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7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项目编号:2006一A097工程咨询资质证号:工咨乙1032015002编制单位负责人:高显雯总工程师:彭瑞邦参加编制人员:李洪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注册咨询师、高工孙桂庚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工程师王亚林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高级农艺师曹荣富安徽省芜湖市农业委员会——高级农艺师黄长江安徽省南陵县农业委员会——高级农艺师朱国平安徽省南陵县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提要...……..…….…….........。.....…..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四、存在问题与建议...........................。..。.......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5一、项目建设背景......一.…............。...............5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6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8第三章建设条件............。..........................13一、项目区概况.…......………............….......13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4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6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7一、建设单位简介.…....…….…..............…一..17二、研发能力………………….…18三、企业财务状况……..………。...........…....…19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0一、市场分析一............….........................20二、产品市场及销售方案……………...….……。.….21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21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22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23一、建设任务和规模…….………...........…....…23二、项目规划和布局….....……….....。.....….。.…23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一.……..…..……..…25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6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一。.........…...…29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一、投资估算依据.......................................30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30三、资金来源和筹措.................。...................31四、资金使用和管理.....................................31五、运行管理及维护.............…。...........。....。...32第八章财务评价.....……....….….….。.....。.....33一、财务评价依据...............…....。...........。....33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33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一33四、财务效益分析........…...…..。….…........….34五、不确定性分析(双孢蘑菇生产)….….34六、财务评价结论..........….…….……。.......一..35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7一、环境影响.,j.…。..….………….……....….…37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7三、环保部门意见….…………….………...…….38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9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一....…39二、农民增收……………..……..40三、其它社会影响..。。...................….......。.....40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1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1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41三、经营管理措施................…....................41四、技术培训.....一..。...................。.......。..。..43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43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4一、可行性研究结论。。一….……………….…..。.…44二、问题与建议.......................。...............。.44安徽省2O07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2、建设性质: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安徽芜湖东源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汪廷才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4、建设地点:许镇镇建设规模:年产双孢蘑菇菌种100万瓶,满足100万m2的基地生产用种;建立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6000m2。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8.6万建设期限:一年建设内容:新建年产100万瓶的制种厂,新建菌种培养房3000m2、接种室lOOm2,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500m2,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筑面积14500m25、项目申报单位:南陵县农业委员会负责人:王玉春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拟总投资56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0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80万元),企业自筹262万元。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达产年的产量:菌种100万瓶,双孢蘑菇1100吨。(2)销售收入:740.4万元(3)年平均销售收入:740.4万元(4)年总成本:542.5万元(5)年利润:132.59万元(6)投资利润率:23.6%(7)内部收益率:19.16%(8)财务净现值:1293.33万元(9)静态投资回收期:4.2年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达产后,可以充分利用本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食用菌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优势,组织农民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食用菌制种可吸纳300人短期就业,周年化生产可吸纳20人长年就业,人均年工资增加0.6万元;生产基地可吸纳劳动力250人,菇农人均增加收入2000元。项目建成后,不仅带动全县,还可辐射周边宣城、安庆、巢湖、铜陵、马鞍山等地发展双孢蘑菇生产,提高种植水平,使本地双孢蘑菇生产再上新台阶。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年)》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关于扶持多种经营项目的有关政策;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6、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及有关设计规范;7、《南陵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O年)》;8、南陵县《关于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意见》。