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风格特点类试题汇编_第1页
高考复习:小说风格特点类试题汇编_第2页
高考复习:小说风格特点类试题汇编_第3页
高考复习:小说风格特点类试题汇编_第4页
高考复习:小说风格特点类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风格特点类试题汇编

一、题型分析:

近年来,高考语文阅读量增大,难度加深,阅读理解题也由单纯考查文本内容主旨转向

对文本语言风格、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但由于此类题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难度,一般采用给

予理论术语即语言风格特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具体表现。如近年来高考真题中的《理水(节

选)》《微纪元》,均属此类题型。

二、示例: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

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

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

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

似雪,泥水如金,黄鳍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

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

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

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评定了中国特有的艺术之后,于是来考察盒子的内容了:有的咬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

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咬了柏叶糕的,却道质粗味苦,伤

了他的舌头,要这样与下民共患难,可见为君难,为臣亦不易。有几个又扑上去,想抢下他

们咬过的糕饼来,说不久就要开展览会募捐,这些都得去陈列。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戴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

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

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

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

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

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

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

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

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

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

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

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

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

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

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

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

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

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

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

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

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

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2页,共23页

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

铸的一样。

(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

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B.卫兵们面对一群乞丐样的汉子仔细观看后恭恭敬敬的放他们进去的情节。此处作者设置

悬念,为下文大禹的出场做铺垫。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

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

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9.关于水利局宴会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筵宴上的大员们对水乡沿途风景的描述,不仅表达了讽刺,更表达了忧愤之情。

B.大家对考察带回的赠品盒上的文字的鉴赏争论,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

这一情节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C.品尝采集民食的描写充分表现了大员们对人民疾苦的漠视与无知,矫情和做作。

D.几位大员扑上去想抢过糕点作为陈列,说明大员中有人身处其中但良知未泯。

10.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

的。

11.《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

基本特征。

【答案】8.A9.D10.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

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

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11.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

想象力及创造性:

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三、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快有十年不见

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

种蓝的颜色,使我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

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

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

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整。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

坡上。我又蹬在那块石头上。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得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洗菜的人也恼了,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

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

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返

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

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力、,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蹬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

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不愿意讲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到了北平,我们就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4页,共23页

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

去。”“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大人做一

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

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注】”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

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做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

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

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

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

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

了三年也没有破绽。

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

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

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1949年12月(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注】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的老式布鞋。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给农民代表买几匹布.是出于对他粗陋衣着的怜悯,同时也包含了对他当年给予

自己慷慨帮助的感激。

B.小说叙述“我”与女孩因为“卫生”的问题发生争论,表明革命队伍与百姓之间存在矛盾。

C.小说写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也反映了时代

的伟大进程。

D.小说的语言将通俗与优美,简练与细腻、清淡与浓烈等特色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清

新明净的风格。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通过描写女孩的肖像,女孩关织布机的要求,人们关于饭食的揶揄,以及富有生活

美的画面,多角度塑造了人物憨厚勤劳的特点。

B.小说以小见大,把送袜子、做国旗等生活琐事与国家、民族情怀紧密联系起来,在细微

之处中凸显时代特点。

C.小说围绕一双袜子展开故事,通过河边“争吵”、贩枣、买织布机子等生活片段,再现地

方风俗之美,表现抗战军民鱼水之情。

D.小说用“……烧过两三回”“……也许五年……”描写战争,写出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痛

苦,从侧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

3.孙犁曾说:“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

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这篇小说中,“女孩子”的哪些特质让孙犁

怀有崇拜之情呢?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回答。

4.孙犁的小说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山地回忆》

的“散文化”“诗化''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B2.D

3.①在战乱、严冬、贫穷的恶劣环境中,女孩仍然注重良好的卫生习惯,且富有生气和活

力,保持了做人的基本尊严,没有被战争和苦难的生活摧折。从女孩在严寒天气洗菜并为“我”

在上游洗脸弄脏水而生气,以及女孩伶俐的语言等可以看出。②女孩心灵手巧,勤劳能干。

如女孩要求买织布机织布,“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纺,拐,浆,落,经,

镶,织”。③女孩善良淳朴,关心子弟兵,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女孩给“我”做袜子、做

饭可以看出。④女孩乐观积极,渴望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充满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6页,共23页

4.①《山地回忆》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术结

构,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②《山地回忆》中

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H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诗意,都给读者以

