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社会追忆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教材主要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前二十多年中,中国共产党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二十余年间中共领导下取得的建设成就与挫折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基本史实,同时还应学会分析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和遭遇挫折的原因,并吸取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Ⅱ第

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一节。本单元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介绍了毛泽东时代即计划经济时代

和邓小平开启的新时代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内容上分析充分说明了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做铺垫;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节是此单元的起始,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课分两个历史时期向学生介绍了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教材阐释了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探索,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探索与失误。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十年,党为经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产生了失误。第三部分: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十年浩劫让我国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学情分析】认知基础:通过初中学习,对计划经济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二)心理特征:高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三)能力:自主阅读与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学生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已经有较明确的认识。必修1中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走上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挫折的原因,教师应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2.正确认识建国后到1976年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失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情景再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1949——1976年的相关图片,成功再现当年的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评价。2.深入探究法:通过阅读“一五”计划的内容,结合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引导学生探究“一五”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深远影响。3.社会调查法: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人调查,特别是了解父辈的亲身经历,以加深理解教材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识到十九大以来新时期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教学重难点】1.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三大改造2.难点:三大改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及由此而建立起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中的信息,进到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一深化,以提升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了解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探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教师进行引导和评析。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场景。【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经济建设的图片并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教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57年,之后风靡全国,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从这些图片和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人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一个烂摊子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歌声一起进入那个时代,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讲授新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生产力领域的革命展示图片:材料:材料二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三苏联经济文化及其各项重要建设的经验将成为新中国的榜样。并提出问题:结合以上材料,思考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背景)背景:1)新中国成立,实现国家独立2)工业基础差,底子薄3)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5)1953年,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主张(过渡)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进行,请同学们思考过渡时期指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下列材料思考。展示:1953年,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并思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教师讲解:请同学们思考工业化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围属于哪个范畴呢?学生回答:生产力(过渡)对,工业化属于发展生产力,而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是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同时并举的。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工业化顺利实施的是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为标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下文本框内概括一五计划的内容。学生回答:(1)“集中主要的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从一五计划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我国的计划发展也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注重轻、农、商协调发展,这是区别于苏联的。展示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学生讨论回答)①重工业基础薄弱,制约国民经济发展;②国际环境恶劣,加强国防力量的迫切需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过渡)一五计划在1957年超额完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一五计划”成就图,从行业和地域上分析有什么特点?一五计划取得了什么成就?学生观察并回答:1、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3、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过渡)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底(展示图片),当然巨大成就的取得也离不开伟大的人民(展示图片),这些人都是当时风靡全国的偶像,你们的偶像是谁?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现在要以好好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也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表格。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1953---1956)(此表格由学生自主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顺利完成,据下图,思考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展示图片)学生回答:由以私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过渡)对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三大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也是三大改造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私有的,现在我们将私有变为公有就意味着我们在经济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的内容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了1954年宪法,从法律上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三大改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①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过渡)社会主义在中国基本确立之时,党中央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过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改变了我们党在八大时关于我国社会矛盾的描述。请阅读课本指出八大判定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依据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国内形势、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过渡)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上可以看出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路线出现了问题,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图片总结其特点。(展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相关图片,由学生总结其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过渡)1958年在总路线指引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又被称为“三面红旗”,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三面红旗”会飘扬这么久?学生回答:A.领导人“左”倾冒进;B.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缺乏经验;C.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过渡)错误路线使中国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60年动,党中央认识到了错误提出了调整方针。经过八字方针的调整,国民经济逐渐好转。(过渡)从1956年至1966年我们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示原子弹爆炸成功、大庆油田等图片)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曲折的十年?学生回答:有成就也有失误(过渡)对,我们可以看出成就巨大,失误严重,教训深刻。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有成就也有失误,那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可以称之为疯狂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学生分组讨论并作答)(过渡)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与法制,在新时代负起自己的责任。下面请一个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学生朗读:党的十九大向世人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同时代造就不同个性的青年群体,但永远不变的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实践,勇立时代潮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书写人生华章,绽放青春光彩。(并展示相关楷模与榜样的图片)总结:每个时代青年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能够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课堂小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短短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一五计划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人就是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一再出现过"左"的趋向和错误,在建设事业上也曾出现过重大损失和曲折;但是在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正确的趋向、理论、方针、政策,也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并在一个时期内居主流地位。它们有力地引导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积累着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制定或采取一系列的正确决策和措施,为以后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两个题任选其一)1、你看过哪些反映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以其中一部为例,找一找哪些剧情创作是成功的,哪些是违背历史常识的?请说明自己判断的史实或理论依据。

2、俗话说“儿不嫌母丑”,请从爱国主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现在把“儿不嫌母丑”

改为“儿不让母丑”,请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谈谈感想。【学情分析】认知基础:通过初中学习,对计划经济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二)心理特征:高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三)能力:自主阅读与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学生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已经有较明确的认识。必修1中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走上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挫折的原因,教师应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分析。【效果分析】本节课客容量大,时间跨越长,在讲解中节奏稍快,个别地方也没有深入的挖掘。根据课后测评结果可以看出,68%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是比较牢固的,20%的学生对于有些知识点还模棱两可,特别是对于“三大改造”内容有疑惑,另外12%的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点还有欠缺。就知识点来说,有关“一五计划”的内容,特别是“一五”计划的特点大部分同学还有些迷茫;而三大改造中有关三大改造的实质,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等相关内容,同学们容易和其他知识点混淆;最后在做材料题时,同学们对于材料分析不够到位,有些同学不会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作答,有些答的知识点不够全面,因此材料分析题还需要在方法上进行加强。总之,通过检测练习,发现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还不是太牢固,在课下还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做题方法的学习。【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Ⅱ第

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一节。本单元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介绍了毛泽东时代即计划经济时代

和邓小平开启的新时代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内容上分析充分说明了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时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做铺垫;从结构上分析这一节是此单元的起始,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课分两个历史时期向学生介绍了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教材阐释了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探索,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探索与失误。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十年,党为经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产生了失误。第三部分: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十年浩劫让我国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2.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3.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到: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命运问题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4.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调整农村生产关系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5.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能担任我们的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二、非选择题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材料四1962年1月,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有7000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书面报告并作讲话。在总结“三年困难”的原因时,他指出,除了自然灾害之外,“还有一条,就是从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3)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答案:一、选择题ABAAD非选择题(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