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安乐死的合法性摘要安乐死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就被社会所广泛关注,人们对于安乐死的态度渐渐的变得明朗起来。世界各国也在为争取安乐死的合法化而努力。各国不断的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斗争,安乐死的众多支持者正在全力地和一切反对势力作斗争。尽管道路是曲折和艰辛的,但人们追求平等死亡权利的势头却很是强劲。本文以此为背景来重点阐述安乐死的合法性。关键词:安乐死合法性立法构想意义引言安乐死(Euthanasia)一语源自于希腊语“美丽的死”,又称安乐术,或称怜杀。他意指对于死期迫在眼前而有难忍的,剧烈的身体痛苦而又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应其真挚而恳切的要求,为了使其摆脱痛苦而采取人道的方法让其安然死去的行为。安乐死思想并非只是现代的产物,它是一种渊源久远的人生哲学思想。古希腊流传有“安乐术”之说,我国敦煌壁画中有“自行诣家”的内容。古人将自愿放弃生命视为一种自然人生哲学,是人的自然行为,乃“死者之幸事,亲者之善事”。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后来,并有所发展。于是“安乐死”这个话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并且对于它的合法与否问题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众说纷纭。随着人权意识的不断加强,要求使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也就此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和斗争。、安乐死合法性概述(一) 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是70年代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11,意思是无痛苦的,“幸福”的死亡。又称怜杀“。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安然的去世;二是无痛苦致死术,为患者的痛苦而采取致死的措施。对安乐死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包括一切因为“健康”的原因致死,任其死亡和自杀;狭义的理解则把安乐死局限于对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或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不再采取人工地方法延长其死亡的过程,或者,为知之剧烈的疼痛的折磨不得不采用加速死亡的药物。当前,对“安乐死”一词的理解大多是狭义的。在我国,通说认为,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生命垂危的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的过程。(二) 各国对安乐死的认定目前,世界上有日本、美国俄勒冈州、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哥伦比亚、荷兰等国家及地区对安乐死持肯定的态度。世界上也有部分代表国家对安乐死持否定态度,例如,南非、加拿大、美国科罗拉多州、英国。我国自1994年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看来安乐死立法已不能回避了。 但一旦法律付诸实践,就有极大的强迫性,它就像横在病人面前的一把双面刃,用得好,就可以真正解除病人的痛苦;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剥夺病人选择生命权利的借口, 被不法不义之徒滥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安乐死作太多的法律规定, 只是将安乐死视为非法剥夺人的生存权利。在我国,合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只有两种: 一是司法人员依法执行死刑;二是在符合正当防卫条件下的自卫杀人。 但是消极安乐死在我国被国人在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上所接受,并且默许这种行为。参见DavidS.Oderberg,AppliedEthics(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Ltd) (2000),48.i'怜杀是美国刑法界对安乐死的别称,参见储怀植 .美国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32.二、安乐死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一)安乐死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各国对于安乐死的态度不尽相同,安乐死的合法性有其特殊的现实理论依据,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 从民法的角度看,应该允许身患绝症的病人安乐死任何自然人都享有生命权,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对于生命权中是不是包含生命利益的支配权,存在不同的意见。反对者认为,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和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或者认为生命权的内容包括自卫权和请求权,但是都认为不存在对生命利益的自主支配权。 而赞成者则认为,生命权的内容包括生命利益支配权,尽管这种生命利益的支配权是适度的, 适当的,但是它毕竟也是支配权,因此生命权是有限的支配权。我们则赞成后者。对于身患绝症并且处于晚期而极度痛苦的病人而言,安乐死是其生命自主权的体现。所谓自主权,是指决定者得以做出关乎自己生命的重大决定的权利。洛克认为: “人有决定其行动和处理财产和人身的天然权利,无须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休谟也认为,如果人类可以设法延长生命,那么人类也可以缩短生命。换言之,生与死都是人的权利。生命自主权除了意味着可以在濒临死亡且意识清晰之时做出申请安乐死的决定之外,还意味着自然人可以在身体尚健康之时,为了以后可能会出现的身患绝症且又面临极度痛苦时,授权其家属作出是否为其实施安乐死的决定。所谓生命权,不仅指肉体方面的权利,而且还包括与肉体不可分离的精神方面的权利。因此,对于身患绝症的病人,当他的精神已经无法承受活着的感受时,如果我们硬生生的剥夺了他们选择死亡的权利,那么这种煎熬比病魔的折磨更加痛苦。因此基于民法生命权的角度,我们认为,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口。2、 从人的尊严的角度看,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人的尊严在于对动物式盲目生活的超越,在于能自觉地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创造价值,树立主体意识,确立人格思想。每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都是面临11陈亚平.“安乐死”的法哲学思考一一基于选择权的角度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8,8:15-17.精神的巨大挑战,他们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无价值。他们更不愿意看到和接受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的治疗,他们的人格尊严在不断的急剧下降,他们的生命乐趣也将变得荡然无存,只会留下一个毫无安全保障的生命躯体。