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判断题集锦_第1页
高中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判断题集锦_第2页
高中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判断题集锦_第3页
高中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判断题集锦_第4页
高中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判断题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判断题集锦

1.()内环境是相对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才有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1/3)和细胞外液(约占2/3),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

体液,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内部的环境,细胞外液仅由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

种成分构成。

3.()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是淋巴液,淋色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仅是淋巴液。

4.()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如激素、抗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细胞因子、血红

蛋白、胰液、原尿、胃液和胆汁等。

5.()血液包括血细胞和液态的血浆两部分,动脉端血流较快、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浆

成分的渗出,静脉端血流较慢、血压较低,有利于组织液的回渗。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

7.()内环境中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8.()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自于

-

Na+和Clo

9.()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的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特

异性地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10.()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上升,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

含量会减少。

11.()人体血浆pH值接近中性7.35~7.45,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

H2PO//HPO42•维持。

1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

明显下降。

13.()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14.()泪液、汗液、消化液和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15.()只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出现障碍时,才会出现稳态失调。

16.()除了内环境稳态,人体内还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17.()内环境理化性质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18.()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19.()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

行,例如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氧化分解,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

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20.()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近,可以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21.()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2.()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其最终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

循环,若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2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内环境达到稳态

时,人一定不患病。

24.()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此时代谢速率一定下降。

25.()人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的场所主要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病毒进人人体后可在人

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26.()脑和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27.()中枢神经系统即神经中枢。

28.()马拉松运动过程中,大脑皮层、小脑、脑干、下丘脑、脊髓都参与该过程的调

节。

29.()脑神经和脊神经是分别支配躯体和内脏的活动的传出神经。

30.()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它们都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31.()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是脊神经,没有脑神经。

32.()交感神经兴奋时,人的心跳加快、瞳孔扩张、血管和支气管扩张。

33.()饭后不宜剧烈运动的原因是剧烈运动时,交感种经兴奋,胃肠蠕动减慢。因此

饭后剧烈运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34.()人在极度紧张、恐惧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使唾液分泌减少,造成口干舌燥;

使汗液分泌增强,造成浑身出汗;使膀胱壁肌肉松弛,尿意减弱。

35.()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说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低级的神经

中枢。

3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37.()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只有轴突末

端的细小分枝叫做神经末梢。

38.()神经胶质细胞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其数量比神经

元多,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39.()叶绿体的类囊体有利于增大酶的附着面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崎,为有

氧呼吸第二阶段相关酶的附着提供了更丰富的位点;内质网通过膜折叠增大细胞内的膜

面积;神经元表面形成了树突和轴突,轴突的形成增大了接收信息分子的面积。

40.()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可称为反射。

4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因此反射弧

至少有3.个神经元组成。

42.()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必需有脑或脊髓的参与。

43.()感受器和效应器一定在同一部位,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

神经末梢,当人看到酸梅时分泌大量的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44.()感受器可以接受刺激,产生感觉。

45.()动物园的动物会表演节目,属于非条件反射,表演结束后会立即给动物食物,

这里的食物属于信号刺激。

46.()某人腰椎受伤导致右下肢无法运动,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部位可能是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7.()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48.()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可以

消退,条件反射是永久的。

49.()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最后会消退,直至完全丧

失。

50.()离开学校后,听到上课铃声不会再急速赶往教室,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

需大脑皮层参与。

51.()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条件反射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

的。

5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成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53.()若刺激离体神经纤维的一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若刺激

离体神经纤维的中部,产生的兴奋可以向两端双向传导。

54.()兴奋区域为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未兴奋区域为静息电位,膜电

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是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基

础。

55.()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56.()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K+外流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兴奋

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也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57.()由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跨膜移动的K+和Na+的量是非常有限

的,所以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K+的浓度都比膜外

高、Na+浓度都比膜外低。

58.()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59.()当膜外K+浓度适当升高(仍低于膜内K+浓度)时,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静

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当膜外Na+浓度适当降低(仍高于

膜内Na+浓度)时,膜内外Na+然度差变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反之,动作电位峰

值变小。

60.()突触小体是神经末梢膨大的部分,突触小体内能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

61.()某些氨基酸和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

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通过自由扩散到突触后膜,神经递质

与受体结合,形成递质一受体复合物,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随后该复合物只能

迅速被降解。

62.()血液中钾离子浓度急剧降低到一定程度,不会影响膝跳反射。

63.()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之间也

是通过突触联系的,因此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可以引起肌肉收

缩或腺体分泌。

64.()某一神经元可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如果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该神经元,发

