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这样一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片感动了观众,仅一年时间,就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多了150万棵树。这部作品就是《植树的男人》,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13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1.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2.通过揣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3.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学习目标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年轻时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他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走近作者必备知识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课文原题为《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这篇短篇小说原是1953年让·乔诺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这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创作背景必备知识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文学常识必备知识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慷慨(

废墟(

)坍塌(

)琢磨(

)酬劳(

)字音字形必记字词水渠

干涸

溜达

)山毛榉(

)kānɡkǎixūtānzuómochóuqúhé

liūjǔ(páo)刨根问底(bào)刨冰(yìng)应征(yīng)应该刨应(zuó)琢磨(zhuó)雕琢琢坍(tān)坍塌彤(tóng)彤云密布燥(zào)干燥躁(zào)急躁噪(zào)噪音戳(chuō)戳破戮(lù)杀戮慨(kǎi

)慷慨概(gài)大概溉(gài

)灌溉慷慨:大方,不吝啬。干涸:干枯,没有水。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词义理解必记字词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牧羊人的形象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部分(2-20)第三部分(21)交代一个好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引出下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见及高原上的变化。赞颂了牧羊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之情。划分层次初读课文第一部分(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讲述了一位牧羊人,在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35年如一日地在那里种树,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自主探究初读课文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我”目睹了荒地变成沃土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出来,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1.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分析讨论精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一个人住在石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自信、平和而神秘;生活一丝不苟。毫无生机;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再见牧羊人身体还很硬朗;不再放羊,改养蜂蜜;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最后一次相见八十七岁;住在原来的地方。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们搬了过来,处处呈现出幸福与安适的景象。2.分析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前后的景物描写构成对比。本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总说。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牧羊人的形象。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分析人物形象牧羊人的住处收拾得很整齐,生活用具干干净净,仪表、穿戴也非常在意,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积极、细心认真、勤劳、执着的人。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戳”“放”“盖”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牧羊人种树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牧羊人种树时态度的认真和动作的娴熟,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④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通过“我”和牧羊人的对话,交代了牧羊人种树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突出了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不慕荣利的好人。⑤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种白桦树。

体现了牧羊人的执着和顽强的毅力。2.结合前面分析,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是一个有着伟大节操的人……3.作者是怎样表现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的?①第1段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作者观察了牧羊人数十年。“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一句,概括地点明了人物形象。②下文通过叙述故事,一步步丰富这一形象。其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