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邢台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苏轼与白居易虽然相去近两百年,但在人生经历、出处行藏等方面多所相似。二人早年都

热衷于政治,仕宦之路波折不断,而且在频繁的迁谪中,他们的人生观和处世心态都曾产生巨

大的转折和变化。白被贬后,深思人生价值和出处问题而转向独善一路;苏被贬后,注目人生

与社会、宇宙的关系。在苏轼诗文中,“慕白”的表述屡见不鲜,显流露出对白居易的倾慕与

神往。

除行迹上的相似外,苏、白二人更重要的相似点在于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方面的接近,尤其

是在超越意识上的接近。所谓超越意识,既是一种人生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盖指主体在

历经磨难后承受忧患、理解忧患并最终超越忧患以获取自由人格的一种努力。也就是说,士人

虽身处逆境,却能不为所累,超然物外,与世无争,在精神上达到一种无所挂碍的境界。

这种超越意识首先在白居易身上有着突出的表现。白居易在久经宦海沉浮之后,面对日益

剧烈的政治倾轧,决计抽身退步,高蹈远引,其思想意识已从对理想的执着走向了求取闲适的

超越。他走向超越的方法大抵有三:一是“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的安心思想:

二是“吾道寻知止”的知足观念;三是“应似诸天观下界”的看破态度。对自白居易才开始凸

显的这些超越意识,苏轼可谓体脸深切,已得白居易超越意识的要义。“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打消各种贪欲,以自得自乐之心对待外物和自我,与世无争,

来去自如。正因为有了这种人生态度,所以人的成就已经无足轻重,成败荣辱只是人生整体的

不同方面。对苏轼来说,自然不必完美,历史也不必公正,人可以在沉思中得到安宁。

苏轼与白居易的关联还体现在对陶渊明的效法上。早在元和八年,41岁的白居易因丁母忧

而退居下邦金氏村,即创作了《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两年之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而

陶渊明所居柴桑即在江州。地域的巧合,加上夙昔的仰慕,使白对陶的关注和热情益发加大,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并明言“予夙慕陶渊明为人”。从此时期他的一系列诗作可以看出:不愿受世网羁绊,向往无

拘无束的自然境界,追求人生的自由洒脱,乃是白居易由前期创作讽喻诗、积极参政而转向中

后期创作闲适诗、退避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白与陶在历经仕途坎坷后所共有的特点。

与白居易相比,苏轼的学陶更向前推进一步,并在其中融入了白居易的影响因子。其诗云

“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相物。而今月下三人,他日当成几佛”。可见仰慕之深,期许之高。

到了晚年,身处贬所的苏轼更将效法的对象锁定陶渊明,尽和陶诗一百余首,所谓''饱吃惠州

饭,细和渊明诗”就是此时期苏轼学陶的写照。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谓“东坡在岭海间,

最喜读陶渊明、柳子厚二集,谓之‘南迁二友'”。据此可知,苏轼的学陶效陶,并不只是出

于对陶诗风格的向慕,更重要的是对陶人格上的心悦诚服。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即渊明,渊明

即我也”。总之,白居易是陶渊明的第一个知音,而苏轼全面接受陶渊明,亦未尝没有掺杂白

居易这位中介人物的重大影响。(摘编自尚永亮《苏轼与白居易的文化关联及差异》)

材料二:

白居易是“中隐”观念的发明者,他的《中隐》诗中,把“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

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的中隐生活描绘得十分安闲惬意。白居易这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

进退裕如的生活态度广为北宋士大夫所效仿。

苏轼就是学习白居易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苏轼一生处于新旧党争的矛盾夹缝之中,屡遭贬

谪,但多年的流放并没有摧垮他,反而加深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吸收融

合,在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不以谪为患、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处世态度,

