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理《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八中学南洋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指导同学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同学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力量。
3.引导同学初步把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抱负。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把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培育同学比较阅读的爱好,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寄予的抱负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纳朗读法、自主学习法、争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同学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思索,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1.同学对文章字词的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习来完成,老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2.同学对文章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的分析主要通过课堂争论来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
3.同学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的把握主要通过老师讲授与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把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逝的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引导同学走进“世外桃源”。
2.引导同学说一说“你抱负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逝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洁的土地,是一个安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抱负归宿。人们经常将自己抱负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奇的土地。
【设计意图】从同学较为熟识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同学走进将要学习的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的内涵。
(二)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关心同学读准字音。
2.同学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解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老师进行订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本文解释较为具体,让同学先结合书下解释、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力量。本课在学校语文学习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老师关心同学订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词有助于同学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觉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老师提出问题,分小组争论探究。老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同学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同学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索。)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缘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的梳理与文章细节的探究,同学可以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有所理解,为明确文章主旨做好预备。
3.明确文章主旨。
(1)带领同学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抱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与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开心,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同学明确文章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安静、公平、安乐的抱负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谐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予了的社会抱负,隐含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妙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明确文章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同学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同学借助解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同学逐句翻译文章,老师进行点拨和订正。
【设计意图】《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同学自读、自译,有助于培育同学自主阅读、快读阅读的力量。
2.勾连回顾。
(1)引导同学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觉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2)关心同学初步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设计意图】关心同学调动已学内容,为后面比较阅读打好基础。
3.方法讲授。
(1)引导同学由“已知”到“未知”提出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2)老师进行归纳总结,赐予方法指导。
方法点拨: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1)文章内容;(2)中心主旨;(3)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从已知联系到未知,有助于同学迁移运用已学阅读方法,同时“降低”比较阅读的生疏感和难度。
4.方法应用。
(1)同学结合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小组争论的形式就《桃花源记》《秦时妇人》进行比较阅读,发觉其中的异同。
(2)老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桃花源记》《秦时妇人》两篇故事架构“大同小异”,但表达主旨、表达方式“小同大异”的文章比较阅读,有助于同学把握方法。
5.小结。
老师在同学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设计意图】小结回顾,有助于同学夯实本课重点。
(五)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运用所学方法,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3a-3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空气清新香片项目合作计划书
- 医学影像学习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习题库含答案
- “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 2024四川长虹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调度专员岗位测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47
- 2024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应届生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八单元第2课时《摸球游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中铝润滑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中铝集团内部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通用级聚苯乙烯简介介绍
- 《反窃电技术》课件
- 1.1原子结构-12课时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如何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 2023年污水处理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修订版)
-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
- 人卫版急诊与灾难医学之呼吸困难教学课件
- 厨房油烟净化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
- 拓扑数据分析理论
- (完整版)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