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油茶种植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油茶种植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油茶种植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油茶种植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2油茶示范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2项目建设方案1.3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1.4项目效益1.5综合评价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2.2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水岩乡地理3.2水文3.3气候3.4植被3.5社会经济状况3.6油茶产业的基本情况3.7项目区林业生产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第四章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市场分析4.1项目的建设目标4.2项目的市场分析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公司发展的布局原则5.2项目建设内容5.3基地建设技术措施5.4茶油加工第六章防火、安全、节水措施6.1防火6.2劳动安全6.3节水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7.1生态环境现状7.2项目对环境影响7.3环境保护措施7.4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建设管理8.2经营(运行)管理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9.1投资估算9.2项目资金来源第十章效益分析10.1经济效益10.2社会效益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11.1结论11.2建议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公司设决策核心圈、综合管理部、财务部、科技开发部、市场营销部、基地建设部。公司实施“以人为本,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内部建设了一支“讲道德、懂管理、善经营、有技术”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形成了强有力的“人才”阵营,将形成一个“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产销链。公司旨在带领广大林农,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能源战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当代林业科学种植技术,优质的改良品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林木、林地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的经济收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名称:油茶示范基地及茶油加工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生产基地:引进优良无性系列油茶品种,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4500亩,盛产期年产茶油105吨。加工基地: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饲料400吨。该项目建设期限三年,从2011年至2015年。1.3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生产基地: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20000亩,总投资7500万元。加工基地:固定资产投资为18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800万元,土建投资800万元,不可预见费200万元。

1.4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高产油茶盛产期平均每亩可产茶油50公斤,20000亩高效油茶年产值4000万元(以干茶籽计算)。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茶皂苷60吨,饲料400吨,可实现年产值5320万元。本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1%,投资回收期(pt)为4.39年。生态效益:可绿化、改造荒山2500亩,有利于恢复植被、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项目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社会效益:

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经营模式,一是开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局面,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二是农民增收,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不离乡离土可就业获得收益。三是有利于开发荒山,是实实在在的绿色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产业。四是弥补和增加市场中、高档食用油品种和供应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5综合评价本项目通过建设高产油茶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劳动力转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建设单位资金实力雄厚,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可行,项目投入少,资金周转灵、机制活,种植成效大,投资报酬高,环境污染小;辐射带动强,项目建成后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产业化进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是一项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风险性少的项目,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势产业项目。项目投资较大,油茶种植见效期较长,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以使项目尽早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粮油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等提出了更高需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旨在发展油茶产业、园林绿化苗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油料、绿化苗木市场需求。2.1.1油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在众多的绿色油料植物中,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注定将担负起维护油料安全的历史使命。我国油茶主产区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长期以来不懈地组织油茶良种选育攻关和先进科技推广,开展油茶基地建设和产品精深研发,为丰富我国食用油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食用油营养品质、维护食用油料安全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光明图景。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油茶的习惯。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发展油茶产业,既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油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油茶产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结合的典型产业。油茶树全身都是宝,其食用、药用、化工等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利用湘潭丰富的丘岗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在不与粮争地的条件下,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是增加林农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1.1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⑴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⑵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⑶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省是其中主要集中地之一。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我省丘岗山地是其他经常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

