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谏逐客书》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单元视角下《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1课时)【学情分析】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在文言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结合课下注释较为熟练地疏通文意,但对文章观点和结构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此外,由于高一的学生刚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在议论文写作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本文的结构以及论证,从文中感受严密的推理、强大的逻辑以及辞采的华美,以实现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的转变。一、导入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策士纵横,计谋迭出。这些策士,或一鸣惊人,或穷困潦倒,或客死他乡。他们以其独特风貌渲染出波澜壮阔的战国画卷。这其中,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历史上毁誉参半的李斯。有人说,李斯是投机主义者,也有人说李斯雄才大略,还有人说李斯生于名利,死于名利。我们一起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二、背景介绍《谏逐客书》写于公元前237年。关于写作缘由,《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也就是说,李斯是在被逐途中写下这篇文章的。文章写得真好,被认为是“骈体初祖”。老师在读这篇文章时,也感到其文采斐然,丝丝入扣,情理相映,荡气回肠。读罢全文,不禁生出好奇之心:不知秦王嬴政读斯文,又作何感想。翻阅《李斯列传》,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三、学习任务可见,李斯成功了。当然这种成功肯定来之不易,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电视连续剧《大秦赋》片段:李斯献《谏逐客书》,宗室大臣朝议)。能让秦王收回成命,可见《谏逐客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之强。如果拍一部《李斯传》,让李斯在朝堂之上与秦王及诸位大臣进行一番交谈,情况会怎样呢?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根据《谏逐客书》,以李斯为主要人物,设计对话,拟好文题,拍摄视频“李斯廷辩”。说明:学生观看并学习《大秦赋》选段是以反复诵读《谏逐客书》为路径,着力突出秦王嬴政的思想抱负与果敢决断。而拍摄视频“李斯廷辩”,则以李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这一转化旨在让学生更贴近文本。 (一)寻觅津梁(找寻直击人心的句子)我们先来看看,《大秦赋》选段中涉及哪些文句。老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停顿)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嬴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岔开)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嬴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停顿)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嬴傒: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嬴政: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这是《大秦赋》“廷辩”从文本中选择的内容。请同学们讨论看看,我们拍摄时是否也选择这些文字,或者是做哪些调整,请说明你的理由。(小组讨论)提示:小组讨论时,先分析这些引文具备哪些特征,然后商讨哪些文句可以选用,还可以补充文中哪些文句,理由是什么。最后用笔在课文中画出需要选用的文句,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参考示例:赞同——1.文段选择以文章第一段为主,观点鲜明,例证通俗,且因是引用秦国历史,可信度高。2.有重章叠句的效果。由多位宗室大臣朗诵,而且有语气变化,能显示对文本理解的逐渐深入。3.选用末段,为本文结论,既表士之忠心,又采取秦国立场,情理交融,不卑不亢,令人折服。反对——1.虽具气势,但深度不够。后文不仅谈人,也在谈物,从而使论证更为严密。2.建议补充第二小节部分内容。表演时,可伴以镜头扫过这些他国珍贵之物。3.建议补上“跨海内、制诸侯之术”“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等说法,以体现李斯以霸业说服秦王的论证特征。在学生的讨论中,有一句话出镜率很高,那就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又出现于文章开头。其实开头很难写,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李斯这篇文章尤其难写。因为此时秦王盛怒,秦法严苛,稍不注意,即有性命之虞。宋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始皇谏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说明李斯起句却写得很好。我们先齐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妙在何处。参考示例:1.“臣闻”“窃以为”:处于两个分句的开头,用语谦恭,情势虽急,不失礼节,显示对秦王的敬重。2.“吏议逐客”有三层意味。一是逐客的命令,本为秦王发布,这里却将矛头指向吏,这样就避免了与秦王直接产生矛盾,维护了君王的面子。二是“吏议逐客”表明事件尚未发生,还在讨论过程中,而实际情况是逐客已然付诸行动。这一矛盾,显然是故意为之,表明事情还有商讨的余地。三是点出双方身份,一为吏,也即宗室大臣,一为客,也即外来客卿。由此可见,逐客事件只是表面,真正的问题在于秦朝宗室大臣与外来客卿之间的权利争斗,这是秦统一天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李斯此语,既切中肯綮,给秦王带来震撼和思考,又暗示秦王,用单方面的逐客来解决这一矛盾不合适。同时,这些话还传递给秦王一种感觉,即便在被逐途中,李斯顾及的仍然不是个人私利,而是一心为秦国谋策,这才是“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这样一石三鸟,可谓“至矣尽矣”。3.“过”可解释为过错、过失。语气虽然委婉,但是态度鲜明。与“窃以为”合在一处,给人不卑不亢之感。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可见善说者能一语切中肯綮,能一心为他人思考,语气温婉,观点明晰,如此方能起到“一见而惊”的效果。同时,由写作背景也可知,在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时刻,李斯处事依旧冷静,充满智慧,确有过人之处。 (二)因声求气(读出契合心灵的感觉)1.我们继续来看“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句话,好些小组都想选用这句话作为“廷辩”的关键文句。同学们想一想,在“廷辩”中这句话最好由谁来说。提示:结合时代背景,考虑秦王、李斯和宗亲大臣们各自的心理。参考示例: (1)李斯。李斯是《谏逐客书》的作者,由他来说出中心论点,理所当然,也符合“廷辩”需突出李斯形象的要求。表演时,可让李斯立于群臣中央,说话时态度谦恭,但语气坚定,“过”字应该重点强调。 (2)大臣。因为宗室大臣们观点不一,可以安排多位大臣参与表演,或态度明确,语调平直,顽固不化;或深有感触,语速偏快,语调昂扬。这样,就能通过群臣的反应变化来体现“廷辩”之激烈。 (3)秦王。“廷辩”之时,其实秦王心中已有主张,只不过他想观察李斯及群臣的态度。所以,我们可以安排“秦王”在“廷辩”的开头和结尾各读一次,开头语气舒缓,略带疑问,结尾则语气坚定,深感认同。这样可以表现秦王的深谋远虑与果敢,这才是真正的时局掌控者。2.小组合作:设计对话。提示:设计对话时要尊重原文,但可引用,可浓缩,可生发。参考示例:《海纳百川》。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嬴政:请言之。老臣:大王不可。李斯之言,完全不通。客卿郑国,包藏祸心,劳秦伤民,前车之鉴啊!李斯:此言差矣。客卿郑国,虽有间心,然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修成郑国渠却为秦立下万世之功。且瑕不掩瑜,客卿愿忠者众,从由余起,至范雎,皆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嬴杰:有理。跨海内,制诸侯,实我大秦梦寐以求之事。如欲功成,确需海纳百川,不择细流。惟大王思之。老臣:臣无话可说,谨从君命。嬴政:即日起,除逐客之令,李斯官复原职,朝中效命。小结:因境求声,因声求气。话语只有置于情境之中,才更能显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李斯从愤懑到失落,再到不懈努力;秦王嬴政从盛怒到沉思,再到幡然醒悟;而宗室大臣有顽固,有醒悟,有坚持。在唇枪舌剑的朝堂辩论中,每一句话都熠熠生辉,都显示出《谏逐客书》强大的感染力,都彰显了李斯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才华。 (三)再现“廷辩”(让刹那成为永恒)我们遴选出文句,体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