在社会中,“安乐死”成了“个人尊严”和“生命自由”的标签,代表着普通人的意识,这种群体在长久的状态中逐渐转向认可社会所赋予的这种标签所形成的道德规范——生命的物价质感,选择安乐死的认同感。严重的病情本身就是他们怀疑生活意义的充分理由,病人选择安乐死,有效的维护了一种无价的价值。安乐死不是一种茫然的行为,而是一个关乎道德,有充分理由的他灭性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安乐死是人的隐私权的一种。人的尊严具有最高价值,尊严使人有选择的自由,包括结束自己生命的自由。安乐死的合法化有其独特的道德伦理基础和精神渊源。所以,将安乐死纳入立法轨道既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是体现人的尊严的。3、 从天赋人权的角度看,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自西方的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家发现了人的权利是来自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作为人所固有的,所以人的权利也是人生来就应该具有的,即“天赋人权”。从天赋人权的角度看,当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时,死亡就成为了他们天赋的权利。他们有权借助医生的医术让自己无痛苦的死去,社会也有道义和责任给予关怀。安乐死的实行首先是为了病人着想的,是为了生还无望已成为定向死去的人,而不是为了活着的人。一个健康,神志清醒的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为什么一个身患绝症不能治愈的病人就没有选择结束生命过程的权利呢?这不公平。应该让身患绝症的病人有选择的自由,这是人的权利。基于这种考虑,尊重人的趋死的合理选择,本质上也就在于维护人权。如果我们强制生命垂危并且丧失生活意念的病人继续活下去,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在这个到处呼吁主张人权的国度里,是否存在真正的人权呢?由此观之,按照天赋人权的观点,应该使安乐死合法化。(二)安乐死合法性的实践基础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无论是国家,集体和个人都不富裕,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等同人口数量相比,则更是有限。努力解决看病难,住院难这两大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对于身患绝症而又无存活意念的病患实施安乐死,严格意义上讲,不仅可以使国家和集体以及个人节省大量的经济支出,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医生和医疗设施投入到更为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从而可以及时的救助更多的患者。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存在了一些对安乐死立法的有利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民众心理因素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乐死”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不陌生,而且越发的演变为人类在生命弥留之际结束自己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权利。人们越来越觉得选择安乐死是人的生命支配权的体现,是人维护尊严的手段,更是体现人权的重要标志。而中国现有的法律却没有把安乐死的合法化纳入立法的行列,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中国安乐死还是被禁止的活动。因此,用法律来规范安乐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意愿,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和顺应时代潮流的。2、从医疗设备等物质基础方面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医疗设备还不能完全达到与人口一一对应的标准。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仍不能完全走出就医的困境。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设施还很不完备,甚至说是极度短缺。在此特殊的大环境下提倡安乐死,不仅可以妥善地解除病患的痛苦,而且还可以使我国的医疗技术以及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救助更多的病患。3、从国际立法趋势方面安乐死的呼声在世界范围内日趋高涨,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在1996年7月1日就把安乐死合法化了,该部法律也相应的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部允许自愿安乐死的法律。继而荷兰也于2002年4月1日使安乐死法律正式生效,从这一天起,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当然,荷兰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只是安乐死合法化的典型地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为安乐死立法做着最大的努力。因而,这种较好的“国际大气候”为我国安乐死立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依据。三、安乐死合法性的立法构想安乐死是一个涉及伦理,法律和医学方面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为制定政策和立法之目的,审视安乐死必须立足伦理,要紧紧围绕着生命价值,个人尊严,人权保障登来看待问题。讨论安乐死的最佳情景是国家经济、法制、医疗设施和公民的观念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根本问题是病人的自由能够在物质和精神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得到保障。从伦理上讲,绝对禁止或者全面开放安乐死这两种做法均不可取。因而,从立法的意义上讲,我们要严格规范安乐死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实施方法以及实行程序。并且明确规定出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安乐死职责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一)适用对象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只能是患各种不治之症的病人。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我们把它规定为:1、癌症晚期,病痛难以忍受的临终病人。2、严重畸形或者严重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对其适用安乐死主要意义在于优化民族人口结构,减轻国家负担,维护集体利益。3、“脑死亡”病人。根据新的医学理论,认为确定生命结束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大脑机能停止活动。脑死亡的病人大脑机能已经完全停止了活动,医院对其治疗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应该把脑死亡列入安乐死的适用对象。