构建了可仕可隐的为官方针。不过苏轼性格上“稍露锋鳄,不及太傅(白居易)混然无迹”,

故一生挫折较白居易更多。绍圣四年,苏轼在惠州写了《纵笔》诗云:“白头萧散满霜风,小

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据说当时宰相章悖看见了此诗,认为苏

轼在惠州太舒适,又把他贬到更远的傀州。其实这主要源于苏轼善于治苦遗怀,所以始终能以

超然的态度看待官场升沉穷达。

与白居易相比,苏轼克服了白居易未能完全忘情于仕宦的庸俗的一面,从而做到了身在官

场,却不以利禄萦心,更为超然洒脱。苏轼认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用时无需大喜,贬

时也无需大悲。在他的诗中时常表现出恬淡悠闲的心境。可以说,苏轼将白居易付诸实践的''中

隐”文化心态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达到中国封建士人“贬谪心态的最高层次”。白居易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

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影响了苏轼人生态度的方向,苏轼从内在精神、襟怀风致上学习白居易,

借白居易的“闲适”人生观为自己寻求解决穷愁困境的一剂良方,那么,他的学白在本质上也

必然融汇了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情感追求和生活哲思,必然继承了有宋一代发展而来的独特

精神。(摘编自毛妍君《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

L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比白居易晚了近两百年,与白居易一样早年热衷于政治,同样仕途不顺,但被贬后

思考与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

B.苏轼和白居易在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方面比较接近,都具有超越意识,这方面的相似点比

二人行迹上的相似更加重要。

C.白居易选择抽身退步,高蹈远引,执着走向求取闲适的人生之路,本质的原因是他久经

宦海沉浮,遭遇了政治倾轧。

D.苏轼是北宋士大夫中学习和效仿白居易的一个典型,他积极吸收融合了包括白居易“中

隐”思想在内的思想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白居易二人对陶渊明都有效法,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相比白居易而言要更进一步。

B.苏轼《纵笔》一诗暴露了他在惠州生活的舒适,宰相章悖因此将他贬到了更远的俯州。

C.苏轼诗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蕴含相似思想。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了苏轼与白居易之间的文化承继关系,但二者的着眼点有差异。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涌池怀旧》)

B.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苏轼《池上二首》其二)

C.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D.未成小隐成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

4.白居易由前期创作讽喻诗、积极参政而转向中后期创作闲适诗、退避政治,陶渊明对其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述能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4分)

5.苏轼对白居易既有学习,又有突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8分)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舞台

刘洪文

村委会的门前搭起了舞台。

所谓的舞台,不过是破解放车的车厢加几个空柴油桶,上面支了木板。戏台的天棚是用黑塑

料布搭的,既可遮阳又可防雨,戏台的前面用于演出,后面供演员换服装和道具。

这次请的是潘大立。潘大立本来就是我们村的,他可是个名角,各村闻名。他有个小剧团,

演员都是临时组织的,平时种地,农闲演戏,潘大立是团长。听说他是在县里的舞台演出过的,受

到了县长的好评,有人说他有希望进县剧团深造。

那时我还小,村里请一次戏不容易。我们也不能错过机会,我最喜欢钻在戏台子底下,虽然这

里看不见演员的脸,却离演员最近,几乎可以听见演员的呼吸声。

戏台前面有一棵大柳树,那里席地而坐的人最多,有卖冰棍的,也有卖瓜子的。“二八”自

行车后载一个泡沫箱子,上面再包一层棉被,这是最好的冰箱,拿出来的冰棍还冒着凉气。对我们

来说,听戏只是个由头儿,蹭点儿吃喝才是最重要的。

当演员在台上闪展腾挪时,台下就有尘土簌簌地落下来,弄脏了我的冰棍。于是,我从台下伸

出头来,看是谁在和我作对。可我没什么办法,又不能把他从台上扯下来,只能在冰棍上舔两口,

算是弄干净了。

表演的正是潘大立,他穿着简单的戏.装,头上围一条白手巾,脸上扑着粉,像刚从面缸里钻出

来一样。

我不喜欢潘大立。听说他很有才,彼时所演的正是他自编自演的成名曲目《潘大懒相亲》,

大概就是讲述了一个懒惰的农村光棍儿在村支书的帮助下,立业成家的过程。可这哪里像个农民?

