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梦想的力量教学目标:1、凭借初读,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能概括地表达2、自主探究,从“激励自己,感化他人。拯救生命”这三个方面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3、通过比较,了解在列举选材时,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有说服力。4、凭借书写“梦想格言”“歌曲欣赏”等,激活学生的梦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生活在我们这里是幸福的。在非洲……肮脏不堪的水……非洲的安格鲁地区……2、读着这些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善良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一个孩子,名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以后,在他的内心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二、初读课文,概括梦想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如果能快速地浏览,寻找到有用的信息,是一种能力的表现。30秒钟,直接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计时开始——2、汇报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生: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梦想越来越大,不断地生长,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课件出示: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正是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这两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怎样实现他的梦想?5、凭借读书卡,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梦想的力量》读书卡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哪几个自然段作了描写1、挣足70元钱1-62、挣足2000元钱7-103、筹钱买个钻井机11-134、打出第一口井14-165、打出30口井17梦想实现,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不由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板块一】激励自己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1、请几个同学自由说说为什么说这段话能体现梦想的力量很大?你从这个段中了解到什么?生:激励自己2、快速浏览,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生: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考考成绩得奖励可以抓住最关键的词。老师出示圈画。观察:有几种圈法?生:完整的;生:圈关键词;师:第五件事关键词不明显,看老师怎么做?——提炼,自己编写小标题3、就这样,瑞恩为实现“挣足70元钱”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同学们,这是瑞恩为了挣足70元钱做的所有事吗?其他的事写在哪里?(省略号里)想一想:瑞恩还有可能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都罗列出来?4、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情来写好不好?哪种选法好?师: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5、小结:有了梦想,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伟大。【板块二】感化他人1、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概括梳理)2、学生结合句子谈感受:出示:一周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小结,营造冲突:既然是捐款,为什么才25元这么一点点呢?有什么地方特别疑惑?不可思议?这个25元,有可能是谁捐的?怎么来的?(一分一分积攒的)3、补充阅读: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课件出示: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去来25美元,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读着这些,你想说什么?4、小结: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板块三】还有第三个原因——带去幸福1、同学们,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梦想实现,会给非洲人民带去什么?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等)2、补充阅读:“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要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人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2002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中学生。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师:有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有了水的幸福、快乐?激动……乘坐……看……村子……有节奏地高喊……请一个学生模仿瑞恩接受大家的欢呼,羞涩地招手。3、小结:梦想,可以给人们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啊!四、提升认识,升华情感1、了解“瑞恩的井”后续情况,震撼心灵。梦想还在继续,请看:课件出示: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在非洲的8个国家打出了30口水井;2003年,“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2008年,“瑞恩的井”已在12个国家挖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获益;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2、说感受,有什么想说的?提升认识。师:把寻找洁净水源当作一辈子追求的梦想。3、在《超越梦想》的歌声中,学生书写自己的梦想格言,用一句话。五、教师小结:一个人拥有了梦想,就是拥有了翅膀。拥有了翅膀,就获得了飞翔的力量。一起读:梦想之火,可以燎原,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板书设计:激励自己17、梦想的力量巨大感动他人(瑞恩)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了一个六岁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给非洲儿童打井,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在他执著精神的感召下,陆续有人加入到捐钱打井的行列,几年后,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然后通过读、思、议、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本节课,我认为自己做得较好的是:第一,用完成练习纸的方法来理清梦想实现的过程,实为一个实效而凸显略读课文本色的好办法。第二,抓住了重点段落感知,特别是第六小节,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靠做家务活挣钱这一节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心、坚强的意志。并且通过老师的示范圈画,交给学生以后读书做笔记的好方法。另外在省略号处,我也没有简单地告诉孩子这是语句的省略,而是浓墨重彩地追问学生省略掉的可能是什么事,至此还不满足,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更应该关注方法的习得与运用,所以我追问“省略号省下的事写得完吗?”对比“王老师选的事例好还是书上的好?”这样一来,教给孩子的何止一个省略号!这是在教孩子们习作选材!第三,资料的补充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升华了对梦想的力量的看法,为后面写梦想格言做了祭奠。但是这节课也有不理想之处,本想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加深理解,但是却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重点部分朗读过少。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如果我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能更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读书卡:梦想的力量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哪几个自然段作了描写12345打出30口水井第17自然段读书卡:梦想的力量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哪几个自然段作了描写12345打出30口水井第17自然段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了一个六岁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给非洲儿童打井,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在他执著精神的感召下,陆续有人加入到捐钱打井的行列,几年后,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选定这篇课文后,我就开始精心查找资料进行备课,忽然才发现这又是和非洲孩子有关的一篇文章,在这之前曾经上过一节校公开课,也是有关非洲的课文,顿时感觉亲切了很多。一直觉得这样的文章渲染气氛很有效果,于是我找到恰到好处的音乐做背景,让它在孩子的心弦上轻轻拨动……直至沉浸其中。低沉的音乐,深沉的朗读,刚入课,孩子们就已入情,为后面梦想的力量埋下了情感伏笔。然后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是略读课文,并直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及要求。干脆而实效!三十秒倒计时的方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紧迫感的同时也集中了注意力。本节课,我认为自己做得较好的是:第一,用完成练习纸的方法来理清梦想实现的过程,实为一个实效而凸显略读课文本色的好办法。第二,抓住了重点段落感知,特别是第六小节,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靠做家务活挣钱这一节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心、坚强的意志。并且通过老师的示范圈画,交给学生以后读书做笔记的好方法。另外在省略号处,我也没有简单地告诉孩子这是语句的省略,而是浓墨重彩地追问学生省略掉的可能是什么事,至此还不满足,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更应该关注方法的习得与运用,所以我追问“省略号省下的事写得完吗?”对比“王老师选的事例好还是书上的好?”这样一来,教给孩子的何止一个省略号!这是在教孩子们习作选材!第三,资料的补充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升华了对梦想的力量的看法,为后面写梦想格言做了祭奠。但是这节课也有不理想之处,本想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加深理解,但是却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重点部分朗读过少。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如果我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能更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读,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他们明白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付出艰苦的劳动。如果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那样的话就升华了对课文的学习。略读课文一直是我们聚焦的话题,无意中看到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几段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