4、其他重症患者。适用安乐死必须严格依照以上法定范围进行,绝不允许法外实施。禁止随意对重度精神病人、残障儿童、身体缺陷的人、患有重病的老人实施安乐死。违反此规定的均以杀人罪论处,应当依法加以制裁。(二)适用条件为了防止安乐死合法化后的滥用,法律明文规定安乐死的适用条件:1、实施安乐死的对象只能是根据现代医学和技术已经断定无法治愈的,并且死期又迫在眼前的病患者。2、病人所遭受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已经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3、实施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痛苦。4、病人意思清楚,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识,且必须有其本人真挚的嘱托和承诺,并且该嘱托和承诺是在事前或者行为当时做出的。在病人无法表达时,近亲属和其他人不得代为请求,医生也不得主动实施。5、除安乐死外,没有其他任何方法足以减轻病患的痛苦。6、安乐死必须由医生实施,其他人不得实施,并且实施安乐死时要有三位医生研究同意,再经主治医师批准。7、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是人类伦理以及道德都能够接受的。(三)实行程序安乐死的实行程序关系到安乐死能否合法实施,因此对安乐死的实行程序进行立法应尤为慎重。1、实施安乐死首先必须有病人或者家属的书面委托,或者是视听资料。2、实施安乐死要有相当一级的医院主管医生、主治医师、科主任经过会诊,最后由院长签署意见才能进行。3、实施安乐死要由法院进行审查。当地法院要组织法医对实施安乐死的对象的诊断结果进行严格审查。如有发现不符合上述安乐死的对象应立即加以指正,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4、实施安乐死并须由三位医生研究同意,而且要求死者家属在场。必要时,也应当有当地法院的相关人员在场,如法医等。5、实施安乐死完毕后,实施医师,病人家属以及法院工作人员要在实施记录上签字。四、我国认定安乐死合法的意义“安乐死”在西欧一些国家已屡见不鲜。根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近1000万,其中有100多万人是在极度痛苦(如癌症晚期的剧烈疼痛)中离开人世的。这100多万死亡者中又有相当多的人曾要求过安乐死,但因无法律根据和保护而被拒绝,因此他们也只能“含痛死去”。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悄悄地选择安乐死而结束生命的,参与者一般是亲人和可信赖的医生,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也是生活提出的要求。(一)安乐死符合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的人道精神救死扶伤,救治病人固然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免除或者减轻患者的痛苦,有着与救死扶伤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身患绝症的病人,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自理,加上难以忍受的病痛时常折磨着他们,在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况下,如果病人意思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要安乐死以减轻痛苦的意识,并且有其本人真挚的嘱托和承诺,并且除安乐死外,没有其他任何方法足以减轻病患的痛苦,只有尊重病患选择安乐死,那么医生则应该通过合法途径为其实施安乐死,使其早日摆脱病魔的折磨。这种免除病患极度痛苦的方法与让病魔大施淫威,慢慢的折磨、吞噬病人的生命相比,似乎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况且,此时是否对病患实施安乐死也不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而是选择不同的方式结束生命罢了,并不涉及剥夺人的生命权的问题。这种尊重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同样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二)安乐死减轻患者家庭负担,符合患者亲属的利益身患不治之症的濒死病人,长期卧床治疗,不仅是其本人痛苦不堪,而且使其亲属背上了沉重的、不堪忍受的精神和经济包袱。家庭成员及亲属对病人固然有照料服侍的义务和责任,但长期为一个无意义的形式上的生命而消耗有意义的生命,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病人的嘱托,对其实施“安乐死”,就可以使他的家庭成员和亲属从经济、心理和感情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全身心地开始新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当病人亲属明白患者的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而视其处于一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处境时,心里也是极其痛苦的,他们从感情上也更愿意让自己的亲人安乐而痛苦的死去,因此“安乐死”符合死者亲属的利益。(三)安乐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生老病死是客观自然规律,谁都无法以任何形式逃避。“忧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反映,人类文明进步成果需要法律加以保护。“安乐死”既解除了令人目不忍睹的病者的痛苦,又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反映了人们对“忧死”的要求。这不仅对社会没有危害,反而对社会有利。因此说,安乐死行为不但谈不上社会危害性,而且谈不上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动焊枪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文化艺术品拍卖委托合同
- 04年车位租赁合同简单范本
- 2024年度互联网信息服务合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合同
- 2024年度医疗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
- 胶合板压合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安保服务承包合同
- 测微规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足球棋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度污水处理设施变形缝安装合同
- 介绍鲁滨逊课件
- 彩色喷涂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2024年园林绿化建设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吸气剂(消气剂)产业前景预测及发展风险分析报告
- 商务部门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食品经营许可证》延续申请表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心脏和血液》教案
- 2024年招商引资居间合同
- 媒体创意经济:玩转互联网时代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