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之前相同,该药物与神经

递质化学结构相似。

65.()将灵敏电流计两个微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和膜内,在神经纤维静息状态

下,可测出电位差。

66.()突触处独特的结构,使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67.()某种不能引起兴奋的物质能与兴奋性递质争夺受体,增加递质的含量有利于下

一种经元兴奋。

68.()若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导致氯离子内流,膜电位

及电位差都不变。

69.()一个突触后膜可能连接多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因此一个突触后膜上可能同时

接受不同性质的递质。

70.()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梢膜或树突膜的一部分,突触后膜是细胞体膜的一部

分。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

71.()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72.()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起跑动

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73.()某药物阻断突触处信息传递的原因可能是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也可能

是阻断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无法进入膜内,从而无法实现膜电位变化。

74.()兴奋剂原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运动禁用药物统

称,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例如可卡因。

75.()兴奋剂和毒品大多通过突触起作用,鸦片、大麻、止痛药均属于毒品。

76.()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听老师讲课,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做练习等可以使记忆得

到强化,延长记忆的持续时间。

77.()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

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正置的。

78.()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脊髓是调节内脏的低级中枢,

例如排便、排尿,大脑、脑干、下丘脑中都存在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例如血管舒缩等。

79.()大脑某区域出现损伤的脑卒中病人,上下肢都不能运动,但脊髓、脊神经等正

常。

80.()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分别在大脑皮层和脊髓,婴儿因脊髓的发育尚

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

81.()膀胱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不会导致膀胱扩

大;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膀胱扩大。

82.()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及心血管

活动等。

83.()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是完全自主的。

84.()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学习的过程,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

类蛋白质的合成。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85.()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长

期存在的。

86.()语言、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87.()记住自己的姓名是第三级记忆,临时记住某个验证码属于感觉性记忆。

88.()高考考试听英语听力时,参与的语言中枢有S区、W区和H区。

89.()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

90.()W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发生障碍,不

能写字;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91.()记忆可分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和第二级记忆三个阶段。

92.()感觉性记忆和第一记忆相当于短时记忆,需要经过不断重复、强化可转变为长

时记忆。

9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94.()第一个发现的激素是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95.()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会经由导管输送至全身发挥作用。

96()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分泌消化液,胰腺属于外分泌腺,不属于内分泌腺。

97.()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研磨,彻底破坏神经结构,排除神经

调节的作用,并使盐酸对小肠黏膜造成刺激。

98.()研磨胰腺可以制得胰岛素,结扎胰管既影响血糖平衡调节又影响消化过程。

99.()缺少甲状腺激素的人,会表现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怕冷等症状。

100.()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饲喂法、注射法、切除法和移植法等。化学本质为蛋白

质或多肽的激素,不能使用饲喂法进行研究,但可以采用注射法,氨基酸衍生物类和固

醇类激素则既可以使用注射法又可以使用饲喂法进行研究。

101.()某同学为了探究促甲状腺激素是否对下丘脑产生反馈抑制作用,设计的实验组

为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102.()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胰高血糖素会减少,胰高

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

103.()幼年时缺少生长激素会患呆小症,缺少甲状腺激素会患侏儒症,两种病症均体

现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104.()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不可能是其分泌激素的靶细胞。

105.()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在糖代谢中发挥了相反的生理效应,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

素在调节生长发育中发挥了相似的生理效应。

106.()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垂体的分泌活动受到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

节,垂体分泌的激素能调节相应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垂体分泌的醛固酮和皮质醇具有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的功能。

107.()动物激素可能来自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

108.()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109.()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存

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110.()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胰高血糖素、糖

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有机物代谢或影响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直接

或间接提高血糖浓度。

111.()神经系统也会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比如控制胰岛、甲状腺、肾上腺活动来调

节血糖含量,例如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112.()糖尿病均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

113.()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可识别胰淀粉酶、促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物质,胰

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

114.()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腺的枢纽,下丘脑分布着某些反射弧的感受器、神经中枢、

效应器、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渴觉中枢,下丘脑还与生物节

律有关。

115.()血糖含量降低,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补充血糖含量。

116.()饮食长期缺碘,造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偏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

用减弱,造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促进了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引起了

