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50吨清洁茶叶粉建设项目
TOC\o"1-5"\h\z
前言 1
第一章项目概况 2
1.1.1项目名称 2
1.1.2建设地点 2
1.1.3项目性质 2
1.1.4建设期 2
1.1.5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2
1.1.7资金筹措 2
1.1.8建设规模 2
1.1.9主要经济指标 3
1.1.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3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
1.3研究范围 4
1.4综合评价 4
\o"CurrentDocument"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2
2.1.1XX新区发展要求背景 5
2.1.2国家宏观政策建设背景 6
2.1.3区域产业建设背景 7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8
2.2.1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富民强市的需求 8
2.2.2茶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8
2.2.3QS认证制度实施的需求 9
2.2.4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需求 9
\o"CurrentDocument"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9
3.1项目区有利条件分析 10
3.1.1茶粉市场看好 10
3.1.2外部条件良好 11
3.1.3自然条件适合种茶 12
3.1.4基础设施完备 13
2.2.3政府政策支持 13
3.2项目区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13
3.2.1茶园基础差、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 13
3.2.2名优茶产量低 13
3.2.3产业经营分散 14
3.3建设条件SWO分析 14
3.3.1优势分析 14
3.3.2劣势分析 15
3.3.3机遇分析 15
3.3.4威胁分析 15
\o"CurrentDocument"
第四章茶粉及生产工艺概况 16
4.1茶粉概况 16
4.2绿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16
4.3速溶茶粉及生产工艺 17
4.4纯茶饮料 20
\o"CurrentDocument"
第五章项目发展史记建设单位概况 21
5.1项目发展史 23
5.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3
5.3法人团队情况 23
\o"CurrentDocument"
第六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23
6.1市场分析 23
6.1.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24
6.1.2生产前景分析 25
6.2经营策略和营销模式 26
6.3销售队伍及营销网络建设 27
6.4市场风险 28
\o"CurrentDocument"
第七章项目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 28
7.1选址理由 28
7.2建设条件 11
7.2.1自然条件 28
7.2.2基础设施条件 28
7.2.3技术条件 28
7.2.4资源条件 29
7.2.5原材料供应及加工 29
7.2.6其他施工条件 29
\o"CurrentDocument"
第八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 30
8.1项目实施方案 30
8.1.1建设方案指导思想及理念 30
8.1.2项目规划及布局 32
8.1.3环保及消费措施 34
8.1.4项目组织管理 36
8.1.5安全生产及食品卫生 38
8.1.6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38
8.2项目建设内容 40
8.2.1厂房建设及产品加工要求 40
8.2.2茶粉加工建设标准 40
8.2.3设备方案 41
8.2.4建设规模 41
8.2.5建设内容 41
8.3辅助工程与配套工程建设 41
8.3.1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 41
8.3.2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 42
8.3.3节能减排措施 42
\o"CurrentDocument"
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2
9.1投资估算范围 42
9.2投资估算依据 42
9.3总投资估算 43
\o"CurrentDocument"
第十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44
10.1项目评价 44
10.2概算原则 44
10.3经济评价与研究结论 45
10.4财务评价 46
10.4.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报 46
10.4.2销售收入及成本估算 47
10.5具体指标 42
10.6不确定性分析 49
10.6.1盈亏平衡分析 49
10.6.2敏感度分析 50
10.7社会效益分析 51
\o"CurrentDocument"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51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51
11.2问题及建议 53
项目建设前言
为全面提升XXXX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XX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3月30日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 作为发展农村经
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作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重大举措来抓,认真分析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增强加快
茶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把茶产业培育成XXXX市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结合项目区很具发展有机茶的独特生态环境和 XXXX农民群
众踊跃种茶的热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新建XXXX市XX新区年产50吨茶粉生产线建设项目,有效对接和延伸我市茶叶向深加工产业升级, 努力成为XXXX
市新的城市名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美丽新凉都奠定基础。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50吨茶粉生产线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1.1.2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于xxxx市XX新区
1.1.3项目性质:新建工程
1.1.4建设期:12个月
1.1.5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实施单位:xxxx春芯茶叶有限公司
(2) 法人代表:
(3) 注册资本:128万元
(4) 公司地点:xxxx市XX县XX新区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投资规模:1500万元
固定资产:1353万元
流动资金:147万元
1.1.7资金筹措
1000万元,
本项目共需资金1500万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申请银行贷款350万元,请求上级政府部门扶持150万元。
1.1.8建设规模
(1)占地面积13333.2平方米(合计20亩)。
新建清洁茶叶粉加工厂房面积 2000平方米;达产时年产
茶叶粉50吨。
1.1.9主要经济指标
生产能力:年产清洁茶叶粉50吨。
财务指标
达产年销售收入2460万元;
达产年总成本1903.32万元;
达产年利润净额417.06万元;
达产年利税总额139.02万元;
达产投资利润率30.86%。
1.1.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能刺激农民种植积极性, 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业化
经营,对农民增收致富,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直接安排社会闲置劳动力上百人;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的阳光产业、 福
民产业。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xx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2010
年远景目标规划》;
(2)《xxxx省“十一五”轻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初审稿);
(3)《xxxx省xxxx市“十一五”轻工业发展规划》(讨论稿);
(4)《xxxx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5) 《xxxx市“十一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
(6) 《xxxx市1998年至2010年茶叶产业建设规划》;
(7) 《xxxx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
(8) 《xxxx市种植“十一五”发展规划》;
(9) 《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1) 《xxxx市中心城区石桥组团、石龙组团控制性详细规
划》。
1.3研究范围
本项目项目建议书有关内容和要求,在提供有关资料的
