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贵煤矿地质预报年报_第1页
赣贵煤矿地质预报年报_第2页
赣贵煤矿地质预报年报_第3页
赣贵煤矿地质预报年报_第4页
赣贵煤矿地质预报年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电华荣集团公司赣贵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地测科二○一二年元月七日2012年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编制:李乃安审核:王英明地质副总:李乃安总工:李涛、编制单位:赣贵煤矿地测科编制日期:二○一二年元月七日2012年赣贵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一、M23开拓巷道、1609工作面两巷及工作面切眼M2316091596-1646m,煤层底板高+1486m+1499m110-147m。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地质构造及特征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二迭系上统峨眉ft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及第四系。现分述于下:①玄武岩组

为灰黑、绿灰色,块状,隐晶质或拉斑玄武岩,夹火ft角砾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流纹状构造,顶部常见白灰色玄武质火ft碎屑凝灰岩。分布于含煤地层底部。②龙潭组(P3L):为一套以泥岩至细粒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系。底部与峨眉ft玄武岩假整合接触,顶与长兴组整合接触。③长兴组(P3c)一层厚约10米的块状燧石灰岩,含黑色燧石团块,坚硬,锤击有火药味,产蜓科、腕足类化石,一般厚25米。④大隆组(P3d)动物化石,一般厚6米。长兴及大隆组仅煤矿区西南边界外才有分布。⑤第四系(Q)岸、缓坡等低洼地带。煤系地层及含煤性龙潭组含煤31~40层,一般35层,编号自上而下为2~35号,可采或局部可采7层,分布于龙潭组4~810~201510~17层,23号为可采煤层,27、30、32号局部可采。矿区各可采煤层呈层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1、断层3 23 58 76 井田内断层发育,除南部边界断层F断距大于30米外,另有F 、F 、F 及F 3 23 58 76 20米。3F逆断层:为煤矿区东南部边界,区内延长1.5公里,走向北50°东,倾向南东,断层面波状起伏,倾角变化大,由浅部向深部断层倾角逐渐增大,倾角30~70°,断距10~30米,在4502号孔西消失。323F 正断层:位于煤矿区中部,出露于龙潭组上段地层中,走向北40°~65°延长1.4公里,倾向北西,倾角70°~78°,落差20米。2358F 正断层:位于煤矿区北部边缘,区内延长0.7公里,走向北35°东,倾向北西,倾角70°差25米。5876 F 正断层:位于煤矿区西南角,即F断层向西的延长线上,亦为南部边界断层,走向北50°76 56F 于10米。562、褶曲,轴向北10°~35°5~20°30°。轴部出露地层为龙潭组上、中段。3、陷落柱目前区内未发现陷落柱。4、剥蚀带目前区内未发现剥蚀带。构造类型煤矿区地层产状沿走向、倾向均有一定变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矿井水文条件(1)含水岩组及特征根据岩性组合、岩层富水性和可采煤层赋存空间等因素,将煤矿区内地层划分为3个含水段。①第四系(Q)孔隙含水段。水性强,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②龙潭组(P3l)弱含水段。最大残留厚度265米,由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夹煤层及灰岩组成。6号煤以上为岩溶裂隙含水带大多出露于侵蚀基准面(1505米)以上,岩层透水性良好,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亦良好。6号煤老窑流量0.40~1.046升/号~16号煤含层间裂隙水,据老窑调查资料,流量一般在1升/号煤流量在0.07~0.34升/秒间。本区部411号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657~0.1012升/秒.米;16号至煤系底层间裂隙含水带,主要含水层为标七、标十一、标十二灰岩及细砂岩,井泉调查资料,流量0.01~1.18升/秒,老窑流量0.002~0.003升秒.米。③玄武岩组

隙含水段常变化,可视为相对隔水层。(2)矿区地下水补、迳、排条件。量大,水位上升,旱季流量小,水位明显下降,河流源头及流域多受泉水补给,地下水、地表水则交替互补。骂垭小河来湾附近187号测站,旱季最小流量6.53升/秒,雨季最大流量447.80升/秒(1976年年6月16日大暴雨后,187号站推算洪峰量99.77立方米/秒,洪水位标高1462米,高出河床2.90米。含煤地层与下伏含水层之间有峨眉ft玄武岩及铝土岩相阻隔,但该煤矿可采煤层绝大部分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地表水地表水系属乌江水系的ft水总体为由北向南迳流,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但与煤层之间大范围内均有厚度较大的隔水层,地表水体对于煤层采开影响极小。矿井充水因素分析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可能构成矿区充水因素的主要水源有以下几点:①大气降水补给,这是主要补给水源。②地表水渗入补给。③煤系中砂岩含水,但本身含水量较小。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煤矿区内断层除F3外均为正断层,正断层断距小,导水性差,但在矿井开采后,由于地下水流场的部分改变,导水性也会随着改变,开采过程中要予以重视和监测。逆断层断距大,破碎带由于挤压而紧密。F3逆断层,断层上盘水位高于下盘,如邻近煤矿区南部的604号钻孔(位于F3上盘)时,下盘之长兴灰岩的188号泉出泥浆。深部导水可能性较小,浅部由于风化裂隙发育而透水。水文地质条件位涌水量小于0.1升/秒.米;区内大部分矿床赋存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但河流与煤层之间大范围内均有厚度较大的隔水层,地表水体对于煤层采开影响较小。本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7)矿井涌水量根据计算结果,预计正常涌水量按为40m3/h,最大涌水量为80m3/h,总体上看,矿井未来涌水量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层及煤质煤层赋存情况可采煤层为2层,即16#及23#煤层。均位于龙潭组下段上部,全区可采,见煤点10个,均可采,可采面积100%。