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117.()下丘脑分泌TRH,会受到有关神经释放的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化学信号的影响。

118.()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

统的工作,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中都存在着反馈调节。

119.()只有某种激素的靶细胞才具有该激素的受体,非靶细胞没有该激素的受体。

120.()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肾上腺发挥作用。

121.()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机体几乎所有细胞,因此说甲状腺激素没有特异性。

122.()激素不是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结构,但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能为细胞代谢

提供能量,还起到催化和调节作用。

123.()鸡的产蛋率和第二性征的维持都与性激素有关,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通过胞

吞方式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124.()甲状腺激索的分泌是神经一体液调节过程,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

体的稳态。

125.()各种激素的作用方式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126.()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来检测一些疾病的原

因。

12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中存

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28.()细胞产生的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

信息的作用。

129.()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机体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

持激素的动态平衡。

130.()一个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

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

表明该患者垂体部位发生病变。

131.()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132.()体液调节在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133.()在紧张恐惧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

体液调节,心率一般不会立即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

134.()激素需要经过体液运输,作用范围一般比较广泛,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激

素调节来协调的。

135.()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后,氧气将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36.()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某人

发高烧时,其体温在24小时内一直维持在38℃,说明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137.()运动过程中,骨骼肌是主要产热器官,当局部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皮肤中热

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和肾上腺等腺体的活动,增

加散热。

138.()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均

属于该调节方式。

139.()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可以检测到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

140.()人体从30°(:环境走进-10℃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机体通过反射活动会引起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141.()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分泌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促进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血量增加。

142.()从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随之增加。

143.()寒冷时,人体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粟产热,还有通过神

经一体液调节,增加肝脏等组织的产热。

144.()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降低,内

环境中的水过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

和功能紊乱。

145.()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

腺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146.()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

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等作用。

147.()肾上腺、胰岛均能直接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

148.()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主要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调控,主要分泌醛

固酮皮质醇等,肾上腺髓质可以受交感神经支配,可分泌肾上腺素。

149.()炎热夏天,喝冰水不如喝温水更利解暑降温。

150.()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会使下丘脑细胞外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

刺激减弱。

151.()不少内分泌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5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水和Na+主要排出途径

是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

153.()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实现的。

154.()皮肤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进行的。

155.()唾液腺、泪腺分泌的溶菌酶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156.()免疫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发育而来,但并非都在骨髓里发育

成熟。

157.()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158.()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淋

巴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159.()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

的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160.()绝大多数抗原都属于蛋白质,都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

抗原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引发免疫反应,抗原都是来自外界的,体内的细胞不

可以作为抗原。

161.()淋巴结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i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

162.()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御、自稳和监视,防御针对体外的抗原,自稳和监视是针

对体内的抗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163.()唾液、泪液、胃液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溶菌酶杀菌也属于第一道防线。

16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树突状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

各种组织中。

165.()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

疫,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菌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

起作用,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只能实现免疫防御作用。

166.()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原菌具有非特异性吞噬作

用,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167.()免疫自稳功能异常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的病毒感染。

168.()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阻挡少数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入

侵。

16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种物质都是由

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70.()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主要靠存在于体液中的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

液免疫,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

为细胞免疫。

17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它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172.()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将分泌抗体,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通常情况下,

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浆细胞的寿命一般比记忆B细胞短,

其细胞中内质网相对发达,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

胞。

17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174.()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能促进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处理和呈遗抗原。

175.()与肺炎链球菌不同,病毒、麻风杆菌、结核杆菌侵人机体后会寄生在活细胞中,

因此不会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反应。

176.()抗体是一种糖蛋白,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

体、线粒体、细胞膜和细胞核。

177.()体液免疫中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需要B细胞与病原体接触

既可。

178.()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分裂、分化能力,活化

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179.()不同记忆细胞寿命不同,所以有些疫苗需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二次免疫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

180.()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各种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

解,病原体死亡。

181.()新型冠状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一次,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

体和记忆细胞。

182.()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都属于信号分子,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

胞。

183.O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细胞毒性T细

胞可以识别,使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84.()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侵人细胞内的病原体,依靠

细胞免疫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地,二者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

节。

185.()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

乱的免疫反应。

186.()过敏原都是抗原,抗原都是过敏原,牛奶、鸡蛋营养丰富,不可能含有过敏原。

187.()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

的表面,是一种异常的体液免疫。

188.()过敏反应均发作迅速,发病率低,带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

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导致的。

189.()找到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190.()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

