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漢語(第二版)
全套课件绪论一、《古代漢語》課程的性質、目的、研究對象“古代漢語”是一門語言工具課。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閲讀古書的能力,提高語言素養,爲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産打下語言基礎。
“古代漢語”課程也不是文學欣賞課,它以講解字、詞、句爲主,不對作品進行藝術分析。
古代漢語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大致説來它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以春秋戰國時期的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用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説的文言;一個是六朝以後在北方話基礎上形成的古白話,如唐五代時期的敦煌變文、禪家語録、宋元話本、明清小説等。文言是本課程的研究對象。
需要説明的是,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作爲本課程研究對象的文言,並非一時一地的語言,其中既有時代的差異,又有地域的差異。這種差異既有語音上的,也有語法上的、詞彙上的。二、本書的結構本書分爲文選和通論兩部分。文選以散文爲主,精選春秋時期至漢代的典範作品。不選漢代以後的作品是因爲春秋時期至漢代的作品是文言的源頭。通論涉及語音、詞彙、文字、語法、古注等,包括掌握古代漢語所必備的帶有普遍意義的基礎知識。文選分今注、古注、白文三類。三、如何學習古代漢語基本途径:熟讀(背誦)一定數量(至少三五十篇)的文選三要素:語音、詞彙、語法方法:1:學習詞彙,難點不在“迥異”,而在“微殊”。2:學習通論,與文選相印證,可以把感性認識上昇到理性認識,收到以簡馭繁、觸類旁通之效。3:多做標點、注釋、翻譯等練習,通過練習,把知識轉化爲能力。4:要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爲閲讀古書的能力必需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練習的主要形式是自己動手,利用工具書對古注文選、今注文選進行標點、注釋和翻譯。四、講授方法以文選爲綱,穿插通論,講練結合。以文選爲綱是説在教學中要把文選放在首要地位,通論的講授當以文選爲基礎,爲學習文選服務;穿插通論是説通論的講授要與文選結合,不僅結合本單元的文選,還應該貫穿全書的文選來進行,以期相互印證,收到以簡馭繁、觸類旁通之效;講練結合是説在講授(尤其是古注文選的講授)之中,要加强練習,把練習列爲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第一单元通论:古书的注解一、古注的産生古書的注解萌芽於先秦,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就是對“校”、“序”、“庠”的解釋;《韓非子》中的《解老》、《喻老》篇,是對《老子》的注解;《墨子》中的《經説上》是對《經上》的注解。大規模給古書作注始於漢代,而漢代古注先從經書開始,究其原因,大致有三:(1)隨着時代的發展,語言也在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習俗、社會的典章制度也都在起着變化,這樣,後人在閲讀古書上就出現了障礙。(2)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朝廷設五經(《易》、《書》、《詩》、《儀禮》、《春秋》)博士,尊儒讀經需要有人爲經書作注。(3)研究儒家經典,漢代有兩個學派,即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上面談到的“五經博士”講授的都是今文經。古文經學派爲了確立古文經的地位,必須注重文字訓詁。今古文之争,促進了古注的産生和發展。二、古注的種類1傳。起初,“傳”主要是論述本事,或闡述經義;後來,“傳”側重於對經文字句的解釋2箋。“箋”的特點是對前人注釋的闡明、補充、訂正。3章句。“章句”就是離章辨句的意思。其特點是側重於句、章的串講,闡發文意。4疏、正義。特點是不僅要注釋經文,還要注解古注;往往是旁徴博引,文字繁瑣冗雜。“疏”屬於私人注釋,“正義”屬於官修。5集解。“集解”是匯集衆説而解之的意思6音義。“音義”是兼釋字音和字義的一種古注,以注音爲主。三、古注的體例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翹翹薪貌錯雜也箋云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我欲刈取之以喻衆女皆貞絜我又欲取其尤高絜者○翹祁遥反沈其堯反尤高絜者一本無絜字之子于歸言秣其馬秣養也六尺以上曰馬箋云之子是子也謙不敢斥其適己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致禮餼示有意焉○秣莫葛反説文云食馬穀也上時掌反下文同餼虛氣反牲腥曰餼[疏]翹翹至其馬○正義曰翹翹然而高者乃是雜薪此薪雖皆高我欲刈其楚所以然者以楚在雜薪之中尤翹翹而高故也以興貞絜者乃是衆女此衆女雖皆貞絜我欲取其尤貞絜者又言是其尤絜者之子若往歸嫁我欲以粟秣養其馬乘之以致禮餼示己有意欲求之下四句同前○傳翹翹薪貌○正義曰翹翹高貌傳言薪貌者明薪之貌翹翹然若直云高貌恐施於楚最高者此翹翹連言錯薪故爲薪貌鴟鴞云予室翹翹即云風雨举例以上是《毛詩正義》中《詩經·周南·漢廣》第二章(一部分)的注解,大字是《詩經》正文,雙行小字是後人的注疏。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箋云”的注是漢毛亨的《毛詩詁訓傳》,簡稱“毛傳”,如“翹翹薪貌錯雜也”。“箋云”之後的注是漢鄭玄的《毛詩箋》,簡稱“鄭箋”,如“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〇之後是唐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對正文和注文的注音,如“翹祁遥反”。[疏]後是唐孔穎達的疏,簡稱“孔疏”。疏先略引被疏文字,一般是起止各兩三個字,如“翹翹至其馬”,用〇隔開,“正義曰”後是孔疏。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如果疏“毛傳”,則標明起止的文字前有“傳”字,如“傳翹翹薪貌”;如果疏“鄭箋”,則標明起止的文字前有“箋”字,如“箋楚雜至絜者”。疏有時是直解正文,如“翹翹然而高者……示己有意欲求之”;有時是引書以證毛傳和鄭箋。四、古注的内容1解釋詞義4説明修辭表達方式7校勘文字2串講文意5詮釋典故成語8説明語法3分析句讀6考證名物9標注字音五、古注中常見的術語1.曰、爲、謂之這三個術語用法大致相同。被釋詞語置於“曰、爲、謂之”的後面。其作用,或單用以釋義,如《詩經·周南·卷耳》“陟(zhì)彼高岡”,毛傳:“山脊曰岡。”或連用並舉,用以辨析同義詞,如《楚辭·離騷》“各興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賢爲嫉,害色爲妒。”又如《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古人辨析同義詞,常只指出其不同點,對共同點則略而不談,要細心體會。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hàn)牧圉(yǔ)”,杜預注:“牛曰牧,馬曰圉。”非“牧,牛也”,而是“牧牛曰牧,牧馬曰圉”。《爾雅》“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亦如此。2.謂被釋詞語置於“謂”的前面,其作用主要是用來具體説明被釋詞語的特定意義。如:《左傳·僖公三十年》“且君嘗爲晉君賜矣”,杜預注:“晉君謂惠公也。”“謂”有時還用於串講。如《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鄭箋:“零,落。蔓草而有露,謂仲春之時,草始生,霜爲露也。”3.猶被釋詞語置於“猶”的前面,其作用主要是用來表示注釋詞和被釋詞是同義關係或近義關係的。如《詩經·召南·羔羊》“羔羊之革”,毛傳:“革,猶皮也。”又如《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趙岐注:“老猶敬也,幼猶愛也。”4.貌往往用於解釋形容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樣子”。如上文所舉《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毛傳:“萋萋,茂盛貌。”5.