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沿海地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设计_第1页
江浙沿海地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设计_第2页
江浙沿海地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设计_第3页
江浙沿海地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设计_第4页
江浙沿海地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项目背景 11.3编制依据 21.4编制原则 31.5编制范围 4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区域概况 62.1自然条件 62.1.1地形地貌 62.1.2气象 62.1.3水文 72.1.4土壤及植被 72.2社会经济概况 82.3工业区供排水现状及规划 82.3.1供水现状及规划 82.3.2排水现状及规划 83处理规模及设计水质现场调查 103.1处理规模 103.2设计水质现场调查 103.2.1基本现状 103.2.2污水水质分析 103.2.3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比例 123.2.4进水水质的确定 133.2.5出水水质的确定及处理程度 134人工湿地工艺介绍及工艺对比 154.1人工湿地工艺 154.1.1人工湿地的概念 154.1.2人工湿地的构造 154.1.3人工湿地的类型 164.1.4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174.1.5国内外湿地技术应用现状 194.1.6深圳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湿地应用实例 204.2工艺对比 305工艺流程论述 325.1工艺流程 325.2工艺说明 335.3各处理单元污染物去除率 386工艺设计 396.1主要构筑物设计 396.2辅助建筑物设计 496.3主要构(建)筑物及工艺设备一览表 507总图设计 527.1总平面布置 527.2竖向布置 548建筑设计 558.1设计参数 558.2建筑风格及立面 559结构设计 569.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69.1.1场地地层组成 569.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579.2工程抗震 589.3构(建)筑物结构 589.4主要工程材料 5810电气及自控设计 5910.1设计内容及范围 5910.2负荷计算 5910.3变配电设计 6010.4防雷与接地 6110.5自控设计 6111投资估算 6312工程经济 6512.1劳动定员 6512.2运行成本分析 6513结论及建议 6713.1结论 6713.2建议 6714附图 67第36页1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市XX镇XX工业区西北角建设单位:XX市XX镇人民政府工程规模:近期2000m3/d,远期4000m3/d占地面积:9521.8m2服务范围:XX工业区进、出水水质:污水厂进水为XX工业区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且工业废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处理工艺:“水解调节池+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一体化A2/O池+混凝沉淀)+垂直流人工湿地”1.2项目背景XX工业区位于XX镇北端,南江北岸,黄山村以南。占地面积58.846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58.1746公顷,工业用地面积48.812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3.91%。XX工业区开发定位以工艺美术及文化主导的环保达标企业为主;控制高耗电、高耗水等浪费资源的项目;限制社会效益不高的项目,塑造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功能区。根据定位,目前工业区引进企业协议用地面积36.94公顷,工业区内道路基本已施工完成,随着工业区的发展,企业将大量入驻,而工业区内目前尚无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将污染附近水体,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因此,XX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迫在眉睫。1.3编制依据1、政策法规(1)《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2000]124号(2000年6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标准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7)《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1)(2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3)《电力装置的断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范》(GB50062-92)(24)《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28)《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范》(CJJ60-94)(29)《工业企业噪声设计控制规范》(GBJ87-85)(3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31)《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3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3、基础资料(1)《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用地红线图》(2014.3.11,浙江省XX市规划建筑设计院)(2)《XX市XX镇人民政府XX镇XX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4年9月,浙江工业大学)(3)《关于〈XX市XX镇人民政府XX镇XX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东环〔2014〕289号)(4)《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14年6月,金华市大华勘察工程有限公司)(5)《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10月,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1.4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地方法规。(2)参考工程前期工作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对污水厂平面布置进行全面规划,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做到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3)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监测仪器,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供电安全程度,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4)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力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5)在用地范围内,总平面布置力求经济、合理,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在满足构筑物布置的同时,尽量使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6)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污泥和臭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7)结合工程所在地夏季主导风向的因素合理布置各建筑物,配电房位置尽量设在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8)力求处理工艺流程布置简单、畅顺,避免迂回反复,尽量减少管线长度,降低流程水头损失。1.5编制范围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工程方案设计,处理规模2000m3/d,设计内容包括总图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自控设计等。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处理规模m3/d2000粗格栅、提升泵池、细格栅、水解调节池、接触消毒池按远期一次性建成,处理规模4000m3/d2总占地面积m29521.8含二期用地其中:人工湿地m230013运行天数d3654装机容量kW100.265有功功率kW60.426劳动定员人57工程总投资万元1571.298处理经营成本元/m31.34