16煤煤层基本稳定在1.5米左右,23煤全层厚1.15~1.78米,一般1.50米,属中厚煤层,采用厚度1.15~1.78米,平均1.46米,厚度稳定,变化幅值小,含夹石0~1层,单一煤层占见煤点的80%,为简单结构,属稳定煤层。矿区内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1煤层结构特征表。煤层编号煤煤层编号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16#简单0.3m的泥岩,其上为粉砂岩泥岩,粉砂岩23#简单0.4m砂岩细砂岩 岩平均倾煤层厚角稳定度(m)(°)性1.56稳定1.466稳定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16#及23#煤层,赋存较为稳定,属中厚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煤层顶底板岩石稳固性一般,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ft坍塌冒落,底板易鼓胀隆起产生规模不等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特别是在祼露区,极易造成井巷冒顶、及地表塌陷。煤层露头(含隐露头)及风化带情沉煤层露头可采煤层露头沿地表显现连续清析,呈连续性。风化带风化带从地表露头算起为斜深25m。一、煤质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M16煤及M23煤以亮煤为主,夹镜煤及暗煤,钢灰色,块状,似金属光泽,半亮~光亮型。2、化学性质:矿井可采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表2-1-2。工业分析(平均值)表2-1-2 煤层煤质特征表工业分析(平均值)煤层编号煤样类别水份灰份挥发份全硫发热量备注(Ma.d%)(Ad%)Vdf)(St.d%)(MJ/kgQbd)16#原煤0.548.034.451.2235.25无烟23#原煤0.7112.085.131.3634.202无烟二、煤种区内16#及23#煤层为低灰属低中灰、低中硫无烟煤特高热值无烟煤,可作为工业燃煤和化工用煤,用户广泛。§2.2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煤层瓦斯赋存及规律、煤层瓦斯含量、压力、矿井瓦斯等级、矿井煤(岩)与瓦斯(碳)突出危险性、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情况煤层瓦斯赋存及规律瓦斯在煤体中存在的状态有二种:一种叫游离状态,一种叫吸附状态。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以吸附状态贮存的瓦斯约占90%,以游离状态贮存的占10%,总体来说,瓦斯绝大部份是以吸附状态存在的。根据勘探区资料,瓦斯:其含量以CH4最多,其次为重烃。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将会逐渐增大,矿井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和瓦斯抽放,满足矿井排放瓦斯的要求。煤层瓦斯含量根椐《采矿设计手册》煤层瓦斯含量计算经验公式一计算,因16煤仅余一个回采工作面,预测开采时(主要为23#煤层)瓦斯含量为21.39m3/t。矿井瓦斯等级2007-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具体见表2-2-1。表2-2-1 赣贵煤矿2008-2010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鉴定年度绝对(﹪)相对(m3/t)批准瓦斯等级2007年17.3643.86高瓦斯矿井2008年16.9758.87高瓦斯矿井2009年16.4347.32高瓦斯矿井2010年18.676.96高瓦斯矿井2.2.1.5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16#已做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在+148523#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突出矿区。23#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2.2.1.5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根据矿井地质资料,井下有害气体主要有:瓦斯其含量以CH4最多,其次为CO2重烃。地面有害气体主要有:SO2、CO、CO2。主要产生于锅炉燃煤。煤层煤尘爆炸指数及爆炸危险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16#煤层煤尘爆炸性的鉴定结论:煤尘无爆炸性,23#煤层因尚未揭露故无法进行鉴定,相关鉴定结果见表2-2-2。工业分析(%)爆炸性试验化验编号工业分析(%)爆炸性试验化验编号煤层名称2003-W119816#水分Mad0.9灰分Ad7.82挥发分Vdaf6.05焦渣特征火焰长度(mm)0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0爆炸性结论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16#煤层自燃倾向性的鉴定结论:16#煤层自燃倾向性为Ш类不易自燃煤层,23#煤层没有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见表2-2-3。表2-2-3 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工业分析(工业分析(%)全硫自燃倾向化验编号煤层名称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Std%△T分类2003-W119816#0.97.826.051.9236Ш类备注Ⅰ类:容易自燃;Ⅱ类:自燃;Ⅲ类:不易自燃煤层顶、底板情况216#、23#煤层全区均可采煤层,顶板,伪顶一般为均0.40上为中厚层状石灰岩与钙质细砂岩,稳固性好,底板为泥岩,遇水不易膨胀,间接底板为粉砂岩。冲击地压危险性没有冲击地压危险考虑。地温情况本井田无地温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地温矿井。本矿无煤层气。原煤可作为动力、制氧、发电、水泥用煤、民用生活煤。水文地质情况1)散孔隙含水层富水性弱,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排泄迅急,补给有限,对生产影响甚微。现为滴、淋水。但回采工作面仰采工作面,水易汇积在采空区内,故工作面基本无水患危害。预报的回采区段无小窑老空区,地表无水体;煤层上覆含水层为弱含水层;矿区属构造侵蚀类低ft高为+1626.20m,最低点位于东部,标高为+1604m,相对高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