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安全生产法》与旧《安全生产法》对比_第1页
2021版新《安全生产法》与旧《安全生产法》对比_第2页
2021版新《安全生产法》与旧《安全生产法》对比_第3页
2021版新《安全生产法》与旧《安全生产法》对比_第4页
2021版新《安全生产法》与旧《安全生产法》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版新《安全生产法》与旧《安全生产法》对比

府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安全生产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相比旧版《安全生产法》,新版《安全生产法》在第三条中强调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并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同时强调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性。在第四条中,新版《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保障力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新版《安全生产法》还对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在第五条中,新版《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其他负责人则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在第八条中,新版《安全生产法》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确保安全生产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协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政府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同时,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按照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并对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同时,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民航等有关部门也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于新兴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监督管理部门。所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传递、共享、利用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第十二条规定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求他们依法对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这些部门统称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第十条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其中,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计划,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对外通报和授权批准发布工作。这些部门还要依据法定职责对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第十七条要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编制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第二十五条要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传递、共享、利用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检查评估结果报告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有着重要的职责。他们需要组织或参与拟订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此外,他们还需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或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检查评估结果报告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法转包工程,不得将施工任务转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方案,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并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在发包或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时,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对于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得倒卖、出租、出借、挂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包工程,不得将施工任务转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方案,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在法律规定中,转让施工资质的公司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方,也不得将工程支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方。此外,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也不得承接工程分包。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对于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则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具体范围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第五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对于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还有权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获得赔偿。第五十七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七十二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资质条件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此外,这些机构还应当建立并实施服务公开和报告公开制度,不得租借资质、挂靠或出具虚假报告。第七十三条规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等网络举报平台,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如果需要落实整改措施,应当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援能力。对于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事项,应当转交其他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核查处理。针对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应用和公开。对于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七个工作日内,应当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强化对违法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诚信水平。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对于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应当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国家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同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同时,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应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地区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在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方面,重点行业和领域应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并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统一协调指挥。此外,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也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也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协助有关部门或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在事故调查处理方面,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同时,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一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对不履行职责导致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出具失实报告的,将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应当及时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并对责任人采取处理措施。具体的事故调查和处理方法由国务院制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全面的整改措施,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对于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如果出具虚假证明,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如果违法所得超过十万元,还将受到罚款并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处罚。如果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将单独或同时受到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造成了他人损害,将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机构,将吊销其相应资质。如果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如果违法所得超过十万元,将受到罚款并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处罚。如果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将单独或同时受到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造成了他人损害,将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将吊销其相应资质和资格,并五年内不得从事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情节严重的,实行终身行业和职业禁入。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受到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上述违法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受到撤职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上述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将在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负有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根据以下规定处以罚款:对于一般事故,处以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将第九十一条修改为第九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能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应予以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超过规定期限仍未改正,应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该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将第九十二条修改为第九十五条,修改为:“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能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由应急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处罚:(一)如果发生一般事故,应处以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二)如果发生较大事故,应处以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三)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应处以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四)如果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应处以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将第九十三条修改为第九十六条,修改为:“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能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如果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暂停或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如果构成犯罪,应按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将第九十四条修改为第九十七条,修改为:“如果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以下行为之一,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逾期未改正,应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该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三)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未按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检测、测量或者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二)未按照规定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标记、包装、运输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险物品泄漏、扩散、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未按照规定告知有关的职业健康事项的;(四)未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者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劳动防护教育的;(五)未按照规定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必要的安全设施维护、检修、更新的;(六)未按照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养、维修、更新的;(七)未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报告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第九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设施验收、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等活动的;(二)未按照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或者未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器材、药品等物资的;(三)未按照规定对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爆炸物品等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或者未按照规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四)未按照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或者未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方案、应急救援措施等信息的;(五)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投入,或者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的;(六)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标志标识、警示标志标识等的设置和维护的;(七)未按照规定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的。第98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包括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进行安全评价、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未通报从业人员、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未定期组织演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等。对于这些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另外,第95条规定了更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包括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或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劳动防护教育等。对于这些行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第96条规定了未进行安全检查、检测、测量或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未按照规定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标记、包装、运输等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最后,第97条规定了未按照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或未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器材、药品等物资等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对于下列行为之一的产经营单位,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二)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未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三)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四)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五)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六)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对于下列行为之一的产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五)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投入使用;(六)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未能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对于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行为,或者未登记重大危险源、未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或未告知应急措施,以及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其他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行为,都将受到罚款或刑事责任的处罚。对于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者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以及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行为,也将受到罚款或刑事责任的处罚。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未能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将受到责令立即消除或限期消除的处罚。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将受到停产停业整顿的处罚,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有违法行为,包括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登记重大危险源、未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等,将受到罚款或刑事责任的处罚。如果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将受到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如果违法所得高于十万元,还将受到违法所得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罚款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支付相应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将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依法进行严格的处罚。对于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明确各自职责的单位,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同时,对于高危行业和领域的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如果不遵守规定,将会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在执行处罚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确保处罚公正、合理、有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自行责令改正,并从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同时,将原第108条修改为第11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一定情形时,应予以关闭并吊销其有关证照,主要负责人也将受到限制或禁止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根据修改后的第114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由应急管理部门按照事故程度处以不同的罚款数额,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面临更高额的罚款。同时,将原第109条修改为第114条,明确了应急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罚款处罚。最后,将原第110条修改为第115条,规定了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应由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可以对特定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对于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应当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处罚。挂牌”修改为“锁定、标识”。(六)将第四十六条中的“危险化学品”修改为“危险物品”。(七)将第五十六条中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修改为“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发生一般事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会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