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本项目利用南陵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双孢蘑菇生产条件以及食用菌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优势,与县食用菌技术协会密切合作,向农民供应优质菌种,发展食用菌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产品经精深加工,大部分出口,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县食用菌种植的科技含量,解决由于菌种生产工艺落后,长期制约我县食用菌产业扩大的瓶颈问题。项目建设顺应了当前国际蔬菜市场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论证结论本项目设计科学,工艺先进,经济指标合理,科技含量高,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标准,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该企业自身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蘑菇等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能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减轻一定的就业压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因此,本项目建设必要的、可行的。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鉴于工程正在建设的紧迫性,要求各级政府尽快评审立项。2、评审通过后,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3、通过“龙头+基地”的方式联结农户,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增加公司和农民的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以上部门给于资金支持。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及有关设计规范。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省政府任海深常务副省长在调研南陵蘑菇产业发展时的讲话精神“南陵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南陵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二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意见》、《南陵县2006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等。食用菌被公认为绿色食品、是一种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的食品。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一是南菌北移,食用菌产业从总体上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二是向反季节生产方向发展;三是向名贵食用菌方向发展。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比较优势明显:(1)恰逢产业转移的机遇期;(2)区位优势明显;(3)离大中城市近,便于抢占市场;(4)资源丰富生产蘑菇所需要稻草、毛竹等资源充足;(5)经济效益可观。按目前的产量和价格计算,一个标准蘑菇大棚(1O00平方米)1.5万元以上,是种植水稻的数倍乃至数十倍;(6)基础较好通过数年的发展,我县已有一批菇农掌握了食用菌种植技术,建立了一支从事食用菌加工销售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特别在九发股份落户我县后,为推动我县食用菌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进行周年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我县食用菌品种主要有双孢菇、香菇、平菇、木耳、灵芝、金针菇等,2005年已达15O万m2(袋、棒)。蘑菇鲜货在苏、浙、沪及本省周边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已达3O%以上,尤其是南京市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2005年食用菌直接产值近0.5亿元,加工后的产值达1.5亿元左右,直接利润0.25亿元。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约有O.6万人。实施这一循环经济示范片(户)工程,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县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稻草等。仅2005年,全县就消耗和利用稻草37500吨、棉籽壳200吨、畜禽粪3000吨、树椴、锯木屑1800吨、其它植物秸秆、生物垃圾2000吨,仅在稻草一项上就可增收900余万元,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南陵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将优质米、蘑菇确定为我县两大主导产业。优质米产业化经营水平全省领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水平较高。“十五”期间广全县年均水稻种植面积69.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83.2%,稻谷总产28.96万吨,占粮食总产95%,水稻商品量17万吨以上,商品率59%。2004-2005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年均76.6万亩,比2000年增加12.8万亩,增幅达2O%;单产437公斤,比2000年增加57公斤,增长15%;总产33.47万吨,比2000年增加9.19万吨,增长37.9%。二是优质稻安全生产与品牌建设稳步推进。东源集团在籍山镇建立了100OO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兴农优质米公司。在云里镇建立了3OOO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在许镇镇建立寸100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雄发米业公司在许镇镇林都圩建立了5万亩生产基地。县稻米产业协会申报了弋江、许镇、籍山镇30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认定、注册了“南陵大米”集体商标,“云谷贡"、“云谷堂’’、“陵贡”、“景红"、“乡下人”一等商标正式注册,“小丫山”、“文平”、“冬兰”、“老农夫”、“水龙湖”、“小格里”等商标受理公示。东源集团“云谷贡”标二粳米获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国劳动模范程太平同志培育的优质新品种皖稻143填补了我省早、晚稻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空白。三是大米加工与销售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大米加工厂200余家,年加工能力100多万吨,实际加工量5O多万吨。年产10OOO吨以上的厂家15家左右,有8家左右生产品牌大米。拥有日产100吨成套加工设备的厂家25家左右,有色选设备的8家,有烘干设备的2家。优质稻马坝小占是南陵独有的畅销品种,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总产4万吨以上,产品畅销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大中城市。我县双孢菇生产起步于1994年,规模由小到大,逐步发展,金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2OO1年全县双孢菇种植面积为14.3万平方米,2005年已迅速扩大到15O万m。蘑菇鲜货在苏、浙、沪及本省周边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已达3O%以上,尤其是在南京市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2005年食用菌直接产值近O.5亿元,加工后的产值达1.5亿元左右,直接利润O.25亿元。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约有O.6万人。2005年种植双孢菇消耗稻草37500吨,仅此一项就可增收9O0余万元;双孢菇收获后,培养基是极好的有机肥源;双孢菇加工后的下脚料,经处理后既可作为水产和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又可用于生产沼气。同时,畜禽的粪便也可用来种植双孢菇。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我县食用菌.