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在中国诗歌史上,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定型于()

A.五代B.唐朝C.隋朝D.宋朝

2.()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国语》

3.莫泊桑的国籍是()

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

4.胃癌在卵巢形成的Krukenberg瘤是哪种转移方式的结果()

A.直接蔓延B.血道转移C.种植性转移D.淋巴道转移

5.王实甫的代表作是()

A.《桃花扇》B.《窦娥冤》C.《西厢记》D.《茶馆》

6.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诗派的是()

A.王维B.杜甫C.王勃D.岑参

7.下列选项中,出自《老子》一书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D.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宋代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欧阳修B.柳宗元C.曾巩D.韩愈

9.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称为()

A.列传B.世家C.本纪D.表

10.下列哪篇不是海子的作品()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B.《凤凰涅槃》C.《五月的麦地》D.《亚洲铜》

11.莎士比亚极力塑造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

A.人文主义者形象B.理想主义者形象C.行动主义者形象D.利己主义者形象

12.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D.通过抒情来说理

1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A.比喻B.象征C.用典D.夸张

1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论证了本文的基本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

15.《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对象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B.帝国主义C.中国的奴隶制度D.资本主义

1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

A.新月诗B.朦胧诗C.九叶诗D.后朦胧诗

1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

18.被杜甫称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作家是()

A.吴均B.庾信C.谢灵运D.江淹

19.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

A.王熙凤B.贾母C.贾政D.薛宝钗

20.《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

21.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祖上是()

A.鲁国贵族B.宋国贵族C.齐国贵族D.楚国贵族

22.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的诗人是()

A.李白和杜甫B.李商隐和杜牧C.韩愈和柳宗元D.柳永和秦观

23.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应用的文种是()

A.通知B.意见C.决定D.通报

24.下列作品属于元散曲的有()

A.《鹊桥仙》(纤云弄巧)B.《天净沙·秋思》C.《饮马长城窟行》D.《渔家傲·秋思》

2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

A.《诗经》B.《庄子》C.《荀子》D.《楚辞·招隐士》

26.李斯的思想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

A.儒家B.法家C.道家D.农家

27.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C.集合管D.髓袢升支

28.成语祸起萧墙源自()

A.《秋水》B.《谏逐客书》C.《史记》D.《季氏将伐颛臾》

29.下列选项中,必须通过会议产生的文种是()

A.通知B.决议C.请示D.函

30.《炉中煤》一诗中,年青的女郎喻指()

A.五四后新生的祖国B.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C.作者所在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D.作者热恋的对象

二、填空题(20题)31.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欲辩已忘言

32.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红尘不向门前惹,____

33.苏轼称赞诗人王维的诗具有诗中有画、____的美学特征

34.《游园》中的旦角指的是____

3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

36.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出自《____》

37.白居易《长恨歌》: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38.皇路当清夷,____。《正气歌》

39.《诗经·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靡有朝矣

40.____,车错毂兮短兵接

41.《____》和《楚辞·离骚》在我国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42.王实甫的《西厢记》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____》

43.《饮马长城窟行·青春河畔草》:____,下言长相忆

44.欢迎大家参加第12届中语会年会,在此我____代表组委会对诸位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谢意。[郑重地]

45.闻道长安似弈棋,____

46.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要的代表性人物有老子、____

47.____,沙头空照征人骨

48.《史记》中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___和____中

49.《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____

50.《诗经·氓》:信誓旦旦,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一部记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A.否B.是

52.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我的叔叔于勒》等()

A.否B.是

53.两个以上单位发通知,标题部分一般可以省略发文单位()

A.否B.是

54.司马迁曾评价自己编纂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否B.是

55.张若虚、贺知章、张旭、杨炯合称吴中四士()

A.否B.是

56.《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文赋的特点是采取主客问答、抑主伸客的形式,骈散相间,讲求用韵()

A.否B.是

57.《风波》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A.否B.是

58.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具体写法上,采用了欲抑先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A.否B.是

59.余秋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和散文家()

A.否B.是

60.《米龙老爹》描写的故事背景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

62.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63.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谂知