在我省,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2.2.3本项目是现代林业的示范基地⑴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独山县水岩乡的自然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独山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湘乡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粮食生产、牲猪生产、用材林生产、果蔬生产等。除此以外就是外出打工,农村经济形成不了大规模的产业,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水岩乡的山林、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水岩乡油茶打造成一个独特的强势产业,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扩大对外出口,实现广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⑵本项目的建设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油茶产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油茶种植业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做法,绝大多数油茶种植区都没有对油茶林实行科学培育和集约化管理,造成油茶林杂灌丛生,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荒芜面积大,其结果是产量越来越低(每亩产油仅为4公斤左右),油农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尽管国家在油茶生产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但效果不佳,突破不大。本项目的实施将采用油茶种植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实现科学化营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力争达创每亩产油40-50公斤),为全市油茶生产做一个良好的示范。⑶本项目的建设是推进退耕还林,消灭宜林荒山,美化和绿化独山县的需要。⑷本项目的实施是节约农用耕地,发展绿色食品,优化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美化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的需要。⑸本项目的实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2水岩乡地理水岩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界本寨乡温泉,南邻基长狮山、本寨拉芒,西连基长上道、城关新民,北靠甲定、三都县合江。东西长12.65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37公顷,其中:水田289公顷,旱地148公顷。平均海拔659米,年均气温17.4度,年均降水量1048毫米。全乡辖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地水岩,距县城34公里。3.3水文县境水域系红水河和珠江流域,长10公里以上的季节河流24条,地下河22条,地下水库数个。地下水储量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8900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1392.15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5度以上,冰冻期短,年只有15天左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热量有效性高,宜于植物生长。全县共建有各类水利设施和水库,总蓄水量2779万立方米,水利灌溉面积达144000亩。独山南部灌区已建成库容1650万立方米的谭尧水库。3.4气候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3.5植被全县有森林面积948270亩,可开发利用面积有6795亩。拟开发项目经果林有:5000亩核桃基地、万亩优质板栗基地、5000亩银杏基地、2万亩短期工业原料林基地、2万亩香桂基地、万亩雷竹基地和国营林场的中、幼林抚育间伐项目。3.6社会经济状况民族构成大部分是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这里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是重要南下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生态良好,农业优势明显。水岩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油菜籽、烤烟、辣椒、茶叶;其中,建群村的高寨茶与都匀毛尖茶、贵定云雾茶齐名,是黔南三大名茶之一。3.7油茶产业的基本情况(1)第一阶段目标:2012年全年实施土地改造、整治。对土壤进行培养保证种植后油茶产量的稳定,保证高品质油茶的出产。(2)第二阶段目标: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新造一年株油茶林种植面积2000亩。(3)第三阶段目标:2014年3月至4月。计划新增2500亩三年株油茶林种植同时征用油茶深加工厂房用地,并建设厂房。(4)2015年2月至6月,购置并安装加工设备,建设完备的产业链,并在同年8月正式投产,做大做强油茶深加工产业,以当地龙头企业的姿态带动水岩乡的综合产业发展。3.8项目区林业生产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近年来,该乡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林业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完整,林业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严格,林业经营水平较高,林业发展势头良好,全乡经济基础好,拟征用地村民造林护林,保护环境意识强,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长防林工程的投入加大以及项目的实施,村民受益非浅,造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县、乡林业部门因势利导,加强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到林业生产实践中,促进了湘乡市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四章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市场分析4.1项目的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本项目,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新植油茶林20000亩。二是新建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4.2项目的市场分析4.2.1油茶项目油茶,多年生常青阔叶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为茶籽油,主要副产品为茶籽粕,前者作为高档食用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B,在国际市场上与橄榄油齐名,后者作为皂素、饲料及有机化工原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⑴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茶籽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比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含量都高,而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最高达88%,这是目前所知的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其油脂配比含量比例被公认的是全球食用油中的理想黄金比例。