2区域概况2.1自然条件2.1.1地形地貌XX市属浙中丘陵盆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为大盘山脉,北部属会稽山脉,山峰绵延,地势较高。中部和西南部为丘陵地区,沿XX南江和南江两岸有较大的河谷平原。XX市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全市面积的70%;其次为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20%,地形较为平坦,大多坡度在3°以下,占71.91%。2.1.2气象XX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盆地气候特征,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夏季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团控制,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一般5、6月份多雨易涝,而秋季少雨易旱;7~9月份易受台风影响;4~5月份易受冰雹影响;无霜期为250天左右。根据XX市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基本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41.0℃(66.8.8)最热月平均气温29.4℃(7月)极端最低气温-10.3℃(77.1.6)最冷月平均气温4.8℃(1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压1005.9mb年平均降雨量1352.6mm年平均蒸发量1336.0mm年平均日照时间2002.5h全年主导风向ESE、NW夏季最多风向ESE冬季最多风向WNW年平均风速1.56m/s历年最大风速18m/s历年静风频率9.75%2.1.3水文XX市水系呈树枝状,以北江(XX江)和南江为主干,从东到西贯穿全境。两江均发源于磐安县境内的大盘山脉,属钱塘江水系。有明显的山溪性河流特征,具有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降水量充沛、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丰、平、枯水期水量差别大,丰水期水量大,遇暴雨易造成洪涝灾害;枯水期流量小,大部分河床暴露。南江是XX市南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磐安县仰曹尖,境内长72km,集雨面积952km2。南江水库以上河道坡降8.6%,水库以下河道坡度1.33%。多年平均流量23.51m3/s,年径流量7.45亿m3。主流在徐宅乡长庚村入境后入南江水库;出水库经西堆、清潭至湖溪镇,名湖溪;经上田、夏溪滩、半傍山,纳屏岩山水至荆浦村,名荆溪;过横店经方家、夏源、后大路、马坊、下园畈,名延湾。纳柽溪经泉府、南马、XX、王坎头至南岸向西出境入义乌,由佛堂镇北汇入南江。南江水库位于横店上游18km处,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9169万m3,主要功能为农灌和调峰发电,冬季非灌溉期南江水库基本无下泄流量。地下水沿南江河谷呈带状分布,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南江水侧渗,属全新冲击砂砾含水层,厚度2.5~6m,堆积层在地貌上呈浅滩和漫滩,水量丰富,水质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1g/L,对混凝土无侵蚀性。2.1.4土壤及植被XX土壤为红壤和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盘地内侧的缓坡台地及周缘的丘陵和低山坡地带,土壤呈酸性;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的低中山,表土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XX主要植被为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竹林、草丛及人工植被等,森林覆盖率45.5%。2.2社会经济概况XX镇位于浙江省XX市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依山傍水,素有XX“歌山XX”的美誉。XX镇东临南市街道,南接永康市,西界义乌市,北与白云街道相连。2003年10月8日,撤消画溪镇、黄田畈镇建制,合并成立为XX镇。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5.3万人口。耕地面积23945.3亩,山林面积129746亩。XX镇是XX乡镇企业发祥地,整个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一直名列前茅,先后涌现了服装、绣花、塑料、中华结工艺品等特色行业和专业村,区域特色凸现,块状经济明显。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按照“接轨义乌、连接XX、做大镇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抓住金义东快速通道规划建设的契机,构筑“一纵一横”交通枢纽工程,附之以康庄工程,着力构建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工业功能区围绕“启动、扩大、完善”做好文章,全镇初步形成了XX工业功能区、塑料工业功能区和洪塘工业功能区三个工业功能区齐头并进的工业发展格局。2.3工业区供排水现状及规划2.3.1供水现状及规划XX镇现有一座村级水厂——黄田畈水厂,日供水能力2000m3/d,水源为地下水,服务范围为XX镇区。工业区现状用水均来自水塘及地下水。根据规划,工业区用水量为0.56万m3/d,水源为里山水库,给水管管径为DN200~DN400。2.3.2排水现状及规划1、排水现状目前,园区道路正在改造施工,雨、污管道同时进行施工建设,待道路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完善的污水管网。园区内目前无污水处理设施,企业产生的污水就近排入水体。XX市顺达染整有限公司是目前园区内的排水大户,该公司主要从事T/C化纤布的染整及加工业务。该公司原有一套处理规模2000m3/d的废水处理设施,由于处理能力不足,将改造为处理规模3000m3/d的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自行排入南江,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排水规划根据规划,工业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排出,污水顺地势往下游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内。

