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类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云气,负青天B.之二虫又何知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C.族秦者秦也
士大夫之族D.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盘盘焉,囷囷焉【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绝”,横渡;/直上穿过。句意:不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穿过云气,背负青天。B.“之”,此,这;/到。句意: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管弦和歌唱的声音。C.“族”,灭族;/类。句意: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士大夫这一类的人。D.“焉”,都是词尾,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的样子。句意: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的样子。故选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年不及大年C.蚓无爪牙之利
至于顿丘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吾从而师之【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须臾”,古今义都为“片刻”。“隔离”,古义: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句意:(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遮蔽了。B.“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一般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到了顿丘情依依。D.“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从而”,古义:两个词,“从”意为“跟随”,“而”意为“并且”;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句意:人们若是和他比寿命,岂不可悲吗?/我(应该)跟从(他)并且把他当作老师。故选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不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征一国者
死而不亡者寿B.揭竿累,趣灌渎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人
君子生非异也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此小大之辩也【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而”,通“能”,能力。/“亡”,通“妄”,荒谬。句意:能力取信于一国的人。/肉体死亡但精神仍在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B.“趣”,通“趋”,赶到。/无通假字。句意: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但是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C.辟,通“避”,逃避。/“生”,通“性”,本性。句意: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D.“乡”,通“向”,刚才。/“辩”,通“辨”,区别。句意:刚才我见到夫子并向他请教学问。/这就是大与小的差别了。故选B。4.下列各组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加之以师旅
仲尼岂贤于子乎B.句读之不知
彼且奚适也C.戍卒叫,函谷举
不拘于时D.此则天下之害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二者句式相同。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师旅加之”“仲尼岂于子贤乎”。句意: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仲尼怎能比你贤能呢?B.二者句式相同。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彼且适奚也”。句意:不懂得问句知识。/它将飞往哪里去呢?C.二者句式相同。被动句,“举”,被攻举;“于”,被。句意: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占。/不被时俗拘束。D.二者句式不同。判断句,“此……也”表被动。/非特殊句式。句意:这些都是有害于天下的事情。/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故选D。二、选择题5.下列选项中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借代,用“干戈”代指战争,用“四周星”代指四年。B.借代,用“雕栏玉砌”代指故国的宫殿。C.比喻,把雪花比喻成“梨花”。D.借代,用“丝竹”代指音乐。故选C。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但表现出景物,更重要的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诗人欧阳修有首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飘浮着景物。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联系了起来。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于是成就了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像。