基础上,结合实地勘探情况,就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和计算:
(1) 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 项目目标及建设内容;
(3)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方案;
(4) 环境保护、节能、安全卫生及消防;
(5) 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
(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4综合评价
XXXX是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也就没有足够财力反哺农业。作为全市农业支柱产业的茶叶,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且基本处于初加工阶段,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都相当低。因此,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及创新产品种类,提升我市茶叶产业水平,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和现有经济、技术势力、市场行情,通过资产重组,资源共享增值,形成上规模、档次的产业开发,完成产业升级,使我市茶叶产业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继续为国民
经济作出贡献,本项目的实施成功,茶粉生产的相关技术可以推广其他茶叶生产企业,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本项目针对我市茶叶资源需要整合、 管理需要提高、设备需
要更新、产品需要升级,才能做大增强、做好我市茶叶产业。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对我公司茶叶产业升级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为茶叶及茶粉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XX新区发展要求背景
XX新区将依托铁路编组站和杭瑞高速公路过境段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该区域在市中心城区的区位条件, 以轻工业及食品加
工业、矿山机械及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及其他服务业等为重点建设新型产业园区, 配套完善教育、文化、
卫生、商贸办公、住宅等设施,推进区域综合发展。 XXXX市决
策层表示,将把XX新区建设成为市中心城区的又一个城市新区,扩大市中心城区空间和规模, 增加就业容量,增强城市吸引力和
竞争力,为建设XXXX省的大城市奠定基础。
新区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
目标,在2010年内基本建成新区内的主次干道,并有部分企业入驻;到2013年,新区内的企业绝大部分开工建设; 到2015年,
新区内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企业建成投产,力争新区内人口达10万人左右,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
2.1.2国家宏观政策建设背景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这
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5个”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对 XXXX市来说,
具有极其重要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
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
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保护体系;坚持市场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我市茶叶产业,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五个”一号文件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国家宏观政策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1.3区域产业建设背景
茶叶是我市传统的主要经济作物, 种植历史悠久,资源分布
广泛,全市4个县区均有茶树栽培。至今全市共有茶园面积 3.6
万亩。茶叶年总量320吨,年产值1000多万元。全市现有茶叶加工厂22个。其中:年加工能力100吨以上2个,年加功能力50吨以上3个,其余茶厂规模较小,大部分系70年代修建,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配套,年加工能力在 10吨以下。
2008年底,XX县茶园面积(新建茶园和成片有效茶园)14000亩,其中采摘面积约8000亩,茶叶产量约150吨,其中名优茶约10吨,茶叶产值约500万元。全县现有大小茶叶加工厂5个,精加工车间2个,茶粉车间1个,各种茶叶加工机械500台,其中名优机35台,手工茶电炒锅350口。5个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50吨左右,其中名优茶加工能力约30吨,烘炒青茶加工能力约220吨。另外,新建茶粉生产线设计年加工能力为 100吨。
其中,县茶叶公司茶叶加工厂具有年加工烘炒青茶能力 150吨,
名优茶15吨以上能力:现有袋泡茶机、手工茶电炒锅、多用微波设备、精制设备、超微茶粉生产线、茶叶袋装、罐装包装设备等各种茶机90台套。科技实验茶厂于“八五”期间建成,加工设备比较齐全配套。年烘炒青茶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名优加工能力5吨左右。米萝、勺米两个茶叶加工厂设备简陋陈旧,属小型的初级加工厂,年加工炒青茶能力各在 10吨左右。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本项目是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富民强市
步伐的需要
我国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点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 价格下跌的状
况。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大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质茶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市的茶产品生产又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应是我们开发创新、做大做强的重点之一。
2.2.2茶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茶产业现代化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茶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茶产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经营茶产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过程,是建立优质高校茶产业体系和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茶叶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茶农收入的过程。无公害茶生产是以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高效、营养丰富的茶叶产品和保持茶叶环境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机的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加工中的清洁化无害化程控技术,产后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和检测技术等综合集成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新型生产体系, 是茶产业现代
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23QS认证制度实施需要
QS认证是我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简称。是食品生产企业在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后,在其产品的最小包装可以使用的特殊标识。 我国在2005
年对全部28大类食品(包括茶叶)全面实施QS认证管理。由此,我国茶叶产业,尤其是茶叶加工业,将面临一场由传统加工向现代加工转型的重大革命。2007年我国茶叶开始实施市场强制准入制度(QS标准),在《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对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和出厂检测设备等“硬件”条件,均作了具体明确规定,凡是不具备规定生产条件的小作坊、小型加工厂都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不得继续生产加工。这一硬性规定,将结束茶叶加工中脏、舌L、差的初级生产加工阶段,进入机械化初级自动化的文明生产加工新时期。
2.2.4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
我市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条件都非常
适宜茶树生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天然富硒将色、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含量又相当高,有利于特种茶和名优茶的生产。 境内宜茶
