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学设计注:本文主要内容作者已进行节选,并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年3月上半月刊(原文:例谈“小步调”探究教学——地理视角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42页。任何个人单位或个人引用文章请注明出处(.例谈“小步调”探究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3):41-42)。1.案例导入(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入课堂,激发兴趣。)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许多古诗词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个人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远离城市的喧嚣,畅游诗词之中,感受一位诗人人的感情世界。视频展示:“安史之乱”2.杜甫将要逃往何方?师:安禄山发动战乱,官员,人民四散逃窜,诗人杜甫无奈也要踏上逃亡之路,哪里才是他的安身之所,何处又是他的世外桃源?生:四川,远离安禄山的起兵之地,“燕”。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安禄山难以攻破。师:颠沛流离的杜甫到来到成都,向亲戚朋友借来茅草、竹苗、瓷碗,在浣花溪畔搭起几间栖身的茅屋,暂时得以安定,心情偶尔十分愉悦。3.千秋雪的原因ppt展示:《绝句》师:蜀地气候炎热,诗人为什么还说“千秋雪”?生: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山地降雪多。板块交界处,地壳隆起,山脉海拔高,积雪不易融化。4.冷锋过境时的基本天气特点(设计意图:多角度挖掘诗词,培养综合思维。)师:不料到了秋季,茅屋为风所破,诗人彻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停顿)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ppt展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文师:杜甫的茅屋被风所破,漫漫长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据诗人所述推测,罪魁祸首是哪种天气系统,并说明理由。生:冷锋。诗中提到了八月、秋、风、冷、雨等信息。师:诗歌中的“八月”,农历八月大约为阳历九月左右,“秋”“风怒号”“冷”“雨”等天气特征都指向冷锋天气系统。5.白云、乌云和彩云(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答同学的生活疑惑,激发环保意识。)师:一个身着单薄的干瘦老者,伫立在自己的屋前,感受着大自然的“冷酷”,无助地望着怒号的秋风、墨色的黑云,忧国忧民的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忘掉诗人的悲苦,我们思考一下,云为什么时而乌黑,时而雪白,时而艳丽多彩?生1:云层厚了颜色就是黑的;云层薄了颜色就是白的。生2:空气污染,云的颜色就是黑的,就像雾霾一样。生3:早上或下午,云在阳光照射下为火红色。师:几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你们想一想,引起降水的又是哪一种云?生1:乌云。生2:奥……云中水汽多的时候就是黑色,水汽少的时候就是白色。师:云层的颜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光线也影响云层的颜色,就像刚才你们提到的朝霞和晚霞。沙尘暴、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会使空气中杂质变多,云层颜色改变,如果我们不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美丽的白云、彩云越来越少,黑云和黄云将会越来越多。综上所述,云层的颜色受云层的厚度、水汽的含量、光线和杂质等因素的影响。6.雨在风后。(设计意图:进一步挖掘诗歌中的地理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解答同学的疑惑,深化对锋面的理解。)师:细品整篇诗歌,不难发现杜甫老人家所面临的天气是不断变化,首先是“风怒号”,“俄顷风定”,接着“云墨色”,最后竟然“雨脚如麻”“床头屋漏”。同学们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天气,大雨将至,先是刮风,随后风渐小,雨渐大。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生1:因为起初受暖气团控制,降水时受冷气团控制,所以风先大后小。生2:因为冷锋过境,所以先刮风后下雨。师:同学们思考的都很积极,但归纳的原因有误。我们一起回顾冷锋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示所示的锋前、锋后和锋线三个位置,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地方风力最强?ppt展示:冷锋结构示意图生:锋后,我们学过,冷锋过境时常有大风、降温和雨雪等天气,降水和大风区主要在锋后。(教学调整:课堂之中发现,上述问题思维跨度大,学生不能正确解答,笔者及时调整设问角度,降低思维难度,实行小步调探究的策略。)师:冷气团内部气压如何?生:高。师:冷气团内部水平方向上气压变化大不大?生:不大。师:冷气团内部风力大还是小?生:小。师:暖气团内部呢?生:暖气团内部气压小,水平方向上气压变化也不大,风力小。师:在冷暖气团的交界的位置水平方向上气压变化情况呢?生:在冷暖气团的交界的处,气压变化大。师:冷暖气团的交界的面是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是锋线,显然在地面上风力最大的位置是?生:锋线。师:诗人与他的茅屋就位于地面之上,当如上图所示的冷锋过境时,诗人依次所处的位置是。ppt展示:冷锋锋线过境前后示意图生:锋线前、锋线和锋线后。师:天气变化过程应该为……生:先刮风后下雨。7.雨在风后?(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体验,引发认知冲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师:为什么寒潮来临,冷锋过境,几乎每次都有风,甚至大风,但不一定有降水?生:……(零零星星的回答,表述大多不着边际,更多的同学是一片茫然。)(教学调整:鉴于同学们的课堂表现,依然采用小小步调探究、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师:请同学回想一下每次冷空气来临,冷锋过境,是不是都是“风定”之后才有降水?生:不是,有时候刮风下雨会同时到来。师:每次冷锋过境都有降水吗?生1:有时候只有大风。生2:好像每次都有降温,但不一定都有降水。师:冷锋过境时冷气团取代暖气团,所以每次都会发生降温,但不一定都会形成降水。请大家观看以下三幅冷锋示意图,如果冷锋过境有三种天气现象,先风后雨、风雨交加和有风无雨,那它们分别对应着哪一幅示意图。板画展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冷锋(由于课前没有预料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课堂中急中生智,做三幅板画,示例如下)生:先风后雨为第二幅,风雨交加为第一幅,有风无雨为第三幅。师:冷锋会引发三种不同的天气,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生:云层的厚度和宽度不相同。师:那为什么云层的厚度和宽度不相同?生1:水汽多少不同。生2:锋面移动速度不同。生3:凝结核多少不同。……师:大家说的很有道理,冷气团的移动速度,当地暖气团中水汽多少,甚至凝结核的含量都可能使锋面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8.小结师:通过古代文人的诗歌、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之博大、历史之厚重,这些优秀的诗歌也蕴含许多地理、历史和哲学的道理。“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你们作为一名有思想的中学生,要感悟这些经典之作中的“美”和“道”,文字之美、科学之美、心灵之美和为人之道、求学之道、处世之道。《地理视角欣赏诗歌》学情分析经过高中近半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审美情趣也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以机械记忆为主的特征,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薄弱。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

