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八章自体活性物质药理概念:自体活性物质是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具有广泛生物学(药理)活性的物质的统称,又称为“自调药物”。正常情况下自体活性物质以其前体或贮存状态存在,但当受到某种因素影响而激活或释放时,释放的量虽然很微,但能产生非常广泛、强烈的生物效应。自体活性物质通常由局部产生,仅对邻近的组织细胞起作用,多数都有自己的特殊受体,所以也称“局部激素”。它们与神经递质或激素的另一不同之处,是机体没有产生它们的特定器官或组织。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八章自体活性物质药理作用:自体活性物质的激活和释放,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以抵御或适应异常变化的刺激或影响。从而出现相应的、特殊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这些变化对机体是有益的。但自体活性物质引起的变化有时会比较强,使机体不能承受(荨麻疹),甚至会危机生命(青霉素过敏),因此就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进行调控。有的自体活性物质可被直接用作药物而治疗疾病,如前列腺素。有的自体活性物质的作用可用相关药物进行调节,如组胺。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八章自体活性物质药理在医药学上占重要位置的自体活性物质:①内源性胺类(组胺、5-羟色胺)、②花生四烯酸衍生物(前列腺素、白三烯)、③多肽类(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胰激肽、P物质)。目前在兽医临床上意义较大的是组胺和前列腺素。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大类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可视为前列腺素拮抗剂。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过程,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动物体内活的组织细胞,对异物(如抗原、化学物质或药物)进行识别、反应和处理后,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同一抗原第二次侵入体内,就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敏感动物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是过敏性休克。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变态反应1、过敏反应四种类型:①以炎性介质释放为主的速发过敏反应——(Ⅰ型);②以组织细胞损害和溶解为主的细胞毒反应——(Ⅱ型);③以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积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反应——(Ⅲ型);④以致敏T细胞介导为主的迟发过敏反应——(Ⅳ型)。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变态反应2、抗过敏药物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适用于各种过敏反应,但作用不是立即产生。②拟肾上腺素药物可用于伴有组胺、慢反应物质释放的过敏反应,但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律紊乱。③钙剂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炎症和水肿,常用作治疗过敏反应的辅助药物。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变态反应④抗组胺药,是通过拮抗组胺的作用而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的症状。可用于治疗Ⅰ型,缓解Ⅱ型、Ⅲ型过敏反应的症状,是一类重要的抗过敏药。
但不能完全消除过敏反应的所有症状;并且对牛、兔等组胺释放量少的动物的过敏反应无拮抗作用。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组胺1、组胺的生成与分布组胺——是由组氨酸脱羧而成。各种组织生成组胺的能力不同。在与外界接触的皮肤、肠黏膜和肺组织中,组胺浓度最高。体内的大多数组胺以肝素——蛋白复合物形式存在,与蛋白水解酶和其他自体活性物质一起,贮存在组织的肥大细胞和血液的嗜碱性细胞的颗粒中,这部分组胺更新较慢。表皮细胞、胃黏膜细胞和神经元也能生成和贮存组胺,这部分组胺更新较快。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组胺2、能引起组胺释出的因素:(1)使肥大细胞生理功能变化的因子。如:乙酰胆碱、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拮抗剂等药物;(2)直接损伤肥大细胞膜的因子。①如许多带正电荷(碱性)的物质:外源性物质有:吗啡、多黏菌素类、多肽类;内源性化合物有:缓激肽、胰激肽、其他碱性多肽,②一些毒物和毒素(如蛇毒)也直接引起组胺释放;(3)免疫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炎性反应)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组胺3、组胺的作用除参与炎症、过敏(变态)反应外,组胺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它还能调节胃的分泌。在中枢神经系统,它还是一种神经递质。组胺的生物学作用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而实现。外周组织存在两种组胺受体,分别称组胺Ⅰ型(H1)和组胺Ⅱ型(H2)受体。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组胺①组胺Ⅰ型(H1)——存在于皮肤、眼睛、血管、肺组织,可引起这些组织器官的生理或病理变化;②组胺Ⅱ型(H2)——存在于胃,可引起胃的变化(胃酸的分泌等)。皮肤眼睛血管肺胃H1受体H2受体颗粒细胞组胺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三、抗组胺药通过多种办法可以预防或治疗组胺的不良生物学后果。如:防止或减少组胺从细胞释放、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拮抗组胺的生物效应。抗组胺药——仅指作用于组胺受体、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的药物。与组胺受体相应,这类药物分为H1受体阻断药(传统抗组胺药)和H2受体阻断药(新型抗组胺药)。
皮肤眼睛血管肺胃H1受体H2受体颗粒细胞组胺抗组胺药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作用——能选择性地对抗组胺兴奋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及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用于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临床上也用于怀疑与组胺有关的非变态性疾病,如:湿疹、营养性或妊娠蹄叶炎、肺气肿。
皮肤眼睛血管肺H1受体颗粒细胞组胺H1受体阻断药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药动学——吸收良好,在给药后30分钟显效,分布广泛,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中枢的副作用。几乎在肝内完全代谢,代谢物由尿排泄,作用持续3~12h。常用药物——
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氯苯吡胺)、吡苄明、去敏灵、阿斯咪唑。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抗过敏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
强弱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异丙嗪苯海拉明扑尔敏强弱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1、苯海拉明可他明、可他敏、苯那君
[理化性质]