(双孢菇)产业形成了生态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2O04年,山东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南陵工业园区内建立了大型蘑菇加工基地,为东源集团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发挥优势农产品战略,要求发展蘑菇产业双孢蘑菇为食用菌主要品种,食用菌属微生物范畴,其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低脂肪高蛋白质的优质食品。随着未来食品朝营养保健无污染方向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食用菌最古老的国家,春秋时代的《周礼》到后魏的((齐民要术》,至元代王祯的《农奔》等,均有食用菌栽培的详细记载。食用菌悠久种植历史的上下传承,使我国食用菌在品种发源,品种数量和区域范围上,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据有关资料分析,从2O0O年起,我国食用菌年产量6OO万吨以上,年均产值22O亿元以上,年出口5O万吨左右,出口创汇7O亿美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生产的有2000万人,年总产值超过茶业和蚕业,居农业生产第六位,排在粮、棉、油、果、糖之后,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项重要产业。2001年11月,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为参与国际食用菌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食用菌属于园艺蔬菜生产,其产品比我国粮棉油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具有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食用菌产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产品,劳动力成本直接决定着产业的优势有无,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使产品优势通过成本和价格凸现出来。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食用菌产品价格大体相当于国际市场的1/3,生产成本普遍低于其它主产国,生产总成本是欧美国家的35%,是日本的3O%,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将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处于有利地位。发展食用菌产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增加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蘑菇产业“农业人多,人均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根据这一现实,扬长避短,壮大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南陵县发展食用菌一蘑菇生产,有着十分深远和现实的意义。一是节约土地,耕地利用率高。蘑菇实行菇棚叠层立体种植,同平面可种植7—1O层,占用耕地少,比种植传统粮棉油提高土地利用率7—1O倍,同时还可以吸纳较多的劳动力,促使农业生产由粮棉油类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发展。二是利用资源,农副产品利用率高;蘑菇生产原料主要为稻草、谷壳等,据测算:生产1公斤鲜蘑菇可利用稻草2.5公斤,谷壳0.3三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鲜蘑菇是一个初级产品,可以直接上市,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生产盐渍菇、蘑菇罐头、蘑菇酱油等高级产品,延长加粗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使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型、粗放型向商品型和集约型发展。3、农民增加经济收入,需要发展蘑菇产业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农村的中心工作。要全面实现小康日标,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民。近几年,南陵大多数地区的粮棉油生产,在市场农业的形势下,承受着自然灾害风险和产品市场风险双重压力,单位面积产出低,农民普遍存在增收困难的问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南陵县许镇镇近几年通过引进蘑菇种植新技术,开发蘑菇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2005年蘑菇种植人均增收2200元。通过种植大户调查,户平均创收1万元达95%以上,人平均年增收在4OOO元左右,是种植传统粮棉油收入的9.5倍,农民尝到了从未有过的增收甜头。项目区发展蘑菇产业是南陵农村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4、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需要发展蘑菇产业南陵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5O.1万亩,现阶段大面积仍以粮棉油为主,粮棉油副产品资源丰富,作为生产蘑菇主要原料的稻草、谷壳、饼粕年均达45.1万吨,可为兴办食用菌产业、发展蘑菇生产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生产蘑菇后的废培养料和菇蒂可作肥料还田。生产蘑菇后的废培养料主要成份是稻草、谷壳和残存肥料等,经过了两次发酵过程,分解充分,是一种含有多营养元素的优质有机肥料。据测定:蘑菇废弃培养料有机质含量75%,100公斤废麟料含纯N1.1公斤,P2O51.9公斤,K202.4公斤,折合尿素2.4公斤、过磷酸钙135、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需要发展蘑菇产业食用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们赞誉为“植物性食品顶峰”,自古以来列为皇室贡品,宫廷佳肴。食用菌含有高蛋白质,低醋肪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并富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它具有四大医疗保健作用:一是能降低胆固醇;二是增强免疫功能;三是抑制肿瘤;四是有抗衰老功能。鲜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8.5%,2公斤蘑菇相当于1公斤牛肉,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脂肪含量仅为2%,为猪肉的1/16;维生素全面,人日均吃鲜蘑菇100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将充分利用项目企业的生产优势,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顺应国际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三章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南陵置县于西汉,有两千余年历史。历来以生产水稻为主,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一芜湖的重要粮仓。被农业部先后确定为“七五”全国优质米基地、“八五"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500个粮棉大县之一。南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安徽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7。57、43”至118。3O’54∥,北纬3O。38,27,至31。10’42∥,东西经差33’11∥,南北纬差32,15,,。全县南北长56.9公里,东西宽约51.4公里,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东和东北隔长江支流青弋江与宣城市、芜湖县相望,北靠繁昌,西接铜陵,南和西南与泾县、青阳毗连。耕地面积50.14万亩,其中水田46.23万亩,旱地3.91万亩。辖8个镇,159个村委会。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乡村户数14.8万户,农业劳动力28.5万人。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财政收入22、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食用菌生产逐渐由发达地区逐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近几年在我县迅猛发展,2005年南陵县双孢菇生产已达150万平方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促进皖南地区相邻的宣城、池州等地市加快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基地的发展也为农民就地就业创造了条件,带动了运输、服务等产业发展。