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东垣“阴火”学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摘要】李东垣提出的“阴火论”渊源于《黄帝内经》,其病理基础主要是脾胃气虚、诸病乃生;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谷气下流、阴火上乘,临证要掌握阴火证的特点,透过发热假象,抓住脾胃气虚的本质,治疗当以辛甘温之剂,升阳气,降阴火。
【关键词】李东垣阴火《脾胃论》
金元医家李东垣,注重调补脾胃,以脾胃立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首先提出阴火论,并创制补中益气汤等着名方剂,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他提出的“阴火”理论,内容丰富,却略于具体,以致后代医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在学习《脾胃论》的基础上,就其“阴火”理论及临床应用略陈管见。
阴火的学术渊源
阴火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东垣在《脾胃论》、《兰室秘藏》等着作中多处引用《内经》经文,可见其对《内经》有深刻的研究,阴火理论也是由《内经》“阴虚生内热”观点发展起来的。尽管张仲景《伤寒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均涉及过内伤发热的证治,然而均未及李东垣论述详尽。《兰室秘藏·劳倦所伤》中引用《内经》“阴虚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之论,阐述脾气虚发热,强调这种“内热”是以脾胃气虚为基础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也正是对《内经》“壮火食气,气食少火”理论的发挥。正常情况下,脾胃健旺,元气充足;如脾胃虚弱,元气不充,则相火妄动(壮火)而发生病变。具体而言,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心失阴血滋养,导致心火亢盛;同时,水谷精气化生不足,不能滋养肾精引起肾阴不足,肝肾相火因而亢盛,此心火、肝肾相火的亢盛便是“阴火”的直接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内伏,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兰室秘藏·劳倦所伤》),脾气虚弱,升清降浊失司,阳气不得宣发,郁而渐盛,消耗营血,加剧内热的程度,这是阴火的另一来源,阴火始终以脾胃气虚为根本原因,他脏亢盛之火与气机失调产生的内火皆为其标,而“标”又可加重“本”的虚弱。
阴火的病理基础
脾胃气虚,诸病乃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反映,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天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又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因此,脾为元气之本,脾胃受损,元气亏虚,则阴火内生,脏腑失调,诸病易于发生。
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阐明了元气不足则阴火亢盛,元气充沛则阴火自然消失,二者相互制约,若脾胃气虚,则元气亏虚,阴火内生。
谷气下流,阴火上乘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故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荣气下流而乘肝肾。”又说:“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其中所言之“荣气”与谷气皆为脾胃化生之精气,“荣气下流”,实则是清阳下陷之意,使相火离位上乘作祟形成“阴火”,而见“热中”。
阴火的临证要旨
“蒸蒸燥热”的本质乃脾胃气虚由于脾胃气虚,荣气下流于肾,挤占相火,使之上乘土位而成“阴火”。临床见证如李氏所曰:“……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使阴火上冲。”又说:“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脉洪。”此皆由于脾胃之气下流,使“其心肺无所秉受,皮肤间无阳,失其荣卫之外护,故阳分皮毛间虚弱,但见风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也”,阐明了阴火的证候特点。
透过发热假象,抓住脾胃气虚的本质历代医家对于正气亏虚引起的假热证的辨证有许多精辟论述,如吴又可指出:“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清白为据,以此推之,万无一失。”杨六乘认为:“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满口俱胖润者,而尚得谓之失火哉!”提出以舌润湿辨明真寒假热证;郑钦安则指出:“阴虚病,其人必唇口青白,无神,目、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因此,运用“阴火”学说治疗假热证,一定要通过仔细察小便、察舌、望神色、听声息等,从错杂的症状中透过“热”、“实”的假象,抓住脾胃气虚的本质。临证时须抓住如下几点:(1)该类疾病多因延医日久而使脾胃气虚,病程一般较长;(2)须有脾胃气虚的证候,甚至滑脱见证,如腹胀、便溏或泻下清稀、脱肛、子挺、遗尿、遗精等;(3)在复杂的见证中,即使“热”证明显,出现了舌苔黄或黄腻等,但若见到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濡细迟缓等脾胃气虚的征象,即可运用“阴火”理论进行治疗。
阴火的治疗原则
李东垣强调“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提出“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苦寒以泻其火”,以及“以诸风药升发阳气,……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的治疗大法,重视脾胃阳气升发,认为“升阳气”就是“降阴火”,脾胃阳气升发则元气自旺,浊热阴火自潜,从而创立了甘温除热法。方剂有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黄芪肉桂柴胡酒煎汤、升阳散火汤、当归龙胆汤、升阳除湿汤等数十方,无不含有补气、升阳之意,体现了甘温除热的治疗原则,补中益气汤为其代表方剂。脾为气之本,肺为气之母,补中益气汤中以黄芪为君,补肺益卫气而固腠理;臣以人参、甘草补脾胃之气以泻火;白术苦甘温,除胃中湿热,当归和血脉为之佐;清阳陷于下,故用气清味薄之柴胡、升麻为使,引芪、参等甘温之气上升,升举下陷之清气还于脾胃,也使少阳生发之气上煦心肺,可见甘温除热剂正是为补气升阳降浊而设。李东垣创立的甘温除热法进一步发展了扶正祛邪理论,为治疗正气虚损引起的假热证拓展了新的思路。笔者在临证运用中,对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每于补脾升阳方中少佐黄柏、丹皮,更有利于降阴火,阴火的潜降又有助于脾胃阳气的升发。
总之,阴火理论是东垣脾胃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补土学说理法方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