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近人王蕴章《燃腊余韵》载:“女士林韫林,福建莆田人,暮春济宁(山东)道上得诗云:‘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依此绘一便面(扇面)者,韫林曰:‘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在这里,诗的末二句是由景物所生起之“情思”,得此二句遂能化景物为情思,完成诗境,亦即画境进入诗境。诗境不能完全画出来,此乃“诗”与“画”的区别所在。画实而诗为画中之虚。虚与实,画与诗,可以统一而非同一。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这就是说,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要有新的东西,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摘自宗白华《美学散步》)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三岔口》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里构成的情感上的黑夜,达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B.艺术作品往往会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即用能够描写的事物表现不能描写的事物,由此可见,艺术更注重虚构。C.艺术家创造的境界来自客观世界,但区别于客观世界,规模无论大小,都要有新的东西,惟其如此,作品才得以流传。D.“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等句子说明艺术只要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就可表现其内在的精神。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则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论据充分,条理清晰。B.文章引用戏剧、诗歌、雕塑、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的材料,探讨了在艺术作品中“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C.文章引用王蕴章《燃腊余韵》中记载的材料是为了说明诗境和画境可以统一而非同一。D.文章论述深入浅出,既体现了美学的理论高度,又对艺术创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下列说法中,对“虚实”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既是描写祠堂内的景物,也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怀念。表面写景,内里却是抒情。B.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对景物的实写,表达词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C.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借芳草怀远,兴寄离愁,以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D.《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景物高度凝聚为哀恻动人的情思,来衬托回乡途中士卒的复杂心态。【答案】6.C7.B8.B【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达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张冠李戴,“无画处皆成妙境”是《梁祝相送》一剧中可以不用布景达到的效果。B.“由此可见,艺术更注重虚构”无中生有,从选项中“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即用能够描写的事物表现不能描写的事物”来看,此处指的是虚实结合,而不是说的“艺术更注重虚构”。D.“艺术只要通过对形象的逼真刻画就可表现其内在的精神”错误,“只要……就……”表述绝对化。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引用戏剧、诗歌、雕塑、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错误,“雕塑”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景物的实写”错误。“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的内容,属于虚写。故选B。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云中记(节选)阿来阿巴看了一眼老柏树。老柏树在地震来之前,在云中村被毁灭之前就已经死去了。手表咔嚓一声,似乎就再没有了响动。那个写在书上的时间,那个在广播里电视上被重复了很多次的时间,下午2时28分04秒,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蹿过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公里,蹿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那一刻,地震发生!大地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隆隆咆哮。应该就是此时,云中村人听到了大地轰轰作响。世界停顿了一下。鸟没有惊叫,渠水没有翻腾,风停在麦田和果园中间,人仿佛陷入了梦魔。世界,和推动世界的时间都在那一瞬间停了下来。地震到来时,人们感受到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幸存者总要频繁地回忆起那个瞬间。聚在一起时,他们当笑话一样说。独自回味时,心中却充满恐惧与哀伤。共同的回忆中,有一刻,那越来越大的,像是有无数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停止了。世界静止。接着,大地猛然下沉,一下,又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地球上最深的深渊。而另一些人感到的不是下沉,而是上升。大地上蹿一下,又猛地上蹿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比阿吾塔毗还高的雪山。