优质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并且脂肪酸平衡模式接近人体所需,其成份含量为:油酸75%—88%;亚油酸3.5%—21%;亚麻酸0.3%—1.5%。油中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脂肪酸(80%)、多不饱和脂肪酸10%的这样一个比例完全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8:1,其中的亚麻酸脂肪酸(1.5%)和亚油酸脂肪酸(8%)配比也是最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4-6。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均有显着的食疗效果,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我国医学名着《本草纲目》、《农息居饮食谱》、《中国中医药大辞典》中,都记载着茶籽油具有助消化、养颜、明目、清热润肺、解毒止痛、护发、减肥、清肠等食闻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液体黄金”。⑵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现状①食用油消费增速快,但消费量不足。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是逐年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食用油特别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据统计,2004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为13.5公斤,2007年则为17.3公斤,增加了近4公斤。即使是这样,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45公斤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②食用油消费结构不合理。茶籽油作为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中仅占1.23%,而欧美发达国家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的消费量则占食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差距极大。③食用油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据2007年统计,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仅为1035万吨,而进口食用植物油却达到1509万吨,占全年国内消费量的54%,而且,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比例上升。④由于我国耕地少,大规模发展豆油等与粮食争地的植物油生产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国每年增加进口油的原因。⑶茶籽油的市场预测①以我国2007年食用植物油总消费量算,在不增加消费量的前提下,每年国内的供给缺口植物油达1500多万吨;②以目前我国茶籽油年产量27.7万吨算,仅占食用油脂费量的1.23%,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把茶籽油这种高档、优质、健康食用油的消费比例提高到欧美国家那样(40%),我国茶籽油年产量就要提高到900万吨,是现在年产量的32倍。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发展的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育大市场、大产业为核心,以高技术、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5.1公司发展的布局原则5.1.1区域化原则立足各自特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定区域主导品种与产业,以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5.1.2规模化原则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和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品集中,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壮大支柱产业。5.1.3产业化原则以本公司作为依托,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品牌”的形式,促进公司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整个布局纳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5.1.4标准化原则坚持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创新,制定统一标实竞争能力,加速产品的国际接轨。5.1.5社会化原则通过科技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技术推广、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市场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整体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5.3项目建设内容新造良种油茶20000亩。新建500吨茶油深加工项目,生产精制茶油500吨。5.4基地建设技术措施5.4.1油茶基地建设技术措施新造进行全垦整地后选用育苗基地繁育的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培育的2年生I级苗或用合格的1年生容器苗上山造林。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综合低改技术,套种花生、黄豆、中药材和工业用红薯淀粉品种等经济作物,构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油)5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2000元的高产优质油茶生产示范基地,以辐射广大油茶产区。林地选择: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良种壮苗: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科学整地: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合理密度: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科学栽植: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强化抚育: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合理间种: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控形修剪: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合理施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公分,一株半两,避免肥害。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0.5公斤,12月上旬以每株5-10公斤土杂肥或粪肥为越冬肥,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