脸上的粉直掉渣渣儿。

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伸长脖子,张着嘴,还时不时地拍一会儿巴掌,证明他们看懂了。

可我看不懂,一会儿唱一会儿说,二胡声比演员的嗓门儿都大,能听出个啥?

于是,我狠狠咬下最后一口冰棍,把冰棍杆朝台上一抛,转身又钻到台下。在我看来,这台下

比台上好玩儿多了,就像是《地道战》里的防空洞。

大戏演了三天,每天都有潘大立登场,我搞不明白,他演得就那么好?看演出的人有增无减,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12页)

每天都熙熙攘攘,像赶大集。南村的来了,东庄的来了,后屯的也来了。二大妈还带了烟值梦,把

长烟枪抽得吱吱响...

台下有一群小青年因为拥挤打成一团。看戏的人又都围到那一边,这边的戏台倒清静了,连

演员也伸着头向台下看,只有器乐师没有停手,那音乐就不停地咿呀着……

“都老实点儿,一天把你们闲的,别影响大家伙儿看戏好不!”村支书老万怒吼着冲进人群,

一顿连骂带踢,把小青年们赶走了。我和小伙伴们远远地看着,有点儿害怕。

人们又都回到戏台前,还是津津有味地看戏,还是津津有味地嗑瓜子。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村里不再请舞台戏,了,或许是因为我长大了,这场景淡出了我的生

活------我已经对钻到戏台下面不感兴趣了。

潘大立还会到村委会大院门前的空场上去,有时呆呆地看,有时吼上几嗓子。我觉得他像是

被掐住了脖子,发不出个正音来。

后来,潘大立成了他戏里的潘大懒,他还不爱种田,媳妇也跟他离了婚。

村里再也没人看潘大立的戏了,连县剧团都黄了,更别说乡下自办的小剧团了。潘大立就这

样潦倒着,家破人散,游手好闲。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要走自己的路。我没得选择,因为我高考落榜了。

去部队时,父亲一直在后面送我,他的背有些佝偻,像是怕天塌下来压到自己。他说我是时运

不济,就像潘大立变成了潘大懒一样。

可我不这样认为,路是自己走的,何必去怪运气。如果运气有那么大的威力,我们又何必挣扎?

那样的话潘大立倒是对的,懒懒地放弃。

再回家时,我已经在部队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三级士官转业,在县城里有了工作,有了家庭。

但父亲还在老家,我去看他。他的头昂得很高,我知道这是因为他认为我混得还不错。

我和父亲聊天,话题总离不开村里当年的戏台,离不开冰棍和潘大立。

我问父亲:“潘大立现在咋样?”

“他现在可厉害了!”父亲说,“几年前来了个扶贫干部,村里谁家的大事小事他都操着心,

看到潘大立这样,就找村里的老辈人了解他之前是干啥的,家咋没了这些事,后来不知咋就给了

他一部手机,这潘大立整天对着手机呜哩哇啦的,说咱这土地里长出的东西,说咱天天干活的地

方……说这叫‘网络直播',他可算找到门路了,现在说什么粉丝都好几十万了。你看这村里的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12页)

小学和乡里那条路都是他出钱张罗找人修的……”

父亲滔滔不绝地说着,我有些不服气:“有钱了不起?”

离开村子时,我在村口的斜路上碰到了潘大立。他苍老了许多,头发几乎掉光了,脸依旧很白,

不过没有涂粉。

他正架着手机要直播,说是直播这村里的蓝天,这绿绿的田地,果树上就要熟了能来采摘的

果子……

我主动和他打招呼:“现在挺好啊!”

他朝我笑:''有出息了,你!”

“干吗非跑这儿来拍?这里又没有舞台。"我问。

潘大立笑了,把手朝四周画了个圆圈,说:“这不就是舞台?”