3处理规模及设计水质现场调查3.1处理规模根据《XX市XX镇人民政府XX镇XX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工程规模的论述,污水厂处理规模4000m3/d,近期处理规模为2000m3/d。3.2设计水质现场调查3.2.1基本现状工业园现进驻企业30多家,行业包括:红木加工、工艺饰品加工、文具工贸、科技能源、拉链加工、包装印刷及印染等7大行业。工业区现有人口4500人左右,当现有企业满负荷生产时,人口可达7000人。3.2.2污水水质分析3.2.2.1工业废水分析工业园现有行业按其主要污染物进行分类可分为:工艺饰品文具加工、拉链加工、印染印刷、红木及其他行业5类,现场对以上各类规模较大、代表性强的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工艺饰品文具加工工艺饰品文具加工以XX市诺尔金饰品有限公司为代表,其中主要工业废水为金属工艺品的打磨抛光及清洗废水。主要生产工序为采用震动抛光机,加入圆形或三角磨料及抛光粉对金属饰品进行打磨抛光,再对抛光好的金属进行冲洗。这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有机物浓度较低,工厂为了回收金属颗粒,均建有沉淀池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排放的废水悬浮物浓度SS<500。工业园区中共有19家工艺饰品文具加工企业,预计共产生此类污水量:200m3/d。二、拉链加工拉链加工以精益拉链有限公司为代表,其中主要工业废水为机械冷却水,这类废水中含有极少量的机油。工业园区共有3家拉链加工企业,预计共产生此类污水量30m3/d。三、印染印刷工业区内印染企业为XX市顺达染整有限公司,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现有一套处理规模为2000m3/d的废水处理站,据了解该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及保证污水处理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在新建一套3000m3/d的废水处理设施。根据工业园区市政管网规划,XX市顺达染整有限公司产生的工业废水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南江,不纳入市政管网。工业区印刷企业为深圳宝安海洋印刷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是彩盒、彩卡、说明书、贴纸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该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加工机械的清洗,水量为2m3/d,污染物主要为少量的油墨及染料。四、红木加工红木加工企业以XX市凯龙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代表,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红木喷少量的浓度为10%的漂白水,冲向地面时会随冲洗水流入市政管网。工业区内红木加工厂共30家,预测这种废水总水量大约为60m3/d,漂白水浓度<1%。基本不会对工业园区新建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造成影响。五、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以科技能源为主,基本不产生工业废水。综上所述,目前排入新建污水厂的工业废水总水量近300m3/d。由于工业园区主要以工艺美术及文化主导的环保达标企业为主;控制高耗电、高耗水等浪费资源的项目进驻,所以本设计考虑到不可估算产生的废水量及以后招商引资进驻企业的增多,工业废水按500m3/d考虑。根据《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工业区工业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污水管道,本工程采用A等级标准,各项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控制为:表3-1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A等级标准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控制浓度35050040045708506~9注:表中色度为稀释倍数,pH无量纲,下同。根据目前工业区进驻企业以工艺美术及文化主导的环保达标企业为主,所以结合工业园实际情况,污染物的浓度适当调整,具体见下表:表3-2调整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浓度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浓度15040040030403506~93.2.2.2生活污水分析工业区人口按高峰期7000人考虑,则工业区生活污水按人均用水定额计算为7000*0.16=1120m3/d;另考虑部分农村污水进入,总水量按1300m3/d考虑。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XX市居民的生活习惯,预测本工程服务的生活污水水质浓度如下:表3-3生活污水水质浓度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浓度15030020030404606~93.2.3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比例经以上分析,工业废水量500m3/d,生活污水量1300m3/d,即工业废水量:生活污水量=1:2.6。3.2.4进水水质的确定按工业废水量:生活污水量=1:2.6预测进水水质各项污染物的浓度,详见下表:表3-4进水水质加权平均表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工业废水水质15040040030403506~9生活污水水质15030020030404606~9总进水水质15032725630403.757.26~9考虑水质波动变化,设计进水水质定为:表3-5调整后进水水质表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浓度16035030030404606~93.2.5出水水质的确定及处理程度根据《XX市XX镇人民政府XX镇XX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现场对工业园区的调查对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的论证,结合工业区的主导企业可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水量较少,企业排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水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故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各项指标的去除率要求如下:表3-6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表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进水水质16035030030404606~9出水水质≤10≤50≤10≤5(8)≤15≤0.5≤306~9去除率(%)≥93.8≥85.7≥96.7≥83.3(73.3)≥62.5≥87.5≥50.0-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4人工湿地介绍及工艺对比4.1人工湿地介绍4.1.1人工湿地的概念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1982年3月12日修正的“国际湿地公约”中,把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在我国受到很大破坏。在特殊时期和环境条件下,研究和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适度补充,也是对其功能退化的恢复性建设。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它根据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化反应的协同作用来处理废水,一般由人工基质(一般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基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4.1.2人工湿地的构造绝大多数自然和人工湿地由五部分组成: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如土壤、砂、砾石;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水体(在基质表面下或上流动的水);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无脊椎或脊椎动物。4.1.3人工湿地的类型人工湿地按水流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地表流湿地(SurfaceFlowWetlandsSFW)、潜流湿地(SubsurfaceFlowWetlandsSSFW)、垂直流湿地(VerticalFlowWetlandsVFW)、潮汐流湿地(TidalFlowwetlandsTFW)。