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广东省广州6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本大题为语言基础及课内文言文知识考查,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辟pì

症结zhèng

商埠bù

蔫头耷脑niānB.纤维qiān

紊乱wěn

断垣yuán

舐犊情深shì C.牛虻méng诤言zhèng坍陷tān大笔如椽chuánD.摒弃bìng

吞噬shǐ

害臊sào空穴来风xuè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A.内疚/针灸酒馔/撰写熨斗/蕴藉蹩脚/惊鸿一瞥B.戏谑/虐待殷勤/绿茵渲染/宣传龃龉/踽踽独行C.荀子/徇私应届/应该砧板/箴言宫阙/大放厥词D.攒钱/攒动滂沱/膀胱中枢/戊戌茁壮/勤能补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31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闭幕式上人们载歌载舞,额手称庆,共同庆祝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那些药品,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C.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D.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C.正因为有文学的影响,所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她始终能保留着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浪漫与纯真,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D.只有国家为中小企业减税,他们才会有为劳动者涨薪的资本和底气,这就是所谓的“化税为薪",可是问题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小企业一定会将减税收益用于为劳动者涨薪吗?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取消小升初考试,将公立学校也纳入取消考试范围,这在大方向上没问题,在法理上也没问题,但要起到正面效果,必须满足“教育资源均衡”.B.有些人认为,学校对周末在图书馆自习不应该有那么多约束,应该让同学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包括迟到、说话、玩手机的自由。但是这样的自由,不是让同学们处在更糟糕的学习环境和更低下的学习效率吗?C.马基雅维利在16世纪初失去所有的政治地位后,将多年在共和政府中任职的感受化为文字,完成了惊世骇俗之作《君王论》,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学术性.D.《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泽厚先生将他多年的研究付诸笔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感性而亲切。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C.②⑤③①④D.①④②⑤③7.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李密《陈情表》B。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过错 司马迁《报任安书》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出游司马迁《鸿门宴》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所以遣将守关者司马迁《鸿门宴》曩者辱赐书司马迁《报任安书》B。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则仆偿前辱之责司马迁《报任安书》9.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司马迁《鸿门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陈情表》C.若望仆不相师司马迁《报任安书》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A.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B.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D.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共21分。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①,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注】①三尸: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1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以禄遨,遨不顾顾:拜访B。遨与李振故善善:善良C.世目以为三高士目:观看D。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笃:很,十分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隐之卖药以自给②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B。①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②妙万物而为言C。①而不之求也②夫一,万事之本也D。①至或图写其形②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1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B.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C.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D.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三人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甚至抄写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1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9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3分)②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郑遨“节高”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三、诗词鉴赏,共7分。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悲怨”一词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3分)四、本大题为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17。根据粤教版必修五教材的内容,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________________,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4)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6)退而论书策,________________,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7)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8)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____________________,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0题,共15分.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10月4日,与往常一样,他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7时左右,家人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曾撰文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料峭的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着“歉意的微笑”,告别时走出很远,回头看,他仍“站在门外望着”。林庚写信给自己的弟子孙玉石,会提笔写道:“玉石兄如晤"。“他对学生是不设防的,更是宽厚的.”张鸣说。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钱理群向记者转述,“文革"中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

2006年10月4日黄昏,林庚由保姆陪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很快将是中秋,他有些失望地说:“怎么月亮不圆啊?"

“快了,后天就是中秋了。”保姆答道。

“好,到时候我们出来看月亮.”林庚有些高兴地说。这天晚上,他在燕南园62号的家中,永远地离开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8日,有删改)

18.文本说,林庚“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请分点概括这“精神财富”的具体内容。(4分)19.文本大量引用了钱理群、张鸣等人评述林庚先生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些评述在文中的