3、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经过不同方案的反复比选,为节省资金,方便生产,本项目建设点确定在南陵县食用菌集中产区一一许镇镇,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一许镇镇张桥村。项目区属水网圩区,地势平坦,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防洪标准20年一遇,水质清新,无工业、重金属污染,周边食用菌种植面积70万m2,更便于技术引进推广。省委、省政府把芜湖作为“一点两线,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经济上予以支持。芜湖市把2O5国道芜南段作为芜湖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实施科教兴农,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池湖村(大浦)和马仁村张桥)是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基础配套设施条件较好,距芜湖海关45公里品出口运输方便,是理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公司实力雄厚__安徽芜湖东源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008万元(正在增资为5OO0万元)。拥有总资产2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62万元,资产负债率27%,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及还款能力。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175万元,利润总额416万元,上交税收137万元。尤其是安徽鲁班集团的成功收购,使公司的实力更为雄厚。政策环境良好一南陵县委、县政府将发展食用菌作为优先扶持的产业,除比照工业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夕卜,还在用地、税收、贷款、人力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条件。已构建了县、镇、村、组四级社会化服务体系:从200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对营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予以表彰奖励。资源优势明显-项目区地势平坦,基础设施完善,水质清澈无污染。土地肥沃,稻草、劳力等资源都十分丰富,利于规模化生产双孢菇。生产设备和农资产品等在市场上易求好得,质量能得到保证,技术成熟,先进可靠,可充分满足食用菌发展的要求。市场潜力巨大一近年来,我国加工的食用菌主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其出口量和创汇额呈直线上升趋势。欧美国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蘑菇制品消费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欧美国家在中国市场年采购蘑菇制品量约在15万吨左右,并且以平均年增10%的速度直线上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用菌的各种药理、营养功能研究的深入,国内的消费市场将与国际市场同步扩大,并且将以13亿人口和潜力较大的特点而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菌消费国。届时,我国人均消费食用菌量预计达到6公斤左右,总量将达到780研发能力较强一本项目主要依托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力量进行食用菌菌种研发和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本项目产品研发实力。基础设施完善一205、318国道交汇于南陵县城,一交通便捷,通讯畅通,电力供应保障,已经建立的“农技110已实现国际微机联网,可满足项目通讯要求。生产用电经电力部门批准,配备有35KV电力供应专线,自建室外变电箱一座,安装5OOKVA变压器二台,供电能力充分满足项目需求。用地已经解决一占地120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正在建设之中,在大浦示范区已流转土地1000亩,完全能满足项目示范基地建设用地需求。增收效果显著一我县生产实践表明,每个大棚(1000m2左右)农民纯收入1万元以上,间接收入还有0.8目新建基地9万m2。可带动农民增收50O万元以上。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项目实施的主要障碍:一是菌种生产设备简陋,质量难以保证,且随着基地不断壮大,数量也难以满足本地需求。通过菌种厂建设,并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加以解决。二是产品不能周年供应,制约产品销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周年化生产建设将解决食用菌市场供应淡季不淡的问题。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建设单位简介.安徽芜湖东源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资本l008万元(正在增资为5000万元)。拥有总资产224l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62万元,资产负债率27%。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及还款能力。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175万元,利润总额416万元,上交税收137万元oh2O06年4月已由安徽鲁班集团成功收购。安徽鲁班集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企业,集团总注册资本超过1.2亿元,新的安徽芜湖东源集团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管理理念更为先进。公司集生产基地、加工、销售为一体,下设南陵县东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厂、二厂)、元宵粉厂、苗木花卉基地、标准化蘑菇生产基地、圩猪保种基地和万头猪厂、珍稀动物养殖厂、蔬菜大棚生产基地、浦西湖水产养殖公司、和旺养鸡场和万亩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其主要产品有:优质大米、畜禽、水产品、果蔬、食用菌、水磨糯米粉,全价颗粒饲料、南瓜粉等农副产品。公司生产的“云谷贡”,牌系列米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4年12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大米和水产品已进入沃尔玛和亿万多等多家知名超市。公司有多年的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经验,注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的经营理念,在确保商品质量的同时价格最低,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在周边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取得了骄人的经营业绩。安徽芜湖东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工业反哺农业,以芜湖市委、市政府和南陵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使省、市新农村建设点一一许镇大浦、张桥、成为芜湖市及长三角大中城市的优质食用菌的供应基地之一,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二、研发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研和技术开发是推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障。项目建成后,将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聘请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同时招聘具有中、高技术职务专门人才8~10人,建立自已的研发队伍。项目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是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和江苏食用菌研究所。项目区的科研及技术开发,本着立足当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着眼长远创造持续发展条件的原则,突出“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主要从新品种开发选用,有机生态型生产和系列产品深加工三个方向进行研发。三、企业财务状况2005年末,资产总额-2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均万元,流动资产1049万元,流动负债606万元,资27%。净利润416万元。产销率100%。