绵长的回味。③叙述过程中抒情主体的融入,使所叙述的家常闲话、纺纱织布、运枣卖枣

等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饱含真情,因而楚楚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

寇俊杰

春风萧瑟,乍暖还寒,阴雨蒙蒙,芳草萋萎。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更加泥泞,两辆驴车

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怎样使劲儿,木轮车像是被泥

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来。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

只好也下来和寇准及两个随从一起推车。无奈车重人少,力量不够。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

上的书卸下。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一筹莫展,路过的

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我们

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澧渊之盟受到封赏,反而被贬陕州,故有此一问。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

帮帮寇大人吧!大家一起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寇准再三相谢。村民说,寇

大人澧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谢寇大人呢。

寇准重新上车,已是满身泥水。车内的宋夫人用毛巾给寇准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

疼地说,原来在京师哪有这样的路?看你现在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要出来受这样的罪,你要

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敛一些,何来被贬呢?

寇准说,社稷为重,君为轻。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

宋夫人说,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们就会为私怨而报复。我听女婿

王曙说,这次就是王钦若在皇上面前说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赌注,澧渊一仗胜是侥幸,如若

败了,他的命就没了,皇上这才把你贬出京师的。

寇准微微一笑说,王曙是怎么知道的?

他和皇上的内侍周怀政关系很好,是周怀政亲耳听到王钦若对皇上说的,还说你居功自

傲,到处宣扬说没有你寇准,就没有大宋的江山——他这是诬告啊!

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寇准说,你看刚才村民为我推车,多好啊!若是奸

臣,他们会这样做吗?

宋夫人说,不过你也别锋芒太露,出头的椽子先烂,想当年,你和太宗意见不合,太宗

说不过你,生气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让走,直到把他说

服才罢休!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亏太宗英明,不但没

杀你,还把你比作魏征!

寇准只是得意地嘿嘿笑着,并不说话。

宋夫人又说,不过,终归是伴君如伴虎。你这是第三次被贬了吧?皇上是个好皇帝,就

怨你太耿直,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特别是上次被贬,有人揭发你酒后说了太宗的坏话,太

宗不信,找你问一下。按说太宗也没当真,你随便找个理由太宗就能原谅。可你就是不辩解,

不知道趁坡下驴,太宗给你梯子你也不要。人家是皇帝,你“将”人家的军,结果被贬到了

邓州。你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吗?

寇准说,我酒后可能真说了太宗的坏话,但那是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大丈夫做事要敢作

敢当!我不后悔!

唉!宋夫人叹了一口气,今上能当皇帝,还有遭渊之盟,你都是立了大功的,可皇上就

怕你功高震主,你本该急流勇退,但你非但没有,还不知收敛锋芒,皇上这才免了你的宰相,

把你贬往陕州。不过这样也好,朝中是非太多,你当个地方官,陕州离我们老家又近,我们

还能过个安心日子呢。再不必像以前一样——我们赶紧往前走啊!

踏莎行。寇准的脑海里忽然闪出这样一个词牌名。他叫寇安停车,从箱子里拿出笔墨纸

砚,然后铺纸磨墨。他略一沉思,笔走龙蛇,写下一首《踏莎行》:“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

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宋夫人本想寇准写的是反思过去,从此要淡出朝廷视野,远离政治旋涡,没想到写的却

是难离难别、情深意切的“情诗”。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知道,想让寇准抛弃自己

的信念真是太难了。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险他还是要回去的,可他又不会曲意逢迎,个性又

那么张扬,虽然皇帝信任,但他由着自己性子来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会叫他打得稀

里哗啦,甚至是性命不保!

宋夫人含着泪看着寇准,寇准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夫人知道,今后摆在他

们面前的,是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

(有删改)

编者注:《踏莎行(春色将阑)》实际写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当时寇准被太宗贬为

青州知府,赴职之际,写下了这首词。《宋史•列传四十》中记载“(寇)准与知院张逊数争

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太宗)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准既行,帝念之,常不乐”。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春风萧瑟、阴雨蒙蒙、芳草萋萋的场景,为下文故事定下感情基调,为寇准写出

《踏莎行》作好铺垫,而且颇有诗意,吸引读者。

B.驴车陷进泥坑后村民拜问寇准并帮助推车,通过村民之口交代了寇准有功而被贬的冤屈,

对情节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使情节更完整。

C.寇准劝慰夫人说“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与上文车子陷入泥中、推车后满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8页,共23页