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大地在哭泣,为自己造成的一切破坏和毁灭。大地控制不住自己,它在喊,逃呀!逃呀!可是,大地早就同意人就住在大地上,而不是天空中,所以人们无处可逃。大地喊:让开!让开!可是人哪里让得开。让到路边,路基坍塌!让到山前,所有坚硬的东西都像水向下流淌,把一切淹没!大地喊:躲起来!躲起来!人无处躲藏!躲在房子里,房子倾倒。躲在大树下,大树倾倒。躲进岩洞里,岩洞崩塌!那天,那一刻,阿巴正带着两匹马,走在山道上。此时,阿巴却产生了一个幻觉,地震发生时,他不是在山道上,而是坐在自己家院子里,正在研磨祭神的香料。大地开始抖动。他捧着香料的手变成了一个沙漏。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快的一个沙漏,一瞬间,他的手掌里就空空如也。这样快的流逝,使得时间也失去了意义。只剩下空间本身猛烈地颠簸摇晃。他看见那些香料的粉末变成了一股烟尘。院子里的石板地裂开,合拢,裂开,合拢,喷吐出来的也是大股的烟尘。院墙像是变软了,像一匹帆布一样晃荡。背后的整座房子抽风一样扭曲了身子,挣扎几下之后,像用光了力气一样,瘫坐下来。先是屋顶塌向中央。然后,四周的墙壁也向塌陷下去的屋顶扑了过去。阿巴想站起身来,但他站不起来。房子倒塌了,把他淹没在呛人的尘土里。这些尘土,把一座老房子所有的气味都释放出来。燃烧了上百年的火塘的烟火,年年归来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猫头鹰的梦境,存粮的香气,盐和茶,肉和菜,病人的痛苦,新婚的欢愉,怀念,梦想,石头,粘连石头的泥巴,木头,连接木头的木头,原来都深藏在一座老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当阿巴终于站起身来时,他浑身上下都是尘土。四周平静下来,他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只剩一个豁口的院门。村子正渐渐从浓重的尘土中显现出来,几个人鬼影一般,无声地站在尘土中,或者像他一样失了魂魄般在尘土中行走。每一个人身上,脸上都扑满了尘土。寂静无声。突然,尘烟中传来一声惊悸的尖叫。然后,声音就起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响成了一片。当尘土散开,哭叫声笼罩了整个村庄。真实的情形是,地震过去,大地停止摇晃,他从灌木丛中爬起身来,一身尘土,一身忍冬花瓣。跌跌撞撞,哭喊着向着蒙难的村子奔跑。阿巴往村后山上望了一眼。现在,阿巴仿佛看见自己惊惶的身影,连滚带爬,从山上下来。“大地不用手,把所有尘土扬起,大地不用手,把所有的石头砸下。大地没有嘴,用众生的嘴巴哭喊,大地没有眼睛,不想看见,不想看见!”阿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脑子里轰响着云中村古老史诗中的唱段。他睁开眼,云中村就是五年前地震刚过,人们刚刚清醒过来时看到的样子,房屋倒塌。只不过地没有摇晃,尘土没有弥漫,没有惊惧而绝望的哭喊。两匹那时不在这里的马正在荒芜了的云中村田野里啃食青草。【注】《云中记》是阿来于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动笔,写给“5·12”地震中的死难者、消失的城镇与村庄的著作。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作者落笔在一棵已经死去的老柏树上,看似与本文描写的地震无关,但实际上预示着地震来临后云中村的悲惨命运。B.小说引用了云中村古老史诗中的唱段,仿佛在诉说着尘埃下痛苦的历史宿命,大地虽然满怀悲悯,但也逃不出大自然的巨大力量。C.小说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既有破碎喷射的岩石,也有停顿寂静的鸟和渠水,表现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烘托出当时的恐怖氛围。D.小说现状与回忆相交织,既能展示地震发生时的惨烈情状,又能利用时间拉开距离、沉淀记忆,使这篇灾难小说的情感更浓烈外放。10.叙述视角,是指小说创作者在创作中所选取的叙述角度和观察点。请从叙述视角的角度欣赏作者描写地震的高超技巧。11.作者阿来说:“写作这本书时,我心中总回响着莫扎特《安魂曲》的吟唱。”故而《云中记》也深沉空灵,包含悲情的抒情。请结合选文内容,对此特色进行分析。【答案】9.D10.①通过上帝视角,描绘了岩层断裂,岩石喷发,万物崩塌的场景。②通过幸存者们的共同回忆,描绘了地震时大地突然下沉或上窜的情景。③通过阿巴的幻觉,描绘了地震时房屋坍塌、村庄毁灭的情景。④作者利用叙述视角的不同转换,既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描绘了地震时的状态,又使小说丰富多姿,富于变化。11.①作者在描述大地震动失控时,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比喻等多种手法,使语言空灵有表现力,同时,体现了对大地及大地上的无处可逃的人们深沉的悲悯。②写老房子里蕴藏的动物的梦境,人的悲欢梦想等等,都使小说空灵有诗意,但一切都变成尘土,又充满了灾难的沉痛。③阿巴脑子里轰响的古老史诗的唱段,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同时又对地震中的大地众生展现了深重的悲悯情怀。【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这篇灾难小说的情感更浓烈外放”错。这篇小说的情感是深沉而又克制的。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叙事视角的能力。“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蹿过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公里,蹿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那一刻,地震发生!大地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隆隆咆哮”叙述者无所不知,不受限制的描述岩层断裂,岩石喷发,万物崩塌的场景,是从上帝的视角描绘;“共同的回忆中,有一刻,那越来越大的,像是有无数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静止了。世界静止。接着,大地猛然下沉,一下,又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地球上最深的沉渊。而另一些人感到的不是下沉,而是上升。