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1)平均分的认识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7〜9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我会说一说:认真观察主题图,说出什么是“平均分”。
2、通过自学,我会摆一摆、分一分,会对图形进行平均分,能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学习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学习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打开课本,看7页,8页,观察例1主题图后,我发现:小朋友每份糖,每份面包,
每份水果等,分得都是()。
所以,每份分得(),这样就叫“平均分”。
2、打开课本,看9页例2、我会把物体“平均分”。
(1)摆一摆,分一分: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如果把它
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2)归纳:把18平均分成6份,可以每次1个或几个地分,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合作探究:
通过观察自主学习1、2题,我发现不管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都是()的,
像这样的分法就叫()
我来总结一下:每份分得(),叫“平均分”
练一练:
1、完成P9做一做(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说自己的分法)
2、做课本11页1.2.3题
第二课时平均分(2)-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2)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10页和练习二T4-9的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在摆一摆的过程中,我会按照每几个一份对物体进行平均分。
2、我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会说出谁里面有几个几,能进一步学会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学习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打开课本,看第10页,认真阅读例3主题图后,我发现了:
图中有()个果冻,每()个一份,能分成()份。
由此我们得出:8个果冻里面有()个2份,应该分成()份。
合作探究:
1、拓展延伸,8个果冻,每四个一份,能分成()份。
2、完成课本P10“做一做”第1、2题
3、归纳:我发现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
越多,每份就越();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
练一练:
分一分,填一填。
(1)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子分()个;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个。
(2)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可以分给()只小兔。也就是说15里面有()
个3o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除法(1)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
学习目标:
1、我在读、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能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观察主题图,借助分一分活动,我能够初步说出除法的意义。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重点: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理解除法的意义。
学习难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自学例4:
(1)探究除法算式的读写。
提示:
a、认识除号+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两点要圆且对齐。
b、怎样才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怎
样写?
c、思考讨论:12+4=3
d、这一算式读作o
(2)分一分:你还能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几份,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2、除法的两种意义。
(1)认真观察例4。填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个?
列出的除法算式是:
由此得出:我们平均分物体,求每份的个数时,用()计算。
(3)我发现:12+4=3有()种含义。第一种是把12平均分4份,每份有3个;
第二种是把12,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12里面有()个4。
合作探究:
1、观察自主学习1.2题①、我会写除法算式的除号,先写“―”,要做到平、直、短,
再写上点和下点,要写成圆点“+”。
②知道了除法算式的()法和()法。
③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1、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是几?2,把一个数()
分成一份可以分几份?
练一练:
做课本13页,“做一做”及第15页练习三第1、2、3题。
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除法(2)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4页例5。
学习目标:
1、在初步认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自学例5.
(1)京京准备了多少竹笋?它是怎么分的?
(2)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3)分一分
①独立尝试分;
②小组交流自己分的过程;
③全班交流。
2、介绍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
(1)说一说“20+4=5”表示什么意思。(理解除法的意义。)
(2)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45
()()()()
合作探究:
1、观察自主学习1.2题①、①、我认识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②知道了除法算式的()法和()法。
③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
练一练:
课本第14页,“做一做”及练习三第4、5、6题。
课堂小结:
第五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学习内容:课本P18页例1
学习目标:
1我知道求商的方法有三种:采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根据乘法算式求商;用乘法口诀
求商。
2.初步学会求商的方法有三种,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重点:学会求商的方法,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难点:求商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打开课本,看第18页,观察画面:我知道求商的方法有三种:采用()
方法求商,用()方法求商和用()方法求商。
2、()个桃,每只小猴分()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我的方法是:
3、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我的方法是:
4、比较以上两2、3题,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结:平均分时,不管是求每份数还是求份数,我们都要用()法计算。计算除
法时要想对应的乘法()。
合作探究:
1、通过对学,共同解决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2、根据自主学习,求每份数还是求份数,都要用()法计算。用除法求商时,运用
()最简便。
练一练:(请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
1、课本第18页“做一做”。
2、在书上做课本第20页第1、2、3题。
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学习内容:课本P19页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熟练计算表内
除法。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难点:熟练计算表内除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看课本第19页的例题2。
1.每屉装()个,可以装()屉。
(1)6个4是多少?
(2)每屉装()个,可以装()屉
(3)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看除法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
24+4=6想到的口诀:(),商是()
244-6=4想到的口诀:(),商是()
合作探究:
1.比较乘法算式:4X6=24和除法算式24+4=6,24+6=4的联系
提示:两个除法算式中的()与()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和(),
()是乘法算式中的积,计算除法算式求商时可直接用()去想。
2.用一个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编()道乘法和()道除法算式。我们计算除法算式
可直接用()去求商,这样就能做到又对又快。
3.用一个乘法算式,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练一练:
1.第19页“做一做”第1、2题。
2.填空
(1)30+5=。,想:五()三十,商是()
(2)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5里面有()个3
(3)把3X4=12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3.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编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乘法:①②
除法:①②
课堂小结:
算除法,要求商,乘法口诀来帮忙。
乘法口诀前两数,一个除数一个商。
第七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练习课
1.在O里填上“+”“一”“X”“彳”
303>812O4=8903>8
1806>88>25058=800
2.填空
⑴15+5=3,读作(),表示把15()分成()份,每份是()
(2)304-6=5,读作(),表示()里面有()个()
⑶12+6=2,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表示把()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又表示()里面有()个()
⑷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列式()
⑸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乘法算式:
除法算式:
3.列式计算
(1)25里面有多少个5?
(2)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3)被除数是5,除数是1,商是多少?
第八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课本P23页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会乘除法的关系总数”“每份数”和“份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领会乘除法的关系总数”“每份数”和“份数”之间的关
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课本第23页的例3: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一共有()只蚕宝宝,平均放到()个纸盒,每只纸盒放()只?
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想法是:要求每只纸盒放几只,也就是把()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法计算,根据乘法口诀()可以求出商。
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一共有()个蚕宝宝,平均每个纸盒放()只,要用()个纸盒?
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想法是:有()个蚕宝宝,按每份(5)只来放,要求能放几个纸盒?也就是
求15里面有几个(),用除法计算,根据乘法口诀()也可以求出商。
总结:我们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直接用()去求,最简便。
合作探究:
1、通过对学,共同解决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2、讨论“总数”“每份数”和“份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通过讨论我得出:总数O每份数=份数;总数O份数=每份数
练一练:
做课本第24页“练习五”第1、2、3题。
课堂小结:
第九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一练习课
学习内容:课本P24、25页,练习五5~7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还有其他想法吗?
2、完成第6、7题。(填在书上,然后同桌交流答案)
合作探究:
1、完成第8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学生看图思考并独立完成。
2、完成第9题。
课堂总结:
第十课时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学习内容:课本P26、27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与反思。
6、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保管寄售协议书
- 人工费外包合同协议书
- 驾校投资加盟协议书
- 采样作业安全协议书
- 解除期权股权协议书
- 代家长陪读合同协议书
- 让老公签忠诚协议书
- 农场看护房转让协议书
- 车祸报废赔偿协议书
- 解除增资扩股协议书
- 舜宇校招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纺羊绒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解读
- 【MOOC答案】《大学篮球(四)》(华中科技大学)章节作业期末慕课答案
- 2025年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专业试卷(真题)预测与解析
- 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海气相互作用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英语试卷+答案
- 图像分割与目标检测结合的医学影像分析框架-洞察阐释
- 2024年新疆泽普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网络素养教育》课件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职业技能测试卷: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试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