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一、市场分析双孢蘑菇是一个世界性食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未来食品营养保健无污染的要求愈来愈高,因而对食用菌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由于我国已正式加入WTO,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竞争具有比较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综观国内双孢蘑菇生产信息和国外需求,去年以来,全国各地蘑菇市场需求量普遍增大,加工、出口各类产品要货强烈,鲜销市场趋势仍然看好,菇价在不同时期还将呈上升的势头。从总体上分析,双孢蘑菇由于具有多种综合功能,同时,又便于鲜食、加工和出口创汇,其产品市场趋势看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库存空缺。前几年大量压库的蘑菇罐头,盐渍蘑菇均在去年底已销售一空。目前各种罐头产品和盐水菇基本没有库存,需要量急增。国内外客户从信函、电传、网站上求货迫切。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从信息网络求购数量约在几万吨以上,却无货应市。2、市场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对“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的需求也逐步扩大,而双孢菇是经过绿色生产,营养价值高,综合功能多,市场需求呈扩大趋势。上海,江苏,广东,深圳等省市,每年消化各类食用菌产品约万吨,“南菇北调”已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3、加工增量。随着城市“快餐”业务的不断发展,食品加工已成为当代不可缺少的产品加工业。双孢蘑菇除贸易市场和超市鲜销以外,还有大批量进入加工行列。据调查,全国每年双孢蘑菇加工需求量不少于20万吨。4、出口强劲。由于双孢蘑菇生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品营养价值高。安全无公害,具有多种功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这大大改善了双孢蘑菇出口环境,具有比较优势和价值竞争优势,市场空间巨大。二、产品市场及销售方案以本地周边3O0—50O公里圈内的鲜销市场为切入点,以开发蘑菇系列加工品为突破口,使销售网络逐步向全国延伸,最终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目标。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1、设立办事处。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蔬菜批发设立办事处,重点开发国内鲜销的市场。2、设立销售专柜。2O07年底,公司在常州、宁波、南京、杭州等知名超市设立优质双孢蘑菇销售专柜。3、开辟本地市场。本地市场业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周边的几个城市如铜陵、黄山、宣州、马鞍山等,对南陵的双孢蘑菇都有一定的认识和青睐,积极开展营销,市场潜力很大。4、新辟网上销售业务。网上销售是个新的销售手段,既可以吸收更多的需货客户,又可以降低销售成本,一举多得。将在公司网站上广泛宣传,建立电子平台。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公司设立销售分公司,招聘10人左右的高素质的营销人员一,建立一支有能力,有闯劲,能吃苦的销售队伍。在本省和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指定代理商,开辟产品销售市场。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任务和规模新建年产1O0万瓶的制种厂,新建菌种培养房3000m2种室100m2,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1500m2),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4500万m2(种植面积8.6万m2,其中钢管大棚30个,建筑面积4500m普通竹木大棚50个,建筑面积10000m2,种植面积5万m2。二、项目规划和布局1、总体思路立足本区域,着眼大市场,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为依托,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为建设实施原则,以“政府引导、业主经营、市场运作、滚动发展”为运作模式,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产业现代化为方向,引进技术,提高服务功能,建立一个生物链、经济链、产业链相互促进的,产、加、销一体化的蘑菇生产示范基地。2、总体目标通过本项目建设和发展,全县在五年内(20—07—2012)争取实现:双孢蘑菇种植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川总产量4万吨以上,蘑菇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占农业产值比重大幅度提升。菇业收入达到2.8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由原来11%上升到30%。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发展菇业生产,将吸收农村富余劳力1万余人,同时,其收入将使全县农业人口平均增加收入11O0元以上。通过蘑菇种植和加工,充分利用副产品(稻草等)资源,变废为宝,促进转化增值,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财税收入。按总产量的3O%用于加工计算,蘑菇加工产值可达到1.2亿元,企业将实现利润1200万元,增加税收2O0多万元。3、建设方案示范基地按照工厂化生产要求建放,共分二个区域:周年化生产区、钢架大棚生产区、竹木大棚生产等生产示范区和菌种生产区。各小区进行合理布局,实行路网、水电、绿化、消防、排污等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建设。生产示范小区占地12O亩,建设技术标准为:每个菇棚前后间隔20m,左右间隔4m。计划建成6座高标准的工厂化菇房(共6000平方米,配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式架床、菌种室、增温发酵车间、组培室、自动化温湿调控系统、高压<温>消毒灭菌系统、自动通风循环系统等);3O座钢架菇棚(共3.6万平方米,拥有外遮阳通风系统,新式架床)。根据南陵近几年摸索的经验,竹木棚设计以长20m,宽1Om,高6m,棚内搭菇架7—10层架,每个棚种菇面积1000m2为宜,这样建棚(架有用材节省、种菇面积利用率高、室内保温性强等优点。生产示范区依托精良的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引进常规和珍稀食用菌品种(如姬松茸、蟹味菇、草菇、真姬菇、杏鲍菇、茶树菇等),进行反季节栽培和周年化生产的种植示范,在标准化的技术体系下,革新传统的种植模式,带动食用菌单产及品质的提高,进而全面提升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菌种生产区相对独立,占地1O亩知建筑面积3100m2离生产基地5O0米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1、生产技术方案食用菌良种生产依托上海食用菌研究所,聘请有关专家为技术指导,周年生产和标准化生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由公司选聘技术人员到食用菌生产先进地区学习,学成后作为生产基地技术骨干,指导基地生产。2、工艺流程(1)周年生产流程菇房修建-培养料发酵-高温菇夏栽-菇房整理-消毒-双孢菇秋栽-冬菇-春菇。(2)标准化生产基地蘑菇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发酵-播种-发菌管理-覆土管理-秋菇-管理-越冬管理-春菇管理(3)菌种生产工艺流程种菇-一级菌种-二级菌种-三级菌种-栽培‘菌种制作包括四个基本环节:配制培养基一灭菌一接种一培养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1、建设标准菌种生产按GBl9171—2003《双孢蘑菇菌种》标准进行生产,生产基地产品生产按绿色食品NY/T749--2003《食用菌》标准进行生产。2、具体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562万元。其中,菌种生产151万元,周年化生产126万元,标准化生产基地195万元,基础设施配套44万元,技术投入4O万元,前期工作经费6万元。(1.)菌种生产(151万元)建菌种培养房3000m2,造价270元/m2,计81万元;菌种摆放架,计12万元;接种室100m2,造价500元/m2,计5万元;每次装菌种1000瓶的高压灭菌锅1O口,每口单价1。5万元,计15万元;锅炉(2吨)计16万元;接种箱2O个,每个单价O.1万元,计2万元;菌种瓶100(2)周年化生产(126万元)建生产厂房6座,建筑面积1500m2,(种植面积6000m2),造价300元/m2,计45万元;制冷设备26万元;制冷机房100m2,每平方米造价350元,计3.5万元;3吨锅炉1台,计19万元;锅炉房125m2,每平方米造价600元,计7.5万元;菇床架6000m2(3)标准化生产基地(195万元)建钢管大棚30个(每个占地150m2,种植面积1200m2),造价3.5万元/个,计105万元;普通竹棚50个,造价1.8万元/个,计9O万元(每个占地200(4)基础设施配套(44万元)场区道路18万元;基地电外线设备费15万元;场区给排水9万元;绿化2万元。(5)技术投入(4O万元)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从江苏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引进最新培育的菌种1O个以上,引种费计5万元;开展试验、示范,需经费各5万元,计10万元。