大地上蹿一下,又猛地上蹿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比阿吾塔毗还高的雪山”“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描绘了地震时大地突然下沉或上窜的情景,“共同的回忆中”是从幸存者的回忆角度叙述;“阿巴却产生了一个幻觉,地震发生时,他不是在山道上,而是坐在自己家院子里,正在研磨祭神的香料。大地开始抖动……原来都深藏在一座老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通过写阿巴的幻觉的角度描绘地震时房屋坍塌、村庄毁灭的情景。这些叙述视角的转换,使叙述角度多样化,富于变化,使人们对地震的了解与感受更加真实、具象,呈现震撼的力量。1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从表现手法上,小说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地震时的状态:“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像是有无数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静止了”运用了比喻手法;“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大地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大地在哭泣”运用了拟人手法;“逃呀!逃呀”“让开!让开”运用了反复手法;“躲在房子里,房子倾倒。躲在大树下,大树倾倒。躲进岩洞里,岩洞崩塌”运用了排比手法。各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空灵有表现力,同时,体现了对大地及大地上的无处可逃的人们深沉的悲悯。从艺术风格看,小说既描写的地震到来时,既写实,又穿插了一些虚写,如“燃烧了上百年的火塘的烟火,年年归来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猫头鹰的梦境,存粮的香气,盐和茶,肉和菜,病人的痛苦,新婚的欢愉,怀念,梦想,石头,粘连石头的泥巴,木头,连接木头的木头,原来都深藏在一座老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地震发生时,作者写大地的恐惧快意,失控哭泣,写老房子里的泥巴石头、猫头鹰的梦境、人的悲欢梦想等,让大自然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使小说独特脱俗,都使小说空灵有诗意,但一切都变成尘土,又充满了灾难的沉痛。从抒情的角度看,“大地不用手,把所有尘土扬起……大地没有眼睛,不想看见,不想看见!”,阿巴脑子里轰响着的云中村古老史诗中的唱段,使小说感情充沛,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展现了作者对地震灾难中的人们深重的悲悯情怀。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汉献帝初平二年春,关东诸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初,荀淑有孙曰彧,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曰:“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操乃遣扬州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当施何计?”昭曰:“将军诛暴乱,五伯①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操曰:“善!”遂迁都许。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曹操宜徙都鄄城。操拒之。初,郭嘉往见袁绍,绍甚敬礼之。居数十日,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二人曰:“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嘉知其不寤,不复言,遂去之。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遽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十月,董昭言于曹操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乃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兴之,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②、光③,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臣以为使魏武为帝,则或为佐命元功,或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第九卷》,有删改)【注】①五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②高,指汉高祖刘邦。③光,指汉光武帝刘秀。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B.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C.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D.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平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銮驾,意思是天子的车驾,因有銮铃故称銮驾,借指天子。B.北面,旧指臣子拜君王,卑幼见尊长,文中“北面”指向北方迎立刘虞;勤王,后世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时臣子起兵救援。C.文中“迫于董卓”和《劝学》中“善假于物也”都是被动句;文中“去将何之”和《赤壁赋》中“而今安在哉”都是宾语前置句。D.文中“诚因此时”中的“因”字翻译成“趁着”,贾谊《过秦论》中“因利乘便”的“因”也是同样的意思。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东诸将欲立幽州牧刘虞为主,曹操却在此时意识到道义的力量,这是他后来接受荀彧等人提出的“奉迎天子”主张的重要原因。B.朝廷下诏责备袁绍,认为他未尽到臣子责任,为此袁绍深感压力,于是上书进行辩解,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被曹操拒绝。C.