面积大、农村劳动资源富余、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是全省重点茶叶生产地区之一,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的机遇,抓住国家、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及加大对农村,农业财政支付倾斜的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茶产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地位。
从上述4个方面分析,茶粉产业化目标是切合实际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项目区有利条件分析
3.1.1国内外茶粉市场预测趋势看好,本项目有市场竞争优势
茶有稳定的消费市场
茶是比咖啡、可口可乐更早利用的世纪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
一,有其成熟而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
茶粉消费量将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对含色素、防腐剂等有害健康的有色饮料的疏远;随着技术进行对茶叶特别是绿茶的药理和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
与发现,人们对茶叶饮料倍加青昧。矿泉水虽对健康无害,但毕竟泛味,无营养。因此,饮料市场上咖啡、碳酸饮料、矿泉水三次冲击茶叶市场的效应正在逐步递减。 加上茶叶深加工与多途径
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茶叶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是必然趋势。
近年茶粉内外销不断增加
全国总产茶叶80余万吨,30万吨左右供出口,50万吨左右供内销。内销方面,北方以花茶为主,南方以绿茶为主,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主销砖茶。目前国内人平年茶叶消费量只有0.3公斤,不足印度的一半,英国的十分之一。近几年来,茶粉内销产销基本平衡,同时随着购买力的增强,销量在逐年增加。近年来的茶叶出口也不断增加, 2008年出口54.58万吨,
比2007年增加24.32%。出口茶类的比例红茶11.8%,绿茶62.46%,乌龙茶8.5%,茶粉17.24%。
加入WTO寸我国茶叶发展有利
茶产品生产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发达国家主销,且现行关税
率很低,加入WK后受影响较小,贸易壁垒减少,有望增加出口。国际、国内茶叶贸易方式转向产区批发。 国际上茶叶拍卖近年来
向产区转移,14个拍卖中心,已经由12个建在厂区,1839年建立的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在经营160年以后,被迫于1999年关闭。国内茶叶交易已有30-50%是通过厂区专业化批发市场销售的。
3.1.2茶叶产业化建设具有良好外部环境条件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 我国国内社会稳定,经济
快速发展,中央、省、市上级政府对发展我市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和支持。
3.1.3自然资源条件适合茶叶种植
XXXX市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 界于
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
50"之间,东西宽142km,南北长177km,全市平均海拔多在1700-1800m,是个典型的低纬高海拔山区; 境内亚热带湿润季风
气候地区,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年均温13-14°C,1月均温
3.0-6.3C,7月均温19.8-22.0C。无霜期230-300天;降雨量1200-1500毫米。全市红壤土1266679公顷,占旱土、林地的96.93%,平均有机质含量2.465%,碱解氮73PPM速效磷0.9PPM速效钾463PPM全氮0.1725%,全磷0.095%,全钾1.83%。是茶叶生产适宜区。
3.1.4基础实施和交通区位优势有利于茶叶产业开发
全市所有乡镇已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通讯和移动通讯,
程控电话总容量达15万门,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 95%,通讯发
达,设施完善;且新区西部有已建成的铁路南编组站。中部有已建成的凉都大道与市中心区和水黄高等级公路相连。 正在建设的
红山一号道路,宽40米,长14.5公里,贯通新区东西,建成后将形成新区城市主干道。即将开工建设的杭瑞高速公路从新区南面穿过,通过XXXX南出口经新区中部与红山一号路和凉都大道相连接,通过建设可形成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
3.1.5政府重视、政策护航注入了茶叶产业开发活力
我市是XXXX第三大市,茶叶是我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茶叶生产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 XXXX茶叶发展
项目的省级重点市之一。市委、政府结合乡村道路改造工程,茶叶主产区道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 制定了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
最为宽松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3.2项目区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茶园基础差、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
低产茶园比例高达40%,无性系良种茶园仅占10.5%,采摘面积仅占总面的57.1%,平均亩产量约18公斤,仅为全省平均亩产的一半,与全国平均亩产量 55公斤的水平差
距更大。另外,由于茶园经营分散、经营规模小、夏秋茶采摘费用高而少采或不采,茶叶下树率底也是低产原因之一。
3.2.2名优茶产量低,产业经济效益没有充分显现
辖区名优茶产量不足15吨,不到茶叶总产量的 10%,
远远低于全国27%的水平。名优茶在国内持续产销两旺, 是
整个茶叶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27%的产量获得60%以上产值。XX新区及周边区域由于名优茶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等条件滞后,早春优质茶青大量外流或加工成低价位大宗炒青,严重影响了产业的经济效益。
323茶叶产业经营分散,品牌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由于现有加工企业设备和技术不统一,造成茶叶加工产
品标准不统一,形不成批量。且“春意”牌、 “乌蒙春”牌、
“米萝春”、“勺米富硒茶”等品牌多而杂,形不成品牌效应,影响了辖区内茶叶产业经济效益和产品在省内外知名度的提高。
3.3项目建设条件SWO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1) 项目所在地是XXXX煤城、钢城,辐射力、影响力强;可以积极有效吸引周边城市人才、资源和物流。辖区人口众多,茶叶产业发展迅速,发展基础较好,茶叶种植广为茶粉生产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2) 项目下去内交通发展,铁路、公路网络已经形成,且道路通达性较好,而且是XXXX西部,黔、滇两省交接的十字路口,地理优势明显。
(3) 项目拟选址在城市规划中是市政规划和着重发展的区域之一,交通便捷,商业发展前景和开发延伸强度高。
劣势分析(WeaknesS
(1) 周边设施不太完善,且目标开发力度小。
(2) 目前该下去内搬迁工作混乱,不易开展,难以确定拆迁方案,步骤、时间等具体事项。
(3) 目前该辖区人口数量急需吸引更多人入住,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项目作为XXXX唯一的茶粉开发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 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扶持。
(2) 市政规划该下去,该下去具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交通便利几条市政规划路线经过辖区内, 根据市政规划和重新部
署,周边市政工程完工无疑给项目的升值和运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威胁分析(Threat)
(1) 从事茶叶深加工开发人力资源有限,大多需要培训、引进或进一步深造才能符合该项目的使用。
(2) 本土开发商及外来开发商目前土地储备量不足,未来市场开发供应量不容小视;市场竞争激烈。
(3) 由于我市市场培育机智尚未建立健全,市场主要以零星批发及外销为主,急需政府强势支持。
(4) 市政规划设计及施工对项目的影响大将直接影响本项目实施具体日程及建设进度。
第四章茶粉及生产工艺概况
4.1茶粉概况
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 瞬间
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 (蛋糕、面包、挂面、
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4.2绿茶粉及生产工艺
绿茶粉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绿茶粉的开发和应用是中国茶叶科技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人们传统饮茶方式的革命。它一改过去人们的饮茶为吃茶,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利用茶叶中丰富的生物保健成份,更好地发挥其保健价值。因其不需高温冲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做为食品添加物。调味料和天然色素,故形成了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
不能笼统的说茶粉不能直接泡着喝,目前行业内茶粉有两大类,一类是超微茶粉,大多用于食品佐料,但也可以直接饮用,只不过泡后会留有残渣,超微茶粉的加工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就
是通过物理手段把茶叶粉碎,目前一般加工后的超微茶粉有 300目到1200目为多数.