身泥水的交代相呼应,结构可谓严谨。

D.寇准借《踏莎行》表达对妻子难以割舍、相爱终老的深情。宋夫人流泪,表明她读懂了

丈夫,被丈夫埋藏于内心的爱妻之情深深感动。

6.小说是如何塑造寇准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请以本篇小说为例,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历史小说创作要注意的原则。

【答案】5.D6.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如通过寇准的语言“社稷为重,君为轻”

等表现他坚守正道,忠君爱国的形象,“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等表现他的豁达;

“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表现其坚定执著;

②侧面描写(对比衬托):通过借宋夫人与寇准的对话及二人世界观的冲突对比,表现了寇

准耿直坦荡、个性张扬的性格特点;通过村民主动帮他推车及所说的话,表现他体恤百姓,

深受爱戴;

③环境烘托:通过开头部分对萧瑟凄寒天气及泥泞道路的描写,烘托了寇准穷且益坚、正道

直行的高尚形象。

7.①符合历史真实:重要场景、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必须真实,力求还原历史。如寇准漕

渊之盟立功、三次被贬、寇准忠君爱国的正面形象等均有据可考。

②适度艺术虚构:在细节上通过艺术的虚构、想象,使历史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如在

雨中赶路、推车擦汗、夫妻对话等细节是虚构出来的。

③贴合当今时代:不能为写历史而写历史,要反映现实特点,体现时代意义,解决当下问题。

如本篇所表现的忠诚、耿直、超然等依然有现实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一到,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行,”爸爸说,“等咱们回到卡塔赫就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比父母想象的执拗得多。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现在就要,在这儿就要。”

"可是,‘‘妈妈开口了,”要想在这儿航海,你们只能打开浴室喷头放水了。”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

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而在马德里,他们全家挤在卡斯特拉纳街47号的五楼公寓里。可

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得了全班第一,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

孩子们做到了。于是爸爸把这些都买来,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小艇在车库里。“午饭时爸爸说,“问题是车库也没多大地方了,而且没法拿上来,走

电梯或者楼梯都不行。”

可是第二个礼拜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搁在房间里,现在已经放进来啦。”

又一个也呼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

窗,打破客厅里一个亮着的灯泡。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

于是关掉电门,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神奇的冒险是我参加一期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托托问我为

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

我说。

于是他们每多停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

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

装,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和压缩空气枪。

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

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桅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

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

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可是到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桅子花奖”,

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

于是下一个内丹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他们把公寓注满了

深约两寻(约十二尺)的金光,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打捞出不

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赘誉为全校典范,获颁杰出奖状。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

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开个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他们的爸爸和妻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满面春风。

“这证明他们成熟了。“他说。

下一个多打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

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旧楼流泻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注而下,呈

金色洪流急奔下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为应付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豹

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率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10页,共23页

沉,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家用品诗意盎然,自己长了翅膀在厨房的天空飞翔。

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

的金光沼泽里惟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每个人的牙刷、爸爸的计生品和妈妈的面霜

及备用假牙都浮在浴室里;主卧室流出来的电视机则侧浮着,画面上还在播午夜电影的最后

一段情节。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

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

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窕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

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

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在西班牙

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

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看似扎根于凡俗生活的截面,但通过“又”这个字暗示背景情境,提示此前孩子

们已提过类似要求,表明其对划艇的执着。

B.爸爸妈妈定期会去看电影,暗示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买皮划艇的事件中也可以看

出他们愿意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

C.兄弟俩天真顽皮、富有想象力和行动力,但有时也不免过于任性,没有考虑到环境的改

变,依然要求要买皮划艇和潜水装备。

D.这次冒险是“我”没有多思考的结果,意味着这个关于“流光似水”的建议是超越了现实理

性的诗意想象。

1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拜三”是父母有意让孩子获得自由的时间,它反复出现,让轮回的时间设置形成一个

循环叙事结构,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与神秘感。

B.皮划艇和和潜水装备具有象征性,它隐喻在世俗标准下无用的某种追求,在这一点上,

本文和庄子的《五石之瓠》有异曲同工之处。

C.小说具体写了三次奇航,一次比一次离奇,最后一次奇航,把小说推向高潮,结局出人

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D.小说结尾交待淹死学生的种种信息,如学校完整的名称,学生的数量,以及具体的地点,

