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课件_第1页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课件_第2页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课件_第3页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课件_第4页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的防治流行病学铁缺乏症(iron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我国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00~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总患病率40.3%,IDA患病率7.8%。

缺铁的危害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基本概念和定义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和缺铁性贫血(IDA)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异常的特点,是ID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被统称为“不伴贫血的铁缺乏症”。为简便起见,有人建议将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统一命名为“缺铁”。

儿童铁缺乏症的高危人群主要是6~24月龄的婴幼儿和青春期儿童。

儿童铁缺乏症的主要原因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2、铁摄入量不足。这是发生缺铁与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年长儿常因偏食、挑食、厌食或饮食安排不合理而导致贫血。

3、肠道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如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有利于铁吸收,而磷酸、草酸、植物纤维、茶、咖啡、蛋、牛奶则抑制铁的吸收。此外,慢性腹泻也影响铁的吸收。4、生长发育旺盛,铁的需求量增加。婴儿期、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也相对增多,如不注意供给含铁丰富的食物,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5、铁丢失增多。进食过多未煮沸鲜牛奶可引起少量长期肠出血而导致贫血。其他如肠息肉、钩虫病等慢性失血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诊断标准1.具有导致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喂养不当、生长发育过快、胃肠疾病和慢性失血等。2.血清铁蛋白<15ug/L,伴或不伴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3.Hb正常,且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由于海拔高度对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约4%。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4.铁剂治疗有效铁剂治疗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5.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下述4项中至少满足两项,但应注意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易受感染和进食等因素影响,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昼夜变化。①血清铁蛋白(SF)降低(<15ug/L),建议最好同时检查血清CRP,尽可能排除感染和炎症对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②血清铁(SI)<10.7umol/L(60ug/dl);③总铁结合力(TIBC)>62.7umol/L(350ug/dl);④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6.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0~±)(正常值:+~+++)、铁粒幼细胞比例<15%仍被认为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但由于为侵入性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对于诊断困难,或诊断后铁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进行,以明确或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尤其应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慢性病贫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的第1和第2项,即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拟诊为IDA。如铁代谢检查指标同时符合IDA诊断标准,则可确诊为IDA。基层单位如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条件可直接开始诊断性治疗,铁剂治疗有效可诊断为IDA。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1.健康教育,指导合理喂养和饮食搭配。2.孕期预防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400ug/d)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3.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人乳喂养。纯人乳喂养者应从2~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1~2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不能人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牛乳含铁量和吸收率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4.足月儿应尽量人乳喂养4~6个月,及时添加富铁食物,必要时可按每日剂量1mg/kg元素铁补铁。尽量避免单纯牛乳喂养。部分人乳喂养及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铁食物。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5.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纠正喂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尽量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不建议单纯牛乳喂养。6.青春期儿童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剂,对拟诊为缺铁或IDA的青春期女孩,可口服补充铁剂,剂量30~60mg/d元素铁。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7.筛查筛查指标:Hb测定筛查对象:对缺铁的高危儿进行筛查,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4~6个月仍纯人乳喂养而未添加富铁食物、或未采用铁强化配方乳补授或不能人乳喂养婴儿、以及单纯牛乳喂养婴儿。筛查时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Hb检测,其他儿童可在9~12个月时检查Hb。具有缺铁高危因素的幼儿,建议每年检查Hb一次。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应常规定期进行Hb检测。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合理喂养,给予富铁食物,注意休息。2.病因治疗尽可能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如纠正喂食和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治疗慢性失血疾病等。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3.铁剂治疗尽量给予铁剂口服治疗。(1)在不能进行铁代谢检测的基层医疗单位,如患儿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并具有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明确原因,可拟诊为缺铁性贫血,开始诊断性补铁治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尽可能开展铁代谢指标检查明确诊断。(2)口服铁剂治疗:采用亚铁剂口服补铁,利于铁的吸收。按每日补充元素铁2~6mg/kg,餐间服用,每日2~3次。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应在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必要时可同时补充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VitB12。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循证医学资料表明,间断补充元素铁1~2mg/(kg·d),每周1~2次或每日1次亦可达到补铁的效果,疗程2~3个月。疗效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