渾言、析言、統言、通言、散言、對言、散文、對文“渾言”是籠統地説“析言”即分析地説“渾言”又稱“統言”、“通言”“散言”、“散文”指同義詞語單獨使用對言”、“對文”指兩個同義詞語同時使用,相對爲文一般是“對言”時二者有别,“散言”時意義相通。6.辭(詞)也用以説明該詞是虚詞。如上文所舉《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毛傳:“思,辭也。”句中的“思”是語氣詞。7.之言、之爲言古注使用這兩個術語,一般都是聲訓,即表明被釋詞和注釋詞之間不僅在語義上,而且在語音上有相通之處。如《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鄭玄注:“藉之言借也。”“藉”是古代一種助耕制度的名稱,鄭玄認爲它之所以名叫“藉”,是由“借”的聲義而受名。古人以聲訓試圖探求語源,往往具有相當的主觀隨意性,不可輕信。8.讀爲、讀曰這兩個術語主要是用以説明通假,即用本字來説明通假字。如《詩經·衛風·氓》“隰則有泮”,鄭箋云:“泮,讀爲畔。畔,涯也。”鄭玄認爲“泮”是“畔”的借字。9.如字這個術語用於注釋多音多義字,依本音讀叫作“如字”。如《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陸德明《經典釋文·毛詩音義》:“好,毛如字,鄭呼報反。”(按,“好”有上、去二音。“好”讀上聲是其本音,讀上聲hǎo,義爲美貌、美好,是形容詞;“好”讀去聲hào,義爲喜好,是動詞。)毛傳云:“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宜爲君子之好匹。”釋“好”爲形容詞。鄭箋云:“言后妃之德和諧,則幽閒處深宫貞專之善女,能爲君子和好衆妾之怨者。”釋“好”爲動詞。所以,陸德明説,依毛傳,“好”讀其本音,即讀上聲;依鄭箋,讀去聲。六、古注的局限性1.古人的注釋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封建社會的烙印
2.古人對語言現象缺乏科學的理解,以至望文生訓,牽强附會3.旁徵博引,繁瑣冗雜【思考题】1.掌握“傳”、“章句”、“集解”、“疏”、“音義”的特點。2.掌握常用的古注術語。3.以《毛詩正義》爲例,説明古注的體例。4.舉例説明古注的局限性。文選《論語》一書由孔子的門人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書中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現存《論語》共二十篇,每篇又分爲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道德修養等方面。
《論語》爲語録體散文的典範,語言含蓄隽永,許多語句後來成爲格言或成語。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名正言順;當仁不讓;任重道遠;不恥下問;欲速則不達;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论语》成书与版本《論語》成書約在戰國初期。漢初曾流傳《古論》、《齊論》、《魯論》三種本子,東漢鄭玄以《魯論》爲主要依據,參考《齊論》、《古論》,爲《論語》作注,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各家之説,成《論語集解》,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論語》通行的注本有《論語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宋代朱熹的《論語集注》和清人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禮記》也稱《小戴禮記》,爲西漢時期戴聖纂輯,共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禮記》作者非一時之人,其内容亦十分駁雜。其中有些篇章解釋禮經(即《儀禮》),有些篇章記述某項禮節條文和某項政令,有些篇章談關於禮制的理論,還有些篇章記録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以及孔門和時人的雜事。這部書對於我們研究古代社會倫理觀念、宗法制度、階級關係和儒家的各派思想等,都很有參考價值。《禮記》的通行注本是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禮記注疏》,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礼记》今注举例《論語》三十章(1)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學而)
[1]曾子:名參(shēn),字子輿,孔子的弟子。[2]日:每天。[3]傳(chuán):指老師傳授的知識。(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1],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3],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4]。”(爲政)
[1]有:通“又”,連詞。[2]立:指事業有成。[3]耳順:指一聽别人的言語,就知道他的心意。[4]矩:準則。《論語》三十章(1)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學而)
[1]曾子:名參(shēn),字子輿,孔子的弟子。[2]日:每天。[3]傳(chuán):指老師傳授的知識。(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1],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3],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4]。”(爲政)
[1]有:通“又”,連詞。[2]立:指事業有成。[3]耳順:指一聽别人的言語,就知道他的心意。[4]矩:準則。《禮記》六則(1)孔子之衛,遇舊館人之喪[1],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説驂而賻之[2]。子貢曰:“於門人之喪,未有所説驂,説驂於舊館,無乃已重乎[3]?”夫子曰:“予鄉者入而哭之[4],遇於一哀而出涕[5]。予惡夫涕之無從也[6]。小子行之。”(檀弓上[7])
[1]館人:掌管館舍的官吏。按,此館人曾奉君命接待過孔子,故稱之爲“舊館人”。[2]説:通“脱”,解下。驂:轅馬旁邊拉邊套的馬。賻(fù):贈送財物助人辦理喪事。[3]無乃:恐怕。已:太。[4]鄉(xiànɡ)者:剛才。[5]“遇於一哀”句,意思是遇見主人向我致哀甚爲專一,而使我不由得爲他流淚。一:專一。涕:泪。[6]“予惡夫涕之”句,意思是我厭惡那種態度:只爲他流淚,而没有相應的財物贈送。惡(wù):厭惡。夫(fú):那。[7]檀弓:春秋時魯國人,出現於篇首,因以名篇。古注举例《论语集解》(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孔曰久困則爲非不可以長處樂孔曰必驕佚仁者安仁包曰惟性仁者自然體之[2]故謂安仁[3]知者利仁[4]王曰知仁爲美故利而行之
[1]約:貧困。[2]體之:躬行仁道。之,代仁。[3]安仁:安於仁。行仁則心安。[4]利仁:利用仁。知道仁德有利而行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曰唯仁者能審人之所好惡[1]
[1]古人云:“貴仁者所好惡得其中也。”宋代邢昺疏云:“唯有仁德者無私於物,故能審人之好惡也。”