我们经常看到的日本抹茶其实也是超微茶粉,只不过其对原料和加工技术要求更高,是日本传统的茶叶品种,声名远扬,可以看作是一种高档的超微绿茶粉
4.3速溶茶粉及生产工艺
速溶茶粉是通过萃取手段提炼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属于植物
提取物。速溶茶粉可以完全溶于水,一般可以直接饮用或者经调配后饮用。
一种速溶茶粉的加工工艺,以茶叶为原料,经过提取、过滤、反渗透浓缩、干燥步骤完成,其特征是:所述提取步骤为:茶叶切碎,在40C的温度、超声波作用下,按照 1:10〜1:15的
重量体积比(Kg/L)将所述茶叶浸泡在浓度为 15〜25%乙醇水溶
液中25〜45分钟,过滤得滤液I和滤渣;再在40C的温度、超声波作用下,按照1:10〜1:15的重量体积比(Kg/L)将所述滤渣浸泡在浓度为55〜65%乙醇水溶液中25〜45分钟,过滤得滤液II;将所述滤液I和滤液II混合后再次过滤得提取液;所述过滤步骤为:将上述提取液经过初步过滤后、再在0.4〜0.6Mpa的压力下通过10000〜100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所述反渗透浓缩步骤为:使用耐压为》30kgf/cm2的芳香族聚酰胺的卷式复合膜作为反渗透膜,浓缩压力为 10〜25kgf/cm2、温度为
16〜23C;所述干燥步骤为:在进口温度为 200〜300C、出口温度为60〜150C的条件下,以7〜20Mpa的压力将上述反渗透浓缩步骤所得的液体从①0.5〜1.5mm喷孔喷出。
速溶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 速溶茶有纯茶
与满不在乎料调配茶两类,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
速溶茶制造工序包括:水处理、选料、浸提、过滤、净化、
浓缩、配料拌和、干燥。速溶茶加工并非简单地将茶汤浓缩干燥就行,它必须应用高科技手段克服难溶、易潮解、无茶香的弊病。因为速溶茶茶汗的浓缩与干燥是关键, 一般热浓缩,易更新换代
茶香,茶汤易褐变。因此,近年来已着手研究应用常温膜浓缩技术,效果非常好,所谓膜浓缩,就是选择一事实上孔隙度的半透透性膜,只准许水分子透过,而茶叶干物质成分不能透过,这样把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达到浓缩的目的。
速溶茶的干燥有两种方法,一是喷雾干燥,二是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前在茶汤深交中通入二氧化碳, 使茶汗中充满微小气泥
鍬,喷协和干燥时,二氧化碳气化跑出,茶粉就形迈出一个个中间空的小颗粒,这样可增加速溶性。如果加糖加果汗的配料茶,也可能采用沸腾干燥的方法或冷冻干燥的方法,产品如同麦乳精。冷冻干燥是将茶汗温度先降至零下几十度,然后爱步升温,同时减压帛气,排除万难出升华的水分,冷冻干燥的速溶茶,质地疏松,溶解性特别好,热溶冷溶都行。
用速溶茶粉溶解加工茶饮料最大的优点是加工的茶饮料质
量稳定,品质好,可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其品质稳定性得益于加工后速溶茶粉半成品可以进行二次拼配混合,可保证其风味。速溶茶粉的贮藏、运输方便卫生,保质期长,储存两年的速溶茶粉的风味和主要成分几乎都不会发生变化。 用速溶茶粉溶解
加工茶饮料还有方便、快捷、卫生、农药残留和微生物很好控制的优点。用速溶茶粉溶解加工茶饮料存在新鲜感较差、 香气较低、
后味较弱等缺点,随着近年来速溶茶粉加工技术的进步, 这些缺
点已基本上得到克服。
速溶茶粉在纯茶饮料中的应用不足表现在: 高温蒸煮、真空
浓缩等造成香气和滋味损失严重而未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用
速溶粉加工茶饮料存在的香气较低、滋味不饱满,原茶香较弱,留茶香不持久等问题,目前通过采取DMC香气回收技术、DMF特殊过滤系统、膜浓缩技术、高压灭菌和冷冻干燥技术,解决了用速溶茶粉直接加工纯茶饮料存在香气较低的问题。 茶叶的芳香物
质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属热敏性物质,极易挥发,故又称
“挥发油”。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速溶茶粉,由于采用高温浸提,真空浓缩和高温喷雾干燥,茶叶的香气物质损失殆尽。另外,调味茶因佐以各种果汁、糖、酸等辅料,则掩盖了茶香。纯茶饮料则要求茶叶原有的色、香、味感,不添加任何辅料。香气的保留可从原料控制和加工工艺改进等方面着手解决。
研究表明,减轻香气损失的措施之一是尽可能的缩短香气物质经受高温的时间,可采取逆流浸提技术、酶工程技术、低温膜浓缩、高压灭菌技术和真空冷冻干燥,使低温浸提、低温浓缩、低温灭菌和低温干燥成为可能,减少香气物质经受高温的损失,有效保留茶叶芳香物质。
在茶粉的加工过程中可采用DMC香气回收技术可冷凝回收茶叶挥发出来的香气,然后再添加到浓缩液中,再进行低温真空冷冻干燥。
由于茶汤的香气成分是对热十分敏感的一类物质, 对于灭菌
工序,孙冀平博士介绍说,采用DMHK菌技术可削弱不良风味的形成,解决用速溶茶加工茶饮料存在的滋味单薄、 不够饱满的问
题。DMH^菌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氨基酸与可溶性糖含量的损失。鲜味物质(氨基酸)与甜味物质(可溶性糖)是茶叶滋味回甘性物质。采用DMHK菌技术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则无显著变化, 使
茶粉具有回甘性,延长茶味在口腔的停留时间,后味增强。
4.4纯茶饮料
纯茶饮料一般在茶叶正常ph值内,不易产生沉淀,所以可保留茶叶大部分有效成分。采用DMF特殊过滤系统既可保证茶粉澄清度和溶解性,又可保留大部分大分子物质,大大减少茶叶滋味成分的损失,使茶粉滋味丰富、饱满。
纯茶饮料已在我国开始畅销,预计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高速
增长期,随着速溶茶粉加工技术的提升, 以往的一些缺陷在某种
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目前已能大规模生产适合加工纯茶饮料的速溶茶粉,可保证饮料企业生产出质量稳定,风味优良的纯茶饮料。
第五章 项目发展史及建设单位情况
5.1项目发展历史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 种茶历史悠久,目前全世
界有58个国家种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随着现代化茶学、医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茶叶的药理功效和保健功效得到广泛的认同,世界茶叶消费稳步增长,尤其是绿茶的消费增长较快,因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饮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加快了以茶叶为基础原料的研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速度,茶叶产业发展市场空间较大。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xxxx茶产业
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省茶园面积 114万亩。其中投产面积80
万亩,2006年茶叶产量2.4万吨,销售收入6.5亿元。《中共xxxx省委、xx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 (黔党发
[2007]6号)提出:到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到2015年茶园面积达到220万亩,年茶叶产值50亿元以上。2007年省安排茶叶产业发展资金2512万元,先期扶持20个重点产茶县,省科技厅、农发办、扶贫办、乡企局、发改委等政府职能部门重点扶持茶产业,掀起了xxxx茶叶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XXXX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全市农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重点扶持开发,XX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县政府设立了茶叶产业发展办公室,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调研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并在政策、财力人力、项目等方面向茶叶倾斜、努力把茶叶产业打造成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农民增收致富支