作用.(5分)20.本通讯以“林庚:喧闹时代的隐退者”为题有什么好处?请从人物形象、通讯立意、社会功用三个角度加以分析。(6分)六、本大题为语言表达应用题,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下面是10月21日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全国多地相继传出高考改革消息.江苏英语将“退出"高考,不计入总分。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介绍说,从明年起,山东将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宋承祥说,采取以上方式既可以满足不同高校、不同考生对于英语考试及成绩的需求,还可以减轻一部分考生的备考负担。但事实上,在山沂源一中英语老师刘明玉看来,取消英语听力考试,对考生来说意味着可能要面对一种全新题型。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压力没有减轻,反而加大。关于高考改革的又一重磅消息来自北京,目前北京高考改革已确定的几大方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从2015年起,高考英语分值将有所降低。但具体将减少到什么程度,尚有多种传言。其中有一种意见是,高考英语分值从原来的总分150分,降低为100分,语文、数学分值将相应提高。22.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NN珠江广场广州六中新海医院中山大学广州塔海琴湾幼儿园地铁站下渡路广州大道南广州大桥滨江东路新港西路海心沙珠江绿翠小学请你根据图中信息,介绍“珠江广场"的位置及其楼盘优势。(含标点80字左右)七、本大题为写作题,共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上,有人说,志当存高远;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还有人说,我们不避平凡,却不可平庸。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2013—2014学年上学期广州六中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1。【答案】C【解析】A.复辟bì,症结zhēng;B.纤维xiān;D.吞噬shì,空穴来风xué2.【答案】D【解析】A.jiù/jiǔ,zhuàn,yùn,bié/piē;B.xuè/nüè,yīn,xuàn/xuān,jǔ;C.xún/xùn,yīng,zhēn,què/jué;D.zǎn/cuán,pāng/páng,shū/xū,zhuó/zhuō。3.【答案】D【解析】A.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双手合掌放在脑门上,为没有出现大的灾难、危险而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不适合一般的因喜事而高兴.B。鱼龙混杂:指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只用于指人.C。身无长物: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多指物质方面。形容贫穷。长物,多余的东西。D.苦心孤诣:苦心,刻苦的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指刻苦钻研,在学问或技艺等方面达到了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一般指个人行为。4.【答案】A.【解析】A.惨淡经营:本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B.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这里不能把“外国运动员”和“本土选手”比作“椟”(外表很美但价值不大的木匣子)和“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关系。C.不可理喻:无法用讲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不讲道理或固执。D。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时运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时代的需要而产生.一般不含贬义。5。【答案】D【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最后加上“这个前提条件"。B.搭配不当。“处在"和“效率”搭配不当。可把“更低下的学习效率"改为“学习效率更加低下的状态”。C.结构混乱。在“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前加上主语“它”,或把“完成了”改为“完成的"。6.【答案】C【解析】此题上下句之间环环相扣,其事理的逻辑性十分鲜明。解答此题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圈画出那些勾连起前后句的关键词句.在这段议论性文字中,②是中心观点,可以将它判定为排序的首句;⑤是对②中“一种信念”的具体解说,自然应紧承其后;③是由⑤中的“世界是合理的”这层意思引申而来的,突出强调了“这个信念”在“数学研究"中的独特性;①④的思路就比较明显了,两句先后阐明的是“信念”由“古代”到“现代”的简要发展过程。7.【答案】A【解析】B.责备,怪责;C.交往;D.山的南面,水的北面。8.【答案】B【解析】A。语气词,引出原因//代词,时间词后,表……的时候。B。介词,表凭借,凭……的身份。C.介词,向//介词,表被动。D.连词,却//连词,就.9.【答案】A【解析】A.连词,表转折。B。动词,到//助词,取独。C.代词,单指一方,你//副词,互相。D.助词,音节助词,无义//代词,自己.10.【答案】D【解析】被动句。其他均为倒装句。11.【答案】D【解析】A.顾:考虑;B.善:交好;C.目:看待12.【答案】D【解析】A.①连词,目的;②介词,用。B.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C.①代词,它;②结构助词,的。D.为代词,他的。13.【答案】C 14.【答案】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指的是“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而非将其诗写在屋壁之上)15.(1)①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得罪"1分,“省"1分,“高”1分。)②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大"1分,“延"1分,“以为"中“以"的宾语必须翻译出来)(2)【答案】①欲以禄遨,遨不顾;②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③遭乱世不污于荣利。【参考译文】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却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是燕地人。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后来离家作了道士,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高祖召见他,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他回答说:“道,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得到它的精华,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对高祖说:“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它的声音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