人工合成品。其盐酸盐为结晶性粉末。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苯海拉明与氨茶碱的复合物为茶苯拉明。[作用]①作用——能对抗或减弱组胺扩张血管、收缩胃肠、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还有镇静、抗胆碱、止吐和轻度局麻作用。②特点——显效快,持续时间短。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强。COHCH2CH2NCH3CH3C17H21NO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应用a.适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血清病、湿疹、接触性皮炎所致的皮肤瘙痒、水肿、神经性皮炎;b.小动物运输晕动、止吐。c.组织损伤伴有组胺释放的疾病,如烧伤、冻伤、湿疹、脓毒性子宫炎。d.过敏性休克、因饲料过敏引起的腹泻和蹄叶炎、有机磷中毒的辅助治疗药。E.对过敏性胃肠痉挛和腹泻也有一定疗效。F.但对过敏性支气管痉挛的效果差。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2、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抗胺荨、盐酸普鲁米近CH2CHNCH3CH3C17H24N2S·HClSNCH3·HCl[作用与应用]①抗组胺作用比苯海拉明强,作用持续34h以上。②还有降体温、止吐作用。③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加强麻醉药、镇静药、镇痛药的作用。应用同苯海拉明。有刺激性,不宜皮下注射。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3、马来酸氯苯拉敏扑尔敏、氯苯那敏、氯苯吡胺
CHCH2CH2NCH3CH3C20H23N2O4ClClNHCCOOHHCCOOH·人工合成品。作用比苯海拉明强而持久,但中枢抑制和嗜睡的副作用较轻。应用——同苯海拉明。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H1受体阻断药4、阿斯咪唑息斯敏为新型H1受体阻断药。抗组胺作用强而持久,药效达24h。不透入血脑屏障,无中枢镇静作用,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其他过敏反应。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H2受体阻断药组胺作用于H2受体,使CO2和H2O生成H2CO3。H2CO3解离并释放H+,使胃酸分泌量增加。
药动学口服吸收迅速、完全(马除外),不受食物影响。脂溶性比H1阻断药低,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抑制的副作用。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消除。半衰期约为2~3h。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H2受体阻断药作用:①对H2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有效地争夺胃壁腺细胞上的H2受体,阻断组胺与之结合,抑制胃酸分泌,并抑制引起胃酸分泌的各种因素,如:胃泌素、胰岛素、毒蕈(xun)碱类药物的作用。②在H1受体辅助下,H2受体阻断药对基础胃酸和食物诱导的胃酸分泌(容积和酸度)都有强力抑制。
胃H2受体颗粒细胞组胺H2受体阻断药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H2受体阻断药应用: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胃炎、胃、皱胃、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或药物引起的糜烂性胃炎等。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应用较广,较新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解热镇痛抗风湿药是一类具有退高热、减轻局部钝痛,大多数还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在化学结构上虽不属同类,但都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共同作用。通过作用于环氧酶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由于抗炎作用特殊,与甾体类糖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共同作用:1、解热作用
(1)发热机理:动物下丘脑后部体温调节中枢,可受细菌毒素等外源性致热原和白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致热原(现认为是白介素-1)影响。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前部,促使前列腺素E大量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E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提高,致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致热原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2)解热机理:解热镇痛药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下调,恢复机体的正常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本类药物只能使过高的体温下降到正常,而不使正常体温下降。这与氯丙嗪等不同。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3)应用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热型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一般发热,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不必急于使用解热药。而应对因治疗,除去引起发热的病原。在过度或持久高热,消耗体力,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使用解热药可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应注意,解热药只是对症治疗,要根治疾病,应着重对因用药。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2、镇痛作用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的镇痛作用,主要在外周。(1)疼痛机理①组织损伤或发炎时,局部产生和释放某些致痛化学物质(或称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a.缓激肽和胺类直接作用于痛觉感受器而引起疼痛;b.前列腺素能提高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在炎症过程中对疼痛起放大作用;c.有些前列腺素本身也有直接的致痛作用。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2)镇痛机理解热镇痛抗风湿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镇痛作用。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3)应用对由炎症引起的持续性钝痛。如: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等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对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的尖锐刺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麻醉药的范畴)。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3、抗炎、抗风湿作用
前列腺素也是参与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在发炎组织中大量存在,与缓激肽等致炎物质有协同作用。解热镇痛抗风湿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能缓解炎症。这类药物对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疗效。但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第二节解热镇痛抗风湿药4.分类(P146)按其主要作用和化学结构分为以下几类。(1)以解热为主的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2)以镇痛为主的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3)以抗风湿为主的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水杨酸钠。(4)以消炎为主的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苄达明、萘普生。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乙酰苯胺类1、非那西汀