柱产业和发展生态农业主要产业。
XXXX市共有茶园面积3.6万亩,茶叶年总量320吨,年产值1000多万元。全市现有茶叶加工厂22个。其中:年加工能力100吨以上2个,年加功能力50吨以上3个,其余茶厂规模较小,大部分系70年代修建,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配套,年加工能力在10吨以下。
2008年底,XX县茶园面积(新建茶园和成片有效茶园)14000亩,其中采摘面积约8000亩,茶叶产量约150吨,其中名优茶约10吨,茶叶产值约500万元。全县现有大小茶叶加工厂5个,精加工车间2个,茶粉车间1个,各种茶叶加工机械500台,其中名优机35台,手工茶电炒锅350口。5个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50吨左右,其中名优茶加工能力约30吨,烘炒青茶加工能力约220吨。另外,新建茶粉生产线设计年加工能力为 100吨。
其中,县茶叶公司茶叶加工厂具有年加工烘炒青茶能力 150吨,
名优茶15吨以上能力:现有袋泡茶机、手工茶电炒锅、多用微波设备、精制设备、超微茶粉生产线、茶叶袋装、罐装包装设备等各种茶机90台套。科技实验茶厂于“八五”期间建成,加工
设备比较齐全配套。年烘炒青茶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名优加工能力5吨左右。米萝、勺米两个茶叶加工厂设备简陋陈旧,属小型的初级加工厂,年加工炒青茶能力各在 10吨左右。
5.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是一家由两个股东出资设立的民营企业, 成立
于2010年,公司名称xxxx春芯茶叶有限公司。注册指标128万元,现有固定资产135万元,从业人员32人,其中初、中、高级技术人员打7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人。
5.3法人团队基本情况
该公司是一家以陈亚力为法人代表的茶叶公司, 虽然成立时
间较短,但公司股东及高管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质量求生产,以科技球发展,以管理谋效益,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推动市域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场发展生产,紧紧围绕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基地, 经济围
绕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内部管理。企业投产后,经过不断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赢得了市场,初步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六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6.1市场分析
6.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质量安全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茶食品迅速风靡全球。成为
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作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营养最丰富、最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茶粉饮料价格是同类品种一般茶叶的3—5倍,且供不应求。
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茶叶安全性生产在产茶国茶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消费者表示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最喜欢程度达到91.2%。说明随着人们健康已是的增强,对安全有保证的无公害茶叶产品需求正在增强。
xxxx茶叶产业市场分析
国内人均茶叶消费量已达到400克,并呈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据调查xxxx市人均茶叶消量约300克,每年消费茶叶900多吨。市内市场缺口达600多吨。近几年本地茶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特别是〔春意〕牌“ XX春”系列茶叶深
受消费者的喜爱,很多茶爱好者已形成非本地茶不喝的信念,但因上市量小,在本地市场很难买到本地茶。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 茶叶的
消费量也将增加,就本地市场这一块茶叶的销售空间就很大。
近年来,XXXX茶叶产业发展迅速,由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茶叶的内在品质好,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和北方的天津、大连、内蒙等地的已有一定的声誉和市场。早春名优茶一直被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茶商看好,清明前大批茶商到我市境内抢收茶青和产品,到沿海地区就可高价销售。
我市茶叶品质优,又具富硒特色,只要经过引导和开拓市场前景广阔。
6.1.2市场前景分析
茶叶作为非主食的饮料食品, 在国内生活水平条件下,对人
体生命健康有利的有机茶,作为高端消费食品容易为大众接受。而我国有机茶园面积仅占全国茶园面积的 0.7%,生产的有机
荼仅占全国茶叶产量的0.5%,且60%用于出口。
世界茶叶总产量约为296万吨,而有机茶销售量约为6000T,且主要是红茶。此外,周内外消费者越来越注意到茶是一种低糖份、多营养价值的绿色饮料,茶叶消费量将逐步增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茶叶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机遇, 世贸组织成
员国将大大降低进口我国茶叶产品的关税。 现在主要进口国的绿
茶、特种茶进口关税明显偏高,如美国5.1%,法国、德国为6.7%,英国为6.9%,俄罗斯为12.82%,进口中国绿茶数量最多的摩洛哥为44.6%,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则分别为49.13%和67.58%,日本和韩国分别是340呀口300%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享受发达国家平均3.8%,发展中国家14%勺关税水平,因此有望扩大绿茶和特种茶的出口。随着茶文化活动的兴起与茶叶深加工,多种药理功能开发等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引导消费和开辟茶叶新的利用途径将起到推动作用,拓展茶叶的消费领域,拉动生产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方面茶粉市场的销量将会扩大,另一方面对茶粉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市场对茶粉的内外品质,特别是卫生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只有努力提高品质,实施优质品牌茶的战略,才能适应今后国内外市场的要求。
以上可见,茶粉生产的市场空间大,附加值高,具有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本项目制定的茶粉产量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不存在市场过量问题。
6.2营销策略和营销模式
品牌策略:现代市场营销已进入品牌时代,在进行市场调查、消费者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好的商标。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实施、形成知名品牌和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本项目产品主要应以产地命名,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创立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的过程,就是企业依靠科技进行深化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度的过程。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就是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并在消费者中享有盛名。企业作为实施品牌
