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重点)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重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重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日本樱花图片:质疑:(1)同学们,你知道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花吗?(2)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国花吗?樱花主要有白色和粉红色两种,在每年的3-4月份,樱花盛开,漫山遍野,甚是美丽。因此日本具有“樱花之国”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日本。生:樱花生:日本观看图片听着老师的介绍,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通过图片唤起学生学习日本的兴趣。展示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重点)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重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重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读图分析读图分析读图分析读图分析读图分析(一)日本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1.引导学生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明确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强调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群岛国家。2.指导学生读“日本地形图”(1)明确日本的领土组成;要求学生到黑板前的“日本地形图”上圈画出日本四大岛屿的名称。强调:①日本最大的岛屿②首都东京位于哪个岛屿上③日本纬度最高的岛屿④本州和九州的“州”字书写。⑤日本的领土重要组成部分——琉球群岛及具体位置。⑥日本国土狭小对河流流程的影响。(2)明确日本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南北跨纬度广是造成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3)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到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4)引领学生对比日本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海岸线特点有何不同,认识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特点。强调日本著名的港湾——濑户内海和港口城市——横滨、神户。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优势,对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引导、补充、总结,强调日本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从而认识、理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二)日本的气候3.引领学生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日本气候分布图”:(1)回顾日本气候类型,进一步认识日本气候类型的分布。并借助日本福冈和札幌的景观图片和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日本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从而理解日本樱花自南向北开放越来越迟的原因。(2)利用多媒体展示“同纬度的济南和日本东京的位置图”及其气候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东京和济南在年降水量、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和气温年较差数据的不同,感受日本气候和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讨论、交流探究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的原因。同时强调①气候对河流流量的影响②日本的气象灾害——夏、秋两季多台风。(三)日本的地形4.指导学生读“日本地形图”,认识日本的地形特点,要求学生在图上标出日本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平原。引导学生根据地形特点,分析日本地形对农业和的河流的影响。强调:①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②日本的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③日本矿产资源缺乏④钓鱼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四)多火山、地震5.展示日本地震频繁的资料及最大的两次地震灾害图片,结合“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中的位置图”,引领分析:(1)展示“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了解地震给日本造成巨大的灾难。结合“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中的位置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2)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防范地震在宣传、自救自护、建筑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学会基本的防范地震的方法。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一)日本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1.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回答:位于____洲东部,______洋西北部,是一个面积______的群岛国家。2.读“日本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日本领土主要由___、___、___、和___四大岛屿组成。(2)日本位于___半球和___半球,处于___带(温度带)。(3)日本东临___洋,西隔___海和___海峡与__、__、__、___(国家)隔海相望。(4)思考、讨论: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何帮助?讨论、总结:有利于进口原料、出口工品、海洋捕捞、发展海水养殖、发展造船业、发展海洋运输业……(二)日本的气候3.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日本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分布。说出日本樱花自南向北开放越来越迟的原因。(2)对比同纬度的济南和日本东京的气候资料,总结日本的气候特征。日本的气候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冬季较为____,夏季较为____,降水也比较____。(三)日本的地形4.读“日本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日本地形以___和___为主,___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___是日本最大的平原,___是日本的第一高峰,也是一座著名的___。(四)多火山、地震5.读“日本火山分布图”和“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中的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该怎样防范地震灾害呢?日本有哪些防震、抗震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学生思考、回答、其他同学补充通过识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通过读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的原因。通过读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多了解防震、抗震措施,提升学生重视程度,并学会躲避地震灾害,减少损失。组织交流点拨建构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回顾、识记本节课知识:提高归纳能力及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达标检测】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D.日本位于南半球
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赏樱花的季节。右图为日本各地樱花开放时间,据此完成2~3题。
2.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树种3.日本领土组成中的四大岛,纬度最高的是()
A.北海道岛B.四国岛C.本州岛D.九州岛
4.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山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B.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C.河流源远流长D.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
5.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地区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较多
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多
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6.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下列内容。
①日本四大岛的名称②日本海、太平洋
③琉球群岛(2)日本海岸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减灾呢?(说出一点即可)【课后反思】本节课围绕教学内容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引发学生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日本,使学生急于了解日本的有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地形图、气温分布图、火山、地震分布图等,适时地穿插有关日本的图片,从视觉上给学生震撼,使这些知识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最后,本节课的小结采用问题读图的形式出现,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和读图能力,课堂教学非常有效。但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仍有少数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一般来说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肤浅,对问题的研究也不能够深入。好在教材所选的日本这节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学生对此国家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有很大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另外,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的能力,完全可以进行自主性学习。特别是在学习了第六章亚洲和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本节课日本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效果分析教学中每一环节都一地图为依托,始终围绕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主线,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创设问题情景,提出让学生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寻找问题的答案,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采用问题读图小结的形式,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和读图能力,并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注重学习国家地理基本方法的渗透。课堂教学非常有效。只是个别学生对地图运用的参与度还不够,需下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教材分析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由“大洲—地区—国家”,层层递进,本节教材是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中的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是在认识亚洲,了解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欧洲西部及两极地区之后学习的第一个国家。从教材编排的位置和顺序来看本节内容十分重要,同时,本课从内容上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本课为今后学习后面国家地理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日本第一课时评测练习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D.日本位于南半球
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赏樱花的季节。右图为日本各地樱花开放时间,据此完成2~3题。
2.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树种3.日本领土组成中的四大岛,纬度最高的是()
A.北海道岛B.四国岛C.本州岛D.九州岛
4.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山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B.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C.河流源远流长D.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
5.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地区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较多
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多
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6.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下列内容。
①日本四大岛的名称②日本海、太平洋
③琉球群岛(2)日本海岸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减灾呢?(说出一点即可)课后反思本节课围绕教学内容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引发学生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日本,使学生急于了解日本的有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地形图、气温分布图、火山、地震分布图等,适时地穿插有关日本的图片,从视觉上给学生震撼,使这些知识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最后,本节课的小结采用问题读图的形式出现,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和读图能力,课堂教学非常有效。但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仍有少数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处于被动状态。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世界地理“不同类型的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其中关于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的内容有两条,一是“在地图上找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二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本课知识的落实也是为第二课时“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作好铺垫;另外,本课还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为学习后面国家地理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二、课标解读(一)有效落实课标要求1.关于“在地图上找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要先引导学生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明确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群岛国家。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日本地形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掌握日本的领土组成;明确日本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到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最后进一步分析、总结日本的海岸线特点及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好铺垫。2.关于“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于“日本的气候”,要引领学生借助“亚洲气候分布图”,回顾日本气候类型,认识日本气候类型的分布。并结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日本南北温差大和海洋性特征明显的原因。强调气候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和日本的气象灾害台风。二是“日本的地形”,要指导学生读“日本地形图”,认识日本的地形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