原来,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舞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因为潘大立在县里舞台上演出过,且受到了县长的好评,有了名气,所以演出的时候,四

里八乡有很多人前来观看。

B.“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伸长脖子,张着嘴”的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侧面表现了潘大立

表演动人、剧作优秀。

C.父亲由“背有些佝偻”,后来“头昂得很高”,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父亲由“我”落榜时的

颜面扫地到后来以“我”为荣的心理变化。

D.小说的题目“舞台”,使用了双关的手法,耐人寻味;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串联起了

众多相关的故事情节。

7.关于文中“我”小时候看戏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写“我”正经看戏,而写“我”钻到舞台下吃冰棍,符合“我”孩童身份,内容真实自然。

B.写戏台前的大柳树、戏台下“有卖冰棍的,也有卖瓜子的”,为小说提供了具体的场景。

C.二大妈“把长烟枪抽得吱吱响”的细节,意在表现“我”注意二大妈,胜过了注意潘大立。

D.解放车车厢、“二八”自行车、县剧团等名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着时代特点、社会风貌。

8.小说末尾说“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舞台",你对此如何理解?(6分)

9.作者特意把潘大立表演的成名曲目写成是他自编自演的《潘大懒相亲》,这样写有怎样的文学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12页)

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6分)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纵一苇之所如如:往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B.①而辛莫消长也卒:仓促②君子博学而日拿省乎己参:检验

C.①作《师说》以娟之贻:遗留②须行即骑访名山须:一定

I).①我欲国之梦吴越因:依据②苍山复雪负:覆盖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逝者如斯,皿未尝往也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举匏樽以相属

C.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不拘于时,学于余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12.下列对课内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

B.桐城派,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姚鼐与方苞、纪的并称“桐城三祖”。

C.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如辽阳位于小辽水之北,衡阳位于衡山之南。

D.壬戌,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两两相配来纪年、纪月、纪日,“壬戌之秋”中的“壬

戌”属于干支纪年。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3T7题。

元嘉二十六年,宋文帝'欲经略中原。彭城太守王玄漠献策取宠。帝谓侍臣日:“观玄谟所

陈,令人有中•狼居胥意。"二十九年春,上闻魏世祖珥,更谋北伐。太子中庶子何偃以为:“淮、

泅数州疮痍未复,不宜轻动。”上不从。夏五月丙申,遣抚军将军徐州刺史萧思话督冀州刺史

张永等向稿碳。青州刺史刘兴祖上言:“河南阻饥.野无所掠,非旬月可拔。愚谓宜长驱中山.

据其关要。冀州以北人民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上意止存河南

亦不从上又使员外散骑侍郎琅邪随军向隔磁,衔中旨授诸将方略,临时宣示。秋七月,张永等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共12页)

至稿破,引兵围之。诸军攻磕破,治三攻道,张永当东道,济南太守申坦当西道,扬武司马崔

训当南道。攻之累旬,不拔。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潜出,烧崔训营及攻具。癸丑夜,又烧

东国及攻具。寻复毁崔训攻道。张永夜撤围退军,不告诸将,士卒惊扰。魏人枣之,死伤涂地。

萧思话自往,增兵力攻,旬余不拔。是时,青、徐不稔,军食乏。丁卯,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

城,斩崔训,系张永、申坦于狱。己丑,诏好萧思话徐州,更领冀州刺史,镇历城。上以诸将

屡出无功,不可专责张永等。赐思话诏曰:“虏既乘利,方向盛冬,若脱敢送死,兄弟父子自

共当之耳。言及憎愤!可以示张永、申坦。”又与江夏王义恭书曰:“早知诸将辈如此,恨不以

白刃驱之。今者悔何所及!”义恭寻奏免思话官,从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

【注】①宋文帝:指南朝宋的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冀州以北/人民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上意止存/