对乙酰氨基苯乙醚、醋酰氧乙苯胺
人工合成品。[药动学]
内服易吸收,服后20~30min出现药效,持续5~6h。大部分在肝内迅速脱去乙基,生成扑热息痛起解热镇痛作用。扑热息痛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OC2H5H3COCNHC10H13O2N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乙酰苯胺类[作用与应用]对丘脑下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外周作用弱,所以解热效果好,镇痛抗炎效果差。非那西汀原形及其代谢物扑热息痛均有解热作用,药效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作用徐缓而持久。主要用作解热药。[不良反应]①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发绀。②对猫易引起严重毒性反应,不宜应用。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一、乙酰苯胺类2、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
为非那西汀在体内的代谢物,药用为化学合成品。有解热镇痛作用。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镇痛和消炎作用较弱。作用持久,副作用较小。主要用作中小动物的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同非那西汀。
OHH3COCNHC8H9O2N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常用药物有:
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羟布宗(羟基保泰松)等。都是安替比林的衍生物,基本结构是苯胺侧链延长的环状化合物(即吡唑酮)。均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
H3CNNH3CO安替比林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1、氨基比林匹拉米洞
为白色结晶或晶状粉末。无臭,味微苦。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见光易变质,遇氧化剂易被氧化。内服吸收迅速,即时产生镇痛作用,半衰期为1~4h。
C13H17N3OH3CNNH3CONCH3CH3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作用与应用]①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持久,比苯胺类强。与巴比妥类合用能增强镇痛作用。②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水杨酸类相似。③广泛用于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马骡的疝痛。长期连续使用,可引起粒性白细胞减少症。与巴比妥混合制成的注射剂称为“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2、安乃近
诺瓦经、罗瓦而精、氨替比林甲胺甲烷
为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的合成物。易溶于水,水溶液放置后渐变黄色。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肌注吸收迅速,药效持续1~2h。解热作用较显著,镇痛作用亦较强,有一定的消炎和抗风湿作用。应用同氨基比林。长期应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还有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加重出血的倾向。C13H16N3O4SNaH3CNNH3CONCH3CH2SO3Na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3、保泰松布他酮、苯丁唑林、布泰其安、布他唑立丁[药动学]
内服吸收完全,血药峰时为2h。肌注后因与肌蛋白结合,吸收缓慢,血药峰时变为6~10h。治疗量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并能将其他药物从血浆蛋白上置换下来。主要在肝代谢。代谢物具有显著的抗风湿和钠潴留活性。代谢物经肾排泄,碱化尿液能加速其排泄。C19H19N2O2NNOCH2CH2CH2CH3O属氨基比林同类物,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及碱性溶液,性质较稳定。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作用与应用]①在体内转化成活性中间体后,抑制前列腺素H和前列环素的合成酶。②与氨基比林相比,抗炎作用较好,但解热镇痛作用较差。能促进尿酸排出。③主要用于马、狗的肌肉骨骼系统抗炎。如:关节炎、风湿病、健鞘炎、黏液囊炎,也用于痛风和睾丸炎等。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二、吡唑酮类[不良反应]①治疗剂量一般不致中毒。②可出现血象异常。③胃肠溃疡、心、肾、肝病患畜、食品生产动物、泌乳奶牛等禁用。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三、水杨酸类水杨酸类是苯甲酸类衍生物。生物活性部分是水杨酸阴离子。药物有:
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三、水杨酸类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醋柳酸[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遇湿气即缓缓水解。C9H8O4COOHOCOCH3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三、水杨酸类[药动学]①内服后在胃肠道前部吸收。犬、猫、马吸收快;牛、羊慢。②呈全身性分布,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能透过胎盘屏障。③主要在肝内代谢,也可在血浆、红细胞及组织中被水解为水杨酸和醋酸。④经肾排泄,碱化尿液能加速其排泄。⑤阿司匹林本身半衰期很短,仅几分钟,但生成的水杨酸半衰期长。
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三、水杨酸类[作用与应用]①不仅抑制环氧酶,而且还抑制血栓烷合成酶、肾素的生成。②解热、镇痛效果较好,消炎和抗风湿作用强。③可抑制抗体产生、抑制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④还抑制炎性渗出。对急性风湿症有特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课件
- 家具店外墙翻新腻子施工协议
- 城市安全锚索施工协议
- 模具合作风险合同样本
- 假山音乐厅景观施工合同
- 文化艺术资金管理临时规定
- 信息科技服务贷款保证政策
- 城市公园设施建设室外施工合同
- 高压氧科室安全操作指南
- 中国科技部合同范本操作要点
- 公司规章制度立、改、废评价标准
- 针灸治疗颈椎病课件
- 灌注桩桩头破除综合施工专题方案付
- 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 酸碱废气处理喷淋塔使用说明书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完整版PPT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 unit5 Working the land Period 2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教案
-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四上快乐读书吧课堂实录及评析《很久很久以前》魏佳
-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第一小学六上期中数学试卷
- ERAS在普外科的应用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