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理解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学会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提高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教学准备:学具:1个正方形纸片、1个月饼图片、表示1米及1吨的线段图、9个苹果、16个笑脸图片、彩笔。教具:课件、板书贴。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突破单位“1”。师: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相识已久的朋友,猜猜它是谁?(板书“1”)师:哪些物体的数量可用它来表示?预设:1个人、1本书……师:能用1表示的物体不胜枚举,不过用1表示1个人、1本书,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咱们都五年级了,就应该有五年级的水平嘛!仔细想想,除了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一个物体可以用1表示,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看看谁的脑袋瓜转的最快!学生举例,并说明原因。师:说的真好,老师认为,此处应该有掌声(师带头鼓掌)。感谢你的认真思考,为我们的学习指引了方向。谁再说说?学生再举一些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可以用“1”表示的例子。师:这样下去,能说完吗?(生:不能)看来,小小的1还真是包罗万象。(师在1上加双引号)不过,这时的1和我们一年级时所认识的1一样吗?学生只有说出以前的1仅仅是表示一个物体,而现在的1不仅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做成的整体即可。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是啊,“1”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丰富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叫一个整体或叫做单位“1”。(贴:单位“1”)(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1个人,1个班级,其实就是把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看作了一个整体。于是,我通过设计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二、想象操作,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师:这里有8个草莓,能看做“1”吗?(能)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像8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像“1”?生:把他们装到一个袋子里,就像“1”了。师:草莓拿不下来呀,怎么装?生:我认为用圈圈起来,就成了一个整体,也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师:是这样吗?(师课件演示:把8个草莓圈起来)师:想法真不错,这样看起来确实更像一个整体了,其实我们就是把8个草莓看作?(手指单位“1”)生:单位“1”。师:你们的领悟力真强!刚才我们通过以前所学的1,认识了单位“1”。现在我要取走8个草莓的四分之一,怎么办?预设1:把8个草莓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预设2:我质疑,我认为应该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师:你可真细心,还特别强调了“平均分”。谁来说说,这里的四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预设:表示把8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堆草莓的四分之一。师:也就是谁的四分之一?生:单位“1”的四分之一。师:老师这里有两幅图,请看图说分数,并说说表示的意思。(出示两幅图)学生根据图说分数及含义。师:你们太厉害了,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考考你们,这幅图跟刚才的那幅图有什么不同?生:这幅图只给了我们一个整体,还没分。师:是的,在这里我们只看到了单位“1”,根据这个单位“1”你能想象出哪些分数?(仅给单位“1”,让学生自由说分数)学生汇报:想到了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二分之一、二分之二。三、创造分数,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1、创造分数。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一个单位“1”想到了很多分数,现在请你们在学习单上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写下来。同时,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完成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每组的图形不一样,有1个正方形、1个月饼、1条12厘米线段图表示1吨,10厘米的线段表示1米、9个苹果,16个笑脸)学生独立创造分数,教师巡视,并按要求完成之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发言人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汇报时要求发言人明确创造的分数,以及具体的含义,尤其是把谁看作单位“1”,怎么分的,分了几份,有几份涂上了颜色。2、交流生成分数的意义。师:刚才我们得到了这么多分数,谁来说说是怎样得到的?生:我认为是平均分得到的。(贴板书:平均分)师:我们平均分的是什么?生说。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贴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所以我们是把单位“1”平均分了。师:把单位“1”平均分之后我们还需要思考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分成几份。(贴板书:分几份)师:我们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生:是若干份。师:是的,我们的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这样就能得到分数了吗?引导学生说出还要从中取几份。(贴板书:取几份)在此复述分数是如何得到的。(贴板书:分数线)师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PPT出示,学生读一读)师: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教师贴)(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亲身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四、结合生活,认识分数单位。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创造了这么多分数,但是老师觉得里面有几个分数比较特别?你觉得是哪几个?生找出分子是1的分数。师: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啊,竟然想到一起去了?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分子都是1。师:分子都是1,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之后,取了其中的几份?生:1份。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比如九分之四的分数单位是九分之一。师:请小组接龙汇报自己创造的分数的分数单位。五、学以致用。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分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生活中的分数吧。读出下面的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1、出示题目:头部的高度约占身高的八分之一。师:谁能说说八分之一的含义。生说含义。师:这样的人体美不美?如果头部占身高的二分之一,还美吗?是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完美的人,但是我们却做着伤害它的事。看!2、环境污染。出示题目:长江干流五分之三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师:这里的五分之三表示什么意思?生说。师:看到这个数据,老师想说,爱护环境,人人有责!3、小学生的睡眠危机。出示题目: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总时间(24小时)的八分之三。师:课堂上,老师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说说为什么会这样?生:睡眠不足。师:那么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多久呢?一起读一读。生读。师:谁说说八分之三的含义。生说。师:想一想,三份应该是几个小时?生:9个小时。师:你们一天能睡到九个小时吗?师: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2、奖励:发巧克力。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的表现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准备小奖品。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放有巧克力的盒子,现在请你们从从盒子里拿出全部巧克力的四分之三作为奖励,拿完之后告诉我你拿出了几个巧克力。组1:我们组拿了块。组2:我们组拿了块。(争论)师:到底应该拿几个呀?继续争论,但是有的组已经不自信了。生:老师,是不是每个盒子里巧克力的个数不一样呀!