表面流湿地是废水在填料表面漫流,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但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是人工设计、监督管理的湿地系统,去污效果优于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水力负荷率较小,去污能力有限。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氧的来源主要靠水体表面扩散、植物根系的传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但传输能力十分有限,这种类型的湿地系统的运行受气候影响较大,夏季孳生蚊蝇的现象,冬季北方表面会结冰,还会有臭味。这种湿地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其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由长在植物水下茎、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因污水从一端水平流过填料床而得名,它由一个或多个填料床组成,床体填充基质,床底设有防渗层,防止污染地下水,与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相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大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且很少有恶臭和孳生蚊蝇现象。目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已被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瑞典、英国、荷兰和挪威等国家广泛使用。这种类型人工湿地的缺点是控制相对复杂,脱P、除N的效果不如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其缺点是落干/淹水时间较长,控制相对复杂,控制不好夏季有孳生蚊蝇的现象。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改进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模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力负荷,湿地表面没有污水蓄积,不会出现夏季孳生蚊蝇的现象。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并能长期稳定运行;技术先进、成熟,效果可靠,符合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的原则;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出水稳定,污泥少且易于处理处置;经济节约,电耗少、造价低、运行成本低;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能营造优美景观、建成公园化模式、管理操作简单。潮汐流湿地系统是近年来由伯明翰大学提出的。他们利用芦苇床进行了该试验。在这种湿地系统中,芦苇床交替被充满水和排干。在向床内充水的过程中空气被挤出,床的基质材料逐渐被淹没。当芦苇床完全被水所饱和以后,水就全部被排出。在排水过程中新鲜的空气被带入床内。伯明翰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当水被排出芦苇床,有机污染物留在池底内时是氧消耗量最大的时刻。因此,在排水过程中进入的新鲜空气可以看作是去除污物的氧源。通过这种交替的进水和空气运动,氧的传速率和消耗量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芦苇床的处理效果。但是,潮汐流湿地运行一段时间后,床体可能会被大量的生物所堵塞,限制了水和空气在床体内的流动,降低了处理效果。因此,设计中考虑有备用床交替运行,以便利用闲置期进行生物降解。4.1.4人工湿地净化机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原理较为复杂,目前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其去除机理及去除途径和自然湿地相同。多年的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够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进行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主要机理如表4-1所示。表4-1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主要机理物理作用大颗粒物沉降水生植物和生物滤膜对轻颗粒物的过滤通过沉淀或过滤聚集颗粒物以达到去除目的化学反应沉降吸收到基质和腐殖质挥发生物反应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矿化转化作用(硝化/反硝化)从水体直接生物吸收(藻类、细菌生物膜)从根区间接生物吸收(水体生物膜、挺水植物)微生物竟争导致部分病菌死亡(1)SS的去除SS中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具有不同密度和颗粒度,大块物质可通过隔栅去除。部分小颗粒物质可在水解酸化池沉降去除。在人工湿地中SS的去除是相当迅速的物理过程。主要去除机理为沉淀、聚集和表面粘附。(2)BOD、COD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可通过酸化水解池中的厌氧菌将有机物沉降、吸附、吸收以及分解去除。湿地中的不溶性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湿地的过滤作用而被截留在湿地中;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生物降解过程主要是通过好氧和厌氧代谢得到降解,从而降低污水中的BOD、COD。(3)N的去除路径大多数污水中N是主要成分。N在环境中以多种形式存在,有复杂的循环路径。TN由不同比例的颗粒有机氮、溶解有机氮、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N2和N2O在N循环中很重要。矿化、生物吸收、硝化和异化(硝态氮到氨氮DNRA)是使氮的一种形式转到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这些过程是物质平衡过程,N在同一个系统内循环。反硝化和氨氮的挥发是物质去除的过程,从而致使N从系统中得到去除。大量的研究表明湿地中氮的去除路径主要为生物硝化-反硝化。N在湿地中的主要转化过程如表4-2所示:表4-2氮的主要转化过程过程物质产物矿化有机质氨氮生物吸收氨氮,硝态氮有机氮硝化氨氮硝态氮反硝化硝态氮氮气DNRA硝态氮氨氮挥发氨氮+高PH氨气固氮氮气有机氮(4)磷的去除路径无机磷是湿地植物必需的养分。废水中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变成植物的ATP、DNA及RNA等有机成分,通过植物收割而去除。物理化学作用包括填料对磷的吸附及填料与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作用对无机磷的去除会因填料中Ca和Fe可与PO43-反应而沉淀去除PO43-,因而除磷效果较好的填料非常重要,含钙质或铁质的地下水渗入人工湿地也有利于磷的去除。微生物对磷的去除包括它们对磷的正常同化(将磷纳入其分子组成)和对磷的过量积累。由于植物中植物光合反应、暗反应交替进行,根毛输氧多少的交替出现,以及系统内部不同区域对氧消耗量的差异,导致了系统中厌氧、好氧的交替出现,使磷的过量释放和过量积累得以完成,这是常规二级处理方式所难以满足的。在湿地系统中磷有着一系列的变化形式。如表4-3所示。表4-3磷主要转化过程过程物质产物矿化有机质正磷酸生物吸收正磷酸有机磷吸附正磷酸磷-粘土/金属水化合物沉降正磷酸离散状态磷矿物质脱附磷-粘土/金属水化合物正磷酸4.1.5国内外湿地技术应用现状自由表面流湿地在欧洲发展缓慢。在北美自由表面流湿地是主要处理湿地。自然湿地的大小从1~1000公顷,其中一半在10~100公顷。人工自由表面流湿地通常较小,60%小于10公顷。自然湿地水力负荷小于人工湿地。系统水深范围5~90cm,30~40cm较普及。最常用的预处理是兼性或氧化塘。表明许多湿地系统用于现行塘系统的精处理。地下潜流系统在欧洲应用较多。在丹麦、德国、英国每个国家都至少有200个系统在运行。此技术还在快速发展,特别在一些东欧国家。绝大多数系统种植有芦苇,也有种植其它湿地植物。在德国大多数系统介质是土壤。但几乎所有土壤系统都遇到表面短流问题。为保证潜流,英国和北美绝大多数采用砾石床。