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附答案)_第1页
云南省丽江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附答案)_第2页
云南省丽江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附答案)_第3页
云南省丽江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附答案)_第4页
云南省丽江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丽江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

2.袁宏道所属的文学团体是()

A.浙西派B.竞陵派C.公安派D.桐城派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C.契丹矣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

D.而姑息重荣不能诘诘:追问

4.《风波》的社会意义是()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昭示革命首务是唤醒民众

5.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句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A.A.寡人之民不加多B.五十步笑百步C.申之以孝悌之义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集()

A.《北方》B.《大堰河——我的保姆》C.《艾青诗选》D.《旷野》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

8.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句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B.五十步笑百步C.申之以孝悌之义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A.老夫人B.张生C.孙飞虎D.崔莺莺

10.《门槛》中“一座大楼”象征()。A.革命事业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C.参加革命的条件D.献身革命的精神

11.下列作品中,其文体属寓言性传记散文的是()

A.《马伶传》B.《张中丞传后叙》C.《李将军列传》D.《种树郭橐驼传》

12.《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是()。A.魏国人B.赵国人C.楚国人D.齐国人

13.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B.韩愈C.刘禹锡D.杜甫

14.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A.对比关系B.类比关系C.象征关系D.层递关系

15.《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A.正剧色彩B.悲剧色彩C.喜剧色彩D.闹剧色彩

16.“孤苦零丁”、“天下为公”、“望洋兴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礼记.大同》

C.《陈情表》、《礼记.大同》、《庄子.秋水》

D.《礼记.大同》、《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

1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结论B.引论、论据、结论C.立论、驳论、正论D.论点、论据、论证

1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生活飞速地发展,人的一辈子再不是蜷缩在一个小村或小镇,而是______、漂洋过海。

②这片大地看似虚无,其实它______了多少大自然的礼物,我至今收藏的一些石斧、石刀还有三叶虫的化石都是那里得来的宝贝。

③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______

A.纵横捭阖蕴涵明明净净B.纵横捭阖蕴藏明明亮亮C.纵横驰骋蕴藏明明亮亮D.纵横驰骋蕴藏明明净净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A.A.王维B.孟浩然C.谢灵运D.陶渊明

20.文章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A.A.曹操B.苏轼C.杜甫D.屈原

二、填空题(10题)21.《红楼梦》今传本__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

22.《再别康桥》写于_________,描绘了_________的自然风光。

23.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24.与韩非子一起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的是__。

25.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6.《箱子岩》一文选自___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散文。描写了作者__________的见闻。

27.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

28.《论语》是一部记录__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体散文集。

29.《史记》中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专门论述部分是“__________”。

30.小说《春之声》是王蒙借鉴“___”小说而创作的代表作。

三、判断题(5题)31.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2.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3.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4.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5.《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这段话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37.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办法来说服武帝?(4分)

3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冯谖客孟尝君》)请回答:(1)这段文字刻画了冯谖什么样的人物形象?(3分)(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冯谖的性格特征?(4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

4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41.从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潘月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作文(1题)42.请以《触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DA项“寡人之民不加多”是提出问题。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他认为自己对国家费尽了心力,又是移民,又是运粟,可是本国百姓却“不加多”;而邻国没有一个能像自己那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却“不加少”,梁惠王对此很不理解。B项“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为梁惠王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时所用的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的治国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是没有实行王道仁政,区别只是量的不同、程度的不同。C项“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孟子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之一。D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中心论点:实行仁政,斯天下之民至焉。

【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要求考生一定要对大纲内的精读课文做到熟练掌握全文。例如四个选项中,前三个选项分别是课文在不同的论证层次之中涉及的内容,只有选项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才是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

6.A

7.C

8.D解析:A项“寡人之民不加多”是提出问题。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他认为自己对国家费尽了心力,又是移民,又是运粟,可是本国百姓却“不加多”;而邻国没有一个能像自己那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却“不加少”,梁惠王对此很不理解。B项“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为梁惠王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时所用的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的治国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是没有实行王道仁政,区别只是量的不同、程度的不同。C项“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孟子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之一。D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中心论点:实行仁政,斯天下之民至焉。

此题要求考生一定要对大纲内的精读课文做到熟练掌握全文。例如四个选项中,前三个选项分别是课文在不同的论证层次之中涉及的内容,只有选项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才是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

9.C

10.A

11.D

12.D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和齐国的孟尝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都以“养士”而著称,养士都在三千人以上。

13.B

1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品中所用的艺术手法,考生应注意积累、识记。

15.C

16.C“孤苦零丁”出自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天下为公”出自《礼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这三个成语均非常著名。

17.D

18.D

19.D

20.A

21.120曹雪芹120曹雪芹

22.1928年康桥

23.苏轼

24.李斯李斯

25.相对

26.《湘行散记》,游记,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

27.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

28.孔子语录孔子语录

29.“书”

30.意识流意识流

31.N

32.N

33.Y

34.Y

35.Y

36.所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方法。

作者以人死和绳断总会从一个地方开始,对城被攻破的情形进行比喻,以此说明城池在许远所坚守的地方首先被攻破,并不能说明许远没有尽心尽力而负有责任。以此驳斥对方论据。

37.主要采取了“以子之矛,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