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

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等症状,因此过敏反应一

定会引发组织损伤,组织胺引发的血管扩张属于体液调节过程。

191.()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先天性免疫缺

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两种,大多数免疫缺陷病是先天性的。

192.()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风

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93.()自身免疫病中的抗体与过敏反应中的抗体分布位置有差别,作用方式也不同。

194.()有些抗体会与某些激素作用的受体结合,使该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进而引起细

胞代谢异常,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发病率较低。

195.()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免疫细胞能识别病原体,无法识别自身

的细胞。

196.()目前艾滋病的大多数治疗方法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人体感

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

197.()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因此与艾滋病患

者握手、拥抱、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不会感染艾滋病。

198.()人体感染HIV的初期与潜伏期并无病症出现,此时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HIV的

数量来判断病人是否被感染。

199.()人体注射新冠疫苗后,机体发生相关免疫应答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

化并分泌细胞因子,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200.()疫苗通常是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因此疫苗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一种疫苗只能用于一种传染病的预防。

201.()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儿童,不能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的活疫苗。

202.()基因疫苗就是让一段特定的基因序列与质粒结合后导人人体,让其在人体中表

达出抗体蛋白,进而引发免疫反应。

203.()只有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完全相同,才可进行器官移植,在器官进行移植

时,为提高成活率,可注射激活免疫系统的药物。

204.()器官移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短缺等问题,免疫排斥反应中,

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排斥反应主要由T淋巴细胞引起的。

205.()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206.()免疫诊断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和肿瘤

标志物等。

207.()达尔文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

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08.()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鉴定出其化学本质为口引噪乙酸。

209.()温特的实验中把胚芽鞘放在琼脂块上,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

琼脂块中。

210.()植物的向光生长是因为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

光侧。

211.()叶绿素、生长素的形成均需要光照。

212.()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PA)、㈣|味丁酸(IBA)等,

它们都属于生长素。

21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都是其尖端,生长素在胚芽鞘发

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214.()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正中央,给予单侧光照射时,胚

芽鞘弯向光源。

21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

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胚芽鞘

尖端可以合成大量的口引跺乙酸。

216.()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幼根、芽中,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幼

叶中的生长素进行非极性运输。

217.()生长素产生部位主要在幼芽、幼叶和果实中。

218.()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这些因素影响了生长

素的运输和分布,与极性运输无关,极性运输与环境没有关系。

219.()生长素发挥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度和器官的种类而有较大差异,成熟

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为敏感,不同器官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220.()水平放置的幼苗,会出现茎背地生长和根向地生长的现象,分别称为茎的背地

性和根的向地性。这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使生长素在幼根和幼茎中沿着重力的方向发生了

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221.()高浓度生长素能抑制种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

222.()向日葵、大豆等作物在开花期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传粉。为

了避免减产,可以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23.()种子发育不良会影响果实的发育,原因是缺少生长素。

224.()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茎的向光性、顶端优势均能体现出生长素低浓度促

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225.()植物生长素与动物激素的不同之处有产生部位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化学本质

不同;相同之处是都是微量高效,作为信息分子都作用靶器官、靶细胞,发挥作用后被

分解或灭活。

226.()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一系列信号

转导,进而诱导特定基因表达,从而引发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影响器官的生长、

发育等,如促进侧根、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果实发育等。

22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一定不相同。

228.()棉花摘心、果树修剪枝条是为了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可多开花,多结果。

229.()乙烯在花和果实中合成,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开花、抑制花、叶脱

落,乙烯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高。

230.()植物激素的合成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

细胞分裂,也能促进细胞分化,乙烯和脱落酸都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表现为协同作

用,乙烯和赤霉素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

231.()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促进种子萌发。

23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喷洒叶面,会促进气孔关闭,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233.()儿童吃了经植物激素催熟的水果后会引发“性早熟”,原因可能是植物激素的结

构和功能与动物激素相同,动物细胞有接受植物激素的受体。

234.()生长素能促进细胞质分裂,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核分裂,二者具有协同作

用。

235.()生长素浓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能促进生

长素的合成,体现了不同激素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236.()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

植物生长促进剂,脱落酸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237.()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不同激素的性对含量,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

赤霉素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238.()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解除种子休眠,可以选择赤霉素。