上海农科院和江苏农科院为为技术依托单位,每个单位技术服务费各5万元,计10万元;上海农科院和江苏农科院的专家来陵现场指导2O人次,每人次0.25万元,计5万元。菇农培训6000人次,每人次1O元,计6万元;技术人员培训10人次,每人次O.4万元,计4万元。(6)前期工作经费(6万元)。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明细表单位:万元项目投资明细562菌种生产菌种培养室300081菌种摆放架12高压灭菌锅l0口(每次装1000瓶)15接种室1005锅炉(2吨)16接种箱20个2菌种瓶20小计151周年化生产生产厂房(1500m45制冷设备26锅炉(3吨)19制冷机房(1OOm2)3.5锅炉房(125m,7.5菇床架25小计126标准化生产基地钢管大棚30个,4500105普通竹木大棚50个,1000090小计195基础设施配套道路600m2(4m.18基地电外线设备费15场区给排水9绿化2小计44技术投入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15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现场指导15菇农及技术员培训10小计40前期工作经费6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项目名称2006年2007年910111212345678可研报告报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平整场地基地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项目验收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1、建设工程:按照98定额和现行建筑行业标准。2、设备类按现行市场价调查取得。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土建投资381万元,占总投资67.8%。其中菌种培养房81万元,接种室投资5万元,周年化生产厂房投资45万元,钢管大棚投资105万元,普通大棚投资90万元,制冷机房、锅炉房投资11万元,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投资44万元。机械及配套设备投资135万元,占总投资的24.O%。锅炉2台,投资35万元,制冷设备26万元,高压灭菌锅投资15万元,接种箱投资2万元,菇床架投资25万元,菌种摆放架12万元,菌种瓶投资20万元。技术投入40万元,占总投资的7.1%,其中,新品种引进、示范费15万元,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现场指导15万元,菇农及技术人员培训投资1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6万元,占总投资的1.1%。2、无偿资金投资方向无偿资金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6O万元,地方财政3O万元),主要投资方向:基地道路、电力外线设备、给排水、绿化等公用设施投资44万元;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现场指导、菇农及技术人员培训等技术投入4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6万元;。三、资金来源与筹措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项目单位现有条件,项目资金按下列方式筹措:1、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0O万元,地方财政1OO万元(其中省级配套80万元)。南陵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工作高度重视,每年对上级批准实施的农业项目配套资金,都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尤其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从2O0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仅用于奖励食用菌产业发展就拿出3O万元。2、企业自筹262万元。安徽芜湖东源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008万元(正在增资为5000万元)。拥有总资产2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62万元,资产负债率27%,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及还款能力。到2006年8月31日止,公司账户存款380多万元,自筹资金企业完全有能力筹措。四、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项使用、专帐核算,实行县级报账制度管理,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对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县农委成立项目实施办公室,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五、运行管理及维护项目建成后,为更好的发挥效益,所有固定资产将明确落实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并签订管理责任书,以明确责任,按照“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筹集项目运行管护费用。生产基地大棚、制种基地和周年化生产基地的固定资产归属项目实施单位一一东源集团,通过正常使用取得效益,维护运行。第八章财务评价一、财务评价依据评价该企业的主要依据为:1、项目计算期为12年。2、财政有偿资金年占用费率为2.4%。3、双孢菇均销售单价5200元/吨,菌种1.7元/瓶。4、生产双孢蘑菇产量为1100屯/年,菌种100万瓶。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1、销售收入年产双孢蘑菇1100吨,价5200元/吨;菌种年产100万瓶,价1.7元/瓶;年总销售收入740余万元。2、销售税金及附加农副产品,可申请国家免税(增值税)。3、所得税年上缴所得税65.31万元.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1、项目总成本估算外购原材料为159.52万元,外购动力137.99万元,工资及福利费174.2万元,修理费10万元,折旧与摊销37.75万元,资金占用费5.04万元,其他费用18万元,合计542.5万元。2、经营成本估算外购原材料为159.52万元,外购动力137.99万元,工资及福利费174万元,修理费10万元,其他费用18万元,合计499.71万元。四、财务效益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①投资利润率26.6%②静态投资回收期4.2年③内部收益率19.16%④财务净现值1293.33万元以上数据来自后附表,从数据可以看出,该项目具有很大的盈利能力。2、清偿能力分析财政有偿资金偿期2年(不含建设期)五、不确定性分析(双孢蘑菇生产)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固定年成本/(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50.8万元/(5200-4080)元=53.57吨。2、敏感性分析分别对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建设投资三个因素作比率增加或减少数10%、2O%的单因素变化对财务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指标影响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销售收入变化和因经营成本变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量变动、价格不变引起的销售收入变化对财务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的影响,建设投资变动的影响最小(详见敏感性分析表)(此表没扫描)六、财务评价结论净现值1293.33大于0,投资回收期4.2年,小于6年,内部收益率19.61%,大于10%,盈亏平衡产量为453.57吨,为设计产量的41.23%,风险相对较小。根据以上财务指标分析,该项目完全可以投资。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该项目建设地点在许镇镇,区内周围环境质量好,无工业污染。本项目不处于水源上游,不处于居民稠密区,周围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强,本项目污染物仅有堆料发酵时产生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1、废水治理本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废水亦主要来自食用菌配料、清洗等工序。经必要的物理方法处理,勿需新增污水处理实施,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低于农灌要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标准值,能用于农田灌溉。