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梦孚若宋词赏析_第1页
沁园春·梦孚若宋词赏析_第2页
沁园春·梦孚若宋词赏析_第3页
沁园春·梦孚若宋词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梦孚若宋词赏析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淳祐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龙***阁学士(一说官至兵部尚书),他渴望恢复北方土地,反对南宋***权的妥协苟安。他早年曾因弹劾宰相史嵩之而贬官,名誉很好。他一生宦海浮沉,时进时退,他是辛派词人,作风与辛弃疾相像。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词集名《后村长短句》,又名《后村别调》。

这首长调是追怀亡友孚若之作。孚若是方信儒字,福建莆田人。韩侂胄伐金时,他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题为梦孚若,故词开篇从梦境写起。首三句写词人梦中和孚若同登宝钗楼,共访铜雀台。"宝钗楼',汉武帝时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曹操时所建。这两个名胜古迹都在北方,时中原已沦于金人之手,所以托以梦游,从中亦窥见魂萦梦围着沦陷了的中原,正和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现的抗敌志向一样。"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四句连续写梦境,要厨师马东海里捕的鲸鱼切成细块,要养马的人呈送西方来的良马。"东溟',东海。"脍',细切肉。"圉(gǔ)人',养马的人。"西极龙媒',极远的西方出的骏马,龙媒是良骑。这四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奔放的豪情。"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这三句脱胎于《三国志刘备传》中曹操对刘备所说"今日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话,这里是把曹操和刘备比方孚苦和自己。"余子谁堪共酒杯?'用一反诘句,意为其它的人,简直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同时也反映了痛感济世无人。"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写他俩与中原众多英雄豪杰的交游。按《宋史方信儒传》说:"信儒性豪爽,挥金如粪土,所至来宾满其后车。'"燕南赵北',即燕赵间,约当今河北省中部。"剑客',指才能武艺出众的人。

词的上片写梦境,把渴望收复中原的深挚爱国情感通过梦境曲折地反映了出来。为了和下片形成剧烈对比,上片还极写意气飞扬,不行一世,吃的要鲸脍,骑的是龙媒,后车载的是剑客奇才。多么辉煌的场面。

词的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用"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自然而贴切地过渡了下来,这里写在梦里画鼓(即战鼓,国鼓上有画;故名)如雷,意在表现词人即使在梦中亦不忘中原、志在恢复的爱国情怀。"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这就由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这里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且以祖逖自比,表现壮志未泯,雄心犹在。(过片"饮酣'二句,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本作"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鸡催唤回'。对比上片所写梦中与孚若对酒事,夏先生的选文亦顺理成章。曾在《挽方孚若寺丞》诗中说:"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世无人'。这次在梦中和好友相聚,肯定喝得酩酊大醉,因而鼻息如雷,便是很自然的了。但天地悠悠,岁月匆忙,不得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既是壮志未酬的悲凉肤浅的哀叹,也是对友人生前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而发出的不平召唤。"使李将***,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里借用汉文帝对李广说的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史记李将***列传》)这两句一方面表现意气飞扬,不行一世的气概,显示恢复中原的宏***大愿;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啸狂吟,词结尾"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写中夜披衣而起,环顾四周,是凄凉的现实。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这里有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有英雄失路,年华空老的感叹,如此等等。

这首词上片写梦境,写梦中与友人相见时意气飞扬的场面;下片写晨鸡唤回,梦醒后的现实,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词的上下片形成剧烈的对比,从而充分暴露了南宋小朝廷的埋没人才。词中不少处融入史书中语,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且显得气概豪迈。

拓展:《沁园春梦孚若》译文

《沁园春梦孚若》

宋朝: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沁园春梦孚若》古诗简介

《沁园春梦孚若》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这是怀念亡友的作品,词的上片描写梦境,用浪漫主义和夸张的手法,叙述梦中与故人畅游中原名胜古迹,结交天下英雄豪杰,表现出有我无敌的豪迈气概。下片转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慨叹生不逢时,岁月虚度,功业未建,抚今思昔,不觉慷慨生哀。前后对比鲜亮,并运用典故,虚实相映,感情肤浅剧烈。