虽有些砾石床也堵塞,但主要是预处理不足。在欧洲,此类系统趋向对近1000人的乡村级社区进行二级处理。北美则趋向更多人口的高级处理。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则用于处理各类废水。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始人工湿地的研究。首例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工作始于1988~1990年在北京昌平进行的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1990年,国家环保局华南环境科研所与深圳东深供水局在深圳白泥坑建立实验基地,占地8400m2,处理3100t/d的城镇综合污水。1989~1990年,天津环保科研所建立11个实验单元研究芦苇湿地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并对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停留时间及季节等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间的规律进行探索。山东胶南市已建日处理量为6万吨人工湿地系统,占地1000亩,工艺为:格栅-沉砂池-调节池-人工湿地-排海。北京市中关村生命高科技园湿地系统占地130公顷,是具有21世纪时代特色的高科技园,毗邻最有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临湖而建。常住居民0.8万人,生活污水全部通过人工湿地得到净化,生活小区年耗水量4万m3,生活污水全部通过再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后得到回用,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沈阳浑南新区也正在建设人工生态湿地示范工程,该工程由污水湿地、雨水湿地两部分组成,这是东北地区首次引入雨水处理系统。此项示范工程位于浑南新区中心区,占地8万平方米,其中污水湿地面积为6400平方米,其余为雨水湿地。工程完成后,每天可处理污水1千吨、雨水2千吨,雨水汇水面积达2平方公里。4.1.6深圳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湿地应用实例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从2002年成立开始就致力于“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并具有相关的专利技术,该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特别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和景观用水及中水回用工程。目前该技术已推广到广东、天津、福建、重庆等地,在市政工程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较为成熟。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该技术是一种高效生态治污技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模式,布水管上覆盖20cm厚砂石填料,表面种植植物,解决了蚊蝇孳生和不良气味问题。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并能长期稳定运行;该法具有工艺先进、技术可靠、高效节能、简便易行、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优点,同时如果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还有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即可集中处理,又可分散处理。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对人工湿地的设计及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工程实例详见下表:表4-4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湿地技术工程实例序号项目规模(m3/d)污水性质竣工时间负责完成内容建设单位1深圳洪湖公园一期1000市政污水08/1999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深圳市环境保护局2深圳龙岗沙田5000市政污水11/2001设计龙岗区环境保护局3深圳洪湖二期4000市政污水2/2004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深圳市人民政府4深圳洪湖三期400市政污水12/2004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深圳市人民政府5深圳布吉甘坑16000市政污水12/2003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深圳市环境保护局6深圳宝安石岩一期15000市政污水12/2003设计、运营管理宝安区环境保护局7深圳宝安石岩二期40000市政污水6/2006设计、施工宝安区环境保护局8深圳宝安塘头河20000污染河水6/2006设计宝安区环境保护局9荔枝湖水污染综合治理110000m2水面湖水8/2006设计、施工深圳市水务局10龙华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工程20000污水厂尾水07/2008设计、施工深圳市水务局11福田河生态景观改造4000污染河水2012设计、施工深圳市水务局12三洲田生态公园雨水雨水雨水07/2004设计工艺施工华侨城三洲投资公司13三洲田湿地公园12万m2水面湖水11/2007设计工艺施工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14珠海三灶镇污水处理厂20000城镇污水07/2007设计、施工三灶市政管理中心15饶平县新丰镇工程5000城镇污水08/2007设计、施工新丰镇人民政府16饶平县三饶镇工程5000城镇污水08/2006设计、施工三饶镇人民政府17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4000湖水10/2011设计、施工深圳市水务局18生态园燕岭湿地建设工程100000污水厂尾水11/2011设计、施工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19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5000城镇污水6/2007设计、施工武夷山市自来水厂20武夷山星村镇工程1500城镇污水04/2006设计、工艺施工武夷山旅游集团21重庆石柱县沿溪镇湿地800城镇污水7/2007设计、施工重庆海丰集团22成都龙泉驿区鸡头河湿地5000受污染河水7/2008设计、工艺施工成都龙泉驿区水务局23成都双流县链鱼洞(九龙仓)湿地1200受污染河水12/2008设计、施工双流县水务局24天津华明镇污水处理工程200城镇污水11/2007设计、施工天津滨丽投资公司25重庆江津蔡家湿地600城镇污水05/2006设计、工艺施工江津市环保局26舟山市朱家尖湿地工程2000污水深度处理08/2007设计、施工朱家尖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27成都郫县安靖镇安家河末端湿地7000受污染河水08/2007工艺设计成都市郫县水务局28武夷山市污水厂二期10000污水08/2011设计、施工武夷山市建设局1、鹤山市鹤城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3000m3/d处理工艺: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垂直流人工湿地该工程于2010年12月建成使用,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和《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中的严者,目前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良好,且大部分水质指标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曝气池沉淀池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池污泥回流污泥回流系统池污泥回流人工湿地出水人工湿地景观人工湿地出水人工湿地景观2、平江县长寿镇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厂区BOT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3000m3/d处理工艺: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垂直流人工湿地2014年4月开始运行,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中的B标准。