2、废渣治理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料和固体废弃物及水处理生的污泥均含有多种有机成份,污泥经脱水浓缩后与生产废料及固体废弃物一道运往复合肥加工厂做复合肥料,变“废”为宝,增加本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噪音治理周年化中的冷却塔、风机等噪音较大的设备,在工艺设计时考虑采用集中布置的方法,并在建筑上做隔声处理设备基础设减振台座或设隔热垫,以减少设备振动降低噪音声源;设备进风口增设消声器,并在管道转弯处采用柔性接头或设置避振喉,以忸止噪声处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9—9O)是的工类标准要求。三、环保部门意见1、本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废水亦主要来自食用菌配料、清洗等工序,经必要的物理方法处理,勿需新增污水处理实施,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低于农灌要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标准值,为节约用水,本项目及原企业所排废水经处理后部分用于企业绿化,大部分用于农灌。2、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料和固体废弃物及水处理生的污泥均含有多种有机成份,污泥经脱水浓缩后与生产废料及固体废弃物一道运往复合肥加工厂做复合肥料,变“废”为宝,增加本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对冷却塔、风机等噪音较大的设备,在工艺设计时考虑采用集中布置的方法,并在建筑上做隔声处理设备基础设减振台座或设隔热垫,以减少设备振动降低噪音声源;设备进风口增设消声器,并在管道转弯处采用柔性接头或设置避振喉,以阻止噪声处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9—9O)是的I类标准要求。以上环保措施,县环保局同意建设。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一、农业产业化经营1、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我县乃至周边地区食用菌,尤其是双孢菇的发展,预计到2008年,我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将达到400万m。,产量为4万吨,成为农业内部结构中继优质米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2、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极大地调整和改善产、加、销等环节的分配格局,通过订单生产一、保护价收购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菇农的利益,避免和化解菇农的生产风险,充足的原料高科技的加工,又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随着生产、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又会促进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使我县食用菌产业产、加销等环节相互依存,相互连接,利益共享,呈现良性循环。3、该项目的建成,受益农户将辐射整个皖南地区乃至相邻省市、就我县来说,预计到2008年,食用菌面积将达到40O万m2,产量4万吨,直接产值1.2亿元,加工后产值3亿元,食用菌从业人数2~3万人,带动农户50O0余户,全县农民人均增收了320元。4、项目建成将我县食用菌生产加工连成一体,极大地提高了这一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现代农业新模式。二、农民增收目区基地按150万m2计算,每平方米生产利润20万元计,全县共增收3000万元,产品运输收入,经纪人收入销售按产值0.8亿元的15%计为1200万元。两项合计42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收近100元。三、其它社会影响通过该项目实施,将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就业人数的增多,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我县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南陵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农业、财政、发改委、科技、审计、国土和环保等部门和有关镇政府,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县农委分管主任任办公室主任。项目单位成立实施办公室,组织强有力的实施班子。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本项目由东源集团实施,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联结方式,组织生产,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并采取灵活.的用工制度,工资以基本工资+计件工资为主,职工福利依靠社会保障。三、经营管理措施1、种植技术管理蘑菇种植生产由县、镇农技部门负责技术指导服务,项目区由政府和农技部门牵头建立村、生产基地、科技示范户相配套的技术推广网络,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技术示范推广和辐射功能。县、镇农技部门积极借鉴国内外蘑菇生产技术经验,同时依照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开展蘑菇生产技术指导。根据生产季节和环节,制定技术措施,采取举办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实地检查督导等多种形式,将各项目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蘑菇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基地实行统一品种质量,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技术管理措施,统一采收标准,实现蘑菇标准化生产。2、产品质量管理为了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市场,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严格按国际绿色标准(PPM)生产,做到产前定标准,产中依标准,产后(产品)贴标准.将种植原料,生产过程,加工环节及包装材料全面纳入质量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改善产品质量,自觉戴上“紧箍咒”,尽快实现与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接轨。在产品质量管理上,从机制上实行“三设”:一是设专门机构,项目区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小组,由县政府牵头,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农委主要领导参加,负责蘑菇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二是设专人,挑选指派1-2名有责任心,有专业水平的同志,从事产品质量的具体管理;三是设专项资金,按生产利润的1%,留提产品质量管理费,由蘑菇产业协会管理,用于生产原料、鲜产品、加工产品的成分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硝酸盐含量和病原物检测,以利督查改进产品质量。管理环节上实行“三把关”:一是生产原料把关,对稻草、肥料等培养料的供料产地、数量进行建档,严格控制农残、重金属残留等标准,进行生产准入把关;二是生产过程把关。在种植生产中,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污染水源,控制无机氮肥的过量使用;在加工生产中,严禁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防腐剂,保鲜剂,色素等辅料,加工车间配套完备的卫生设施,健全生产流程的卫生制度;三是成品质量把关。每批次鲜产品上市前逐一进行质量检验,力争做到有质量检测结果,有绿色标志,有产品合格标志,并建立产品质量管理档案,确保可追溯性。四、技术培训公司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农民和基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一方面每年选派5~10名主要技术人员到外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另一方面,邀请省内外知名的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交通运输通畅,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工人每年体检1次,持健康上岗,劳动保护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一、可行性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南陵的资源优势,推动南陵蘑菇种植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本项目工艺先进,经济技术合理。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该企业自身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蘑菇等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能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减轻一定的就业压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建设必要的、可行的。