曹操主张在击败袁绍之后进攻刘表,但荀彧却认为远征刘表会给袁绍残部喘息之机,因而主张在袁绍尚未摆脱困境时将其一扫而平。D.董昭建议曹操进爵国公,荀彧却认为曹操应当心存汉室,这才与匡扶朝廷、安定天下的初心不相违背,荀彧因此引起了曹操的不满。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2)将军诛暴乱,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16.对于荀彧“饮药而卒”,杜牧和司马光的评价是否一致?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2.B13.C14.B15.①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只因殽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②将军讨伐暴乱,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如今留下来辅佐天子,形势不利,只有请天子转移驾临到许地了。16.①不一致。②杜牧认为荀彧之死是“邀名”之举;司马光认为荀彧可以凭功勋成名,选择杀身“邀名”有违人情。【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袁绍只想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方法。事务繁杂,却缺少重点;喜欢谋略,但又优柔寡断。要与他共同拯救天下的大难,建立霸王之业,太困难了。我将另投明主,你们为何不离去呢?“用人之机”是偏正短语作“知”的宾语,“用人”属于动宾结构,之间不可断开,“机”后断开,排除AD;“主”作“求”的宾语,“主”后断开;“子盍去乎”,“子”是代词,对别人的称呼,句中作主语,之前断开,排除C。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词句含义、句式的能力。C.“‘善假于物也’都是被动句”错误,“善假于物也”意思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不是被动句,“于”引出对象。句意:被董卓控制。/(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去将何之”的意思是:离开他将去哪里呢?“而今安在哉”的意思是:而今天又在哪里呢?D.正确。“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句意:袁绍只想仿效周公礼贤下士。“但为君故”句意:只是因为您的缘故。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错误。由原文“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曹操宜徙都鄄城”可知,袁绍提出迁都主张并非表达忏悔之情,只是怕事情对自己不利而为自己辩解。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蒙尘”,指帝王失位逃亡在外,蒙受风尘;“唱”,通“倡”,倡导;“徒”,只;“扰乱”,局势混乱;“未遑”,来不及。(2)“匡弼”,匡正辅佐;“事势”,形势;“幸”,古代指皇帝亲临(某地)。1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由“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功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可知,杜牧认为荀彧之死是“邀名”之举。由“臣以为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可知,司马光认为荀彧可以凭功勋成名,选择杀身“邀名”有违人情。参考译文:汉献帝初平二年春季,关东诸将因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控制,而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曹操说:“我们这些人起兵之后远近的人没有谁不响应的原因,正是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年弱,被奸臣控制,没有像昌邑王刘贺那样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己向西边去尊奉皇帝。”当初,荀淑的孙子荀彧,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于是离开袁绍跟随曹操,说:“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只因殽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如今汉献帝返回洛阳,但洛阳荒废,忠义之士有存续国家正统的想法,黎民百姓有怀念旧王室的哀伤,真的应该借此时机,奉迎天子来顺从民心,是最顺应时势的行动。”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带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董承等把守险要之地阻拦曹洪,曹洪不能前进。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问他:“现在应当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说:“将军讨伐暴乱,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如今留下来辅佐天子,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只有请天子移驾许地这个办法最好。”曹操说:“很好!”于是迁都许县。献帝下诏给袁绍,用“土地广阔,兵马众多,却只顾建立私党,没听说有勤王救驾的军队出动,只是擅自互相讨伐”来责备他。袁绍上书,竭力为自己辩解,担心有对于自己不利的措施,因此想把天子迁到离自己较近的地方,他派使者去游说曹操应当迁都到鄄城。曹操拒绝了这个建议。当初,郭嘉前往去见袁绍,袁绍很是礼遇尊敬他。过了十几天,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袁绍只想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方法。事务繁杂,却缺少重点;喜欢谋略,但又优柔寡断。要与他共同拯救天下的大难,建立霸王之业,太困难了。我将另投明主,你们为何不离去呢?”二人说:“袁氏对天下有恩德,很多人来归顺他,况且,如今他的势力最强,离开他将去哪里呢?”郭嘉知道他们不醒悟,没再说什么,就离开了。