第二單元通論文字知識語言和勞動一道,伴隨着人類的産生而産生。有聲語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爲了把信息固定下來,流傳下去,或者把信息傳到遠方,人類經過漫長的摸索,最終創制了記録有聲語言的視覺符號系統——文字。一、漢字的結構與許慎“六書”説1.漢字的性質漢字基本上屬於表意體系文字。就漢字的構成來説,只有表意和形聲兩大類。漢字作爲成熟的文字體系從殷商的甲骨文算起,已有3400多年的歷史。漢字記録語言的方式,從總的方面來看,大致有三種:纯表意、纯表音、半表意半表音(形声字)。表音字是借用現成的字,或借用表意字,或借用形聲字,因此,與文字本身的構造無關。所以,就漢字的構成來説,只有表意和形聲兩大類。形聲字雖然帶有表音成分,但其音符有時又兼有表意作用,如:珥(玉做的耳飾,音符“耳”兼表意)。所以,漢字基本上屬於表意體系文字。2.許慎《説文解字》與傳統“六書”来源:傳統分析漢字結構,有“六書”的説法。“六書”之名始見於《周禮》。《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裏没有説出“六書”的具體内容,只是作爲教國子的六藝的一部分,大概是識字的科目。首次説出六書内容的,是東漢班固承襲西漢末劉歆《七略》而作的《漢書·藝文志》,它説:“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明確指出“六書”是指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這六種造字的方法。漢末鄭玄《周禮注》引劉歆再傳弟子鄭衆的解釋:“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對“六書”解釋最詳細的漢代學者是許慎。許慎在《説文解字叙》中提出“六書”的分目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並逐一下了定義,舉了例字。以上三家之説基本相同。清代以後,漢字結構的分析,一般采用許慎的名稱,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许慎的“六书”说(1)象形。許慎説:“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象形字是早期的圖畫文字,是從圖畫脱胎出來的。(2)指事。許慎説:“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所謂“視而可識”是説這種字的字形一看便知,所謂“察而見意”是説要仔細察看才能知道意義。(3)會意。許慎説:“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就是説,把幾個相關的字放在一起,合併它們的意義,表示出一個新的意義。(4)形聲。許慎説:“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聲字一定是合體字。形聲字由意符、聲符兩部分構成。(5)轉注。許慎説:“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關於轉注,歷來争論最多(互训、引申等),至今莫衷一是。(6)假借。許慎説:“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意思是説,語言中有某個詞,没有爲它專門造一個字,而是依照該詞的讀音找一個同音字來寄託該詞所表示的事物。3.關於形聲字意符與聲符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六種配置方式:左形右聲江姑誅財右形左聲頂期錦視上形下聲菜室簡露下形上聲斧愁婆資外形内聲固閣衢裹内形外聲聞問辯讎(1)意符与声符的位置在這六種基本配置中,以左形右聲最爲常見,其次是上形下聲;外形内聲、内形外聲則比較少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特殊的配置方式。如形在一角、聲在一角。(2)省聲和省形省聲就是省去聲符中的一部分珊,從玉,删省聲。(珊瑚)犖(luò),從牛,勞省聲。(毛色不純的牛)省形就是省去意符中的一部分屨,從履省,婁聲。(古代的鞋。漢以前名屨,漢以後名履)弑,從“殺”省,式聲。(臣殺君或子殺父)(3)一形一聲,是形聲字構成的基本形式。有些形聲字表面看起來是由許多字符組成,但分析形聲字,不能以字符爲單位,應當以意符、聲符爲單位。如:鴻。由氵、工、鳥三個字符組成。古人造“鴻”字時,所謂“以事爲名”,是以“鳥”爲意符,所謂“取譬相成”,是取“江”爲聲符,儘管“江”也是一個形聲字,有它的結構、音義,但用它造“鴻”字的時候,是整體作爲聲符拿過來使用的。(4)關於意符的表義作用意符所表示的意義只是某個字的本義所屬的義類,意符相同的字,其本義多屬於同一個意義範疇。意符作爲構字的字符,一旦確定下來之後,具有穩定性;而隨着社會的發展,有的字義發生了變化,這就出現了意符和字義脱節的現象。由於意符只表示義類,而不表示具體的字義,所以意符的確定就没有絶對的標準。(5)關於聲符的表音作用從現代漢字來看,聲符的表音作用是很微弱的,許多字聲符相同而讀音不同。如“江”與“紅”都從“工”得聲,而讀音不同。據統計,《説文解字》所收的形聲字有7504個,今讀音與聲符完全相同的只有355個,約占形聲字總數的4.7%(聲、韻相同而聲調不同的有753個,約占10%)。在造字之時,“取譬相成”,作爲聲符的那個字的讀音與該形聲字的讀音應該是相同或相近的,今天之所以二者讀音不同了,是由於語音的發展變化造成的。(6)關於聲符的表意作用有些形聲字的聲符兼有表意作用。關於這一點,許慎已經有所察覺。《説文解字》中的“亦聲”字,大多數是聲符兼有表意作用。許慎認爲它們是會意字,同時,構成會意字的字符之一兼表聲音。實際上“亦聲”字大多是加注意符的分化字(又稱古今字、區别字)。關於聲符的表意作用,宋人王聖美曾提出“右文説”(因爲形聲字的聲符大都處於右邊,所以認爲聲符表示意義的學説被稱作“右文説”),認爲“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宋人的“右文説”有其合理的成分,他們注意到聲符具有表意作用的現象,看到了從聲音研究語源的途徑,但是他們把問題過於絶對化,而且所舉例证分析説明也不够精細。二、古今字古今字指先後産生的、有區别字義作用的、形體不同的字,即古今區别字。古和今是相對而言的,没有絶對的時代標準。清儒段玉裁説:“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産生在前的稱爲古字,産生在後的稱爲今字。古今字是漢字在孳乳分化過程中所産生的一種歷史現象。造字之初,數量有限。而語言中的詞彙是相當豐富的,而且一個詞,尤其是常用詞,往往兼有幾種意義。爲了適應記録語言的需要,解决字少詞多的矛盾,古人主要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假借,如用本義爲兵器的“我”來記録語言中的代詞“我”,用本義爲簸箕的“其”來記録語言中的代詞“其”。二是詞義有引申分化,而字形不變,如兄弟的“弟”,引申出孝悌義,仍用“弟”來記録。但一個字的職能過多,或者説它兼有多種意義,容易産生混淆,這無疑會影響人們的交際。爲了交際的需要,人們就要想辦法分散這個字的職務。分散字的職能的主要辦法,是以這個字爲基礎另造新字。假借使字義過多,需要分化的,都發生在没有本字的假借階段。大致分三種情况(1)加意符爲字的假借義造區别字(2)加意符爲字的本義造區别字(3)一個字借爲他用,既爲假借義造字,又爲本義造字三、異體字異體字指音、義完全相同而只是形體不同的字。1
異體字的構成(1)造字方法不同,如:羴(會意,甲骨文作)—羶(形聲)、泪(會意)—淚(形聲)、埜(會意,甲骨文作)—野(形聲,從里予聲)、(會意,從田中四木)—囿(形聲,從囗[wéi]有聲);(2)同爲表意字而偏旁不同,如:鼓—鼔—皷、朙—明;(3)同爲形聲字而聲符不同,如:勛—勳、綫—線、昵—暱、烟—煙、訛—譌、褲—袴、蚓—螾、饋—餽;(4)同爲形聲字而意符不同,如:悖—誖、杯—盃、體—軆、迹—跡、雞—鷄、鱉—龞、嘆—歎;(5)同爲形聲字而聲符意符都不同,如:蹟—迹、村—邨;(6)同一意符、聲符而位置不同,如:鄰—隣、裏—裡、慚—慙、和—咊、雜—襍、群—羣、鵝—鵞、期—朞、闊—濶、够—夠2異體字與古今字的區别異體字不同於古今字,其區别不在於“古”與“今”,因爲異體字的産生也有古與今的問題,如“羴—羶”、“埜—野”;異體字與古今字的區别主要在於字形不同,其字義是否相等。如果字形不同的兩個字在音、義上完全相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那就是異體字;如果兩者只是在某個意義上相同,而産生於後者對於前者有區别字義的作用,那就是古今字。四、繁簡字關於繁簡字必須注意以下幾種情况:(1)同形字。有些簡化字與古書中的某些字同形,實際上是音義完全不同的字。(2)同音替代字。簡化字中有些來源於意義不同的同音字。(3)兩字共簡化爲一形。五、文字通假文字通假的定義文字通假指古代文獻書面語中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古人在記録語言中的某個詞時,一般是用本字,但有時也借用與本字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文字通假,有些是偶一用之。大概相當於現代人寫别字。東漢的鄭玄説:“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爲之,趣於近之而已。”這種通假現象會給閲讀古籍帶來麻煩。如果不知道古書中是通假,只是因形取義,就難免望文生義,造成錯誤。也有些通假字不是偶一用之,而是在古籍中常常出現。比如:“信”字的本義是言語真實,如《老子》八十章:“美言不信。”“信”經常被借來表示“伸展”的“伸”,如《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2.文字通假與“六書”中的假借的區别“六書”中的假借是“本無其字”,如借用已有的“來”(本義爲小麥)字,借以記録來往之來的“來”;用已有的“其”(本義爲簸箕)字,借來記録代詞“其”。