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北路改造项目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金岭北路改造项目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金岭北路改造项目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金岭北路改造项目交通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岭北路改造项目施工图设计交通工程说明书第1页共4页PAGE10图表号:SIV-1 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金岭北路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东侧,起点接进港大道,沿现状金岭北路向南,上跨裕兴涌后,终于本项目与双山大道交叉处,规划红线宽度为40m。起点里程桩号为K0+020.000,终点里程桩号K1+215.000,全长1195米。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2.1设计内容交通工程设计内容包含: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隔离护栏等。2.2设计依据1.道路平面设计图2.设计规范(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标GB5768-2009;(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3)《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4)《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5)《广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6)《广州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设计技术指引》;(7)《南沙新区市政基础设施技术指引》;(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9)《公路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10);(1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1)《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设备的安全要求》(GB4793.1-2007);(12)其它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2.3交通工程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结合沿线景观及交叉口充分分析行人过街需求,合理布设人性化的公共交通及过街设施。2.过境交通快速化原则——基于交通组织,遵循分级指示的原则设置指路标志,实现过境交通与区内交通互不干扰。3.区内交通便捷化原则——合理组织区域内部交通,保证主干道快速畅通,次干道转换便捷,支路微循环通达。4.指路标志分级指示原则——遵循生活性支路—集散性次干道—交通性主干道—高快速路的指示原则。2.4交通组织设计1.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路段交通组织:本着方便的原则,设计道路双向通行,通过中央隔离带分隔对向交通。平面交叉口选型:主—主干道平面交叉口信号拓宽渠化;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拓宽渠化;主干道—支路交叉口信号拓宽渠化或支路右进右出主干道;次—次干道交叉口信号拓宽渠化;次干道—支路交叉口信号平交,部分渠化;支路-支路交叉口无信号平交。2.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本工程对人行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为在路段上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交叉口范围及其他开辟行人过街的地方使行人在人行横道内利用专用过街信号或停车让行的方式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减少干扰。在人行道开口位置均设无障碍通道,在行人过街处设置盲人过街声控设施。本工程设计非机动车与行人共面,在交叉口组织非机动车与行人同时横过马路。为提高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安全,交叉口行人过街多采用二次过街设计。2.5交通标线设计 本工程道路标线采用反光环保涂料涂划,路面标线应符合GB5768-2009、JT/280-2004以及其它各项规定。各道路标准划线断面:车道分界线为2×4虚线(线宽15cm),中央分隔线为连续双黄线(线宽15cm),路侧边缘线采取连续单白线(线宽15cm),禁停采用黄色,停车线距人行横道2m。专有设施、交叉口渠化划线以图为准。交叉口按标准设置各种导向箭头(长3m)、人行横道线(线宽40cm)。1.交通标线设置原则(1)车行道分界线分隔同向交通流,采用白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段长200cm,虚线段间隔400cm。(2)车行道边缘线,采用白色实线,线宽15cm。(3)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线宽40cm,间距60cm。人行横道宽600cm。(4)港湾式公共汽车停靠站标线:白色线,线宽45cm,有效宽度范围为30m长的白色实线;减速及加速段分别为1m划线空1m的“1-1线”。(5)导向箭头的颜色为白色,箭头长300cm。(6)导流线的颜色为白色,外围线宽20cm,内部线宽45cm,间隔为100cm,倾斜角为45°。(7)停止线为白色实线,线宽20cm,停止线距人行横道为1m~3m。(8)其他出入口标线、地面文字标记、减速让行标记等按照国标要求,地面文字按规范城市道路取0.7倍。2.交通标线材料要求道路标线涂料采用反光热熔涂料。标线涂料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及“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的有关规定。