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公斤;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炭疽病。冬前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软腐病。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

根腐病。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蓝翅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可喷洒20%果乳剂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

象虫。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1兑水1000倍果实采收:10月采收。树上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果实处理:果实堆3-4天,晴天摊开翻晒2~3天后,茶果自然开裂,然后过筛扬净,继续晒1-2天至全干用于榨油。项目工程设计构成⑴生产设施:作业区工程。⑵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土壤改良、给水、排水、道路、供电、通讯、防护林及仓库棚窖、机具检修、化粪池、消防、科研、温室等工程。⑶行政与生活福利设施: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以及公共和卫生福利工程。种植区区划⑴区划原则①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和经营管理:②根据立地条件与树种生物学特性要求和育苗方法与经营管理水平综合考虑,进行作业区区划.③作业区的长度与宽度比例应适当:作业区长度:以50至100m为宜。作业区宽度:以长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为宜.在排水良好地区可宽些,反之则窄些,山地苗圃作业区长度。宽度可按照地块现状尽量保持完整形状。④作业区宜循南北走向。⑵作业区划分:①播种区:应选择地势较高而平坦,坡度小,土层厚度50cm以上,肥力中等,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地段。②无性繁殖区:应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以满足扦插,嫁接埋条(压条),分蘖(分株)育苗的工艺条件,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③移植区:应依据花卉苗木培育规格和树种生长速度及其特性,选择独立完整的地段。④试验区:应根据引种,组培和新种引植及新品种的特性及其采用工艺条件,选择便于观察.试验的地段,宜结合温度统一区划。工程建设方案⑴土壤改良工程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对含水量过多和土地瘠薄或连续育苗地力衰退的圃地应进行土壤改良工程。由于项目区土地大多是低山和深丘坡耕地,须以改造整治.由于规划区坡度小,为了防止重新整地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新建苗圃尽量利用现有梯田和梯地,只对少数极不规则地块作坡改梯整治,成块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统,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设施,提高水肥综合利用率,减少水土、肥料和农药流失。⑵道路系统方案设置三级道路系统,即主干道,支道和操作便道。主干道主要便于外部运输车辆的进出,如产品,肥料、农药、基质等的运输;支道为机耕道,主要为内部运输服务。①主干道和支路项目区通车道路设计为主干道和支路。主干道设计包括项目区与主公路连接干道,利用原有公路改建,区内交通干道一横一纵,按林区公路三级标准进行设计,路基4—6米,水泥路面:支路设为单行车道,路基宽度按3.5m,其它技术指标按林区公路四级标准进行设计,环圃道按支道标准设计.靠山坡—侧修筑截洪沟拦截山洪,保证生产设施安全。②作业便道作业便道与支路连接,组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路面结构设计为简易泥结石路面和块石路面,在纵坡大或转弯半径小的路段采用块石路面,便道为小区内主要运输道路,要求规范修筑,便道纵坡小于8%的均可修成板车道,坡度大干8%的,可以修筑台阶,方便上下路面为土路。⑶给排水工程①)苗圃必须设有给水系统,以保证花卉苗木生产的灌溉和满足生活用水需要。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源,合理确定工程项目及其规模和构筑物类型.给水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水源工程、引水工程、灌溉系统工程。②为了保证苗木基地有充足的灌溉用水,引水工程包括,新建提灌设施1处,按小型提灌站设计,取水点为潭市水库。③排水基地排水系统原则按道路系统布置,单独设计一条排洪沟,以拦截项目区外坡面来水。规格视上方汇水面大小而定,设置宽度一般为0.6—0.8m,深0.3—0.6m。④灌溉方式苗圃繁育区以喷灌方式,按《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设计。5.5茶油加工根据市场需要生产1000毫升,2500毫升、5000毫升壶等多种规格的精制茶油及高级调和油,茶皂苷、茶多酚等副产品,及茶粕鱼饲料、家禽饲料。精制茶油及高级调和油标准严格按GB11765-2003《油茶籽油标准》、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标准》、GB2716–199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5524–1985《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525–198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T5528–1995《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5529–1985《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5530–1998《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GB/T5538–1995《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13103–1991《色拉油卫生标准》、GB15197–1994《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17374–199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17756–1999《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执行。5.5.1生产工艺流程茶粕茶粕浸提提纯茶皂苷皂苷油茶籽脱壳粉碎冷榨饲料高级色拉油高级茶皂苷皂苷油精制茶油加热脱胶脱水脱臭脱腊毛油浸提后茶粕脱毒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发酵5.5.2厂房及辅助设施原材料仓库、脱壳、粉碎车间、榨油车间、毛油处理车间、油脂精炼车间、油脂罐装车间、油脂分装包装车间、茶粕处理车间、成品贮藏车间。配套建设办公生活设施。计划占地面积50亩。5.5.3设备油脂加工机械设备,油脂精炼设备,茶油罐装包装生产线、茶粕处理生产线等。第六章防火、安全、节水措施6.1防火在项目区内,在与林地交接的山脊,要开设生物防火林带。沿山脊设计2米宽的步道,以山脊为中心线,每边留足6米,按1.5×2米的株行距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可选择木荷、杨梅防火性能强的树种。在进入项目区和项目区内设立显目的森林防火标示牌,备置森林防火设备,配备专职的安全消防员,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及巡查工作。加工基地,建立严格的消防制度,配套完善的消防设施,配备专职的安全消防员,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及巡查工作。6.2劳动安全项目在工程施工,施工机械操作,施工车辆交通及设备运输过程中均有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群众带来危害。因此,安全生产极为重要,必须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国家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设防。6.3节水6.3.1节水措施本项目水资源消耗量较大,在工程方案设计以及生产运营中,将对节水高度重视,尽可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所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1)方案设计中采用撩壕整地,充分利用自然雨水资源,推行节水灌溉系统,以降低水资源无效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在地表覆盖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以抵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3)合理施肥,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4)对企业职工进行节约用水教育,增强全体职工的节水意识,在生产上、生活上均珍惜水资源,绝不浪费。6.3.2节能措施在本项目建设方案设计以及运营管理中,主要采取如下节能措施:(1)在方案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主要采取如下节能措施:(2)合理配置设备和照明灯具的数量及位置,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设备或灯具的数量;(3)对企业职工进行节能教育,增强全体职工节能意识。