文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但在書寫時却借用了另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它,如上文所舉的“蚤”通“早”。因此,“六書”中的假借是無本字的假借,一旦借用之後,就成爲該字的固定用法而被普遍使用;而文字通假是有本字的假借,其借用只是臨時的、偶然的,並不具有普遍性。3.文字通假與古今字的區别古今字是漢字在孳乳分化過程中形成的,是一種歷時的現象。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礎上産生的,因此,今字與古字在形音義上都有密切的聯繫,如:益—溢、州—洲、責—債、取—娶、昏—婚。文字通假是漢字在使用的過程中産生的,是一種共時的現象。通假字與本字之間除了語音相同或相近之外,在字形、字義上不一定有聯繫。如:蚤—早、歸—饋。因此,文字通假與古今字的區别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字産生之後,古人有時還用古字。【思考题】1爲什麽説漢字基本上屬於表意體系?2舉例説明什麽是“六書”,許慎關於“六書”的定義是什麽?3什麽是“古今字”?“古今字”與文字通假現象有什麽區别?4什麽是文字通假現象?“六書”中的“假借”與文字通假現象有什麽區别?5《説文》:“珊,從玉,删省聲。”“省聲”是什麽意思?6《説文》:“娶,取婦也,從女從取,取亦聲。”這樣分析有何不妥?7
《説文》:“寶,珍也,從宀、從玉、從貝,缶聲。”這樣分析有何不妥?文選《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約公元前372年—前289年)鄒(今山東鄒城)人。他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體系,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生活在列國諸侯混戰最激烈的時代。孟子提出“民貴君輕”、“春秋無義戰”,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提倡以仁義爲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的主張被認爲“迂遠而闊於事情”,不爲各國諸侯采納,孟子只好退而與弟子著書,即流傳至今的《孟子》。孟子長於辯論,善用譬喻,他的文章氣勢磅礴,雄辯有力,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極爲突出,對後世散文有很大影響。《孟子》共七篇,各篇分上下。篇名取自篇首二三字。《孟子》現在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經注疏》本(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以及宋代朱熹的《四書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今注举例齊桓晉文之事(梁惠王上)齊宣王問曰[1]:“齊桓晉文之事[2],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3],是以後世無傳焉[4],臣未之聞也。無以[5],則王乎[6]?”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7],莫之能禦也[8]。”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9]:‘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10]?”對曰:“將以釁鐘[11]。”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2],若無罪而就死地[13]。”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14]?”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爲愛也[15],臣固知王之不忍也。”[1]齊宣王姓田名辟疆。按,其祖先是姜姓齊國的大夫,後放逐齊康公而奪得齊國政權。齊宣王是田氏齊國的第四代國君。[2]齊桓、晉文指齊桓公和晉文公,他們都是春秋時的霸主。[3]道:説。[4]傳:傳述。[5]無以:不停止,意思是,如果一定要説的話。以,通“已”。[6]王(wànɡ):王天下,用王道統一天下。[7]保:安,安撫。[8]禦:阻擋。莫之能禦:莫能禦之。[9]胡齕(hé)是齊宣王的近臣。[10]之:到……去。[11]釁(xìn)鐘:上古的一種祭禮,殺牲以血涂鐘。[12]觳觫(húsù):恐懼戰抖的樣子。[13]就:走向。[14]識:知道。諸:“之乎”的合音字。[15]愛:吝嗇。王曰:“然。誠有百姓者[1]。齊國雖褊小[2],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爲愛也[3]。以小易大,彼惡知之[4]?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5],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6]。”曰:“無傷也[7]。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8]。”[1]誠:確實。[2]褊(biǎn):狹小。[3]無:通“毋”,不要。異:奇怪。[4]惡(wū):哪裏,怎麽。[5]隱:痛,憐惜。[6]宜:應當。按,這是一個感嘆句,謂語“宜乎”置於主語“百姓之謂我愛也”之前。
[7]無傷:没有損害,没有關係。[8]遠(舊讀yuàn):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遠。庖(páo)廚:厨房。古注举例《孟子章句》《孟子章句》,東漢趙岐撰。趙岐(?—公元201年),京兆長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人,初名嘉,字邠卿、臺卿,後因避難改名,《後漢書》有傳。“章句”是古注的一種,其特點是逐句逐章串講、闡發大意。不見諸侯(滕文公下)第三單元通論詞彙知識引言一詞多義現象是古今漢語共同的語言現象,只不過古代漢語由於單音詞占優勢,這種現象尤爲突出。例如“閒”(今分作“間”、“閑”),《漢語大字典》“閒”字條下有4個讀音。(1)jiàn,下有“空隙”、“距離”、“隔閡”、“間諜”、“偵伺”等15個義項;(2)jiān,下有“中間”、“近來”等5個義項;(3)jiǎn,下有“通‘簡’”等3個義項;(4)xián,下有“空間寬大”、“空閒”等4個義項。共有27個義項(按,音項(3)下的三個義項均屬假借義,當排除在外)。一個詞的義項儘管錯綜複雜,但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有源有流。源,一般就是詞的本義;流,就是詞的引申義。掌握詞的本義,正確地理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關係,瞭解詞義引申變化的規律,這對於準確地理解詞義,提高閲讀古書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一、詞的本義詞的本義當指造詞之初所表示的意義,即詞的原始義。但文字産生之前某詞的原始意義已無從知道,所以通常所説的詞的本義,不一定就是詞的原始義,而是指造字之初所記録的詞的意義,即文字形體結構所反映的且有文獻材料印證的意義。從分析漢字字形入手可以探求本義。有兩點需要注意:(1)探求本義當分析古字字形最好是甲骨文、金文。因爲甲骨文、金文距離造字的時代最近,爲我們分析字形、辨認本義提供了可靠的根據。(2)不能分析假借字字形去探求本義案例:来、难等字探求本義不僅要分析字形,還要有古代文獻的材料加以證實。二者結合起來,求出的本義才是可靠的。二、詞的引申義1.詞義引申的方式(1)直接引申(又稱輻射式引申)。指從本義直接引申出引申義。(2)間接引申(又稱鏈條式引申)。指從引申義再引申出新義。2.詞義引申的途徑(1)類比:是指引申義與本義所指稱的對象具有某種相似之處,可以通過類比的途徑實現引申。(2)推演:是指引申義與本義所指稱的對象相互關聯,可以通過連類而及的途徑實現引申。3.引申義的讀音和書寫形式詞的本義和引申義通常是用一個字來表示的,讀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詞的引申義改變了讀音,有的後來還爲引申義另外造了字。例如:道:由道路、途徑引申爲引導,改讀dǎo,後寫作“導”。有的語音未變,但却造了新字。如:反:由翻轉引申爲返回,後寫作“返”。凡詞義引申之後,讀音或字形隨之改變的,應視爲新詞。4.引申義和假借義的區别引申義是從本義派生出來的,與本義有聯繫(直接的、間接的),而假借義與本義無關。如上文提到的“閒”,其本義是縫隙,後引申出“間隔”、“嫌隙”、“偵伺”、“離間”、“安閒”諸義,這些意義與“閒”的本義都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不再贅述。