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剪梅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看这副对联,猜猜写的是谁。“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很好,在我国词坛有一位传奇女子,她把三分泪水、七分才气凝结成篇篇妙语华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清照,今天我们就走进她的作品《一剪梅》,一起来感受千古才女的妙语华章。这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2、解读文句,品味意境,学会领悟诗歌情感的基本方法;3、比较阅读《一剪梅》与《声声慢》,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情感。介绍作者李清照
(1083-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两人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经常外出为学为官,李清照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家,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根据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南渡之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主要以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生活为题材)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朗读诗歌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词的朗诵,一起来体味诗歌的意境。这首词整体的朗诵语速要慢,声音要低沉,有一定的抑扬节奏,该同学把握节奏和语速非常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低沉的情感。下面大家一起来诵读这首词,注意朗诵的语速和声调,诵读过程中细细体味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并找出这首词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三.作品鉴赏:
1.
听视频朗诵《一剪梅》,同时有感情的朗诵全词,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板书:方法一,抓住词眼(情感词),体会感情。过渡句:古来抒写愁绪的诗句有很多,如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等。而李清照写愁却不落前人窠臼,那么她笔下的“愁”有何独特之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读作品。
2.自由讨论:请同学们逐句分析,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抒发“闲愁”的?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明确:荷花已然凋残,竹席也变凉了,到处是一片清秋冷落的景象。渲染了冷落、萧条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板书:方法二,抓住(景物)修饰词,感受氛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什么?如何表达“愁”情?明确:写作者动作,这是排遣寂寞的方式,“轻”是怕惊动他人(连侍女也没跟来),小心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独”字可以看出词人借泛舟来消愁,但却不能排遣得了“愁”情,因为过去有夫君相伴,现在却是独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对往事的怀念。板书:方法二,抓住(动作)修饰词,体会心境。(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抓住意象“雁”“月”,鸿雁传书,“月”代表了思念。)
明确: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所以遥望云中,产生鸿雁传书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子空回,锦书全无,心中愁绪平添一层。板书:方法三,抓住意象,体悟意境。过渡总结:上阕作者主要借景、借事来抒发相思之情,虽不着一“愁”字,却处处充满闲愁;下阕以抒情为主,是不是开头直接就写感情?起句写到“花自飘零水自流”,有什么作用?
3.研读下阕。(1)赏析: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相呼应;“自”又与“独上兰舟”呼应。由花想到年华易逝,而水又使她想到夫君远游,故而产生相思之愁。接下来就直接抒发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强烈情感。(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两句在如何表达情感上有何特色?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由己身推及到对方,使人觉得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仿佛是双倍之愁,使这种愁情更深更重。(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词句历来被人们称颂,它有什么妙处?明确:“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从眉间藏到心间,似乎不合常理,但正表现了作者舒展愁眉要极力排解愁思,却令心头更觉愁苦的情态。内容小结:上片以写景、叙事为主,借景物、动作表达情感,其中注意关注意象,修饰词;下片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对比赏析《一剪梅》与《声声慢》学生讨论:两首词在抒发情感上有何异同,两首词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情感词:“相思”“闲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修饰词:“香残”“秋”“独”,是初秋景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风急”,是深秋景象。深秋里表达的情感更加悲切。意象:都写了“雁”,前者写“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对丈夫的思念,期盼收到来信;后者写“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可能这就是曾经在北方看到的大雁,现在国破家亡夫死,已经没有带来信息的可能,只是更加重了作者的伤痛。后者又写了“梧桐”“细雨”等意象,凄苦之情溢于言表。板书:方法四,知人论世:一般愁字别样情《一剪梅》本词大约写于词人新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求学之时,词中十分细腻地写出了她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是淡淡的“闲愁”。《声声慢》这首词写于金人南侵后,女词人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表达的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之情,是一种浓浓的悲愁。过渡:李清照的词读起来意境优美,清丽典雅,唱出来又是怎样的韵味呢?后人给它谱上了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月满西楼》吧!结束语:漫随诗词古韵,细品易安悲愁。李清照用她的匠心,用她的感悟,用她的苦痛铸成了千古华章,给我们留下了唯美诗行,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品读古典诗词,去感怀历代文人照彻长空的艺术灵魂!学情分析学生接触诗歌比较多,而李清照的词以前也接触过不少,对于李清照了解的也比较多,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便捷,学生以前也学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所以整体上课堂内容难度不大,因此,课堂上要针对学生的水平设计的问题,大部分同学可以接受理解,对于《一剪梅》的“闲愁”的理解学生做得不错,讨论后理解更全面准确。对比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有了前面教给的方法,学生分析的也有理有据。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较常见的内容。对于诗歌情感理解的方法学生接受起来不难,但具体应用却需要很灵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一点具体还要看日后考试课外诗歌的鉴赏,毕竟诗歌鉴赏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理解情感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要想在诗歌鉴赏上有所突破,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多多开动脑筋,放飞思维,一定会和古人产生共鸣,感受历代文人照彻长空的艺术灵魂!