战略的主体,应从企业生存和发展角度来强化名牌意识, 以适应
我国多边的市场竞争,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树立良好产品品牌及企业形象。
价格策略:认真考虑不同市场阶段和供需状况, 制定好相应
的价格策略,通过生产高、中、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多渠道营销策略:保持和扩大销售渠道的开发项目关键性的外部资源条件,根据市场的范围、密集度、市场的竞争性、市场的渗透率、销售周转率等因素制定并选择营销渠道。
6.3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公司计划利用2-3年时间建设和完善营销网络系统和物流
配送系统。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敬业精神强、有丰富营销经验的管理团队,强化营销队伍的建设。首先在招聘营销人员时要严格把关,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 有至少三年以
上的营销经验、敬业精神强的营销人员;并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培训,从而能适应企业的高速发展和营销工作的高起点、 高要求,
充分调动营销管理团队和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 积极性和开拓精
神,确保全面完成营销任务,实现企业的总体营销目标。
6.4市场风险
本项目是我市现有生产、加工、销售能力下的经营体制改革与产品升级,产品升级为清洁茶粉后,市场更加巨大,不存在市
场风险
第七章项目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
7.1选址理由
项目选址位于XX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符合市政府城市规划发展需要。因此选址于此是科学的、合理的。
7.2建设条件
721自然条件
选区内为平坦地势,搬迁数量少,冬暖夏凉,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度,属于暖温带高原季风气候。
722基础设施条件
钟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迅方便。东西走向的铁路有株六复线、黔昆线,南北走向的铁路有水柏线,内昆线,公路中的国道、省道与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乡乡镇镇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7.2.3技术条件
采取国内先进的茶粉制作工艺,保证茶叶制作在国内同等水平做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工艺。
7.2.4资源条件
XXXX市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火电、交通发达;境内属于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古朴的夜郎文化、丰富的民族民间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19.5度,被世界气象学专家授予“凉都”之称。“凉都”特有的资源条件将为茶粉系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725原料供应与加工
我市有着广泛的茶叶种植基地,能有效地保证新建项目建成后茶叶加工厂年产50吨吨茶粉生产线建设的原料供应。逐步形成茶叶种植保加工,加工促进茶叶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局面,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726其他施工条件
本项目建设开发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为水泥、钢筋,木材、沙石,板材,金属材料、涂料等此类材料目前市场上货源充足,品类繁多,档次齐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需要。目前我市建筑行业市场施工力量雄厚,建筑人力资源丰富,建造规范统一,本项目施工难度不大,施工力量对本项目的开发和运作不存在问题。通过搬迁和土地、规划手续等后,即可开工建设,建设期内无重大阻碍因素存在。
第八章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
8.1项目建设方案
8.1.1建设方案指导思想及理念
(1)指导思想
1) 本着“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合理规划,灵活布局。根据本项目要求和目标,以人为本,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基地,打造区域集群效应的发展平台。
2)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人口、区域环境、社会经济与项目发展的关系,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把茶叶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创造具有地方茶文化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
3) 注重规划的准确性、地方区域性,确保规划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同时,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借鉴市场上茶粉发展成功的典范,结合我市茶产业现状,遵循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济规律,以弹性、递进的规划方式对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下市场需求情况及社会发展变化,为茶粉加工基地规划、建设提供一个结构合理、布局完整、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
5) 充分考虑茶叶发展的多样性和扩展性及区域性,在尽可能在打造区域茶叶研发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容纳其他区域茶叶生产工艺,并结合本区域的茶叶生产现状,使其形成多元化工艺方案,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6) 以xxxx快速发展的经济作为契机,以便捷的地理位置条件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守市场规划,打造富有本区域
的地方名茶精品。
(1)设计理念
项目设计理念包括:
区域理念、混合规划、聚集辐射带动及
共创共赢。
1) 区域理念
项目注重把生产制作作为生产基地的重要功能的同时,更强调区域特色,特别是区域特色茶文化,把现代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融如其中,强调打造现代化,多元化、人性化为一体的生产基地、茶工艺体验馆和茶粉制作示范基地。
2) 混合规划
本规划在满足日常茶粉生产开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开发的概念,即同时考虑办公空间的灵活使用、起居、商贸洽谈、茶工艺体验,便于满足人们更好的了解和去探索茶文化;其次,运用现代的生产加工技术和一些现代世上理念把茶工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具有茶内涵有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的茶精品和最佳的茶道体验中心;也是十分有利于今后的城市建设和茶叶商贸活动发展规划的。
3) 聚集辐射带动
提出项目辐射带动概念;强调将大量聚集大批种茶、采茶工