但《淮南子·要略》中有“死陵者葬陵,死澤者葬澤,故節財薄葬閒服生焉”,其中的“閒”是簡略的意思。(按,閒服,指服喪三個月。)“閒”的簡略義不是從“縫隙”義引申出來的,而是借“閒”之音、之形,表“簡”之義。因此,“簡略”是“閒”的假借義。無論是本無其字的假借,還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其義均與該字的本義無關,都是假借義。通常所説的一詞多義不包括假借義。縫隙義、空隙義、空閒義之“閒”與簡略義之“閒”屬異詞異義,是同形詞。三、詞義的發展語言中的詞彙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往往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意義差别。要有歷史的觀點,尤其要注意現在仍然使用的詞在不同歷史時期意義的差别。例如在“緒論”中曾經提到過的“臉”這個詞。白居易《王昭君二首》中有“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有人解釋説,“臉銷紅”就是昭君的臉不再紅潤,這樣解釋是不妥的。其實在唐代“臉”指的是女子目下頰上涂脂粉的地方。所以,宋代詞人晏殊《破陣子》詞中有“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因爲是兩頰,所以叫雙臉。至於臉指整個面部,那是後代的事了。1.新義的産生和舊義的消亡新義的産生和舊義的消亡是指詞在發展過程中,義項的增加或减少。义项增加如:“履”义项消亡如:“武”2.詞義範圍的變化:擴大、縮小與轉移(1)詞義擴大一是具體意義引申爲抽象意義間:由門的縫隙引申爲隔閡、嫌隙。節:由竹節引申爲節令、節拍、章節。閑:由栅欄(《周禮·夏官·虎賁氏》:“舍則守王閑。”)引申爲道德規範(《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閑。”)。理:由治玉引申爲治理。二是由專名引申爲普通名詞江:本專指長江,後泛指河流。河:本專指黄河,後泛指河流。(2)詞義縮小。指詞的指稱範圍縮小了。如:
蟲:本是一切動物的通稱。《説文》:“蟲,有足謂之蟲。”《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聖人。”現在的“蟲”單用的時候主要指昆蟲
子:小孩,兼指男女。《戰國策·趙策》“鬼侯有子而好”中的“子”就是指的女兒。後來其指稱範圍縮小了,只指兒子。妃:本指配偶。《左傳·桓公二年》:“嘉耦曰妃。”後專指帝王之妻。朕:先秦爲第一人稱代詞。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從秦始皇開始,“朕”專用於皇帝自稱。(3)詞義轉移。指詞的意義由一個範圍移動到了另一個範圍。如:兵:本來的意思是兵器,成語“短兵相接”、“棄甲曳兵”都反映了這個詞的原義。現在指士兵。兵器是一種器物,士兵是人,兩個意義很明顯屬於兩個不同的範圍,這就是意義的轉移。
涕:本指眼泪。《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爲,涕泗滂沱。”毛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涕”與“泗”本來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由於彼此相關,“涕”引申出“泗”的意義,發生了詞義的轉移。漢代就有了這種用法,如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
脚:本指小腿,《吕氏春秋·觀表》:“古之善相馬者……陳悲相股脚。”“股”是大腿,“脚”是小腿。至於今之脚,古人稱“足”。後來“脚”引申出“足”義。想想还有哪些类似的字?3.詞義色彩的變化詞義色彩主要是指詞的感情色彩。有的詞原先是褒義詞,後來却含有貶義。如:爪牙有的詞原來屬中性詞,後來含有貶義。如:玩弄促使詞義發展的原因是社會的發展。由於社會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化,新事物不斷産生,舊事物不斷消亡,人們的認識不斷改變,詞義也隨之不斷變化。【思考题】1.什麽是詞的本義?2.從分析漢字字形入手探求本義,需要注意什麽?3.舉例説明詞義引申的方式。4.舉例説明詞義引申的途徑。5.舉例説明詞義的歷史變化。文選孟子见梁惠王今注举例逢蒙學射於羿(離婁下)逢蒙學射於羿[1],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爲愈己[2],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3]。”公明儀曰[4]:“宜若無罪焉[5]?”曰:“薄乎云爾[6],惡得無罪[7]?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8],衛使庾公之斯追之[9]。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10],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11]!’問其僕曰[12]:‘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13],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14],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爲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15]。’抽矢扣輪,去其金[16],發乘矢而後反[17]。”[1]逢(pánɡ)蒙:古之善射者。羿(yì):據《左傳·襄公四年》,羿爲夏有窮氏國君,因夏民以代夏政,沉於田獵,不修政事,後爲家臣所殺。[2]惟:只有。按,“唯”是應答聲,“惟”是思考,“維”是繩子,三字本義不同,但是在虚詞的用法上可以通用。愈(yù):勝過,超過。[3]焉:於此,指在這件事上。[4]公明儀:魯國的賢人。[5]宜若:似乎,好像。[6]薄:輕微。云爾:表示限止的語氣,相當於“而已”。[7]惡(wū):哪裏,怎麽。[8]子濯孺子:鄭大夫。子濯(zhuó),姓。[9]庾公之斯:衛大夫。[10]疾:指瘧疾(趙岐説)。[11]夫(fú):語氣詞。[12]僕:御者。[13]尹公之他:《左傳·襄公十四年》作“尹公佗”,參看注[17]。[14]夫(fú):代詞,那。[15]廢:放棄,停止。[16]金:指箭頭。[17]發:發射。乘(shènɡ):四。反:即“返”。按,《左傳·襄公十四年》:“公出奔齊,孫氏追之,敗公徒于阿澤,鄄人執之。初,尹公佗學射於庾公差,庾公差學射於公孫丁。二子追公,公孫丁御公。子魚曰:‘射爲背師,不射爲戮。射爲禮乎?’射兩軥而還。尹公佗曰:‘子爲師,我則遠矣。’乃反之。公孫丁授公轡而射之,貫臂。”[公:衛獻公。孫氏:孫林父。阿(ē)澤:澤名。鄄(juàn):衛地。佗:音tuó。差:音chāi。子魚:庾公差。軥(qú):車軛兩邊下伸反曲夾貼馬頸的部分。]與《孟子》此事相似,但頗有出入,孔穎達疏:“《孟子》,辨士之説,或當假爲之辭。此傳應是實也。”古注举例《孟子注疏》《孟子注疏》,又名《孟子正義》,宋孫奭(shì)撰,是爲東漢趙岐注所作的疏,收入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孫奭(公元962—1033年),字宗古,北宋著名經學家,博州博平(今山東茌平)人,《宋史》有傳。《孟子注疏》一書的真僞有疑問。宋代朱熹首先在《朱子語類》中指出此書是“邵武士人”假託孫奭之名的僞作,《四庫全書總目》亦主此説,目前其真僞還難以斷定。古注举例《孟子章句》内容《孟子注疏》[1]間(jiàn):處在……中間。[2]無已:意思是,如果一定要説的話。已,停止。[3]効死:效力至死。[4]畔:通“叛”。[5]厠:置於。白文举例第四單元通論字典辭書一、辭書源流簡介字典辭書是工具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古代漢語,常常會遇到一些生僻的字和詞,既不知道它們的讀音,又不了解它們的意義;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字和詞,它們與現代常見的意義差别很遠,還會遇到一些不大好懂的成語典故。這些都要依靠字典和辭書來解决。因此,在學習古代漢語的過程中,必須學會使用字典辭書。古代的训诂方法漢字有形,有音,有義;所以訓詁方法就有“形訓”、“音訓”、“義訓”三種;中國古代的字典辭書的編纂方式亦隨之有“據形系聯”、“同音類聚”、“同義類聚”三大類。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云:“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以下,義書也;《聲類》以下,音書也;《説文》,形書也。”