《沁园春梦孚若》翻译/译文

我们在什么地方相见?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叫厨人操刀,把东海鲸鱼切细片做菜,叫养马人送上,西域地方的骏马。摆宴论天下英雄,只有你孚若和我才志同道合,其余的人都不配共酒同饮!用上千辆车子,招请燕赵之间,全部武艺才能出众的勇士抗金复国。

酒醉后鼾声如雷睡得香甜,有谁相信被晨鸡一叫就醒来。感叹美妙时间过尽,功名未立,我这书生已年老,机会还在将来。假使李广将***,能早遇到汉高祖,封个万户侯又有什么困难呢?我披衣起来放眼回顾,不单是为旧事感到凄凉,抚今伤时就愤慨不平无限悲伤。

《沁园春梦孚若》解释

⑴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

⑵孚若:方信孺,字孚若。

⑶宝钗楼: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

⑷铜雀台:曹操时建,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

⑸斫(zhu):用刀砍。

⑹东溟(mng):东海。脍(kui):切细的肉块。

⑺圉(yǔ)人:养马的官。

⑻西极:指西域,古时名马多来自西域。龙媒:骏马名。

⑼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刘备。操:曹操。

⑽余子:其他人。

⑾乘(shng):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⑿燕(yān)南赵北:指今河北山西一带。

⒀剑客:指剑术和武艺出众者。

⒁画鼓:一作"鼻息'。画,鼓上文饰。

⒂谁信:谁想,谁料。

⒃李将***:指西汉名将李广。

⒄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

⒅万户侯:指食邑万户的侯爵。

《沁园春梦孚若》创作背景

方信孺是的同乡,又是志同道合的伴侣。他在韩侂胄伐金失败之后,曾奉命使金,谈判构和条件,驳回金人的苛刻要求,"自春至秋,使金三来回,以口舌折强敌'(《宋史》本传)。金帅以囚或杀相威逼,始终不屈,置生死于度外。仕途中屡遭降免,年仅四十六而卒。这首词写作时间尚难确定。另有《梦方孚若》诗二首,作于淳祐三年(1243),可能与此词作于同时,那就是写于方孚若身后二十一年,系悼念之作。

《沁园春梦孚若》赏析/鉴赏

上片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他同伴侣方信孺的胸襟理想。但是,对于南宋小朝廷那种求和屈辱的***策之不满,已洋溢在纸墨之上,语气在含蓄之中闪耀着尖刻的讽刺。南宋时,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但刘克庄有意举出这两个地方,意在表示两人平日都没有忘记北国河山,两地名胜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梦中消失了。"唤厨人斫就'四句,写出梦境里的浪漫性。这是有意虚构的情境,这段描写在虚构之中还可看出一点真实的影子。这里着力写出梦中人的豪情胜概,写法上很有点浪漫主义气派;又由于是写梦境,所以使人不觉得是过分夸张失实。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孚若的论评。盼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这里点出"燕南赵北',又回应了上文的"登宝钗楼'和"访铜雀台',使人了然知道"登'与"访'的用意,并不只是探望一下祖国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结构上,又是彼此呼应,正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其首又应。足见行文的细密。结合实际生活,融会历史题材,虚实结合,而以虚为主,表现出豪迈爽朗的气魄北方的豪杰之士了。

词的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使不得不面对现实。梦境值得留恋,但实际生活的境遇却如此残酷无情。"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是与方孚若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无望悲鸣。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受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历尽波折,他曾四次被罢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使李将***,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还怀有剧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在表现思想冲突、表达一贯的爱国感情时,用的不是平铺直叙的手法,奇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三句话基本上引用《汉书李将***列传》的原文,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汉书》原文稍加点改,用在词中,显得自然妥贴,同时给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险,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状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是报国无门,这叫人"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下片描写以实为主,跟上片恰成剧烈的对比。

这首词采纳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梦境写思念的友人,将那种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奇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

《沁园春梦孚若》名家点评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气概雷击霆震。

清陈廷焯《放歌集》:何等理想。又"书生'八字,感慨真实。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人若具此健笔,胸中当磊落不平常,即泼墨倾写,亦一快事。宋人评东坡词,为以作论之笔为词,后村殆亦同之。

《沁园春梦孚若》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