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切企事业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必须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本项目严格遵守环保部门制定的有关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7.1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内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火烧迹地,原有林木已被烧毁,地被植物主要为盐夫木、檵木、五节芒、蕨类等,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也不存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大的影响。7.2项目对环境影响7.2.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本项目区通过兴修排灌水利工程、撩壕整地,不仅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而且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并可防止周边污水和废弃物对林地的污染,改善项目区环境质量,有效地保护项目区一带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景观。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是:(1)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土方工程,整地和林道建设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2)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少量建筑垃圾。7.2.2运营期间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1)引种(苗)带来的病(毒)虫害;(2)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土壤和地下水所造成的污染;(3)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7.3环境保护措施7.3.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措施(1)本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保护、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统一规划取土场地,禁止乱挖乱填,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而且工程完工后应迅速实现弃土区、山体开挖区、边坡等的植被覆盖,可以先植草再种树,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并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3)完善好排灌溉系统,撩壕整地尽量减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4)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将统一收集,并及时运送到垃圾堆场。7.3.2项目运营期间的环保措施(1)由于引种(亩)可能带来病虫害,公司将通过提高检疫意识,健全检疫制度,配备必要的检疫手段,来防止病虫害的引入的扩散。(2)加强对购入生产原料的防污染管理,特别要防止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原料的购入。(3)植保技术以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为主,辅以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药剂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的使用应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种类,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使用。(4)施肥技术以培肥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污染、保证产品卫生品质为前提。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最大程度地保持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肥料成分的过度流失对农产品和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间种作物的秸杆应回土,防止土壤肥分损失。(5)定期监测基地土壤、水源及空气状况,保证其始终符合相关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污染源并加以解决,以免影响苗木质量。7.4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主要是实施初期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只要按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则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项目实施后能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美化环境的绿色产业。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建设管理8.1.1组织机构本项目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置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质控部、研发部及市场部等六大职能部分。职责分工如下:总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一切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做好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项目的行政、人事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领导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促进项目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财务部:负责项目日常财务核算及现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参与项目的投融资经营管理;生产部:主要负责项目的生产计划、新品种的筛选、种植及生产管理、苗木病虫的防治、指导工人和雇工作业;质控部:主要负责项目的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工作;研发部:主要负责项目的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研发、生产新技术的运用等技术方面的工作。8.1.2人力资源配置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本项目拟实行合同聘用制,对所有岗位人员实行择优录用。劳动定员数量: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确定劳动定员30人,人员招聘优先考虑当地附近人员,大量季节性用工根据用工性质,依据《劳动法》实行临职工技能素质要求。本项目对在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管理、技术人员应具备林业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要有较强的开拓能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要能够迅速掌握和了解最新的与苗木花卉相关联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及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信息,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8.2经营(运行)管理职工培训计划:人员培训是项目运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技能和人才素质,是项目顺利运营的基础。公司主要培训计划如下:(1)公司的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各部门经理的将进行工商管理和法规等专业培训。(2)公司文秘人员、财会人员、电工、驾驶员等应参加相应的职能培训,经考核后取得相关合格证书,方可上岗。(3)定期轮流派出项目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到科研院校进行培训或聘请有关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或开展技术讲座;对临时工应进行岗前培训,要求掌握基本的生产和操作技术。(4)对全体职工除进行相关岗位技术知识培训外,还应进行安全生产、防火等知识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9.1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9000万元。新造油茶林2000亩,投资4000万元,包括:砍山撩壕整地1200元/亩,苗木250元/亩,栽植70元/亩,补苗、农药、化肥180元/亩,抚育管护3年300元/亩,(1200+250+70+180+300)元/亩*20000亩=9000万元。加工基地:固定资产投资为18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800万元,土建投资800万元,不可预见费200万元。