河南亦不从/

B.冀州以北/人民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上意止存河

南/亦不从/

C.冀州以北/人民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上意止存河

南/亦不从/

D.冀州以北/人民尚丰/兼麦己向熟/因资为易/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上意止存/

河南亦不从/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封狼居胥”用了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典故。

B.“上闻魏世祖殂”与“中道崩殂”(《出师表》)中的“殂”含义相同。

C.“魏人乘之”与“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中的“乘”含义相同。

D.“诏解萧思话徐州”与“终不解矣”(《师说》)中的“解”含义相同。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宋文帝一直谋求北伐,想要建立显赫功绩。元嘉二十九年,他认为时机已到,命令萧思

话统领军队进攻驻守稿做的北魏军。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8页(共12页)

B.何偃反对北伐,刘兴祖虽不反对,却不认同文帝的进攻路线:但二人都认为宋朝民力还

未恢复,会影响到军队的粮食补给。

C.碣破之战,宋军分三路进攻,反被魏军大败;后来萧思话亲自出马,增加兵力猛力攻城

十多天,最终因军中缺粮而退守历城。

D.面对北伐失败,宋文帝认为主要原因是整个将领团队都怯懦无能,不能为国用命。他甚

至后悔没有抽刀在他们背后亲自督战。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河南阻饥,野无所掠,非旬月可拔。(4分)

(2)上以诸将屡出无功,不可专责张永等。(4分)

1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了宋文帝的典故,并用“赢得仓皇北顾”生动

描述了其北伐失利的败状。史家认为宋文帝多次北伐失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上每命将出

师,常授以成律,是以将帅莫敢自决”;二是“领军之将,临危自退,不念大局”。请结合本

文,简要陈述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史实。(3分)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8T9题。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阅读。

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B.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9页(共12页)

C.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D.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19.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

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2)姚鼐《登泰山记》中“,”两句,通过云雾障目和冰滑难

登突出了登山之艰险,进一步点明了风雪中登山的特点。

(3)荀子《劝学》中“,”两句,以雕刻为喻,强调为学应当

坚持,才会有所成就。

(4)古诗词多借猿声表达哀怨、愁苦、凄怆等哀情,如“。但“景因情变”,

古诗词也借猿声营造清幽意境或表达轻松愉悦之情,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每到夏天,月湖的荷花迎着骄阳,争相开放。花影照水,恍如朝霞行空;()。没

有牡丹的妖艳,没有白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荷花有的是亭亭玉立的身姿,

的风度。华贵的牡丹用于观赏,而优雅的荷花却可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

佳肴,莲子湖、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o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荷花还能净化人的心灵。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纯净不在于

身,而在于心。每当看到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暇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

《西洲曲》里那一低头的温柔,联想到伯牙子期一见如故的契阔,联想到令朱自清心灵得到慰

藉的月下荷塘...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刚烈从容不迫只可举不胜举

B.坚贞从容不迫虽可举不胜举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10页(共12页)

C.坚贞游刃有余虽可数不胜数

D.刚烈游刃有余只可数不胜数

22.文中括号处需填入句子,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随着微风的鼓动,使得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在墨绿的荷叶上摇曳,荷叶婆娑婀娜,

湖上泛起阵阵绿浪

B.随着微风的鼓动,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在墨绿的荷叶上摇曳,荷叶婆娑婀娜,湖上

泛起阵阵绿浪

C.因为微风的鼓动,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同墨绿的荷叶一起摇曳,婆娑婀娜,湖上泛

起阵阵绿浪

D.因为微风的鼓动,使得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同墨绿的荷叶一起摇曳,婆娑婀娜,湖

上泛起阵阵绿浪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不久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本次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既有“共

享经济”“慢生活”“新常态”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出现的新词汇,又有随着时代发展而

出现的词语新义项和新用法,如“云”字增补了“比喻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计算服务的方式”

的义项。从中不难发现,词汇之变出自社会生活之变,词语之新源于①。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万余个、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