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1.gif)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2.gif)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3.gif)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4.gif)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b45f30e1610a4589ffbb4c482be8d03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对口单招考试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陆游的《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的线索是()
A.歌舞B.月夜C.泪痕D.笛声
2.柳永的词集是()
A.《漱玉词》B.《乐章集》C.《淮海词》D.《稼轩词》
3.下列哪位作家的诗歌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
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曹操
4.《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
A.《雅舍谈吃》B.《槐园梦忆》C.《雅舍小品》D.《实秋杂文》
5.下列不属于《论学问》一文提出的读书四种方法是()
A.精读B.快速阅读C.选读D.全读
6.下面对第一段中美国发现频道报道的主要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几家宇航公司正在进行一次实验
B.1998年11月9日向太空发射一个叫“进步号”的“大镜子”
C.这“大镜子”在夜晚能把光明带给世界上任何需要它的城市
D.这“大镜子”反射的太阳光比满月时的光大约亮十倍
7.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A.《语丝》B.《莽原》周刊C.《小说月报》D.《创造》周刊
8.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论快乐》C.《季氏将伐颛臾》D.《论毅力》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选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B.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C.海豚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人类非常友好。
D.夜深了,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他怎么也睡不着。
10.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B.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D.(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
1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
A.论点论据论证B.归纳演绎比较C.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立论驳论结论
12.《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的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
A.夹叙夹议B.议论C.叙述D.描写
13.“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A.刘备B.刘邦C.刘桢D.刘禹锡
14.《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
1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
16.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京味的著名作家是()
A.夏衍B.巴金C.冰心D.老舍
17.辛弃疾的词集为
A.《漱玉词》
B.《稼轩长短句》
C.《乐章集》
D.《淮海词》
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张
19.
第
18
题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20.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是()A.A.冯谖B.孟子C.庄子D.孟尝君二、填空题(10题)21.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22.《八声甘州》作者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________派词人。
2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誉为“__________”。
24.《诗经》共_________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25.《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______。
26.《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_________。
27.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8.李白《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
29.“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
30.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悠悠我心".
三、判断题(5题)31.《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2.《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3.《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4.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5.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二)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关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7.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千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8.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五、现代文阅读(3题)39.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40.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我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
……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吼叫……驱散了我的离
愁……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了广大的世界中去!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所展示的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各指的是什么?41.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你是怎么理解的?六、作文(1题)42.右面是一幅题为《三代人赶集》的漫画,请你描述一下画面内容,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行文线索。【应试指导】《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月夜”贯穿全诗,写月下达官贵人、守边战士和沦陷区遗民的不同表现,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加强了批判力度。
2.B
3.C
4.C
5.B
6.B
7.B
8.C
9.C
10.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一项“汉语基本知识”中常用文言虚词之“乃”的掌握情况。“乃”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等。B项“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译为:过了很久,才应允,任命(李广)为前将军。
[错误防范]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乃”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选项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D项“(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乃”可译为“只”“仅”等,如选项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11.A
12.A记叙文一般应是以描写叙述为主体,兼有议论。本文虽是记叙文,但写法却与众不同,是叙述与议论并重。作者这样写是因为在叙写中要为许远辩诬,自然形成了这一特点。
13.A
14.D
15.A《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16.D老舍作品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语言简洁传神,富有表现力,代表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都体现了这些特点。
17.B
18.A诗人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突然而来的飞雪,是一个极其新颖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奇妙的想象力。“千树万树”又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方法。因此应选择A项。
19.D
20.D战国时期,诸侯的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量收养门客为自己出谋划策。当时养士最多的是“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因此选择D孟尝君。
21.将登太行雪满山
22.婉约婉约
23.秋思之祖
24.300
25.北平
26.培根
27.人有悲欢离合
28.蜀道难可以横绝峨嵋巅蜀道难可以横绝峨嵋巅
29.青鸟殷勤为探看
30.青青子衿青青子衿
31.Y
32.N
33.N
34.Y
35.N36.(1)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我这里。(2)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1)句中,“以”,动词,认为,以为;“美”,为美好的事物(包括自然、精神范围在内);“尽”,都,全部;“己”,指河伯。(2)长:长久,永远。见:表被动。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大方:大道。
37.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38.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39.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仍然是人吃人的社会。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听课评课记录
-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上册三
- 听评课记录小学五年级英语
- 婚姻财产约定协议书范本
-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改造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绿植花卉租赁与酒店客房装饰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环保项目银行担保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咨询合同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实数的分类及性质》听评课记录1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少儿素描课件
-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变压器投标书-技术部分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