采用了长句叙述,给读者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14.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任何一行字

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这句话,从“魔幻”与“现实”的关系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

特点。

15.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结合小说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2.C13.A14.①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根据。比如,“光海航行”的现实原

型就是“大海航行

②魔幻的细节生动逼真,与现实没有违和感.比如,写“光海”里的潜游,漂浮着各种物件等

情境真实生动,让读者如临其境。

③魔幻的事物和现象象征、暗示现实生活(或“表现心灵的真实”),如在光里航行象征现实中

孩子们(或"人类”)对梦想的追逐(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15.看法一:这是悲剧。

①小说以37个孩子(集体)意外溺亡在“光海”里为结局,凄惨悲怆。

②孩子们因追逐梦想(或“自由”,或“快乐”,或“诗意”)而不幸丧命,令人哀伤悲悯。

③没有现实土壤的梦想是令人悲叹的(或''人们生活在一个不会做梦的城市里,这是社会的悲

④将人生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警醒读者思考人生,这是悲剧的本质特征。

看法二:这不是悲剧。

①结尾不是现实意义的死亡,而是一种心灵迷失。即习惯于旧体制的孩子们为美妙梦想所惑,

迷失在天马行空的梦里。

②孩子们在金色的光海中获得了一份“永恒”的快乐(或“自由”,或"诗意”)。

③兄弟俩掌握了光海航行术,勇敢而执着追梦的孩子或许能成功找到灯塔与彼岸。

④孩子们探索了航行术,看到了海,比起永远禁锢在大陆上的其他人,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的

经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黑羊[注]

[意大利]卡尔维诺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都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

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

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

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该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

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晚上,他

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去偷,却待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12页,共23页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

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待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

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驳这样的逻辑。

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

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

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

偷走了他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

——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

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别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更糟的是,

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

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

雇那些穷人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

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

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

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因此,在那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

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唯一诚实的只有开头的那个人,但他不久便死了,是饿死的。

【注】黑羊:用英语说就是“blacksheep”,意为“败家子,败类,害群之马

1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黑羊》采用了象征(影射)的手法,可谓典型的寓言类小说。《黑羊》中所描摹的一

切,貌似荒诞,实则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

B.这篇小说介绍了一个“偷盗国”,暗示我们社会游戏的规则需要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谁违

反了游戏的规则,谁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C.“黑羊”在文中指那个唯一诚实的人,小说以“黑羊”为题,用的是反讽的手法,用对一个

诚实的人的否定来证实社会的欺骗性。

D.在不正常的社会里,正常的反而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正常。小说对公众的一切标准之

中的不合理的一面做出了无情的鞭挞和深刻的嘲弄。

17.虚构是小说的生命,小说的真实是想象和虚构的真实。对于小说创作的“虚构”与“真实”

的关系,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18.有人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够读懂,洞察躲臧在文字背后的宏大主题。请

谈谈你对这篇小说“宏大主题”的理解。

【答案】16.B

17.①小说中“诚实人”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小说的情节荒诞、可笑、离奇,

它是“虚构”的。②但它引起了我们对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秩序、贫富现象等方

面的思考,这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③虚构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它来源于生活又高

于生活,是一种更深刻的真实。

18.①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以牺牲那些不应该牺牲的人的生命和利益为代价的,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些牺牲是公众共谋的结果。②在不正常的社会里,正常的反而不正常,不正

常的反而正常。任何不正常都带有潜规则,谁要是触犯了这些规则,就要受到惩罚。③从

人性的角度看,自私、占有、不劳而获是人的本性。社会规则能约束这种本性,也能激发

这种本性。④呼吁社会维护正义,倡导诚信,让美好的人性复归。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

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陶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

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

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

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

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

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

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

打油、买酱。乡下人打油,都用一种特制的油壶,广口,高身,外面挂了酱黄色的釉,壶肩

有四个“耳”,耳里拴了两条麻绳作为抬手,不多不少,一壶能装十斤豆油。他们把油壶往

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

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

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他们要的十斤干黄酱也都装好了。装在

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14页,共23页

也是圆形的。乡下人付了钱,提了油壶酱筐,道一声“得罪”,就走了。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

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

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

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

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瓣开

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

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

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

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

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

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

不是茶,是酒,------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

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

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

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刷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

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

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

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

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有删改)

文本二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

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

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

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

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

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背后称普普通通开酱园的连老板为“连老大”,这不仅说明他会做生意,更体现出

