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绿色行动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绿色行动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绿色行动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绿色行动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绿色行动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二、你说我讲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师:那26+3等于多少呢?学生可能说:等于29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学生回答。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四、回顾反思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学情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效果分析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规则,通过运用计数器和小棒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区别,在学生了解算理之后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一类题目的计算方法。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信息窗“绿色行动”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评测练习23+5=52+3=45+4=62+1=23+50=52+30=45+40=62+10=12+3=31+4=56+2=75+3=12+30=31+40=56+20=75+30=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绿色行动”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确实也提出了很多算法。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遗憾的是在教学时,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教学和探究算法时,理性够多,感性不足,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多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只运用了其中一种,导致了中下生对算理的一知半解。今后教学中要多利用直观性的教学,或者多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学生理解题的方法和算理会记忆更加深刻。名人说过“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坚信我能在这不断的遗憾和改进中成长。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根据课程内容第一学段(1----3年级)数的运算:2.(2)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