形書即按部首編排、通過分析漢字形體結構解釋字義的字書,中國最早的字書是東漢許慎的《説文解字》,字書系列有《玉篇》、《類篇》、《字彙》等;義書即按義類編排的訓詁之書,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解詞義的辭書是漢代初年成書的《爾雅》,訓詁之書的系列有《廣雅》、《埤雅》、《爾雅翼》等;音書即按照字音分韻編排的韻書,中國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期李登的《聲類》,韻書系列有《切韻》、《廣韻》、《集韻》等。二、查閲字典辭書的三個環節1.檢字2.定音3.取義1.檢字檢字首先要瞭解字典辭書的編排體例。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形序,一是音序。形序是指按部首和筆畫排列。按部首和筆畫檢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字典辭書的部首與漢字結構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2)不同的字典辭書對同一個字取部不同。(3)各字典辭書部首的設置不完全一致。(4)新舊字形的筆畫不同。四角号码形序還包括按號碼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號碼。這種檢字法把每個漢字的四角形狀分爲十種形式,分别用0至9十個號碼代表,其順序爲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可參看《辭源》“四角號碼檢字法”)。如:截———4325。四角号码,汉语词典常用检字方法之一,用最多5个阿拉伯数字来对汉字进行归类。四角号码检字法由王云五发明,他并在1925年5月著《号码检字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四角号码的笔形和代号四角号码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块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音序音序是指按音序排列。民國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辭書多是按平上去入四聲和平水韻106韻分列,如《佩文韻府》、《經籍纂詁》等。當代編寫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辭書,一般按漢語拼音方案字母順序排列,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字典》等。形序編排與音序編排各有利弊。如音序檢字,必須知音,而恰恰一些待查的字,我們不知道它的讀音,有些字我們知道它現在的讀音,但不知它在平水韻中屬於哪一韻部;至於部首檢字,必須明瞭待查字的部首,由於漢字部首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而有些待查字的部首一時又難以確定,這樣,往往要翻查數次。比如查《左傳·隱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潁”中的“潁”字,很可能先查“頁”部,再查“匕”部,最後才查“水”部。從檢字的角度來説,音序檢字、部首檢字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當代新版的字典辭書,無論是按部首排列的,還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書中都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檢字法供選用。在檢字時,如果對某字的部首不清楚,或對舊字形、繁體字不大熟悉,要善於利用字典辭書中的“難檢字表”、“新舊字形對照表”、“繁簡字對照表”等。在使用某一部字典辭書之先,要對該字典辭書有一個總體的瞭解,要認真讀一下“前言”、“凡例”、“部首排檢法説明”,還要看看是否有“補遺”、“勘誤”、“附録”之類。這些看似小事,其實很重要。如果只圖省事,結果常常事功半,反而浪費了時間。2.定音要確定讀音,首先要瞭解字典辭書的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有三種:(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的“戌音恤”、“汜音祀”之類。(2)反切。這是我國古代字典辭書中運用最爲普遍的注音方式。反切是用兩個字來拼合被切字的讀音,反切上字取其聲母,反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漢語拼音方案制定以前,1913年由讀音統一會創制了一套注音字母(後改名爲注音符號),即ㄅㄆㄇㄈ等四十個字母。定音与取义定音是和取義聯繫在一起的。漢語中的常用詞大多是多音多義詞,讀音不同,意義有别。例如《孟子》中有“此率獸而食人也”,又有“治於人者食人”,之所以前句“食”讀shí,後句“食”讀sì,是因爲兩句中的“食”意義有别,前句的“食”是“喫”的意思,是及物動詞的一般用法,後句中“食”是“給……喫”的意思,是使動用法。正確取義是定音的根據。3.取義取義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閲讀古書綜合能力的體現。能否正確取義是使用字典辭書的關鍵所在。在取義問題上,至少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仔細看字典辭書義項下的書證。不同的義項所出現的語言環境往往或多或少有些差異,這些只有仔細閲讀書證才能體會到。第二,字典辭書中,每個詞的義項都具有概括性;但無論設多少個義項,都不可能把該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所能表達的意義完全概括進去。三、根據需要使用字典辭書1.查檢字音和字義如果要查一般的常用字,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就够了。該字典是供學習古代漢語用的小型專科性字典,收常用字6400餘個,同時酌收少量的雙音詞,約2500多個。字條按音序排列,以簡體字作字頭,字頭後面的括號内標明繁體字、異體字,義項依本義(或基本義)、近引申義、遠引申義、假借義排列。該字典釋義較準確,例句難點有解釋。特别是[注意]和[辨]對學習古代漢語很有參考價值。另外,書後還附有《難字表》,收2600餘字,只注音、釋義,不引書證,可作爲正文的補充。該字典的不足是:書證多不考慮始見書,只求典型易懂,這不利於對詞義時代性的掌握;此外,以簡體字作字頭,查繁體字則有一定困難。《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人奉敕編纂的,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采用部首排列法,分成214個部首,又根據十二地支分爲十二集。釋字體例是先音後義。注音列歷代主要韻書的反切,釋義兼引古注,這對於我們查閲字的古音古義無疑是有幫助的。這部字典在中國字典辭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當代出版的字典辭書,無論是部首的設置還是編排體例,都脱胎於《康熙字典》。但這部字典使用起來比較困難:一是注音用反切和直音;二是字的歸類與當代通行的字典辭書不完全一樣,有些形近者分别歸入幾部,如“條”(木部)、“脩”(肉部)、“絛”(糸部);三是没有標點;四是釋義往往拘泥於古代原有的訓詁,或不够準確,或失於簡略。所以,現在閲讀古書時,查檢字音字義一般很少用《康熙字典》。2.查檢詞語和典故《漢語大詞典》是一部大型的、歷史性的漢語語文詞典。全書12卷,共收詞目約37萬條,5000餘萬字。該詞典單字采用部首檢索法編排,立目用字均采用繁體字,古代書籍例證用繁體字,釋義用簡體字。注音依次標注現代音與古音。古音包括中古音和近古音,以中古音爲主,用反切標注。反切後依次列聲調、韻部與聲類。釋義突出“古今兼收,源流並重”的特點,書證也因之古今兼有,以反映古今詞語及其意義的發展變化。《漢語大詞典》是目前收複音詞語最多的詞典,例如,該詞典“垂”字詞條下,除上述《古代漢語詞典》所立24個複音詞條之外,還有“垂及”、“垂亡”、“垂天”、“垂天翅”、“垂天翼”、“垂不朽”、“垂水”、“垂手”、“垂仁”、“垂心”、“垂世”、“垂目”、“垂式”、“垂耳”、“垂涎欲滴”、“垂頭喪氣”、“垂簾聽政”、“垂露”、“垂顧”、“垂鑒”、“垂體”、“垂纓”等,共計179個複音詞條。《漢語大詞典》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是目前最重要的大型工具書之一。《辭源》《辭源》最早出版於1915年,是一部較大規模的語文辭書。