239.()造成水稻恶苗病的原因是植物体本身产生大量的赤霉素。

240.()叶绿素合成不需要激素的调节。

241.()啤酒生产工艺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a-

淀粉酶。

242.()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都很持久。

243.()口引噪丁酸与口那朵乙酸的分子结构相似,a-蔡乙酸与口引噪乙酸的分子结构不同,

但蚓I味丁酸和a-蔡乙酸都具有和口引噪乙酸相似的生理效应。

244.()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如2,4-D)能选择性地杀死双子叶农作物中

的单子叶杂草。

245.()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农药,对人类都是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一

定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例如能调节花的雌雄比例,控制果实、种子的发

育等。

246.()促进捕条生根实验中,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进行实验,最适浓

度是生根数目最多或不定根长度最长的一组。

247.()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杆插枝条,可使一些不易生根的枝条顺利生根。

形态学上端朝下放入生长素溶液中,枝条形态学上端将能生根。

248.()光作为一种信息,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部分过程,植物具有接受光信号

的分子,例如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此外植物体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

249.()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茎、叶中,其中在叶肉细胞内比较丰富。

250.()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

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251.()一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诱导之后才能开花的现象叫作春化

作用。

252.()年轮是由于不同季节的降水量不同引起植物细胞分裂速度快慢和细胞体积大小

不同而产生的。

253.()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

程度上是由光照决定的。

254.()植物的根、茎中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

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平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255.()能说明重力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实例有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和顶端优势等。

256.()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

网络。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257.()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激素的产生

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期答案

1J

2.x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人体的内环境

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种成

分构成,脑脊液也属于细胞外液。

3.x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

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4.x解析: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细胞因子属于内环境成分。

5.4

6.解析: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

量相对较多。

7.q

8.x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

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9.x解析:有些激素,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

10J

11.x解析: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cO3/HCO3一维持。

12.x解析:乳酸进入血液后,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不会明显下降。

13.x.解析: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

14.Y

15.x解析:若与稳态相关的某些器官出现障碍,会引起稳态失调,如肾功能衰竭

会导致水和无机盐代谢紊乱。

16J

17J

18.x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

状态,渗透压、温度和pH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19.x解析: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的氧化分解。

20J

21.x解析:二氧化碳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02可形成H2c。3。

22.x解析: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

23.x解析:内环境能达到稳态时,人也可能会患病,例如患有红绿色盲症、白化

病等遗传病的患者。

24.x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不一定下降,如内环境中甲状腺激

素升高,代谢速率反而会升高。

25.x解析:人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的场所主要在人体的细胞中;病毒进入人体后

可在人体细胞中大量增殖。

26.x解析: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7.x解析:中枢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区域,

如膝跳反射中枢。

287

29.x解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含有传人神经和传出神经。

30.x解析: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31.x解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32.x解析: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血管收缩。

33H

34.4

35J

367

37.x解析:轴突能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树突和轴突末

端的细小分枝叫作神经末梢。

38H

39.x解析:神经元表面形成了树突和轴突,树突的形成增大了接收信息分子的面

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相关酶的附着提供了更丰富位点。

40.x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

答反应。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不能称为反射。

41.x解析:最简单的反射弧只包含两个神经元,即传人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42H

43.x解析:有的反射弧感受器和效应器不在同一部位,如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效

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当人看到酸梅时分泌大量的

唾液,这属于条件反射,其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唾液腺。

44.x解析:感受器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而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

45.x解析:属于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46.x解析:腰椎受伤,不可能是效应器受损,可能是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因为

有感觉,感受器和传人神经没有受损。

47.x解析:脑干控制的呼吸属于非条件反射。

48.x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永久的,条件反射可以消退。

49.x解析: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简单的丧失,是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

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大脑皮层参与。

507

51J

52.<

537

547

55.x解析: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

向相反。

56.x解析:K+外流、Na+内流都是协助扩散的过程。

57.4

58.x解析:在完成反射时,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产生最后传到效应器,因此在神经

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59.x解析: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绝

对值变大;膜内外Na+浓度差变小时;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反之,动作电位峰

值变大。

60.4

61.x解析:突触间隙是组织液,神经递质是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将

信号传给另一个神经元后,会与受体分开,神经递质会被迅速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62.x解析:会影响膝跳反射,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细胞内外钾