作者区域性相互协作,聚集,发展,并同时对我市及周边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带领茶农从事茶叶开发、研究,以此为他们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收入;同时把各种资源、服务纳入其中,带动种、米、晕茶等商贸活动发展。
4)共创共赢
充分考虑各方权益和及茶叶市场需要和发展,从我市政建
设,民族区域条件,交通环境,商贸生产,社会和谐等诸方面考虑,力求找到最佳的规划结合点,提出共创共赢的规划、建设、开发和运作理念,使政府、消费者、旅游者三方共赢,共享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基地建设开发给大家带来的实惠和发,也为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力。
8.1.2项目规划和布局
(1)总平面布置原则及具体内容
1)平面布置力求做到确保工艺流程顺畅, 物料流向合理,运输线路短捷,避免重复往返运输,方便生产和管理。
2) 总图布置考虑了建筑物防火、工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国家有关规定及规范要求。
3) 具体内容:本工程为新建项目,设计时根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质地貌情况,进行总平面布置,功能布局合理,道路
走向清晰、通畅,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合理安排和大量进行绿化,将布置绿化带、种植冬青,场区内利用大块的草坪并配置鲜艳的花草树木进行点缀;场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道路宽按7.5米设计,场区内建设停车场。
建筑设计依据
主要设计依据为:《业务楼建筑设计规范》(GB37-81)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J16-87)。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原则,并结合场地地形,力求做到色彩明亮、整体适用、美观大方、线条简洁。
结构设计依据
主要设计依据:《建筑设计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涉及统一标准》(GB50006-2001)。
上部结构选型:生产性建筑物、仓库等房屋采用框架结构,并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建筑;门卫室、公厕、配电房等采用砖混结构,其抗震按6级设计。
基础选型:格局地质勘探资料,合理选择基础形式。
8.1.3环保及消防措施
(1)环保
废水排放:室外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雨水和污水分类排放,使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入地面雨水系统,沿道路设雨水口排出道路雨水,场区雨水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网。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生活污水由主管汇集排入室外化粪池,接入场区污水管道网;生产污水、废水排入室外隔油池进行初步处理后,接入污水管道网,最终排入市政务对系统。
废气排放:废气主要来自于燃烧的煤和生产工艺产生;项目将使用煤气锅炉,修建废气排放管道;因地制宜种植花草和树木;
生活垃圾清运:垃圾收集。在项目区大门口、停车场、道路两旁适量放置垃圾盛放装置,区分可收回及不可收回垃圾装置。垃圾盛放装置的材质、形状、色调适宜与文化村相关的,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2)垃圾分类。区分可回收循环利用和不可回收循环利用两大类,大类垃圾收集后再细类处置,对物质资源分类捆绑装进专用的资源回收袋。3)垃圾处理。分类后的垃圾可分别采取卫生填埋法、堆肥法或者运往专业工厂回收处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都应以无污染、全减量、有效资源充分利用的综合处理方为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综合化。生活垃圾处理办法:①填埋;②由垃圾清运车运出;③捆绑回收。
绿化设施及管理办法:培植绿化带、规划绿化园林,绿化带里的安装水管及阀门;建立区内绿化管理制度和规范,区内绿化部门定期对区内绿化设施进行修剪,按照《XXXX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管理,规范区内相关人事制度,积极参与园区绿化建设。
⑵消防
消防给排水:本项目消防用水由取水泵房, 100m3高位水池
和园区消防管网供给,室外消防给水管成环状布置, 建有消防蓄
水池,消防水泵房、供水系统可满足消防用水的水压,水量的要求,区内设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选用QS100型室外消火栓,配QC14圆19开并直流水枪,Q65L60麻值水带,设有环状消防给水管,管径不小于DN100保证最不利点水枪的水柱大于10米,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小于 150米,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按5L/S设计,选用了SN65型室内消火栓,各住室采用Q4m2消防自动设施。区内火灾延时按1小时计算,区内设排洪暗沟,保证区内洪水排放。
消防设施: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各建筑物,适当位置配置建筑灭火器。配备 QS100型室外消火栓,
配QC14圆19开并直流水枪,Q65L60麻值水带。
消防通道:锅炉房原离有林范围和构建工程, 与其他建筑物
之间留有防火安全距离,并设置环行消防通道。在各建筑物主要出口外设有应急照明和安全门,设置火灾报警。在各通道、走廊设有疏散标志灯。主要建筑物设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各建筑物
的通道宽度、楼梯形式、耐火等级均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等相应规定。
原辅料、成品管理:建立原辅料、成品安全管理管理机制,对原料库、成品库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采用铸铁地式SS100—1.0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并设于道路边缘明显位置。在重要位置的库房内设置干粉灭火器, 消防通道按照
环形设置并和各仓库、车间相连。
意见:该项目积极筹措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并积极注重
防火及消防措施,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力求把安全隐患减少到最小。
8.1.4项目组织与管理
(1)企业组织
以企业形式开展茶农合作机制运作。企业机构设置力求精
简、高效,能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2)经营管理
项目建成后,企业按市场经营机制进行科学管理,加速项目资金的周转使用率,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并严格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异,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发展特色经济实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3)生产管理
1) 严格执行有机茶加工的操作规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循检化验制度,确保原料及成品的有机标准。
3) 加强对员工技术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和生产级正常运转。
(4) 财务管理
严格执财经制度,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
(5) 劳动定员及劳动保护
1)劳动定员
本项目定员38人,具体人员设置如下:
2)劳动保护
搞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搞好生产、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员工的劳动保护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待遇及员工劳资福利规定执行。