效果分析本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对于诗词,学生平日学习接触得比较多,分析诗歌情感“闲愁”,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上能说出理解上的关键。在对比阅读环节,学生经过讨论,课堂气氛很热烈,尤其是一位同学能从相同意象分析出不同感情,真是难能可贵。当然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同学表现积极活跃,思考回答问题准确到位,而还有一些同学不能紧跟老师思路,日后还需适当放低起点。当然,只依靠这一节课就想要教会学生理解诗歌的很多知识,那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关于诗歌的理解方法在平时就不断渗透,日积月累,相信会达到较好的效果。课堂诵读较少,影响了学生的深入理解,日后需要改进,最后,聆听歌曲《月满西楼》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给学生回顾反刍的时间少了些。日后在课堂设计上更完善,时间安排要更合理,以期更适合高二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分析李清照人生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论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家庭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受到熏陶,培养了她率真自然的个性和心灵,奠定了她独立自由的创作风格;婚后的李清照与丈夫感情厚笃,意趣相投,这种两情相悦、刻骨相思的夫妻之情深深影响了李清照词作的内容,赵明诚给李清照的情感体验成为她闺情词的创作的土壤;“靖康之变”打破李清照原来的生存状态,生活动荡不安,她从个人感受的角度侧面反映社会现实,国破家亡之痛成为李清照人生中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一剪梅》写于李清照人生第二阶段,即婚后生活。主要写嫁入庭院深深,显赫而又森严的赵府的李清照在婚后不久就因丈夫经常外出游学、为官而面临了夫妻分离。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女性,她也有无法排遣的寂寞之情,刻骨的相思之苦。在《一剪梅》(红藕香残)中,她真诚地表达着自己的思念情怀。这首词可见李清照一改往昔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荡荡的思妇,她划船已不再“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而是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她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举目所见,不管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又缠绵,摆脱不开,又放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看到她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使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跃然纸上。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评测练习1.
听视频朗诵《一剪梅》,同时有感情的朗诵全词,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2、请同学们逐句分析,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抒发“闲愁”的?3、请下阕以抒情为主,是不是开头直接就写感情?起句写到“花自飘零水自流”,有什么作用?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两句在如何表达情感上有何特色?5、“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词句历来被人们称颂,它有什么妙处?6、以前我们曾学过李清照的《声声慢》,其中也提到了“愁”,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词在抒发情感上有何异同,两首词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课后反思本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然后分析诗歌情感“闲愁”,通过深入分析诗歌内容来总结理解诗歌情感的几种方法。当然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同学表现积极活跃,思考回答问题准确到位,而还有一些同学不能紧跟老师思路,上课比较沉默,我感觉应该在设置问题上再具体些,降低起点,放慢速度,多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领悟其中的奥妙。当然,只依靠这一节课就想要教会学生理解诗歌的很多知识,那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关于诗歌的理解方法在平时就不断渗透,日积月累,相信会达到较好的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应该让学生多诵读,由集体读到个人读,由整首词诵读到某句的诵读,通过诵读学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想象力,课堂上因为时间的限制读的较少,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一部分同学还没有领悟理解,思考的投入度还没有达到最佳,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日后要多关注学生课堂反应,最好提前了解学情,因材施教,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时效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标分析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发展最充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运用极精炼的,富有鲜明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学习古典诗歌,培养了语言感知能力,领略了诗歌中丰富意蕴和艺术特色,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获得了审美体验,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文化品格。古典诗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是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课标理念不断渗入教学实践的同时,诗歌教学中也存在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方法。有的轻视个性化诵读,有的教法支离破碎,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意境,有的敷衍文本大意,忽略对语言的品味,有的重理性教学而轻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时,要分配好自己“讲”和学生“悟”的比重,以学生的感悟为主,适当引导、点拨;要处理好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关系,既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也要以文本为基础。在具体的古典诗歌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质量总结
- 社区居民动员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天然药物分析总论》课件
- 中医感冒的临证护理
- 《透视图画法》课件
- 圣诞活动创意音乐课件
- 培训机构维护技巧
- 病案(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 《奥林匹克公园小品》课件
- 人流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 建筑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筑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范例)
-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少数民族蒙古族介绍课件
- 【课件】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绘画
- 2024年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合理应用培训考试试题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农村户改厕施工协议书
- 药事管理实训报告
- 品管圈PDCA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
-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