曹操召见郭嘉,高高兴地说:“使我成就大业的,一定就是此人!”曹操认为袁绍才被击败,打算利用这个间隙去进攻刘表。荀彧说:“袁绍刚吃了一场败仗,士卒离心,应该乘他尚未摆脱困境之机,立刻平定他;如果袁绍收拾残部,乘虚从后面突袭,则您的事业将付诸流水。”曹操便停止了远征荆州的打算。十月,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人臣拯救国家的功劳,从来没有您今天的功业这样大;有您今天功业的人,没有长久居于臣属的情况。”于是和列侯将领商量,认为丞相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由皇帝赐给他表示特权的九锡,来表彰曹操的特殊功勋。荀彧认为:“曹公原来是为了拯救匡扶朝廷、安定天下而发起义兵的,不应当这样。”曹操因此很不高兴。荀彧因病留在寿春,喝药后而死。臣司马光说:孔子谈到“仁”时是很慎重的,唯独称赞管仲的仁德,难道不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广泛地救助百姓吗?荀彧辅佐曹操而使他兴起,荀彧的功劳难道在管仲之下吗!可是,杜牧却认为:“荀彧在劝曹操攻取兖州时,把他比作汉高祖与光武帝刘秀;在官渡之战时不让曹操撤退回许都,还比作为楚汉相争。等到大事已经完成,荀彧才想在汉代留下尽忠的声名。”臣认为假使曹操称帝,那么荀彧将成为最大的开国功臣,荀彧不选择这样的有利方式却选用牺牲生命来换取名声,难道这是人之常情吗!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萤张舜民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我”欣慰于流萤多情,它们读懂“我”的心意,穿帘落在“我”的衣襟上。B.结尾“我”嗔怪流萤无情,它们明知“我”将离开却偏来牵惹愁思,加重离乡感伤。C.诗人将个性风采和主观感情色彩融入物象流萤之中,使诗歌物我交融,情志深沉。D.诗人虽流露迁客之意,但更对社会人生多有思考,思想闪烁理性光芒,给人启迪。18.诗歌颈联中,“敢”和“偏”两个字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答案】17.B18.“敢”表现出不向强者示弱,敢与他们争辉的无畏;“偏”表现出搏击黑暗、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嗔怪流萤无情,它们明知‘我’将离开却偏来牵惹愁思,加重离乡感伤”错。联系全诗,第七句“今日分明知我去”,是照应首联“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表现“萤”的善解人意。联系前文,尾联是说萤火虫清楚地知道“我”今天离开,才“辉辉”地为“我”送行,有的还懂得穿过窗帘落在“我”的衣服上,依依不舍;但“我”不知要漂泊到哪年才能让你照“我”回家啊。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颈联“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运用拟人手法。“月明敢向星中乱”是说萤火虫在空中飞舞,虽然它的光芒微小,但是它却勇敢地与皎洁的明月和闪烁的星星争辉。萤火虫虽然弱小,却“月明敢向星中乱”,不向明月和星星示弱,“敢”与它们争辉,写出萤火虫的大无畏精神。“天黑偏能雨里飞”是说弱小的萤火虫“偏”能在黑夜和雨中自由飞行,表现了萤火虫搏击黑暗、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七、情景默写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螃蟹虽然有锋利而坚硬的“跪”和“螯”,却“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2)《庄子·逍遥游》引用《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3)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若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道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答案】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鳝”“躁”“抟”“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八、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现代汉语成熟之前,标点并不常用。古文里的“句读”,往往只标示朗读节奏,不指涉复杂的文本关系。清末,西文标点通过同文馆学生张德彝引入中国后,国人逐渐形成有12种标点为基础的使用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范的标点符号与“推普”“扫盲”一起,让中国人的表达更加晓畅自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提升白话文表达效率、表达精度上,标点的作用不容小觑。当然,语言表达也应是动态的、社会的、具体的。当手机、电脑成为第一终端,标点符号是否也应①?对此,在规范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更坦诚、开放一点。如用波浪线表示小小的喜悦、半个括号暗示实际想法、表情包传递直接的情绪……互联网上,灵活、生动、新兴的符号②,换个角度看它也是更丰富、更微妙也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但日用而不觉的“准标点”能否成为通行的“新标点”,恐怕还需经受时光淘洗、大众检验。事实上,正是规范与演变这两股力量的驰而不息,才共同汇聚出奔涌不止的语言之河。如何对待标点符号,怎样避免错别字,在快节奏的日常表达中或许没那么紧迫,但对站在语言之河上游的作家、把守“水质”关卡的编辑而言,严格、谨慎甚至稍有刻板,在个性张扬、莫衷一是的表达环境中却是③,又弥足珍贵的。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但是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心甘情愿过这种生活。B.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谈到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时说:“……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C.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D.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答案】20.①与时俱进