8.1.5安全生产和食品卫生
(1)安全生产
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管道设置明显规范化的标识并设置罩、盖、帽等安全保护措施,切实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加强生产管理,对各生产工序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示有关操作规程,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食品卫生
茶叶加工属食品加工业范畴,因此,所有车间和附属设施必须符合食品工业卫生要求,在生产安排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卫生防疫部门的规
8.1.6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复后, 成立新建项目领导小组和施工
管理小组,负责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工程实施进度进度计划表如下:
8.2项目建设内容
8.2.1厂房建设及产品加工要求
茶厂的规模大小主要是根据产鲜叶的多少来决定。 茶叶采摘期长,产量分布又极不均衡,给初制加工带来了强烈的季节性。
一般春茶产量咼、时问短,夏茶延续时间长,秋茶产量较少。但生产黑毛茶秋茶产量最多。因为春茶一般采一批高档的名优茶和优质绿禁后,产量不如秋茶多,秋茶一般在茶园封园后,进行轻修剪或整型树冠,这批茶质量较差,数量较多。因此,要根据茶园面积、产量来确定厂房。厂房的兴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并根据产茶数量、机械大小配置来确定。一般来说,建筑面积为机器占地面积总和的 5—6倍。厂房必须要
鲜叶摊青间,要安装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解块机,要有发酵室,要有配套的仓库等。
822茶叶加工建设标准
初制加工厂址必须距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等 200
米以上,距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离交通主干道20米以上,远离排放I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空气清新,日照充分。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 兼顾交
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硬化(水泥路),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厂房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密闭、防潮,有条件的最好建冷库,温度5C左右。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x以上。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823设备方案
应选用环保型的加工机械。凡是生火的机械,如杀青机、
烘干机等加工设备的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的墙外, 新购设备要
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要进行清扫、防锈和保养。
824建设规模
建设年产50吨茶粉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占地 20亩(合计
13333.2m2)o
8.2.5建设内容
(1)厂房新建2000m,仓库新建1125m,新建职工宿舍
2、、222
800m,围墙3000m,茶青摊(晒)场2800m,车道700m,征地20亩。
购置年产50吨茶加工机械设备一套。
新建茶粉保鲜冷藏库一间,80甫。
8.3辅助工程与配套工程建设
8.3.1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
原料的采购完全按有机茶的生产、加工标准进行,均能在市场上采购到。其中有机茶的栽培的肥料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己有机茶园物质循环。
加工设备和茶园耕作设备尽量米用电力
832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其它配套工程
通往茶园的道路已经完成水泥路面硬化。
8.3.3节能减排措施
本项目不存在圬水及污染物排放问题。
通过资源的整合、资产重组后,生产规模和加工吞吐量增加,机器设备均能满负荷工作,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单位产品加工成本。
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的范围
本项目是对年产50吨茶粉生产线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其包括:主要项目、辅助项目、公用项目、服务性项目设备、安装及建筑工程费用估算、其它费用、预备费用、流动资金。
9.2投资估算的依据
建筑工程依据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 XXXX省预算基价
及类似工程指标估价;设备及其他材料价格根据现行市场价格及类似工程订货价格编制,其它费用根据有关规定计算。
9.3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需投资1500万元。
(1) 土建工程:782万元。
(2) 设备购置:①初制设备160万元;②精制设备240万
元;③保鲜库、床及餐具36万元,小计:436万元。
(3) 附属设施:①水电设施20万元;②检化验设施35万元;③环境建设80万元;小计:135万元。
(4)其他费用:①技术培训费10万元;②不可预见费137万元;小计:147万元。
4、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1000万元,贷款350万元,请求扶持150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工程名称
规模(
金额(万元)
备注
一、土建工程
1
1.厂房新建
2000
180.00
:
!
2
k.仓库新建
1125
90.00
j
j
3
3.宿舍新建
800
50.00
:
1
4
4.围墙
3000
30.00
j
1
5
5.晒青场
2800
18.00
1
6
6.车道
700
14.00
:
厂
7
7.征地
20亩
400.00
q
小计
782.00
n
i
二.设备购置
1
1.初制设备
160.00
;
-
2
k.精制设备
240.00
3
3.保鲜库
32.00
i
4
4.床及餐具
4.00
小计
436.00
1
三.附属设施 1
1.水电设施
20.00
;
I
2
2.检化验设施
35.00
3
3.环境建设
80.00
!
!
-
小计
135.00
:
四.其它费用 1
1
1
1.技术培训费
10.00
:
2
p.不可预见费
137.00
:
小计
147.00
]i
总计
1500.00万
第十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0.1项目评价
10.1.1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亩,总投资约1500万元。
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是,社会效益明显。
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
10.2概算原则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成本费用概算原则。
材料消耗:根据XXXX市场现行建筑原材料进行测算。
固定资产折旧:根据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综合取
3.5%。修理费按投资总额的1.5%计算。
管理费按营销收入的4%计算。
其它各项均根据实际情况测算。
税率选取:项目的营业税按5.5%,所得税33%+算。
基金按税后利润的15%+取,其中公积金10%,公益金5%
本项目逐年利润测算见附表。
全部投资按现金全容量计算:以全部资金视为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