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秦晋殽之战》中哭师止秦袭郑的人物是()A.A.杞子B.蹇叔C.原轸D.文赢

2.《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3.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

4.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A.A.王实甫B.董解元C.马致远D.关汉卿

5.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A.朱自清B.冰心C.郁达夫D.胡适

6.《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痩马D.小桥流水人家

7.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

8.

9.下列句子中的“则”表示顺承关系的是()

A.兵强则士勇。

B.既来之,则安之。

C.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D.若是,则与吾业者。

10.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11.在盛唐诗坛上,擅长七绝而且多用乐府旧题的诗人是()

A.王维

B.杜甫

C.王昌龄

D.李商隐

12.《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B.贪婪虚伪C.奴颜婢膝D.才德称位

13.《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A.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14.“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

15.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其绝必有处: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日夕策马:从早到晚骑马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匍匐前称弟子:伏地向前口称弟子。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具一格。

B.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D.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17.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或A,B为对立事件,则P(ABˉ)=0

B.若P(AB)=0,则P(A)=0或P(B)=0

C.若A与B互不相容,则P(A)=1-P(B)

D.若A与B互斥,则P(Aˉ∪Bˉ)=1

19.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

A.为政以德的道B.吸纳人才的主张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2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

二、填空题(10题)21._________的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词采瑰丽,风格飘逸。

22.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诗人。

23.本文的贯串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

24.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25.郭沫若诗集代表作是《__________》、历史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_________”。

27.巴金,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9.《孟子》一书和____________《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0.孔子,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三、判断题(5题)31.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3.《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4.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5.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7.(一)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4题。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揭露了士大夫怎样的嘴脸?

38.这几句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38题。一方纸巾金圣华那是件真丝夹克一面黑一面黑白花穿上身轻轻暖暖挺舒服。顺手一摸两侧有口袋口袋里居然还有些什么。是去冬留下的零碎东西吗?不知道多少回曾经把零钱饰物甚至钥匙都留在袋里过了一年再像淘宝似地掏出来当下会感到意外的惊喜失而复得的无比快乐。这一次袋里又有些什么宝贝呢?这件夹克可是妈妈的她走后我才承继下来放在衣柜里好几年没穿过啊!伸手掏袋揪出来的竟然是一方纸巾小小的折得整整齐齐那么沉静那么毫不起眼已经在袋里躺了好些日子了。有谁会这么折纸巾呢,除了我那已经不在的母亲,一张纸巾切成小方块再把方块折成更小的方块。当年总觉得她太保守太不够先进现在是什么世界啦,还像农业时代那么节俭,简直不合经济消费的原则嚒。其实我们家分两大派:一派用完的纸巾跟没用时一样折迭得方方正正的像块豆干那是妈妈我的另一半和女儿的日常习惯;另一派用完纸巾随手一捏随桌一抛像个馄饨那是爸爸儿子和我的指定动作。哪天只要看家里散乱纸巾的状态是豆干多还是馄饨多就准知道是哪一派患了重感冒。曾经大惑不解为什么同一家人会养成不同的习惯,有的小心谨慎,有的大大咧咧?有一回坐“欧洲之星”过英法海峡从巴黎上车向加莱进发一路上看到沿途的秋收景色才恍然大悟。田里农夫正忙于收割大捆大捆的稻草卷成了一个个巨型的圆筒散放地上煞是舒闲;一过海到了英国景观为之一变映入眼帘的是另一幅图象收割后的稻草给铺成一块块大型的方砖鳞次栉比地排列成行。原来人天生有别不同的性格会导致不同的行事方式何足怪哉!妈妈出身于乡绅之家由于外婆早逝外公再娶所以年纪轻轻就变得成熟懂事循规蹈矩。记得我小时候她总是教导说:“吃花生米要先吃小的再吃大的,好东西要留起来慢慢用。”后来等到妈妈年迈经历过抗战、逃难、赴台、迁港等等的艰辛岁月终于可以安顿下来享享儿女福时她那克勤克俭的习惯始终没有改变。每次买衣服给她愈贵愈好看的她愈不穿。问她为什么?她总是说:“好衣服要Kang收藏起来派用场时再穿。”(妈妈走遍大江南北偏偏家乡上虞口音改不了)。什么时候派用场呢?例如喝喜酒啦过年过节啦偏偏到了这种时候她又会找出种种理由来推宕一番。于是很多衣物就此长年累月呆在柜子里难见天日了。这件真丝夹克不知道是不喜欢还是不舍得从来没见她穿过。她走后满柜子的衣物送了大部分留了小部分都是新簇簇的。谁知道这次我随意穿上顺手一摸居然看到这小小的一方纸巾干干净净静躺在左边的口袋里。霎那间我知道是妈妈在喁喁低诉:“女儿这件衣服我喜欢穿过了没搁着不过你来的时候没见我穿在身上罢了。”妈妈在的时候虽然尽量每个星期抽空陪陪她但是因为自己事多总是有点匆忙。妈妈每见到我老喜欢重提陈年旧事一遍两遍?一百遍。当时还以为自己听熟了听惯了有点腻有点烦常显得心不在焉。现在回想起来陈年故事中竟然有那么多细节详情例如她当新娘时的凤冠霞披到底绣了什么花?嫁后三日下厨做羹汤时又如何手忙脚乱?我根本听了等于没听又或者听过早已忘记待到想再次求证却已欲问无从。线断了风筝飞走了抬头望青天只见一片茫然再也找不着任何踪迹。可是眼前这一方小小的纸巾,却使我寻回了什么,猛然醒悟,原来妈妈没走,她一直待着在我身边,在我心底。小心翼翼把纸巾握在掌心泪水不禁潸然而下,不!我不能用这方纸巾去拭抹。“这件夹克我穿了;这方纸巾我要Kang起来!”我在微风过处轻轻跟妈妈说。解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煞是舒闲(2)妈妈在喁喁低诉

40.总结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41.下列属于②自然段画线部分所用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定义说明法B.描写说明法C.数字说明法D.比拟说明法

六、作文(1题)42.请以“‘飞天’从梦想到现实”为话题,联系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B

6.A“断肠人在天涯”是贯穿《天净沙.秋思》的主线,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小令前几句铺叙九种景物,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都是为了表现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

7.A

8.C

9.BA项“则”是“就”的意思,表示因果关系;C、D项“则”表示假设关系。

10.B

11.C

12.B解析:“权者”先是傲慢不见;假辞贿金,贪婪虚伪,接纳后则为来客说好话。“门者”先是狐假虎威,借机敲诈,而待来客拍马成功,就变作揖答礼。“干谒者”向门人百般讨好,被召见时奴颜婢膝。“闻者”的趋炎附势。将这四种人区别开来,无论考查哪一个,都能答对。“权者”的形象特征是贪婪虚伪,应选择B项。

13.A《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因此选择A项“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14.C

15.CC项中画线的句子应翻译为:运用到为官治民的道理上。

16.A

17.A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

18.D

19.D解析:《庄子》阐发的是道家的思想,而A、B、C三项均为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只有D项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0.D

21.李白

22.现实主义现实主义

23.“灯光”

24.女神

25.《女神》;《屈原》、《虎符》

26.四家诗

27.李尧棠;芾甘

28.比喻;夸张

29.《论语》

30.丘、仲尼、春秋、儒

31.N

32.Y

33.N

34.Y

35.Y

36.这段文字用的是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论据。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和“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