二、问题与建议建议各级政府尽快研究评审,评申通过后,国家给予足额项目建设资金及相关政策优惠,各级政府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以利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估算价值占总估算价值的比备注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例(%)固定资产投资1土建工程381.00381.0067。82机械设备135.00135.0024总计381.00135.00516.0091.8土建工程明细表附表1-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结构建筑面积(1112)单价(元)投资额(万元)其中:财政无偿资金(万元)1主要生产车间32l1.1菌种培养房砖混3000270.0081.001.2周年化生产厂房夹芯板1500300.0045.001.3钢管大棚砖混钢管450(:233.30105.001.4普通竹木大棚竹木1000090.0090.002辅助生产车间8.502.1接种室砖混’10C500.OO5.002.1制冷机房砖混.100350.003.502.33动力车间司4锅炉房砖混125600.007.505库房6室外工程道路、排水、绿化等44.00.44.007其它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1-2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单价(元/台件)投资额(万元)其中:财政无偿资金(万元)1主要设备】33.001.1制冷设备26.001.2锅炉2175000.0035.001.3高压灭菌锅1015000.0015.001.4菌种瓶10000000.2020.001.5菌种摆放架12.001.6菇床架25.002附属设备2.OO2.1接种箱201000.002.OO2.12.32.43其它3.13.2合计135.00科技投资明细表附表1-3序号投向内容简要工作量投资额(万元)其中:财政无偿资金(万元)主要作用单位计划数1技术引进1.1品种1.2技术1.3材料1.4工艺1.5其它2技术中试2.1品种2.2技术3技术示范3.1示范15.0015.003.2保护地种植3.3仪器设备3.4技术培训10.00lO.OO3.5科技人员补助15.0015.OO3.6主要配套技术4.0其它资金合计40.0040.00投资使用与资金筹措计划表附表2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年份建设期生产经营期l234567l投资总额562.001.1固定资产投资516.001.2建设期利息1.3流动资金2资金筹措562.OO2.1自有资金262.00其中用于流动资金2.2银行贷款2.2.1长期贷款2.2.2流动资金贷款2.3财政投资300.002.3.1财政有偿资金210.OO2.3.2财政无偿资金90.002.4其它资金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3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年份经营期1234567891011121外购原材料l11.66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59.521.1菌种77.00llO.00110.001110.00110.00110.00110.00110.00110.00110.00110.00110.001.2稻草,13.3119.0219.0219.0219:0219.0219.0219.0219.0219.0219.0219.021.3肥料15.4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1.4消毒5.958.5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2外购燃料及动力96.60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137.992.1煤65.7393.9093.8093.8093.8093。8093.8093.8093.8093.8093.8098.902.2电27.3439.0539.0539.0539.0539.0539.0539.0539.0539.0539.0539.052.3水3.52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3工资及保险121.94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174.204修理费7.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lO.005折旧费32.5532.5532.5532.5532.5532.5532.5532.5532.5532.5519.0519.056摊销费5.205.205.205.205.207利息支出8资金占用费支出5.045.045.042.529其他费用12.6018.0018。0018.0018.0018.OO18.0018.0018.0018.0018.0018.0010总成本费用392.59542.50542.50539.98537.46532.26532.26532.26532.26532.26518.76518.76其中:1.固定成本55.3960.7960.7958.2755.7550.5550.5550.5550.5550.5537.0537.052.可变成本337.20481.7l481.71481.7l481.7l481.7l481.7l481.7l481.71481.7l481.71481.7l1l圣营成本(10—5—6—7~8)349.80499.7l499.7l499.7l499.71499.7l499.7l499.71499.71499.71499.7l499.71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4单位万元项目年份折旧及摊销年限折旧及摊销年份123456789101l12一、工程1、原值2、折旧费3、净值一、律铺物J20l、原值381.002、折旧费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19.053、净值361.95342.90323.85304.80285.75266.70247.65228.60209.55190.50171.45154.40=、诒各10l、原值135.002、折旧费。13.5013.5013.5013.5013.5013.5013.5013.50’13.5013.503、净值{121.50108.0094.5081.OO67.5054.0040.5027.0013.50四、无形资产10l、原值40.002、摊销费4.004.004.004.004.004.004.OO4.004.004.003、净值36.OO32.OO28.0024.0020.0016.0012.008.004.00五、递延资产5l、原值6.002、摊销费1.201.201.201.201.203、净值4.803.602.401.20合计:原值562.00合计:折旧摊销费37.75合计:净值524.25486.50448.75411.00373.25336.70300.15263.60227.05190.50171.45152.4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5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年份经济效益计算分析期(年)合计34567891011,12生产负荷(%)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产品销售(营业)收入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7404.002销售税金及附加0.00O.00O.000.000.000.00O.00O.000.000.000.OO3总成本费用542.50539.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住宅用房租赁合同住宅商业租赁合同
- 毕业论文正文
- 工业购销合同模板2025年
- 公司程序员聘用劳动合同2025年
- 2025版绿色建筑投资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房地产中介公司物业顾问聘用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二手车贷款审批与发放合同
- 2025版房地产贷款利息调整合同
- 2025版光伏发电系统建设项目分包工程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成本预算管理合同
- 2024年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完整版(已取得批复)范文模板可编辑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英语试卷(含答案)
- 房地产集团公司销售签约与回款管理办法
-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1年三年中考英语试卷分类汇编:词汇检测(解析版)
- 水处理药剂采购投标方案
- 显示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失效分析
- 副高护理学考试历年真题题型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3500常用字表
-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 眼科护士的职业发展与规划
- 冲压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