施工前应对标线、图形、文字的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出精确位置后,再按照图复核无误后才能敷设底漆,进行划线。2.6交通标志设计1.标志制作要求交通标志的颜色、形状、字符、图形、尺寸、构造、材料、逆反射、发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工艺等,应符合GB5768-2009、JT/T279相关条款的要求。(1)道路交通标志的成品(或材料),必须由持有CMA标志的省级以上计量授权检测单位依GB5768及相关法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交通标志牌面颜色由底色、图形或字符色、边框色和衬边色组成。禁令标志一般采用红边框黑图案、白底色白衬边;指示标志一般采用白图案、蓝底色白衬边,白衬边外无蓝色;警告标志一般采用黑边框黑图案、黄底色黄衬边;指路标志采用白边框白图案、蓝(或绿)底色蓝(或绿)衬边。具体以国标为准。(3)禁令、指示、警告标志板面采用立柱式支撑时,分别采用对应车速选取标志大小;采用三角形边长70cm、圆形直径60cm、正方形边长60cm或三角形边长90cm、圆形直径80cm、正方形边长80cm的规格。采用悬臂式或门架式支撑时,分别采用三角形边长110cm、圆形直径100cm、正方形边长100cm的规格。(4)交通标志的汉字采用道路交通标志字体(简体),汉字字高按40km/h选取,除特殊规定外,汉字、大小写拼音及字母高宽比为1,阿拉伯数字高宽比0.8,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取小,具体按国标。车行指路标志文字大写拼音字为汉字高度的1/2,小写拼音字为汉字高度的1/3。(5)标志底板采用3mm厚铝合金板,材料性能符合GB5768、GB/T6892和JT/T279的有关要求。地板边缘和夹角适当倒角,呈圆滑状,边缘不得有毛刺。标志板尺寸偏差为±5mm;若外形大于1.2m时,其偏差为外形尺寸的±0.5%,邻边的夹角偏差为0.5°。标志板应平整,表面无明显皱纹、凹痕或变形,标志板每平方米范围内的平整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标志板不允许有裂纹、明显的划痕、损伤和颜色不均匀;在任何一处面积为50*50cm²的表面上,不允许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总面积大于10mm²的气泡,不允许有逆反射性能不均匀。当安装在桥梁防撞墙上时,标志板需根据防撞墙侧面弧度加工制作。(6)滑槽采用铝合金热挤压型材,2m²以上标志板背后采用宽10cm的铝滑槽,铝槽间隔为50cm,材料性能符合GB/T6892的有关要求。(7)标志面采用Ⅲ类反光膜,使用寿命10年。反光膜应粘贴于整个标志面,且超出边缘至少2cm,贴膜完毕后将多余部分清除。标志板宽度或高度在1.2m以下者,反光膜不能有接缝。粘贴反光膜应采用叠压接缝,重叠部分不得小于5mm,并以水平叠接为原则。使用滚筒粘贴或反向贴印时可以平接,其间隔不应超过1mm。距标志板边缘5cm之内,不得有拼接。大面积底膜应采用贴膜机贴膜。(8)悬臂式标志杆、单立杆根据不同的支撑面积而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管制作。悬臂式L杆采用八角型钢制作。交通标志的连接件材料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应符合GB/T1938、GB/T3098等相应标准要求。钢管顶端应加帽,标志立柱、杆件、螺栓及螺母在热镀锌处理干燥后需喷涂银灰色热镀锌漆三层。扣件、结合件和连接件等配件应采用与被连接件一致的材料,当接触的金属材料不同时,应铺设绝缘材料,以防止电解腐蚀。(9)标志板的背面、标志杆的立柱上应有清晰、耐久的标记。每批产品应有厂方提供的使用说明、产品质量等级检验合格证。2.标志安装要求(1)交通标志采用立柱式支撑方式时,安装高度为2000mm—2500mm;安装在隔离带、绿化带等非行人通行的地点时,安装高度不低于1200mm,采用单柱或双柱支撑方式安装的线型诱导标安装高度为1100—1300mm。悬臂式标志、门架式安装高度不应低于5000mm。(2)标志应面向来车方向,尽量减少眩光。安装角度宜根据道路平、竖曲线调整。路侧式标志可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线成一定的角度:指路标志、警告标志0°—10°,禁令标志、指示标志0°—45°;道路上方的标志与道路中心线垂直,并与道路垂直线成0°—10°倾角。(3)标志立柱应保持垂直,其倾斜度不应大于立柱高度的0.5%,且不允许向车行道一侧倾斜。(4)标志面板在6m*3m高范围内不允许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安装。(5)设在人行道上的标志基础顶面标高应与人行道标高一致,基础表面应平整。基础钢筋预埋件、法兰盘、预埋连接件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技术标准。2.7中分带隔离护栏中分带隔离护栏用于防止失控车辆闯入对向车道发烧严重二次事故。根据安全防护的要求,同时结合城市道路用地紧张、景观要求高和快速维护需求的特点,本路段中分带隔离护栏选用通透性和维修方便的隔离护栏。护栏具体式样可根据业主要求进行确定。2.8交通杆件合并(多杆合一)设计2.8.1总体背景为了助力于南沙区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街区空间,高效利用街区资源,活化街区公共空间,鼓励对现状街区空间内的各类交通、市政和景观设施杆件进行梳理和有序整合,取消不必要的杆牌。同时规划杆牌集约化设置点位,便于市民识别。2.8.2设计细则(一)设计要点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合杆原则、未来发展趋势等综合得到多杆合一的设计要点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品质化指引》。要求划定各类杆体设置的红线或取值上下限,合杆原则作为主要整合思路。(二)设计原则1、在满足行业标准,功能要求、安全性的前提下,合杆立柱应设在设施带或绿化带中。2、合杆设施杆件、版面、设备等不得侵入道路建筑界限。3、合杆设施的版面、设备应避免被树木桥墩、柱等物体遮挡。4、不得利用合杆设施设立商业性广告。多杆合一设置原则表2.9注意事项1、本项目道路与已通车路段交叉的平交口施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