法定情节否则不能适用并处。显然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并处是违法的。因此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处罚行为违反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是违法无效的。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处罚行为违反了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一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r\n据此,县公安局对李乙的处罚行为有两点违法:\r\n①对李乙的罚款超过法律规定的200元的限额,明显违法;\r\n②给予李乙警告、罚款双重处罚没有法律依据。并处往往是针对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