目前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良好,且大部分水质指标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好氧区)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沉淀区)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好氧区)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沉淀区)最终出水垂直流人工湿地最终出水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检测报告出水检测报告3、金地地产广州荔湖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广州荔湖城,小区开发时周边无市政管网,小区内生活污水无法排入市政管网,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小区内全部生活污水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后作为小区绿化、道路冲洗及景观环境补水等用途,真正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目前均运行正常、出水稳定。处理规模:2811m3/d,分散处理,共15个系统,于2006~2009年与项目开发同期分系统建成;出水指标:《水污染排放限制》(DB44/26-2001)Ⅰ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0-2002,GB/T18921-2002);污水性质:生活污水出水用途:绿化、景观补水4、塘头河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本项目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2.0万m3/d,于2006年6月开始运行,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中的A标准。塘头河人工湿地进水塘头河人工湿地出水塘头河人工湿地进水塘头河人工湿地出水5、观澜版画基地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6、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结合河道生态整治及其周边土地可利用情况、利用河岸河滩地采用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龙华污水处理厂尾水,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Ⅴ类水质标准,以补充旱季河道景观用水及周边中水回用水。污水深度处理湿地公园景观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污水深度处理湿地公园景观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湿地出水景观池——生命之泉湿地出水景观池——生命之泉湿地公园太阳能供电系统7、深圳市“石岩人工湿地系统工程”石岩水库是宝安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通过石岩河干流及黄家庄支流进入石岩水库。石岩河湿地工程选址在石岩河干流进石岩水库入口下游的南侧,黄家庄支流进石岩水库入口下游的北侧,总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将石岩河干流及黄家庄支流均纳入处理,工程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工程。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处理水量为1.5万吨,第二期为4万吨,总处理水量为5.5万吨。人工湿地出水人工湿地进水人工湿地出水人工湿地进水8、东莞生态园燕岭湿地深度处理工程处理规模:10万m3/d出水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工艺特点:反硝化+垂直流人工湿地,本项目污水处理结合湿地景观建设,出水为生态园中央水系的主要补水水源,同时也作为园区内道路冲洗及绿化用水。运行情况:本系统于2010年10月建成,目前已成为东莞的亮点工程。4.2工艺对比根据污水水质及出水水质指标要求,并从节约成本方面来考虑,现选择常规A2/O工艺组合工艺、氧化沟法组合工艺和“优化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进行比较,即:方案一:前处理(沉砂+水解)+A2/O工艺+混凝、过滤工艺+紫外线消毒方案二:前处理(沉砂+水解)+氧化沟工艺+混凝、过滤工艺+紫外线消毒方案三:前处理(沉砂+水解)+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一体化A2/O池+混凝沉淀)+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氯消毒工艺以上三个工艺方案对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见表4-5:表4-5工艺比选表方案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优点①技术成熟;②国内外工程实例多,容易获得运行管理经验;③有较稳定的去除污染物的功效;④水质冲击负荷适应性强;⑤具有脱氮除磷功能。①运行稳定处理水质良好;②对水温、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③污泥产率低,排泥少;④具有脱氮功能;⑤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①技术先进、可靠,符合清洁生产原则;②设备构筑物很简单;造价低、经济节能,操作、管理、维护简便;③有较稳定的去除污染物的功效;去除效果高;④沉砂池能很好地稳定来水的水量;⑤人工湿地能绿化、美化环境,具有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⑥可根据需要灵活分散布置;⑦人工湿地对水量、水质冲击负荷适应性很强。缺点①设备及构筑物较多;②单位水量造价、运行费用较高;③易发生污泥澎胀,造成出水水质恶化;④操作、管理、维护较复杂,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占地面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操作管理较复杂复杂方便出水水质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可达到回用水标准是否产生二次污染污泥产率高污泥产率低,排泥少少量污泥排出景观效果一般一般好污水处理工程投资较高较高较低自动化控制依赖程度较高较高低运行成本高较高低综合评价推荐方案通过比较上表中的工艺特点,从投资、运行成本、技术先进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最合适的处理工艺为第三方案,即:前处理(沉砂+水解)+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一体化A2/O池+混凝沉淀)+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氯消毒工艺。此工艺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对水质水量的适应性强、操作管理简单、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另该技术为我司专利技术,已成功运用于大量类似工程中,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5工艺流程论述5.1工艺流程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可以分析得知:BOD/COD=0.46>0.3,污水适宜采用生物处理;BOD/TKN>4.0,污水可采用生物脱氮;(TKN为有机氮和氨氮之和,是判断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氮营养源是否充足的依据,而不作为水质控制指标;TN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之和,故TKN<TN)BOD/TP=40.0>17,污水可采用生物除磷。