生数巧克力、惊呼上当了。师:笑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但是老师还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与自己不同的声音不一定是错的,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一看,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之后就分享你们甜蜜的果实吧!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说分数的认识学生已经有了基础的知识,在学习本课时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在课前调查时,孩子们已经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分数的意识,但是并没有整体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把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作为重点。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重点要放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如1/6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课前准备:1个正方形纸片、1个月饼图片、表示1米及1吨的线段图、9个苹果、16个笑脸图片、彩笔。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对单位“1”、分数单位及分数的意义等概念掌握的很好,通过课后测评练习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如下:1、对于给出图片让学生写分数,或者给出分数让学生涂一涂表示分数的题目,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说明学生能够从直观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2、关于分数单位的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做得很好,但是还是有个别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不透彻,以至于“________个是”,这个题目完成的不是很好。3、通过练习,我还发现,在直观的图示中,学生能够很清晰地表达出分数所表达的含义,但是一旦把分数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比如:(1)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EQ
\F(3,10)。(2)按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人口总数的EQ
\F(1,10),这个地区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EQ
\F(7,100)。在这两道题中,学生知道是平均分成了几份,取了其中的几份,但是就是究竟是把谁看作单位“1”有部分学生会找不到,说明对于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还不熟练。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课,也是小学“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借助操作,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这一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分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理解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学会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提高分析、概括能力。情感与态度:联系生活实际,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教学内容分析:本部分教材内容分四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呈现一个长方形、一个圆、一个线段图、一把香蕉、一盘面包等图形,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从而引起对相关旧知的回忆,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的感性材料。第二层次,引出单位“1”概念。教材指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他叫做单位“1”。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的台阶,一方面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是1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先理解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再抽象成单位“1”,则降低了认知的难度。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由数概念扩展的规则所决定的-用“自然数1”过渡,显示了分数与自然数是有联系的,只有以自然数1为标准,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四则运算才能实施。第三层次,从几个分数的具体含义中提取共同特征,概括分数的意义。第四层次,揭示分数单位的含义。分数单位是分数的计数单位,分数单位同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本质是一致的。由于分数单位是随着单位“1”被平均分成的份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像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那样固定,这就使学生理解起来感到抽象、困难。所以,教材在揭示分数单位的含义后,紧接着安排学生结合具体的分数进行交流,以帮助他们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评测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涂一涂,把下面的分数用涂色部分表示出来。
3、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个是。
4、1.把一个长方形的纸条对折3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条的(
)A.
B.
C.
D.
5、舞蹈队里有男生17人,女生31人.男生人数占全队的(
)A.
B.
C.
D.
6、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1)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EQ
\F(3,10)。(2)按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人口总数的EQ
\F(1,10),这个地区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EQ
\F(7,100)。课后反思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课前我查阅了丰富的资料,对亲自调查学生对分数认识的有关学情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授课之后我有很多感想,现反思如下: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本节课的教学我是从认识单位“1”入手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表示,但是有时表示1个物体,有时又表示一些物体,通过让学生对比以前所认识“1”和现在所学“1”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单位“1”的含义。教学时,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学习单,自己创造分数并分析含义,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分数的意义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3.练习题的设计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练习应该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用于巩固所学知识,还行体现一定的价值。我的三个练习分别融入了欣赏生活中的美、环境保护、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发奖励谈收获的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壁橱定制合同范本
- 接收设备在物联网时代的角色转变考核试卷
- 科技引领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创新发展
- 硅石购销合同范本
- 提升课堂互动质量的秋季计划
- 提高漆器工艺品物流效率考核试卷
- 摩托车的驾驶态度与心理考核试卷
- 车位租用合同范本
- 会计个人工作计划的重要性
- 内陆养殖的水果质量控制与加工品质提升考核试卷
- 美容院前台接待流程
- 中小学食堂财务培训
- 国药现代笔试
- 医疗器械市场部年度规划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七章 自我沟通
- 按键精灵脚本编写方法
- 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 DG-TJ08-2422-2023
- 竹签购销合同范例
- 物联网工程导论
- 学校安全干事述职
- JJF(京) 68-2021 电能表现场校验标准装置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