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日记700字_第1页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_第2页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_第3页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_第4页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端午节的日记700字

假如说端午节是由于传奇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妙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下面是关于端午节的日记700字,一起来观赏吧。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一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头,家家户户都开头劳碌起来,预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许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当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爱好,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芳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味道。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处处叫卖     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许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非常清爽。虽然我穿的照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旧无法抵抗。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圆满。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的确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终挂在门口,根据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诞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当闭幕了。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二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这一天有很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由于传奇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门由于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由于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爽空气也非常有意义。

食粽本地出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暖和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日,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头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洁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慧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终于到了最终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特别不简单。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宏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进展于中国,我们要爱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三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办法,但是没有被国王接受,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特别鄙视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很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预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预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预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头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终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非常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洁,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许多,可能是由于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许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爱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完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昂扬,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用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丽、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喧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日记700字四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到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布满奇怪   而又布满期盼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识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理想却无法实现,他哀思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查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芳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光明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查找那颗最光明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盼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覆盖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烁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逝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观察"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吵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快,是否已沉没在城市的闪耀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盼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好像也越来也乏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