他作为生意人的精明。

B.乡下人进城直奔“连万顺”,把油壶放下,办完事再把油壶捎走,也不怀疑油的分量和成

色,旨在说明乡下人的老实。

C.圆形的茶干,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

字“连万顺”,说明连老大的傲气。

D.连老大的儿子没能继承家业制作茶干,这既从侧面反映出连老大的勤勉与认真,也借此

展现了社会变迁。

2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的连老大是一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这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独特审

美以及对“微小'’事物的趣味。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看似与做茶干无关,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

开酱园的连老板这一人物形象。

C.小说中使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方法塑造连老大的形象,如写他算账、

喝酒时,就运用了动作描写。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口吻,叙述故事。这样的叙述角度,自由而灵活,能比较直接客观地

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21.研读文本,分析文本一的故事是如何体现费孝通乡土社会的特点的,并结合文本谈谈乡

土社会的优缺点。

22.在《汪曾祺小说选》的自序中,汪曾祺说道:“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线。后

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显地存在着的。“请简析这篇小说

的散文化特点。

【答案】19.D20.C21.①连老板做生意的对象多是熟人。他主要做本街和乡下人的

生意,大家彼此信任。比如,乡下人上城就直奔连万顺,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

成色对不对等问题,符合费孝通所写乡土社会的特点。

②"熟人社会''的优点:大家都是熟人,从熟悉得到信任,非常可靠。人们除了生意上的往来,

还带着一份人情味。比如,大家把连老板叫做“连老大”,连老大去世多年,年纪比较大的人

都还记得他的音容笑貌,记得他家茶干的味道。

③“熟人社会”的缺点:以人情为规矩,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乡土社会因规矩而维持信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16页,共23页

任,不再适合现代社会。

22.①淡化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②

虚化人物。作者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③语言散文化。多是简单

的生活化语言,质朴而接近口语。④意境散文化。小说写了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

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

(六)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

国文之称,始于“五四”时期,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

①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交代背景,

“五四”时期,新旧交替。)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

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

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教法独特,以答疑解惑

代替逐句讲解;为人师表,作者深得真传。)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

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

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

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整体介绍国文教员的教书流程:自编油印教材,让学生大量背诵,师者或长或短地发挥。

师者执教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匠心独运,其教法朴素,彰显智者风范,“做减法,少即是多”,

此处“面”的全局广度为后文“点”的局部深度做铺垫。

②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夺记忆力

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

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记得五年级上

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

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

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

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

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

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有远见,编纂古今文白人油印教材,“杂乱”贬义褒用,肯定其涉猎范围广:有卓识,

适度讲解,于精细之处见学问;剔除避讳,人人平等,彰显着时代主题。目的引出原文后文

的对比、比喻论证,于“一乱一治”中立场鲜明,支持新潮,反对守旧,斥责军阀为“率兽

吃人”,揭露军阀指派军人“乱打爱国的青年”是“野兽的派头”。

③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

站着。(要求严格,重视国文传统教法的背诵环节,此为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他

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

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文学的领路人,

文化与美学素养处处可见,其文学造诣、美学修养非同一般。)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

“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古为今用,龚自珍托"病梅"议政,针破时弊,形象地抨击清王朝摧残人才的种种罪行,

表达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留白式教学,国文教员托“病梅”言志,希望学生“不要做

病梅”,而要冲破思想藩篱,做追求个性解放的热血青年,做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精神的新青年。

④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

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

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

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研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

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

了。

知识渊博,选材典型,对名家名作阐发精妙绝伦的认识与见解;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引领学生自发自觉增知识、长见闻。

⑤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

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

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

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

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

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

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

字可以看出司马迂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

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

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作文,必须这样

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

讲解有趣,深度剖析,以《鸿门宴》用一“立”字为窗,结合历史故事架构,对比人物

做法,辩证分析,进而打开人物的世界;见解独到,教学有深度,指点学生既要背诵,又要

看书作文,且必须字斟句酌,着实令人钦佩。

小说风格特点汇编第18页,共23页

⑥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

也不知道。

育人有方,国文教员采用趣味式教学法,逐一解决思维疑惑处、语言疑虑处、章法疑难

处:用事抒情,对师者的感谢、感激、感恩之情委婉道出,升华主题;自问自答,又似无答,

发人深省。

【文本二】

⑦评日: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

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

《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

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

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

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

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

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