6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阑干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6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中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化用的典故是()

A.东晋张翰思念故乡吴中的鲈鱼,辞官归隐

B.西晋张翰思念故乡吴中的鲈鱼,辞官归隐

C.三国许汜思念故乡吴中的鲈鱼,辞官归隐

D.三国陈登思念故乡吴中的鲈鱼,辞官归隐

六、作文题(1题)68.请根据下面材料起草一份公文。上海装潢材料厂曾于2012年1月与××市钢铁厂签订了一份购买钢材的合同,后来因对方发来的钢材不符合质量要求,而在此之前,装潢厂已经交付20%的货款计8万元。经过多次交涉,最后双方在2012年5月10日协商达成协议:钢材厂在一个月退回货款,并将钢材自行运走,就此终结合同。但是事后钢材厂仍未将货款退还装潢材料厂,曾于2012年6月16日以新艺〔2012〕15号函催讨,未得回音。7月16日该厂再次发函催讨,作为最后通牒。要求:(1)不标注眉首、版记、各项目,其余格式正确。(2)具体时间、日期自定。(3)正文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唐代沈佺期、宋之问完成了律诗定型的工作,为唐诗的繁荣做好了形式的准备

2.BB《左传》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文采斐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3.D

4.C种植性转移多见于腹腔内的恶性肿瘤,如胃癌细胞破坏胃壁侵及浆膜后可脱落种植至大网膜、腹膜甚至卵巢等处,在卵巢可形成Krukenberg瘤。

5.C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作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茶馆》是老舍的作品

6.DD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主要有高适、岑参和王昌龄,高适、岑参二人并称高岑,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

7.CA项出自《孟子·梁惠王上》,B项出自《论语·子路》,C项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D项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8.D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9.C《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历代帝王政绩;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表指大事年表

10.BB《凤凰涅槃》的作者为郭沫若。其他三项均为海子的作品

11.AA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有崇高的理想和对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其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12.C陶诗是生活本身的理趣化,对常事常情的妙悟,俯拾皆情,情景浑融,以平淡自然而又含义丰富的面貌,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丰富的田园生活画卷

13.CC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词中三次用典:张翰见秋风起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

14.DD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类比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的君主治理国家,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差别

15.AA《灯下漫笔》是一篇以抨击旧社会、旧文明,即文中所说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为宗旨的著名杂文,它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16.B该诗作者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该诗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

17.D

18.BB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称赞的是庾信诗歌中的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也以风格劲健取胜。庾信晚年兼采南北文学之长,取得了穷南北之胜的伟大成就

19.CC说该话的人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

20.D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该题和上一道题知识点上略有重合,可相互参照备考。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21.B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其先祖为宋国人,因避祸迁居鲁国,遂为鲁国人

22.AA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都生活在盛唐时期,且都在诗歌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分伯仲,所以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23.CC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4.B《鹊桥仙》是一首词,作者是秦观;《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渔家傲·秋思》也是一首宋词,作者是范仲淹。《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25.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楚辞·招隐士》。《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此处反用其意,说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秋色仍然很美,王孙自可留在山中,暗寓归隐之意

26.B李斯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中的法家

27.A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有大量的微绒毛,所形成的刷状缘大大地增加了重吸收的面积。因此与其他部位的肾小管比较近曲小管重吸收的能力最强

28.DD祸起萧墙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9.B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30.A《炉中煤》一诗中,诗人以年青的女郎喻五四后新生的祖国,以熊熊燃烧的炉中煤自比,倾诉了对祖国纯洁热烈的眷恋之情

31.此中有真意

32.绿树偏宜屋角遮

33.画中有诗

34.杜丽娘

35.一番洗清秋

36.冯谖客孟尝君

37.天长地久有时尽

38.含和吐明庭

39.夙兴夜寐

40.操吴戈兮被犀甲

41.诗经·国风

42.西厢记诸宫调

43.上言加餐食

44.谨

45.百年世事不胜悲

46.庄子

47.笛里谁知壮士心

48.世家、列传

49.却是旧时相识

50.不思其反

51.Y

5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