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本工程的污水量变化情况,并参考我公司处理乡镇生活污水的工程案例,工程设计中拟采用以下工艺流程:进水提升泵池进水提升泵池细格栅旋流沉砂池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一体化A2/O池+混凝沉淀)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泥浓缩池污泥泵池脱水间泥饼外运水解调节池粗格栅提升提升PAC接触消毒池南江污泥FeCl3和石灰污泥回流图5-1工艺流程图而《XX市XX镇XX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图5-2工艺流程图(可研)两者的主要区别为二沉池出水后续处理部分,可研中采用的为絮凝过滤,为本方案中采用的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两者相比,本方案采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具有以下优点:1、经济节能,操作、管理、维护简便,运行费用低;2、能够降低生化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降低生化部分的土建造价及管理运行成本;3、对水量、水质冲击负荷适应性强;4、具有景观效果,产生生态效益。5.2工艺说明1、粗格栅粗格栅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以保护污水泵的正常运转,并尽量去掉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设计中设自动清渣的机械格栅,渣耙循环运行;另设人工格栅备用,以便机械格栅检修时使用。2、提升泵池污水流经粗格栅后,由污水泵提升至细格栅。3、细格栅污水经泵提升后进入细格栅,细格栅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较小颗粒的悬浮、漂浮物。4、旋流沉砂池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2.65t/m3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堵塞。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等形式。平流沉砂池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较好的优点,但其沉砂中夹杂有机物,增加沉砂后续处理的难度;曝气沉砂池是在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沿池旋转前进,从而产生与主流方向垂直的横向恒速环流,砂粒间产生摩擦作用,可使砂粒与悬浮物有机物分离,且不使细小悬浮物沉淀,便于砂粒和有机物的分开处理和处置;旋流沉砂池则是利用水力涡流,使砂和有机物分开,已达到除砂的目的。本工程中采用生物除磷,为避免曝气沉砂池预曝气对后续处理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选用旋流沉砂池以满足后续处理工艺要求。5、水解调节池为降低冲击负荷,使抑制性物质得到稀释,稳定pH,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设计中设置调节池。调节池内安装弹性填料以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便于氧化处理的小分子有机物,并去除部分有机物。水解调节池中设置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后续处理构筑物。6、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一体化A2/O池+混凝沉淀)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集中了生物、化学反应与沉淀于一体,外圈的前段为生物反应池,为一种改良优化后的A2/O工艺,污水经厌氧、缺氧、好氧,有效去除BOD、N、P等污染物;外圈的后面为化学处理池,向池内投加少量的化学混凝剂,经混合、反应过程,待生物和化学都形成絮凝物后,通过管道进入内圈;内圈为沉淀池,设吸刮泥机,污水与污泥进行泥水分离后进入人工湿地。7、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改进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模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力负荷,湿地表面没有污水蓄积,不会出现夏季孳生蚊蝇的现象。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净化机理是: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进行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具有以下优点:①技术先进、可靠,符合清洁生产原则;②运行成本低、经济节能、运行管理简便;③有较稳定的污染物去除效果;④无二次污染;⑤能绿化、美化环境,具有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⑥可根据需要分散布置;⑦对水质水量的适应性强;⑧对氨氮去除效果好。图5-3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剖面示意图8、接触消毒池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质得到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存在着有病原菌的可能,故需对人工湿地出水进行消毒。由于本工程水量较小,为便于日常管理,降低运行成本,设计中采用次氯酸钠(NaClO)作为消毒剂。9、污泥泵池污泥经吸刮泥机提升后进入污泥泵池,一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段的厌氧区,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10、污泥浓缩池剩余污泥含水率较高,通过浓缩能有效减少污泥的体积,节省污泥处理费用,故设计中剩余污泥先进行重力浓缩。浓缩过程中加入FeCl3和石灰对污泥进行化学调理,以改善后续机械脱水的效果。11、脱水间污泥经浓缩提升进入脱水间,设计中采用厢式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其具有过滤推动力大、泥饼含固率高、滤液清澈、调理药品消耗量少等优点。第67页5.3各处理单元污染物去除率表5-3各处理单元污染物去除表单位:mg/L水质指标处理单元BOD5CODSSNH3-NTNTP色度pH进水水质16035030030404606~9格栅、沉砂池出水水质16033228530404576~9去除率(%)-555-水解调节池出水水质1442822853038.04576~9去除率(%)1015--5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A2/O池+混凝沉淀)出水水质21.656.428.54.5(7.5)15.20.6031.46~9去除率(%)85809085(75)608045-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水质9.436.78.64.3(7.4)140.4828.26~9去除率(%)5635705(2)82010-最终出水水质9.436.78.64.3(7.4)14.00.4828.26~9总去除率(%)94.189.597.185.7(75.3)65.088.053.0-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12℃时的控制指标。