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境界还不够,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综合思维能力还不够全面,不少同学在做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时候往往忽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存在惰性,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不想发现、不会探究地理现象,不具备把地理现象问题升华为地理问题的能力,找不到分析地理问题的切入点。本堂课就是要探索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的结合,找准身边能引发认知欲望的地理现象,帮助同学们确立地理发现意识,使他们能够通过现象、文字线索找到探究的切入点,同时锻炼知识迁移能力。最终达培养学生到把一个一个孤立的地理、文学知识点,放入完整的知识框架中去的意识。《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效果分析从国内外发展来看,跨学科的教学、教研合作将会愈加重要,我们要想培养出具备综合思维的人才,教师就得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节课笔者就是把诗词杜甫的两首诗《绝句》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部分内容放到地理课堂上探究,带领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现象,并进行解读。这是教学是笔者的一种教学实验,也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探索,符合教学发展的时代潮流。课堂上笔者对学生精心引导,结合精彩的讲述和客观评价,学生思维被诗情画意的课堂吸引,主动积极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本部学科知识的学以致用,而且解答了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主要有云层颜色变化的原因,风雨交加、有风无雨、先风后雨背后的地理原理。

(2)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参与活跃,问题设计既有深度又有梯度,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地理原理的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调用知识的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都等到一定的提升。

(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在地里课上受到诗词的熏陶,把诗词的美、诗词的道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特殊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诗中有道、道中有诗,打造有诗意的课堂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升华。《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材分析注:本文主要内容作者已进行节选,并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年3月上半月刊(原文:例谈“小步调”探究教学——地理视角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42页。任何个人单位或个人引用文章请注明出处(.例谈“小步调”探究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3):41-42)。作为地理教师如果能够做到把跨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例如: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地理知识解读古今诗词或者谚语,一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二会使同学们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修养。本堂课,作者以杜甫的两首诗歌为例引领学生感受优秀的诗歌中蕴含的地理道理。在教材中《绝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语文学科内容,通过记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件事,表现了千千万万穷苦百姓,杜甫推己及人,表达了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锋面、云、民居等为地理学内容,本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简易地理图表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特点、地形特点、天气变化的能力。这两部分在个学科中都是高考考点,笔者笔者巧妙的把两者结合,在分析诗词的同时,把锋面知识、云层颜色、四川地区的地形特点融入到教学中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引领学生体会诗词中的历史和哲学道理,感悟这些经典诗歌的“美”和“道”。文字之美、科学之美、心灵之美和为人之道、求学之道、处世之道。《地理视角欣赏诗歌》评测练习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1~3题。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A.11-12月B.7-8月C.4-5月D.1-2月中央气象台于2017年2月7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7年2月7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第4~5题。4.此时寒潮带来的影响有()A.四川盆地狂风暴雨B.青藏高原大幅度降温C.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气晴朗D.内蒙古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5.图中甲处为昆明准静止锋,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剖面结构的是()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2016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1)判断图示锋线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2)比较此时北京与长沙空气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简述未来几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的变化特征。分析图示天气系统给我国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参考答案:

1-5:BACDA6(1)冷锋。原因:锋线北侧吹偏北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南侧吹偏南风,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此时为11月,亚洲高压势力强,强冷空气南侵。(2)长沙比北京空气质量好。原因:长沙风力大,大气污染物扩散快;降水多,使大气污染物沉降;北京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3)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4)随着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寒潮灾害,南方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地理视角欣赏诗歌》教后反思注:本文主要内容作者已进行节选,并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年3月上半月刊(原文:例谈“小步调”探究教学——地理视角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42页。任何个人单位或个人引用文章请注明出处(.例谈“小步调”探究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3):41-4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高考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内容,许多古诗词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个人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在地理教学中,引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生共同品鉴,既符合高考的改革趋势,又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之中有地理,身边有地理,达到引发求知欲望,激发爱国情怀,培养综合思维和丰富审美情趣的作用。本节课为小步调探究教学,小步调是指对教学内容或设问进行拆分、细化,化繁为简,不断的去寻找疑惑与已知之间的连接点,使思维和探究有据可依,有力可借,最终实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破。张亚南老师也说过“通过有梯度的设问,引领着考生不断探寻,步步深入,最终达到思想的新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