9.2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市财政补助1000万元,公司自筹2200万元。第十章效益分析10.1经济效益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基地建设项目销售收入,项目经营计算期:25年,其中建设期3年,后续效益期22年;新造油茶林第5年高产油茶鲜果250公斤/亩,第6年产415公斤/亩,第7年产930公斤/亩,第8年起稳产1000公斤/亩;低产油茶林改造第1年产鲜果100公斤/亩,到第3年进入稳定期产鲜果500公斤/亩,按现行油茶鲜果销售价格计算:每公斤为2元,年总产量达630万公斤,年总收入1260万元。基地建设项目经营期日常维护成本:实施机械整地、穴垦整地1000元/亩。油茶良种苗木、栽植管护、肥料农药、管理人员工资等项计算,新造林平均投入成本为2000元/亩,改造林平均投入成本为500元/亩。油茶基地以每年200元/亩作为运行成本。加工项目销售收入,按年加工生产精制茶油500吨,每吨销售价格为10万元,收入达4000万元;茶皂素60吨,每吨4万元,收入240万元;饲料400吨,每吨0.2万元,收入80万元;2013年投产,三年后达产,总收入达4320万元。基地建设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可免征农林特产税,加工项目产品按销售价的10%征收。10.2社会效益

⑴开辟生产途径。当今世界,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解决食用油的主渠道和发展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年人均木本食用油达到20kg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人均年占用量只有lkg;在我国油茶重点产区的湖南、湖南,人均茶油年占用量也不到1kg。可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又为除农田生产食用油之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新门路。

⑵扩大劳动就业。从种植业来说,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林、花卉苗木。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

⑶促进农民增收。昔日荒山、荒坡,可谓“一无所有”。今日种上油茶林、花卉苗木,经济收益倍增。据调查,在湖南重点产区,农户油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40%,高的可达70%~80%…。湖南省委、省政府近些年曾先后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湖南、山上要建设绿色银行,山下要建设优质粮仓”等发展战略,为促进全省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

⑷改善生态环境。油茶林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对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湖南省油茶林分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和评估,认为油茶林具有以下多方面的生态功能:

①油茶林及油茶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的功能;

②油茶林保土功能;

③油茶林制养功能;

④油茶林具有滞尘效益:

⑤油茶抗化学物质和细菌污染;

⑥油茶林可改善地下水质;

⑦油茶林具有降温增湿作用。⑷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生态肥料。茶饼(又叫茶枯、枯饼),是油茶籽加工后的残渣,数量约相当于茶油的3倍。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⑸生产绿色食品。油茶是天然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野外山地,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不含菜油中的芥酸,不含豆油、花生油中黄曲霉素,不含动物油中的高胆固醇。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可以说,茶油是世界上唯一无污染的植物油,其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世界上公认优质橄榄油还高1%。实践证明,长期食用茶油有提高人体保健、延年益寿等功效。故茶油有“油中之王”的美誉。

⑹综合利用潜力大。油茶经济价值大,全株是宝,主要体现在其综合利用方面。如油茶果壳可提取栲胶,制糠醛,制碳酸钾,提取括性炭、木糖醇等;同时和锯木屑搭配可做成香菇培养基。茶饼除了做优质有机肥料之外,还可提取粗茶油、提取皂素,用于医药,还可提炼人造液体燃料等等。

油茶全身是宝,只有综合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首先,要大力发展油茶加工业,这是提升油茶价值、增加油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其次,要综合利用油茶资源。如,油茶皮壳水解可生产糠醛和木糖醇,经热解可生产用途广泛的活性炭,同时还可生产栲胶、甲醇、丙酮等化学产品:油茶果壳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油茶树干木质坚韧,纹理细密、美观,足制作家具和农具的理想材料:油茶林还是巨大的蜜蜂库,对发展养蜂业、生产蜂产品十分有利,等等。

可以说。发展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对发展湖南省的油茶加工业和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现代农业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⑺为国家的油料安全、发展建设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①社会影响:本项目不仅能壮大主导产业,完善油茶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还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以及油茶基地大面积增长,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②生态影响:茶是常绿乔木,四季常青,油茶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果实成熟期为一年,故民间有“抱子怀胎”一说,利用荒山种植油茶可以绿化荒山,改良土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油茶的开发,具有极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加项目区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这对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11.1结论通过全面分析论证,我们认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可行,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实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茶、花卉苗木示范基地项目既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促进了生态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双赢”事业。(2)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3)从总体上看,本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经济合理。(4)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5)项目管理系统健全。(6)项目对环境污染很小。综合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11.2建议⑴林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本项目投资量大,建议政府加大对规模产业加大支持力度,列入县级重点建设项目。银信部门加大放贷力度,确保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⑵为了加快本工程的建设速度,应按照国家基建程序筹建本工程,各设计阶段结束后,应抓紧设计的上报审批,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充足可靠的依据,可争取早日开工,早见效益。⑶加强对参与项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力求全面掌握各种相关技能。⑷基地建设中一定坚持“品质为先,质量取胜”的方针,不搞短期行为。⑸要增加投入,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新上的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按照“多方筹资,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都要分别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扶持重点应是规模经营大户、专业公司、基地建设、主导产业、良种种植场、龙头企业或产业化经营等.目录TOC\o"1-2"\h\z\u1、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1.2项目概况 12、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62.1产业发展情况 162.2产业政策情况 182.3行业准入政策及标准 203、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233.1资源开发及利用方案 233.2资源节约措施 244、节能 264.1项目节能措施依据 264.2项目节能措施 265、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情况 305.1项目用地情况介绍 30HYPERLINK"file:///F:\\准备修改传百度文档\\项目书1方\\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