6工艺设计设计中粗格栅、提升泵池、细格栅、水解调节池、接触消毒池均按远期4000m3/d进行设计,其他处理构筑物按近期2000m3/d,并预留二期用地;设备按近期配备,并预留远期设备安装位置。6.1主要构筑物设计1、粗格栅(1)功能去除污水中较粗大的漂浮物(如树叶、杂草、木块、废塑料等),保护水泵的正常工作。(2)土建尺寸粗格栅分2格(1用1备),每格宽度0.6m,1格采用机械格栅,1格采用人工格栅。尺寸:B×L×H=1.2m×4.0m×5.7m结构形式:钢筋砼(3)设计参数格栅间隙:b=15mm格栅安装角度:机械格栅75°,人工格栅90°栅前水深:h=0.5m过栅水头损失:Δh=0.06m(4)主要设备①GSHZ-600×5.7回转式格栅除污机1台,功率0.55kW。②自制格栅1块,栅条宽度0.01m。(5)运行方式根据预设时间自动清渣,栅渣人工装车外运。每道格栅前后均设有闸板供检修和切换用。每日栅渣量约0.1m3(近期),含水率80%。2、提升泵池(1)功能提升污水至细格栅。(2)土建尺寸尺寸:B×L×H=5.0m×5.0m×2.5m结构形式:钢筋砼(3)设计参数有效容积:V=42.5m3有效水深:h=1.7m(4)主要设备WQ100-8-5.5潜污泵2台(1用1备),Q=100m3/h,H=8m,N=5.5kW,自耦安装。(5)运行方式水泵根据泵坑内液位信号综合控制水泵启停,并采用先开先停、先停先开的方式轮换运行。3、细格栅(1)功能去除污水中较小的漂浮物和悬浮物。(2)土建尺寸细格栅分2格(1用1备),每格宽度0.6m,1格采用机械格栅,1格采用人工格栅。尺寸:B×L×H=1.2m×4.2m×0.8m结构形式:钢筋砼(3)设计参数格栅间隙:b=5mm格栅安装角度:机械格栅75°,人工格栅90°栅前水深:h=0.5m过栅水头损失:Δh=0.25m(4)主要设备①GSHZ-600×0.8回转式格栅除污机1台,功率0.55kW。②自制格栅1块,栅条宽度0.01m。(5)运行方式根据预设时间自动清渣,栅渣人工装车外运。每道格栅前后均设有闸板供检修和切换用。每日栅渣量约0.2m3(近期),含水率80%。4、旋流沉砂池(1)功能去除污水中粒径≥0.2mm的砂粒,使无机砂粒与有机物分离开来,便于后续生物处理。(2)土建尺寸分2座。尺寸:直径D=1.8m,总高H=3.25m结构形式:钢筋砼(3)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66.7m3/h(单座流量)水力表面负荷:65.5m3/(m2·h)池径:1.8m最高时流量时水力停留时间:t=31s有效水深:h=1.0m砂斗高度:1.4m进水渠宽:0.3m出水渠道宽度:0.6m渠道水深:0.25m(4)主要设备①旋流沉砂池搅拌机2台,搅拌功率1.1kW。②气提装置2套。(5)运行方式搅拌机连续运行,气提装置手动控制。每日沉砂量0.06m3(近期),含水率60%。5、水解调节池(1)功能降低冲击负荷,使抑制性物质得到稀释,稳定pH,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2)土建尺寸尺寸:B×L×H=10.0m×15.0m×5.2m结构形式:钢筋砼(3)设计参数停留时间:8h(按一期水量)有效水深:4.5m填料高度:3.5m(4)主要设备WQ100-8-5.5潜污泵2台(1用1备),Q=100m3/h,H=8m,N=5.5kW,自耦安装。(5)运行方式水泵根据泵坑内液位信号综合控制水泵启停,并采用先开先停、先停先开的方式轮换运行。6、一体化高效生物化学处理池(一体化A2/O池+混凝沉淀)(1)功能有效去除BOD、N、P等污染物,投加絮凝剂进行反应,并沉淀进行泥水分离。(2)土建尺寸尺寸:外径R=20m,内径r=11m,高度H=5m结构形式:钢筋砼(3)设计参数污泥负荷:0.12kgBOD5/(kgMLSS·d)污泥浓度:2.5g/L生物反应停留时间:10h(其中选择区0.5h,厌氧区1.5h,缺氧区2.5h,好氧区5.5h)有效水深:外圈4.4m,内圈4.0m好氧区气水比:7.3:1曝气系统:采用微孔曝气器,空气由罗茨鼓风机供给(设于风机房内)混合液回流比:200%回流污泥浓度:7.5g/L污泥回流比:50%化学反应时间:0.5h混凝剂(PAC)投加量:15mg/L(投加量根据出水情况调整)沉淀表面负荷:0.88m3/m2·h;(4)主要设备①吸刮泥机(单周边传动,半径5.5m)1台,功率3.37kW。②WQ200-5-5.5潜污泵2台(1用1备),Q=200m3/h,H=5m,N=5.5kW,自耦安装,用于混合液回流。(5)运行方式好氧区安装溶氧仪,根据出水溶解氧(出水溶解氧控制在2mg/L)控制鼓风机的工作状态;混合液回流泵连续运行,并设低液位保护;PAC采用计量泵投加,设置在脱水间内;吸刮泥机根据预设时间自动排泥。7、垂直流人工湿地(1)功能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N、P。(2)土建尺寸占地面积:3001m2结构形式:砖墙(湿地四周)(3)设计参数水力表面负荷:0.67m3/m2·d(4)植物选择根据污水性质及当地气候、地理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才能建立良好的填料—植物系统,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如下:a.能适应当地生长的植物或天然湿地原存的优势种。b.根据处理对象即污水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植物,如多年生的芦苇、香蒲、鸢尾、石菖蒲等,去除BOD5、N、P的效率较高。这些植物根系发达,根状茎粗壮,形成不定芽,是微生物栖息生长的良好介质,在根区能形成巨大的生物量,具有强大的净化能力。一些维管组织的茎、根状茎具有发达的呈海绵状空腔组织,氧能通过这些空腔利用叶从大气中将氧输送至根部,这样其根区恰如一个好氧反应区,具有生物膜法的净化功能。c.多种植物混植或串联种植,发挥各自优点,提高系统的总体净化能力。d.采用综合利用价值高的植物,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工程中垂直流人工湿地内设计种植以下植物,包括芦苇、花叶芦荻、千屈菜、香蒲、再力花、美人蕉等。①芦苇禾本科芦苇属。叶片线形,渐尖,叶基宽,圆锥花穗稠密,夏末秋初抽穗开花。早春挖取幼芽分段移栽,保持土壤湿润,极易成活。产地:世界各地。污染物去除:对BOD、TN、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②花叶芦荻禾本科芦荻属。叶互生,排成二列,弯垂,具白色条纹,羽毛状大型散穗花序顶生。以分株繁殖,对环境适应性强。产地:地中海地区。污染物去除:对BOD、TN、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③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直立多分枝,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长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而密,紫红色,夏秋开花。以分株,扦插繁殖,在微碱性的沃土中生长良好。产地:欧亚地区。污染物去除:具有较强的TN的去除能力,对BOD的去除能力较弱。④香蒲香蒲科香蒲属。叶呈带状扁平,雌雄花序紧相联,花序上有膜质的叶状苞片,花果期夏秋两季。分株繁殖,对环境的适应范广。产地:中国。污染物去除:具有较强的BOD、TN去除能力。⑤再力花多年生挺水草本。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长50cm,宽25cm。复总状花序,花小,紫堇色。全株附有白粉。花柄可高达2米以上。近年新引入我国的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挺水花卉,为纪念德国植物学家约翰尼·赛尔而得此名。包括12个生于沼泽地的种。原产地: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植物。我国也有栽培。(主要城市: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等)。污染物去除:对BOD、TN、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特别对正磷酸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⑥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00厘米~150厘米,根茎肥大;茎叶具白粉,叶片阔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径可达20厘米,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黄、桔红、粉红、大红至紫红。花期6月~10月(北方),华南地区常年开花。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生长季节经常施肥。北方需在下霜前将地下块茎挖起,贮藏在温度为5℃左右的环境中。因其花大色艳、色彩丰富,株形好,栽培容易,成为极好的园林用花卉。污染物去除:对BOD、TN、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另外对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⑦风车草莎草属常绿湿生(挺水型)草本植物。高40~150厘米,丛生。茎秆粗壮,茎秆三棱形,无分枝,叶退化成鞘状,包裹茎的基部。总苞片叶状,长而窄,约20枚,近于等长,成螺旋状排列在茎秆的顶部,向四面开展如伞状。7月开花,聚伞花序,花小,淡紫色。小坚果,倒卵形、扁三棱形,长2~2.5毫米。喜温暖、湿润、半阴条件,不耐寒,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越冬低温时地上部分枯死,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喜腐殖质丰富、保水力强的黏性土壤。伞草体态轻盈,潇洒脱俗,特别是那苞片如同一架架转动的风车,十分富有趣味,是良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