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汉王朝-基于教材内容的梳理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1.gif)
![走进大汉王朝-基于教材内容的梳理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2.gif)
![走进大汉王朝-基于教材内容的梳理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3.gif)
![走进大汉王朝-基于教材内容的梳理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4.gif)
![走进大汉王朝-基于教材内容的梳理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bac3eddf47e57c17bddcedf06214957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大汉王朝——基于教材内容的梳理(前202-220)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代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古代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分为西汉(前202-8)、东汉(25-220)两个时期。其间尚有新莽(8-23)一朝,为西汉外戚王莽所建。——丁福仁,刘德明主编:《中国一百帝王彩绘瓷雕像》1一、政治1.中央行政制度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必修一P13汉武帝(前156—前87年)问1:汉武帝如何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与“外朝”对应的“中朝”问2:“中朝”怎么形成的?它由哪些人组成?2一、政治1.中央行政制度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P13汉武帝(前156—前87年)问1:汉武帝如何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与“外朝”对应的“中朝”问2:“中朝”怎么形成的?它由哪些人组成?3”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一、政治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必修一P104一、政治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必修一P10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权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必修一P115一、政治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必修一P10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权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必修一P11问1:西汉王朝大体沿袭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此为“汉承秦制”。汉朝继承秦朝哪些制度?问2: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同时,有没有创新?问3:汉武帝为什么要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这两个职位的设置对国家政权建设的意义?例1: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6一、政治73.选官制度4.监察体制西汉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必修一P14一、政治4.监察体制西汉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必修一P148例2.史载唐前期,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谓诸御史日:“弹劾大臣不先向大夫请示,这合乎道理吗?"众人都不敢回答,只有御史萧至忠道:“故事,(御史)台无长官。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奏请奏当专达"。承嘉惭。这表明唐代(
)二、经济1.农业(一)基本结构9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灌溉工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示:根据必修二P5-6、8-9、10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渭之间的“土膏”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耦犁、一牛挽犁东汉时牛耕画像石拓片二、经济1.农业(一)基本结构10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灌溉工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示:根据必修二P5-6、8-9、10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渭之间的“土膏”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耦犁、一牛挽犁曲柄锄、大镰、耧车二、经济1.农业(一)基本结构11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灌溉工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示:根据必修二P5-6、8-9、10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渭之间的“土膏”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耦犁、一牛挽犁曲柄锄、大镰、耧车井渠、王景治黄河田庄二、经济2.手工业(一)基本结构12
制度行业纺织冶金陶瓷提示:根据必修二P11-12、14-15汉武帝时,盐铁钱铜收归官办;“工官”主办皇家工场;“东西织室”、“三服官”思考:如何看待西汉的“工官”制度?“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二、经济2.手工业(一)基本结构13
制度行业纺织冶金陶瓷提示:根据必修二P11-12、14-15汉武帝时,盐铁钱铜收归官办;“工官”主办皇家工场;“东西织室”、“三服官”纺织技术发达:《说文解字》、素纱襌衣、“丝国”、起绒锦例3.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襌衣,重量仅49克。识图(右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1415例4.目前,全国已发现的33幅汉代画像石纺织图,分布地区统计如下如表。据此推断,汉代(
)B.南方纺织技艺领先于北方
二、经济2.手工业(一)基本结构16
制度行业纺织冶金陶瓷提示:根据必修二P11-12、14-15汉武帝时,盐铁钱铜收归官办;“工官”主办皇家工场;“东西织室”、“三服官”纺织技术发达:《说文解字》、素纱襌衣、“丝国”、起绒锦铁业官营、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4种演变(水排)二、经济2.手工业(一)基本结构17
制度行业纺织冶金陶瓷提示:根据必修二P11-12、14-15汉武帝时,盐铁钱铜收归官办;“工官”主办皇家工场;“东西织室”、“三服官”纺织技术发达:《说文解字》、素纱襌衣、“丝国”、起绒锦铁业官营、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4种演变(水排)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末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例5.考古发现汉代铜洗有“蜀郡严氏造作”“蜀郡董氏造”等字样;铜镜有“王氏作镜真大好"“杜氏作竟(镜)四夷服”的铭文。据此可知当时
二、经济3.商业(一)基本结构18商运对“市”的管理商业都会提示:根据必修二P17、18-20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有专门管理机构(亭楼)、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设“五均官”例6.下图东汉画像砖反映了集市场景,集市外围四面建门墙,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对此,下列分析或推测符合史实的有①当时对商业管理相当严格②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此交易③集市与住宅区严格分离④城郊的集市设有“草市尉”管理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二、经济3.商业(一)基本结构19商运对“市”的管理商业都会提示:根据必修二P17、18-20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有专门管理机构(亭楼)、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设“五均官”形成“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繁荣景象;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长安+五都)。二、经济(二)经济政策20提示:根据必修二P22-23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西汉确立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这就是所谓“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二、经济(二)经济政策21提示:根据必修二P22-23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西汉确立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这就是所谓“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例7.贾谊曾上书汉文帝,日:“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据此可知,当时(
)22例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西汉初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许多农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这沉重地打击了西汉农业的发展。另外,在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下,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分依赖自然而又受制于自然。同时,一些商人为了发财致富,趁着资源紧缺而囤积物资,并利用自己拥有的财产大肆兼并土地,从而影响社会秩序。西汉时期,汉武帝大力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目的之一就是让“鄙夷商人”成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从而加强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控制。——摘编自张丽慧、郭家慧《“重农抑商”背景下西汉农业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朝前中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原因:商人兼并土地,影响社会秩序;发展和稳定小农经济的需要;确保国家的赋税来源;巩固统治的需要;儒学义利观的影响。三、思想23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材料一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圣者法天”,五帝三王如能够法天而治,“天为之下甘露,朱草生,醴泉出,风雨时嘉禾兴,凤凰麒麟游于郊。”如果治国者失道背德,“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张茂泽:《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修订版》,第154页三、思想董仲舒根据时代需求,以先秦孔、孟、荀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吸纳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诸家的思想,以性善情恶的人性论为基础,大力推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价值观教化,形成了适应当时国情民性的新型价值系统。汉宣帝自称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既是刘汉王朝的内心直白,也是对仲舒构建礼法合用治国模式的肯定。——摘编自李宗桂《萱仲舒思想历史作用之我见》问1: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的社会背景?问2: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的什么观点?他接受后是怎么做的?问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24四、文化25(一)文学问1:什么是“赋”?它有什么特点?(2分)问2:汉赋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时间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评价西汉早期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借物抒怀,意境深沉汉武帝时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篇幅较长,气势恢宏,辞藻华美反映文人气度,时代精神和物质精神生活西汉后期杨雄东汉时期班固、张衡东汉后期大赋渐少,小赋兴起摆脱大赋弊病,意境清新活泼例10.提示:必修三P38-39四、文化26(二)艺术类别成就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隶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楷书形成于汉末;草书与行书的形成。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保留许多绘画的遗存。秦汉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民族的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形式(“相和歌”“清商三调”)。汉代设乐府,大力采集整理民间乐舞以满足宫廷文化消费的需要,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提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英文租房合同范例
- 债权投资转让合同范本
- 乙方租屋合同范本
- 会计付款合同范本
- 课程培训合作合同范本
- 不过户购车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住宅小区车位租赁市场调查与分析合同
- 购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兼职保姆聘用合同范本
- 公司策划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年上半年东莞望牛墩镇事业单位招考(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度茶叶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务协议
-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集装箱知识培训课件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JJF(京) 92-2022 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 2024年疾控中心支部工作计划范本
- 《无菌检查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香菇行业销售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