②层出不穷
③不可或缺21.通过同文馆学生张德彝将西文标点引入中国后,国人逐渐形成以12种标点为基础的使用习惯。22.A【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当手机、电脑成为第一终端,标点符号是否也应”可知,此处强调与时代一起前进的意思,可填“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第二处,此处是说互联网背景下,各种符号不断出现,可填“层出不穷”。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第三处,此处是说作家、编辑等人对待标点符号、错别字的“严格、谨慎甚至稍有刻板”态度不能缺少,可填“不可或缺”。不可或缺:意思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两处:第一处,“西文标点通过同文馆学生张德彝引入中国后,国人……”中途易辙,前一句主语是“西文标点”,话语未完,转换到第二句主语“国人”,可改为“通过同文馆学生张德彝将西文标点引入中国后”。第二处,“有……为基础”搭配不当,应改为“以……为基础”。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省略号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A.表示列举的省略;B.表示引文的省略;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话语的中断。故选A。九、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镜片上哈一口气,然后用眼镜布或纸巾擦拭眼镜片……这一串动作相信戴眼镜的朋友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个操作真的是正确的吗?很多人都认为,买眼镜时送的那块布就是擦眼镜的布。①,它的作用只是为了保护眼镜,避免眼镜与眼镜盒发生磕碰。除此之外,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眼镜布的材质都不够细腻,且眼镜布上和镜片上容易存留灰尘和细小的异物,②,就相当于在用小颗粒摩擦镜片。镜片的灰尘或油污,其实大部分是我们睫毛上的油脂、脸上的角质、空气中的细小砂砾等。尤其是沙砾,虽然它们看起来很细小,但实际上对于镜片及镀膜来说是非常坚硬的。若用眼镜布在留有砂砾的镜片上干擦,就会越擦磨损越严重,最终会让镜片“伤痕累累”。而长期佩戴有划痕的眼镜更容易导致度数的增加,对于青少年更是如此。光线通过这些划痕会变得杂乱无章,不仅影响清晰度,③。我们戴眼镜就是为了看得更清晰和保护眼睛,如果眼镜已经损坏,继续佩戴则会适得其反。除此之外,镜片损伤可能会导致镜片防护功能降低,比如防紫外线的功能减弱,不能阻挡有害光线进入眼睛等。不过,有些眼镜的镜片本身就是防紫外线的,那么表面的划痕就不一定会破坏此功能。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3.①其实不然
②如果直接用眼镜布干擦
③而且伤害眼睛24.使用了比拟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用眼镜布干擦镜片后划痕增多的样子。【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讲的是很多人对买眼镜时送的那块布眼镜布的看法,后文是“它的作用只是为了保护眼镜”,可见人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所以补写“其实不然”。第二空,结合前文“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眼镜布的材质都不够细腻,且眼镜布上和镜片上容易存留灰尘和细小的异物”可知,说眼镜布和眼镜片上容易存留异物,后文说“相当于在用小颗粒摩擦镜片”,可以推出需要补写“如果直接用眼镜布干擦”。第三空,结合前文“不仅影响清晰度”,可见要补写的内容是戴有刮痕的镜片的危害,又结合后文“我们戴眼镜就是为了看得更清晰和保护眼睛”,可以推出补写的内容是“而且伤害眼睛”。2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用“伤痕累累”写“镜片”,使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根据前文“尤其是沙砾,它们对镜片及镀膜来说是非常坚硬的。若用眼镜布在留有沙砾的眼镜上干擦,就会越擦磨损越严重”,如果镜片上有砂粒,用眼镜布干擦,肯定会在镜片上划出道道伤痕,“就会越擦磨损越严重”。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运营合作合同样式
- 2024年公共设施施工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全新设备购买合同2篇
- 2024年度市场营销及推广服务外包合同2篇
- 2024年度口腔诊所与口腔健康教育机构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铝材采购合同的风险管理2篇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合同标的为企业管理系统3篇
- 2024年建筑行业施工班组承包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办公室租赁合同范例3篇
- 2024年个人委托代理合同标准文本版B版
- 血透并发脑出血护理查房-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护理查房
- 年产700吨青霉素的生产工艺设计
- 国家开放大学2024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A》大作业参考答案
- 个人提成协议书
- 【中法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调查报告10000字(论文)】
- 医养个案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厂区绿化养护方案及措施
- (2024年)人工智能智能控制课件
- 2023年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
- 胰腺穿刺的护理
-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教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