离子浓度差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63J

64.x解析:可能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66.4

66.4

67.4

68.x解析:阴离子(C「)内流,电位差绝对值变大。

69J

70.x解析: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梢膜的一部分,突触后膜是树突膜或细胞体

膜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肌细胞膜或某些腺体的膜。兴奋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

到另一种经元的细胞体、树突、肌肉、腺体等。

71J

72.x解析: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

后,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

的运动中枢。

73.x解析:某药物仅阻断突触处信息传递,则该药物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突触

间隙、突触后膜,不会阻断钠离子通道。

74J

75.x解析:止痛药不是毒品。

767

77.x解析: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78J

79J

80.x解析: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儿

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

81.x解析:交感神经兴奋时,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膀胱缩

小。

82.x解析: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位于脑干。

83.x解析:大脑皮层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847

85.x解析:抑郁通常是短期的。

86.x解析: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87.x解析:临时记住某个验证码属于第一记忆。

88.x解析:高考考试听英语听力时,参与的语言中枢有H区、W区和4区。

89J

90.x解析: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S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91.x解析:记忆可以分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4个

阶段。

927

93J

94.x解析: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95.x解析:内分泌腺无导管。

96.x解析:有的外分泌腺分泌的不是消化液,如汗腺分泌汗液、泪腺分泌泪液,

胰腺能分泌激素和消化酶因而既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

97J

98.x解析:研磨胰腺不能制得胰岛素,胰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蛋白酶能够将胰岛

素水解为多肽,结扎胰管不影响血糖平衡调节,但能影响消化过程。

99.x解析: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

100J

101.x解析:实验组应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TSH,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

量的生理盐水。

102.x解析: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降低,胰高血糖素会增

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

103.x解析:幼年缺少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智力一般正常,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

会患呆小症,智力低下,这两种病均体现身材矮小。

104.x解析:可能是,如分泌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细胞同时又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

靶细胞。

105J

106.x解析:醛固酮和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的皮质分泌的。

107.4

108.x解析: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109.4

110J

111J

112.x解析:有些糖尿病发病机理目前没明确,胰岛素不能口服。

113.x解析: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不能识别胰淀粉酶和促甲状腺激素。

114.x解析:呼吸中枢在脑干,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115.x解析: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

116J

117J

118J

119.

120.x解析: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弥散到体液中,会随

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

121.x解析:由于激素会和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因此是具有特异性

的。

122.x解析:激素既不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结构,又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为

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还不能起催化作用,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细胞代谢。

123.x解析:动物分泌的激素是一种固醺类,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124T

125J

1267

127.x解析:神经调节中也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287

129J

1307

131.x解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其次还有二氧化碳、组织胺等其他

化学物质的调节。

132J

133.x解析:是因为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134.x解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其次是激素调节。

135.x解析:CO,可以刺激呼吸中枢。

136.x解析:只要体温恒定,产热量就等于散热量。

137J

138.x解析: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这种方式

称神经一体液调节。

139.x解析: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140.

141.x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由垂体储存并释放。

142J

143J

144J

145.x解析: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146J

147J

148J

1497

150.x解析:会使下丘脑细胞外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151W

152.x解析:Na+主要来源是食盐。

153.x解析: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

154.x解析: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的方式进行。

155.x解析: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

156J

157.x解析:血液中也含有免疫细胞,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场

所。

158.x解析: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159.x解析: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不是免疫活性物质。

160.x解析:有的抗原会游离分布,有的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细胞上;

抗原不都是来自外界的,体内的一些细胞也可以作为抗原,如癌变细胞。

161.x解析:脾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

162.x解析:会产生免疫反应。

163.x解析:溶菌酶如果在唾液中杀菌属于第一道防线,如果在体液中杀菌就属于

第二道防线。

164.x解析: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树突状细胞分布皮肤、消化道、呼吸道

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165.x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

特异性免疫。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

视。

166.x解析:吞噬细胞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167.x解析: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功能异常,会有肿瘤

发生或持续性的病毒感染。

168.x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针对多数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169.x解析:人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不一定是蛋白质,某些激素、神经递质和抗

体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人体内的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

以再回收或被降解,不能继续保持活性。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免疫细胞吞

噬消化。

170J

171J

172.x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初次免疫时,浆细胞只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时,浆细胞不仅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也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

173.x解析: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抗体

只能来自浆细胞。

174.x解析: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175.x解析:病毒、麻风杆菌、结核杆菌等寄生类病原微生物在侵入靶细胞之前也

会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反应。

176.x解析:抗体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