該詞典以語詞爲主,兼收百科;結合書證,重在溯源。該詞典單字采用部首檢索法編排。單字條的組成包括字頭、中文拼音、注音字母、《廣韻》的反切與聲紐、釋義、書證;複音詞條的組成包括釋義和書證。多義詞的解釋一般以本義、引申、通假爲先後次序。全書使用繁體字。古書中較常用的詞語,在《辭源》中一般都有收録,引證資料也比較完備,是閲讀古籍的重要辭書之一。3.查檢虚詞和特殊詞語虚詞詞典有清代學者王引之的《經傳釋詞》、近人楊樹達的《詞詮》、今人楊伯峻的《古漢語虚詞》,都很有價值。其中,《古代漢語虚詞通釋》後出,它充分吸收了前人和當代學者同類著作的研究成果,而且,由於引例(除韻文外)都作了譯述,所以通俗易懂。該詞典詞目按音序排列,特點有三:一是收詞範圍較寬,共收虚詞549個;二是説解詳盡;三是引例豐富。《佩文韻府》《佩文韻府》是清代張玉書等奉敕編撰的,成書於康熙五十年。全書依韻編次,按平水韻分106卷。該書在編排上與其他字典辭書不同的是,以單字統詞語,齊下字。即單字下,列尾字與此字相同的詞語典故。每個字頭之下分三部分:[韻藻]、[對語]、[摘句]。4.其他專門性工具書學習古代漢語的過程中,有些專門問題還需求助於專門性的工具書。如查檢人名和人物生平事迹的《中國人名大辭典》、《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等;查檢職官的《歷代職官表》等;查檢地名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國歷史地圖集》等;查檢歷史年代的《中國歷史紀年表》、《兩千年中西曆對照表》等;查檢書目文獻的《四庫全書總目》、《書目答問》、《藝文志二十種綜合引得》等;查檢先秦經傳文句出處的《十三經索引》,以及查檢專書字詞出處的各種專書索引(或“引得”),等等。【思考题】1.按部首和筆畫檢字需要注意什麽?2.爲什麽説形序編排與音序編排各有利弊?3.爲什麽説正確取義是定音的根據?文選《左传》《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史修訂而成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質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242年間的歷史。漢時在,《春秋》被列爲“五經”之一,故又稱《春秋經》。《左傳》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作。其仿照《春秋》體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260年間春秋各國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我國第一部叙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左傳》原分别刊行。晉杜預始以《左傳》分年附於《春秋》之下,以《左傳》釋《春秋》,作《春秋經傳集解》。所謂“集解”,是集經、傳而解之的意思。今注举例晉靈公不君[1]。厚斂以彫牆[2]。從臺上彈人[3],而觀其辟丸也[4]。宰夫胹熊蹯不孰[5],殺之,寘諸畚[6],使婦人載以過朝[7]。趙盾、士季見其手[8],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9],則莫之繼也[10]。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11],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1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13]。’夫如是[14],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15],豈唯羣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唯仲山甫補之[16]。’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17]。”[1]晉靈公:名夷皋。君:用作動詞,行君道。[2]厚:重。斂:征收賦税。彫:畫。[3]彈(tán):用彈(dàn)弓射。[4]辟:躲避,後寫作“避”。[5]宰夫:厨師。胹(ér):燉。熊蹯(fán):熊掌。孰:熟,後寫作“熟”。[6]諸:“之於”的合音字。畚(běn):用草繩或竹篾編成的盛物器具。[7]朝:朝廷。[8]趙盾:晉國正卿,謚號宣子。士季:名會,晉大夫。[9]入:納,接受。[10]莫:否定性的無定代詞,等於説“没有誰”、“没有什麽”。之:代進諫這件事,做“繼”的賓語。[11]三進:往前走了三次。溜:通“霤”(liù),屋檐下滴水處。[12]稽(qǐ)首:叩頭至地。[13]引自《詩經·大雅·蕩》。靡:否定性的無定代詞,作用同“莫”。鮮:少。克:能。[14]夫:句首語氣詞,表示下面要發表議論。[15]社稷之固也:“社稷之固也賴之”的省略形式。[16]引自《詩經·大雅·烝民》。袞(ɡǔn):天子禮服。這裏指天子。闕:通“缺”,過失。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甫:古代成年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17]袞:喻君位。古注举例《春秋經傳集解》,晉杜預注,附唐陸德明音義。
杜預(公元222—285年),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學者,是晉滅吴的統帥之一。《晉書》有傳。杜預酷好《左傳》,自稱有“左傳癖”,著《春秋經傳集解》,始將經傳合一。他博學多能,“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杜预集解陆德明音义第五单元通论語法知識(一)稳定的语法在漢語的發展過程中,語法同語音、詞彙相比是最穩定的。古今漢語在語法方面有很多相同之處。例如,古今漢語詞序基本相同,主語在謂語之前,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前,數千年都是這樣;古漢語中一些重要的虚詞:之、以、而、於、與、則、雖、如等,至今還在書面語中通用。但是,在漢語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語法也發生了某些變化,這樣,古今漢語的語法又有其不同之處。一、詞類活用1.詞類活用的界定(1)詞類活用是指古代漢語中詞的臨時轉類現象。(2)同形詞不是詞類活用。(3)兼類詞不是詞類活用。(4)詞義引申不是詞類活用。(5)名詞作狀語不是詞類活用。(1)詞類活用是指古代漢語中詞的臨時轉類現象。漢語詞類的劃分,基本上是古今相承的。古代漢語的詞類也同現代漢語一樣分爲實詞和虚詞兩大類。實詞主要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虚詞主要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在古代漢語中,一個詞屬於哪個詞類是比較固定的,即詞有定類。各類詞在句中擔任的職務也有一定的分工,即類有定職。如:名詞———主語、賓語、定語;動詞———謂語;形容詞———謂語、定語、狀語。但是,古代漢語中,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而靈活運用,在句中臨時轉類。词类活用与统计在界定詞類活用時,我們運用了統計方法。因爲,既然詞類活用是一種臨時的、偶然的現象,其出現頻率必然低。因此,區分詞的兼類與活用,頻率統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考察範圍當以文言的源頭———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爲主。我們講詞類活用現象,是針對實詞而言的,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等。举例《吕氏春秋·大樂》:“天地車輪。”高誘注:“輪,轉。”考察春秋戰國時期的9部文獻,輪共出現34例,均爲名詞用法,義爲“車輪”。“輪”在《吕氏春秋》中用作動詞也是一種臨時的轉類。(2)同形詞不是詞類活用。以“之”爲例。“之1”———動詞“牛何之”;“之2”———代詞“之二蟲又何知”。我們不能説,動詞“之”是代詞“之”的活用,反之亦然。因爲“之1”、“之2”是兩個詞義毫不相干、用法完全不同的詞,它們只是用同一字形“之”記録下來的同形詞。同形詞之間無所謂詞類活用問題。至於詞類活用則不然,活用詞的基本詞義與其活用時的臨時詞義之間有着有迹可尋的聯繫。(3)兼類詞不是詞類活用。兼類詞是指一個詞兼兩個或兩個以上詞類。例如“雨”,a.雨水。《孟子》:“沛然下雨。”b.降雨。《詩經》:“雨我公田。”義項a———名詞,義項b———動詞。考察甲骨文字形爲,釋爲義項a、義項b皆可;考察先秦13部文獻,義項a有115例,義項b有96例。這表明:“雨”的義項a、義項b都是它的基本詞彙意義“雨”的名詞用法、動詞用法都是它的本用。因此,對於兼類詞來説也無所謂詞類活用問題。詞類活用與兼類並没有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一詞多義導致了詞的兼類;而詞由單義演變爲多義,詞類活用是途徑之一。(4)詞義引申不是詞類活用。這個問題和上個問題是相關的。例如:“坐”,依古文字形,象二人對坐土上之形(即席地而坐),是動詞。後來引申出“座位”義(後寫作“座”),如《史記》:“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有的書將“坐中”之“坐”解釋爲動詞活用爲名詞是不對的,因爲詞類活用是一種共時的語言現象,詞義引申是詞義的歷史發展。二者不能混同。當引申義已進入該詞的詞義系統之後,就不能再用詞類活用去解釋了。“寇”、“王”例也是這個道理。(5)名詞作狀語不是詞類活用。一般《古代漢語》教材都把名詞作狀語列爲詞類活用,如“豕人立而啼”中的“人”。這樣説不妥。因爲在古代漢語中,普通名詞(區别於時間名詞、處所名詞)作狀語是比較普遍的。這從現代漢語中的成語、複合詞即可見一斑。舉例如下:
