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能否认识事物?我们怎样获得认识?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授课人:课程名称: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科:高中政治年级:高一版本:人教版工作单位:铺设铁路是一种什么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1、实践的含义一、实践人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老师讲课4、铺设铁路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铁路专家实验“高铁速度”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最基本的)教育实践2、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二组:

中国高铁由“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建设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1、中国高铁的发展离不开铁路科研人员、铁路工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2、中国高铁时度由200公里到350公里甚至500多公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一组:1、铁路工作人员铺设铁路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是不是想怎么铺就怎么铺?2、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实践有什么特点?探究一实践含义

基本形式特点

知识总结1、中国的高铁技术从何里来?2、铁路为什么能由普通铁路升级为高铁?3、高铁实验室有什么功能?4、获得高铁技术是否意味着认识的结束?

实践与认识关系?探究二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途径需要认识工具认识能力≠认识的任务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决定)认识?知识小结

英国从日本购买了价值8000亿日元的全新高铁列车,试运行当天车内空调突然严重漏水,整个车厢顿时变成了水帘洞,雪上加霜的是后来又出现了列车技术故障,导致列车最终到达伦敦时足足晚点了45分钟。三、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决定)(反作用)促进阻碍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论要求:课堂总结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②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C课堂练习2、2016年9月25号,中国启用了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将带领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B3、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但只但这项研究的最新发现,人类才对他们有了深入的理解。目前,日本动物行为专家使用高速相机发现,狗看到主人时会扬起眼眉,首次看到陌生人时会竖起耳朵,不同的面部表情可映射出控制情绪的大脑活动性,上述活动证明了①人们借助于认识工具扩展了人类认识的来源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发展③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C4、下列诗句中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哲学寓意相近的是A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D5、法国人塞尔日.阿洛什和美国人戴维.为茵兰德因独自研究粒子控制,改变了量子物理学理论只存在于“思维实验”中的现状,并且首次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向应用层面发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科学家的获奖说明①科学实验是最终要的实践活动②科学实验不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理论最终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6、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流入城市,缓解城市中粮食供求矛盾和城镇住房、交通、就医的压力,中国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伴随着户籍不同带来的城乡“同命不同价”、“同工不同酬”,不同地区户籍附带的教育、医疗、就业福利等户籍歧视现象的出现,人们认识到原有的户籍制度设计存在许多不足。有些专家提出应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城市户口,但福建、广东地区等试点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口背后附带的利益差别,户籍改革将是一纸空谈。为了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人们对户籍改革的思考在不断深入。

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我国户籍制度的认识过程。综合提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目的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户籍制度的认识来源于生活实践。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行户籍制度带来的户籍歧视等问题推动着人们对原有户籍制度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广东、福建的实践证明,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籍附带利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加深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参考答案:中国自主研发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