複合詞:冰凉、血紅、蠶食、鯨吞、響應、席捲成語:抱頭鼠竄、狼吞虎咽、虎視眈眈、風馳電掣、龍騰虎躍、風起雲涌、玉潔冰清、星羅棋布、雷厲風行正因爲在古代漢語裏名詞作狀語不是臨時的、偶然的現象,所以,我們不把它看作詞類活用。2.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1)動詞的使動用法。關於動詞的使動用法,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研究動詞的語法功能要以義項爲單位。第二,少量及物動詞也有使動用法,從而造成本用與活用同形。第三,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總要和賓語共現,因此,不及物動詞帶賓語,往往是使動用法的標誌。(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使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举例高其閈閎,厚其墻垣,以無憂客使。(《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閈閎(hànhónɡ):里巷的門。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搆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孟子·梁惠王上》)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衆之。(《吕氏春秋·孝行》)形容詞用如使動時,賓語偶爾也有不出現的情况。例如: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荀子·天論》)(3)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名詞用作動詞時,使它的賓語成爲該名詞所指稱的人或事物。例如: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名詞中的附類方位詞也有使動用法。例如:我疆我理,南東其畝。(《詩經·小雅·信南山》)古代漢語中名詞的使動用法較爲罕見。保存在今成語中的有“汗牛充棟”等。3.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所謂意動用法,是指主語認爲賓語具有某種性質、狀態,或認爲賓語屬於某類人或事物。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動詞没有意動用法。(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見棠姜而美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2)名詞的意動用法。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盡心下》)区别形容词、名词的意动与使动意动使动意動用法表達的是主觀上的認識(感覺),是心理活動,如前面《孟子》引例中的“小天下”,就是孔子登上泰山後的主觀感覺,而賓語指稱的事物“天下”在客觀上並未發生變化。而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一般不能出現在“使令”動詞、“能願”動詞之後。使動用法則不然,它所表達的是已經或將要存在的客觀事實。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可以出現在“使令”動詞、“能願”動詞之後4.名詞活用爲一般動詞名詞活用爲動詞,最常見的是用作一般動詞。(1)事物———成爲該事物,例如:微禹,吾其魚乎。(《左傳·昭公元年》)魚———成爲魚。(2)事物———以該事物爲工具的動作,例如:從左右,皆肘之。(《左傳·成公二年》)肘———用肘制止。(3)事物———以該事物爲對象的動作,例如:大庖不豆。(《吕氏春秋·貴公》)豆———排列豆。(4)方位———向該方位移動。例如: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東———向東(進發)。5.詞類活用的語法條件(1)名詞、形容詞活用爲動詞的語法條件。第一,名詞、形容詞出現在代詞前面,活用爲動詞。第二,名詞、形容詞出現在結構助詞“所”後面,活用作動詞。第三,名詞、形容詞出現在助動詞“能”“可”“敢”“欲”等後面,活用爲動詞。第四,名詞出現在副詞後面,活用爲動詞。第五,名詞後面用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爲動詞。第六,名詞用連詞“而”連接時,常活用作動詞。注意,有三種情况要除外。一是時間名詞不在此例,例如: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國語·魯語》)講貫:講習。
二是名詞作謂語的描寫句例如: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左傳·文公元年》)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勸學》)三是主謂之間的“而”亦不在此例,例如:相鼠有皮,人而無儀。(《詩經·鄘風·相鼠》)上述三類例句中黄色填充的名詞,雖然用連詞“而”連接,但仍是名詞。(2)形容詞、動詞活用爲名詞的語法條件。形容詞、動詞出現在動作動詞或介詞之後,充當賓語,一般活用爲名詞举例賢主忠臣不能導愚教陋。(《吕氏春秋·樂成》)愚、陋:指愚陋之人。救溺者濡,追逃者趨。(《吕氏春秋·舉難》)溺:指溺水之人。逃:指逃亡之人。二、名詞作狀語四種類型1.表示比喻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庶民子來。(《孟子·梁惠王上》)2.表示對人的態度彼秦者,……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君爲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业务员2024年工作计划
- 2024年新学期幼儿园财务工作计划
- 中学科研室教学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
- 大学新学期班级工作计划范文参考
- 2024年扶贫资金分配计划
- 重固小学信息学科工作计划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某年工作计划
- 幼儿园年度相关工作计划
- 学年度六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高一年级组上学期的工作计划
- 《基因工程疫苗》课件
- 2024年法律知识法治建设知识竞赛-中医药行业普法知识竞赛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宽容开放兼容并蓄》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4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
- 梯子安全使用管理规程
- 王者战队群管理制度
-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 《组织效能的底层逻辑、方法论框架与案例解析》研究报告
- 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相关问题分析
- 认可标识使用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